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三国志-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平定叛乱的策略,反而要舍弃这块广袤万里的国土,我感到困感不解!如果胡人得以居住此地,兵强马壮,铠甲坚实,据以作乱,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忧虑,甚至会危及政权的稳固。假如崔烈不懂这一点,说明他极端愚蠢;如果他懂得而故意提此建议,则是不忠。”灵帝同意并听从了傅燮的意见。
此后为了平定凉州叛乱,直到董卓入京的数年内都是战火连连。
【叛乱的起因】
凉州位于大汉的最西部,它建立于西汉,在东汉时期领土辽阔,包括了陇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等十多郡,和西域相连,除了汉族之外还有着很多羌人居住在此,属于东汉的边疆。
东汉历史上凉州本身就是叛乱多发之地,因为当地环境贫瘠,再加上外族入侵,汉族和羌族之间的矛盾,其统治的根基本来就不牢固。而到了东汉末年,大汉国力开始衰弱,宦官势力崛起,开始扰乱朝政,汉恒帝和汉灵帝又是昏晕无能,朝廷也变得开始空虚。
当时的凉州刺史左昌更是一个无能贪婪之辈,他排斥忠良,坐视金城丢失,没能再第一时间扑灭叛乱。就像韩遂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左昌早点发兵救下金城,北宫玉和李文侯和所掀起的这一次叛乱未必能成什么气候,韩遂和边章更不会无奈从贼了。
金城沦陷标致着凉州一郡之地的丢失,叛乱由此直接上了台阶,这些可以说都是因为左昌的无能所导致的,如果不是后来盖勋顾全大局,救下了被包围在冀县的左昌,那么可能就不是失去一个金城郡,而是凉州整个沦陷了。
凉州之乱的时间恰好在黄巾之乱的末期,此时朝廷仍然在集中力量消灭太平道和黄巾军,无力讨伐凉州乱军,这也给了他们足够的发展时间。
凉州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东汉后期统治的崩溃,但叛军能发展这么快,当时的凉州刺史左昌要承担直接责任,后来杨雍代替其为凉州刺史,左昌再无记载。
注1:据记载宋扬也在同时也掀起叛乱,和边章等人合流。
第007章 守卫三辅()
中平二年(185),边章、北宫玉等人率军侵犯三辅,灵帝先是调回皇铺嵩镇守长安,后因为宦官进谗言,以司空张温替之。看
之后,董卓因为战功被封为千户侯,被朝廷重用,其势力开始飞速发展。
【皇甫嵩被罢】
中平二年(185)三月,韩遂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当时黄巾之乱刚刚结束,宦官们又开始肆意妄为的祸乱天下,他们先是劝说灵帝对全国的耕地加收田税,每亩十钱,用以修建宫殿,铸造铜人。后又借助灵帝下诏让各州、郡向朝廷进献木材及纹理美观的石料,分批送往京城洛阳。他们在其中强买强卖,弄得民不聊生,乐安太守陆康上书称述利弊,得罪宦官,惨遭流放回家,钜鹿太守司马直吞药自杀,以死上书,才劝阻了灵帝,暂停修宫殿。
为了对付西凉叛军,朝廷诏令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回镇长安,同时恢复了因为讨伐张角失利而去职的董卓的职位,准备调他们保卫皇家园陵,但因为皇铺嵩不与宦官们同流合污,被十常侍赵忠、张让打了小报告,遂被罢免降官。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历史上皇铺嵩在此时有没有带兵出战西凉叛军,这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从时间上来看,皇铺嵩回到洛阳之后,再去长安,应该还没能出兵就已经被召回,降官去职了。
【守卫三辅】
“三辅”又称“三秦”,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在西汉时期,“三辅”是国都长安所在地,东汉迁都后,这里的政治地位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位于司隶,是大汉的中心区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皇铺嵩去职之后,朝廷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作他的副手,率军征讨北宫伯玉,并任命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起归张温指挥。
张温统率诸郡的步、骑兵十余万驻扎在美阳。边章、韩遂也进军美阳,双方在此交战,初战张温失利。当时张温等人心急如焚,生怕朝廷怪罪,只有董卓却神色自如,劝慰他们说:“现在我们虽然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我们等待时机,稳定情绪,一定能击退敌人。如果连我们当统兵将领的都惊慌失措,势必会动摇军心,给敌人创造进攻我们的机会!”
在当年的十一月,在夜晚有流星如火,长达十余丈,照亮韩遂营中,驴马都发出叫声。韩遂、边章军对都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想要退回金城。董卓听说后大喜,第二天,便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并进攻,大破韩遂、边章军,斩首数千级,韩遂等遂退往榆中。
【追击失利】
看见叛军败退,张温派周慎、董卓等人率领三万人追剿边章、韩遂。当时参军事孙坚向周慎建议说:“叛军据守的城中缺少粮食,将从外面运入。我愿率领一万人,截断敌军的运粮道,将军统大军跟在后面接应,叛军必然会因疲惫饥饿而不敢应战,退回羌人腹地。到那时,再合力围剿他们,就可以平定凉州。”周慎没有听从他的建议,率军将榆中城团团围住。而边章、韩遂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将官军的运粮道路截断。周慎感到恐慌,丢弃辎重撤军。
这一战中只有董卓的部队损失不大,董卓在望垣北被叛军包围,粮食断绝,进退困难。于是在渡过的河上筑了一道堰,装作捕鱼,却悄悄地从堰北后撤回军队。等到贼寇来追他,放的水已经深了,不能渡过。当时各路军队败退,只有董卓军队完整无损地退回,驻扎在扶风,因此董卓被封为帘乡侯,食邑一千户。
战后,张温被董卓非常看不起,孙坚认为董卓倨傲自大,不听命令,无视长官,应该被斩,但张温不忍动手,后董卓上台掌控朝廷,将张温在市街上拷打致死。
【不是胜利的胜利】
在美阳之战中,因为皇铺嵩被宦官赶了下去,让张温有了机会,然而其虽然拥有刚刚经历过黄巾之乱的百战精锐,但因为张温本人的能力实在有限,并没能对叛军产生多大的压制,反而在初期显漏颓势,作为主帅带投慌乱,其表现还不如刚刚恢复官职的董卓。
美阳之战的取胜一方面是因为上天眷顾,敌军营地出现异兆动摇了军心,一方面是董卓等将领曾经抓住了机会,和张温这个主帅其实并没有多少的关系。董卓在美阳之战和其后的追击战中都有着出色的发挥,所以他看不上张温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另外就是孙坚在这两次作战中也进一步展露了一个顶级统帅的资质,可惜的是他当时还是一个参军,而不是实权的将领,否则有理由期待其更加优异的表现。
张温等人在美阳击退了叛军,但在其后的追击战中又失利,总体上对于西凉叛军的打击有限,并没有给其严重的创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表示了当时东汉朝廷的衰落,所以美阳之战的胜利最终是打个折扣的。
但这一战并不是没有积极的意义,因为西凉叛军在“三辅”一带遭受了第一次重大失利,内部势力开始分化,其叛乱势力也暂时缩回了凉州,西凉乱局被限制在了西凉之内。
第008章 王国之乱()
在美阳之战后,西凉乱军内部纷争加局,韩遂杀死了其他乱军首领,吞并其部队。后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言,强行出兵讨伐叛军,被部下所杀,凉州遂乱,最终叛乱四起。
诸路叛军以王国为首领,再次出兵扰乱三辅,但被皇铺嵩所击败,王国因为这次失利被废,叛军又以阎忠为首领,但其很快病死,叛军遂再次陷入了内斗之中。
【西凉沦陷】
中平三年(186),西凉叛军从三辅退回后不久,韩遂杀死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部队,开始一家独大。随后韩遂指挥着十余万大军行动包围了陇西郡,在叛军的巨大压力下,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叛变朝廷,与韩遂联合在一起。
在凉州频繁的叛乱下,凉州刺史职位也是更替多次,当时的凉州刺史已经不再是保举盖勋的杨雍,而是耿鄙。
傅燮到任后对秋鄙说:“您到职的时间不长。人民还没有很好地受到教化。贼军听说官军即将征讨,必然会万众一心。边疆地区士兵人多骁勇善战,锋锐难当。而我军则是由六郡的军队新近组合而成,上下尚未和睦,万一发生内乱,尽管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让军队修整一下,培养统帅的威信,做到赏罚分明。贼军看到形势缓和,必然认为我军胆怯,他们之间就会争权夺利,必然离心离德。然后,您率领已经教化好的民众,去征伐已然分崩离析的贼军,大功可以坐着等待完成!”
然而耿鄙不听从。次年夏季四月,耿鄙大军行进到狄道,凉州别驾叛变,响应贼军,先杀程球,后杀耿鄙,凉州就此大乱。军司马马腾及汉阳郡人王国率军投奔韩遂叛军。王国自称“合众将军”,韩遂和马腾拥戴其为叛军首领,率军围攻汉阳郡。汉阳郡太守傅燮战死,自此,东汉政府基本上丧失了对凉州的控制权。
据记载当时王国派前酒泉太守黄衍前来劝说傅燮道:“汉朝已不再能统治天下了,您愿意做我们的首领吗?”。傅燮按剑叱责黄衍说:“你身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太守,反倒为叛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