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丰军-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通源、罗本等见郝仁真动怒了,陈达、和斐冠军确实要打穆有才了,赶紧拉住两个宿卫千户,让两个千户暂时不要动手。

    俞通源道:“穆长史一时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待我在与他解释,求主公暂时记下他的板子!”

    罗本也顺着俞通源道:“暂时不需要长史拨付款项,先用我太守府衙的办公经费先搭起学堂的架子,日后再有用度,我请示主公再向长史请款也不迟!”

    郝仁也没想真打穆有才,只是想吓他一下,让他拿钱也就算了,谁知道侍卫一下子将他的衣服扯破了,这让郝仁更加于心不忍了。

    穆有才虽然吝啬,却不贪财,没有将钱贪污道自己家去,那一身衣服还是郝仁赶往颍州路上,给弟兄们买衣服,因为银子保值,店家特意送了郝仁两件长衫,穆有才穿的还是那时候的长衫呢。

    刘伯温摇着羽扇,慢声细语道:“主公确实公私不分,这钱,确实需要一个内外账目,外账知应补足,主公可从内账暂时借给外账,等府库有钱财,再还上内账,如此最好!”

    穆有才躺在地上,插话道:“还是刘参军学问高,正应该如此!”

    郝仁也认为有道理,日后天下平靖,自己难免会有奢侈的花销,以穆有才这个态度,日后指望问他要钱享乐,估计可能性很小了,怕那会他又要说,这钱都是公家的账目了。

    直到郝仁同意将庆丰军经商所得,百分之二十入内务府,穆有才才从地上挣扎起来,拿出大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一通,算下来,庆丰军还欠郝仁二十万贯。

    无非就是把钱从左口袋,换成右口袋而已,钱也没离开郝仁的口袋,郝仁这回再让穆有才‘借’罗本一万贯,穆有才就欣然同意。

    “主公可要有信誉啊,不要借了不还!”穆有才还不忘刻意强调一下。

    “穆长史忠于职守,赐白银百两,锦袍两领!”郝仁朗声道。

    穆有才端着账本,将账目记下,才又问:“这个就算作内务府支出吧,外务府账目没钱,免得向内务府借钱费劲儿!”

    一句话,将在场的所有人都逗笑了。

    郝仁又经过与几个参军商议,确定了创办学堂的方案。

    小学堂是准备在全国推广,属于启蒙教育,不具体分科,力求学生全面发展,学制为六年,书本、纸张全部免费,六年学业满了,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升入州府设置的大学堂。

    大学堂除了招收小学堂升上来的工费生,未通过考试的可以自费入学,大学堂学制三年,具体分文、武两大科目,结业考核合格者,可以升入庐州的太学堂。

    太学堂分文、武、农、医、工五科,面向全国招生,年纪三十岁以下的,通过考试免费入学,不招收自费学生,三年结业满了,通过毕业考试,就可以任命官职。

    郝仁最终与参军们商定了这样一条培养人才的道路,剩下的就是由罗本在庐州示范完毕,在庆丰军所有的地区推广了,要最终成型,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庆丰军的人才奇缺,此时靠办学堂,是远水解不了进渴。

    单是一个太学堂的教学人才,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郝仁目前急需人才,而且目前民间也有很多饱学之士,也要给他们希望,不能让他们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何况,科举制度在华夏已有深远的历史,不能废止!

    “着手准备开科举试!”郝仁道。(。)

第二百四十四章 莘莘学子() 
“了不得了,开恩科了!”东溪村儒士武甲,在县城听到庆丰军举办科举考试的消息,汗涔涔的跑进村内好友胡明的家中。

    十年寒窗,只为一举登科,自汉唐以来,读书致仕就是天下读书人的希望,更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希望。

    胡明正摇头晃脑的背书,听闻此事,心中大喜,丢下书,不敢相信的问道:“此事当真?”

    “当真,庆丰军大元帅在今年三月初五,在庐州开科举试,不论色目人、汉人,也不论僧、道、儒,都可以参加,两甲录取一百二十人哩!”武甲兴奋的说。

    有元一朝,科举就像抽风一样,不定期举行,而且色目人考右榜,中着都可以做官,而且升迁的快,汉人只能中左榜,左榜出来只能做候补,不使钱,连做官的机会也没有了。

    胡明本以为是朝廷开恩科,却不曾想是庆丰军开的科举,不削的说:“庆丰军?那不是造反朝廷的逆贼吗?”

    东溪村虽然属于扬州治,却在再扬州城的西北,属于庆丰军势力不及的范围,胡明闭门读书,自然不了解庆丰军了。

    “胡明兄台不要这般说,庆丰军治下,税赋及其轻,百姓安居乐业,汉人与色目人平等,你道今科的主考官是谁?乃是元统年间的榜眼余阙余大人!而且大元帅自掏腰包,要在治下各州县,办免费学堂呢,大元帅可是十足的好人啊!”武甲兴奋的说。

    余阙在元末的名头非常响亮,除了官声好、学问好外,更重要的一点,他不是萌古人,而是西夏人,汉人儒士,多以余阙为楷模,在儒士中的声望,着实响亮。

    胡明听了武甲颇具鼓动的言语,这心终于活了起来,若是不考,恐怕日后学堂城里,郝仁得了天下,科举就要废除了,不不想放弃这个机会,道外面去走一走,哪怕考中了,他不去庆丰军做官,也算是证明自己腹中学问。

    可是,他望着家徒四壁的窘境,叹息道:“庐州遥远,恐怕我也凑不足川资路费啊!”

    “这个大元帅早就想到了,特意在治下的庐州、安庆、扬州、建康、平江、宣州开六处分试场,由各处太守主考,每地取一百名,凡是通过着,可由地方出路费,并且派兵护送到庐州参加考试呢!”武甲道。

    “武甲兄,我们收拾行囊,连夜出发,到扬州先找馆驿住下,好生温习一下功课!”武甲兴奋道。

    不一日,两个儒士到了扬州,找馆驿住下,又没一日,考试日期到了,扬州太守亲付友德亲自主考,五日后,扬州太守贴出榜文,二儒士与其他九十八名一起上榜,庐州太守付友德派手下千户李大通,护送一干儒士赴庐州。

    三月初五,庐州集贤馆,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各地六百名考生云集,等待开考入场的锣声。

    郝仁也换了一身儒衫,手中握着一卷《孙子兵法》,扮做儒士模样混迹在书生之中,陈达、斐冠军二侍卫,怀揣短刃,扮做书童,紧紧跟随!

    众儒士中,有信心不足的,摇头晃脑的背书,更多的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的担心郝仁乃是朝廷的红巾贼,若郝仁事不能成,自己也成了贼了,一个儒士带头,中儒士纷纷附和,大有罢考之气势。

    “诸位勿忧,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元帅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天下必为大元帅所有!”扬州儒士胡明夸夸其谈。

    胡明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扬州,如今有来了庐州,沿途的所见所闻,深深的触动了他,如今,他已经是庆丰军忠实的追随者了。

    立马有外地儒士不解的问道:“何为天时地利人和?”

    “大元帅以元末之乱世,提三尺‘龙泉’(其实郝仁当时拎着的是破菜刀)而举事,废苛政,除其暴而安其良,顺乎天而应乎人,大军所过之处,摧朽拉枯,鞑子兵闻其名而破胆,如今是的庆丰军据地千里,甲士‘数十万’(有点吹牛)之众,此既天时也!”胡明慷慨陈词道。

    几个吃瓜的士子赞许的点点头,有儒士反问道:“张九四、朱重八等诸侯,也同样占据天时,难道唯独大元帅能独据天下吗?”

    “问得好!”胡明赞道:“大元帅如今所占据之地,乃是义军的腹心地带,北面有刘福通、张九四、赵君用,西有徐寿辉,南有朱重八作为庆丰军的外围屏障,蒙元大军,就是想对庆丰军用兵,也无从下手,大元帅正可以利用外围的屏障,为庆丰军赢得积蓄力量的时间,待各路义军与蒙元打的两败俱伤,大元帅正可以积蓄之雄厚力量,一举而得到天下,此为地利也!”

    郝仁摇着折扇,对这儒士的见解,点头赞许,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能不能夺取天下,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过,这个儒士,确实有些见地,反而更大的增加郝仁夺取天下的信心。

    “蒙元不可能同时打击这么多路的义军,倘若有一两路义军,在夹缝生存发展,那时与大元帅等多天下,就保证大元帅一定能打败他们吗?”有个儒士,嫉妒的抬杠。

    “小可窃闻,大元帅颇善于交际,与各路诸侯交情都不错,东面的两路诸侯赵君用、张九四,乃是大元帅用雄兵打败了脱脱的百万大军,才救了两路义军,大元帅有大恩于他们,这两路诸侯,怎肯与大元帅争天下?剩下的刘福通,乃是大元帅的结拜兄弟,朱重八乃是大元帅的连襟,这二位有怎可能与大帅争呢?唯独一个天完政权罢了,倘大元帅和各路义军之力,共击天完政权,以庆丰军的利炮,雄兵,天完政权又怎是大元帅的对手?攘外而先安内,大元帅兼并各路义军,那时百万大军北伐中原,天下可定也!”

    儒士胡明又是长篇大论,侃侃而谈,把众儒士说的频频点头称赞同。

    郝仁就不太认同!比如郝仁和朱重八、刘福通的矛盾,胡明是不知道了,张士诚、赵君用也都是志向远大之人,不肯轻易归附的,胡明把问题想的太简单的。

    一个居下位的儒士,若能把这些矛盾厉害也看的清楚,那他比隆中对的诸葛亮还牛叉了。

    “阿弥陀佛,这位世兄所言,前两条小僧颇为认同,唯独这第三条,小僧窃认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一个身穿袈裟的年轻和尚,双手合十道。

    胡明很有礼貌长揖道:“愿听师傅高论!”

    “阿弥陀佛,有道是,人心险恶,各路义军的首领,都是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