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江大传-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连策马从两军中穿过,并大声向梁山将士呼喊道:“尔等听好了,贼首施威已被我军所杀,尔等快快放下武器投降,可免一死。”

    梁山众将士非但没有被他的言语所惑,反而因为施威被杀一致同仇敌忾,将官军逼在原地不得寸进,邓辛二人见此情景,心中大急。

    邓天保和王大寿此时也看清了被辛从宗挑在矛尖的施威首级,一股怒火勃然而起,三人对视一眼,心中再也没有了畏惧之意,反而升起了为施威报仇血恨的悲愤念头,只听他们虎吼一声,带领三百壮士向邓宗弼和辛从宗拼命扑将上去,一时间倒把官军逼得节节后退。

    阮氏三雄赶到旱寨时,看到的就是这幅情形。他们当即留下两百名水兵接应山寨一应将士家属上船撤离,然后同刘唐、强大力带领剩下的三百水兵前去接应施威等人(他们还不知道施威已死)。

    杨烈等人得到增援,大为振奋,同官军厮杀得更为激烈。辛从宗看到贼军越来越多,心中越发着急,他腾出一只手来,从悬挂在腰间的豹皮标囊内,暗暗掣出一支飞标,觑准杨烈的一个破绽,一标向他飞投过去,这支飞标当真是又快又狠,直奔杨烈后心而去。

    杨烈只顾专心杀敌,不曾注意到辛从宗暗施偷袭,王大寿在一旁看得分明,想要提醒杨烈之时已经来不及了,他奋不顾身直扑到杨烈身后,为他挡下了这必杀一击。杨烈听到身后有异动,转过身后,只见那只飞标钉在王大寿肩膀上,直将他的肩膀射穿了,鲜血从王大寿的伤口中汩汩流出,宛如一条溪流。

    杨烈顾不上再去厮杀,上前一把扶住摇摇欲坠的王大寿,只叫得一声“王兄弟”便再也说不下去,仿佛喉咙里被人塞了铅块,令他哽咽不能成语。

    王大寿因为失血过多面色异常惨白,他竭力忍住从肩膀上传来的阵阵疼痛道:“兄弟,记得为我报仇。”说完之后,他猛地直起身来,用右手抓住嵌在他左臂之中的飞标,使出拔山般的气概将之狠狠抽离自己的左臂,顺着他右手划过的轨迹在空中扬起了一阵血雨。王大寿毫不理会受伤的左臂,猛地一提胯下战马,直奔辛从宗风驰电掣而去。

    辛从宗早被王大寿悍不畏死的气概所慑,哪里敢直缨其锋,他赶紧躲到一排弓箭手的后面,歇斯底里道:“放箭!快放箭,把他给我射死。”

    王大寿最终没能冲到辛从宗的跟前,他在官军弓弩手的一阵箭雨下被射成了一只刺猬,他的右手高擎着辛从宗那支偷袭杨烈的飞标,似乎想把它投射出去,还给它的主人,但他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以偿,因为它的主人只有抛弃它的勇气,而没有接受它的勇气。

    杨烈眼睁睁地看着王大寿高大的背影轰然倒了下去,泪水弥漫了他的眼睛,“一定要把王兄弟的尸体抢回来,不能让它落在官军的手里,受到折辱。”此时杨烈的心里完全被这个念头所占据,再也顾不得其余。他猛踢胯下战马,向着王大寿倒下的位置奔去,他似乎忘记了那个位置在敌人的弓弩射程之内,他很有可能像王大寿一被射成刺猬。

    杨烈奔到王大寿落马处,立即跳下马来,将他放到自己的战马上,随后翻身上马驰回本阵。直到这时,杨烈才意识到他并没有受到箭雨的洗礼被射成一只刺猬,回头一看才发现,原来己方将士早已赶在他的前面为他竖起了一道盾墙,挡住了敌军疾风骤雨般的箭雨攻势。

    梁山负责留守山寨的士兵只有四百余人,本就大大少于官军,再加上白胜叛变,被邓宗弼和辛从宗轻而易举地夺占了寨门,险要尽失,起初梁山将士还能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将官军牢牢钉在原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官军涌入寨内,梁山将士顿时陷入官军从多个方向发动的进攻浪潮之中,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随着施威和王大寿两位头领的阵亡,士气更是低落,若不是有杨烈和邓天保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以为表率,只怕梁山将士早就被击溃了。

    就在王大寿中箭身亡的同时,邓天保也遇到了危险,他此时正被邓宗弼死死缠住,脱身不得。杨烈虽然看到邓天保形势不妙,但辛从宗已经重整旗鼓,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也是爱莫能助,只能打起精神全力应对辛从宗的攻势。

    阮氏三雄率领三百水兵赶到时,正看到邓天保被邓宗弼一剑挥落马下,强大力向与施威四人要好,看到邓天保被邓宗弼所害,目眦欲裂,当即大吼一声,举起三十斤重的开天槊,一路飞奔到邓宗弼跟前,劈头盖脸向他砸将下去。

    邓宗弼忽见敌军一员步将举槊向他砸来,槊尚未到,一股恶风早已向他刮来,心中大惊,不敢硬接,他侧身闪向一旁,堪堪避了开去,他的那匹马可就没那么幸运了,霎时被强大力势大力猛的开天槊砸得脑浆迸裂,“扑通”一声瘫倒地上。

第九十八章 宋江来援() 
邓宗弼一不留神之下,险些摔倒在地,强大力得势不饶人,趁邓宗弼立足未稳之际,不由分说又是一槊直奔他脑门打去。邓宗弼想起刚才爱马的下场,大为惊恐,这一下若是被他打实了,自己焉有命在?

    这时候邓宗弼为了活命,再也顾不得形象了,他就地一个“懒驴打滚”,再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强大力的杀招,随即一个“鹞子翻身”,站直了身体。这次他吸收了教训,不肯再留下破绽给强大力。

    强大力可不管他有没有破绽,再次舞起手中的开天槊向邓宗弼劈头打去。邓宗弼接连两次差点丧生在他的开天槊下,又痛失了爱马,早已憋了一肚子火,看到强大力依然不依不饶,不觉怒气上涌,挺起手中的两把大剑就与强大力站在一处。强大力的开天槊势大力猛,但失之灵活,邓宗弼虽然与邓天保激战多时,但他的双手剑招数精妙,一时之间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阮氏三雄趁邓宗弼与强大力激战,没有余暇指挥部队之际,率领三百水兵直扑邓宗弼的这支部队,很快将它的攻势压了下去,并逐渐将它逐退,与辛从宗的部队开始脱节。

    邓宗弼也是沙场宿将,当即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奋起平生力气,迫使强大力的攻击慢了一拍,他趁着这个机会脱离战圈,躲到己军后面,指挥官军重新部署作战,阮氏三雄的三百水兵毕竟不擅长陆战,逐渐被邓宗弼扭转了局面,恢复了与辛从宗的联系。

    两军你死我活激烈搏杀了将近一个时辰,官军的数量优势最终占据了上风,控制住了局面,梁山将士战到现在,剩下的堪战之士已不足二百人,其中有一大半是战斗力较弱的水兵。

    阮小七算算时间,山寨众将士家属应该早已被接应上船,走水路转移。他当机立断,同刘唐等人商议撤兵,刘唐看到此次阻击敌军掩护撤退的任务已经完成,于是点头同意了阮小七的撤兵建议。

    阮小七命施威等人带领受伤的士卒先行撤退,他和刘唐、强大力留下来率领剩下的二百士卒缠住官军掩护他们撤退。邓宗弼和辛从宗看到敌军企图撤退,赶紧指挥官军围裹上来,企图将他们全部消灭在这里,两人事前本以为依靠奇袭可以轻而易举攻下贼居巢穴,没想到敌军竟然如此悍勇,中间还一度被他们扭转不利局面,虽说最后还是官军赢得了胜利,但俘获贼军家属的计划算是彻底落空了。想到这里,二人心中老大不舒服,决心将这股敏顽不灵的贼军悉歼于此。

    阮小七等人眼看敌军层层叠叠围裹上来,哪里还不知道他们的意图?梁山众将士此时都起了必死之心,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仿佛一群杀红了眼的地狱恶魔,用刀劈,用枪挑,甚至用嘴撕咬,总之,凡是能够用来攻击敌人的招数他们都用上了。

    官军哪里见过这样的打法,尤其是那个手舞开天槊的敌方将领,他犹如一头咆哮的怒狮,浑身不知道受了多少处伤,依旧死战不退,甚至能通过他的伤口看到里面嵌着的骨渣,每当他挥动手中重达三十斤的大槊,就会有数名官军被他打得骨断筋折,四处抛飞。一时之间,官军都远远地躲开这个浴血魔神,生怕他的大槊打到自己身上。

    官军的畏葸怯懦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顿时被强大力在他们的层层围堵之中打开了一条通路。余下的梁山众将士也就顺着这个通道摆脱了他们的包围,他们想要重新组织包围时,梁山众将士早已撤退到了水边,在水兵的接应下迅速上船,有些深谙水性的士兵甚至直接跃入水中,泅水远遁去了,直到脱离了官军弓弩的射程,他们才又冒出头来,在其他人的赞叹声中上了船,随大军沿水路撤退。

    经过一夜的恶战幸运活下来的将士为了抒发心头的喜悦,不禁唱起了赞歌,但一想到那些战死的同袍,他们又赶紧停了下来,似乎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就是对战死同胞的不敬,是在剽掠他们的功劳。他们完全没有必要作此想法,这一战可说是整个梁山战役中打得最为艰苦的一战,他们的英勇足以当得起这样的奖励,他们确是该用一首英雄的赞歌来为自己歌颂,同时也为死去的同袍歌颂。

    这一战,官军投入兵力过千,梁山前后参战兵力也达到一千三百人(一千步兵加上三百水兵),由于战斗太过惨烈,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官军伤亡过半,梁山几乎伤亡殆尽,最后成功撤退的士兵加上伤员只有一百来人,更损失了施威、邓天保、王大寿三位头领,强大力由于伤势过重,已不能参加接下来的战斗,只能留在营中将养。

    林冲、吴用得知这次战斗结果,一方面为众将士家属安然脱身暗自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又为梁山的伤亡之巨感到心头一片沉重。更为严重的是,山寨被官军攻占,他们已无安身之地,同时为了及时将众将士家属解救出来,梁山上的一应粮草辎重不得不放弃,现在军中的粮草已不足十日之用。

    林冲为阵亡将士举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