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1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到各种农用物资分发完毕之后,便到了亲耕的环节。沈哲子换下挂满各种环珮、纹章的礼服,而后着以轻便时服,缓步行到了田垄间。

    这时候,早有农人将耕犁架在牛后,将犁柄放在了沈大都督手中,而后周遭观礼的乡民喝彩声更是不绝于耳。

    身在这样的环境里,沈哲子心内也不由自主的被激发起几分不自知的狂妄,扶起犁柄打了一个极为笃定的手势,而后前方耕牛一动,那犁锋却并未深扎在土层里,擦在土面一个打滑,连带着沈哲子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幸在旁侧还有卫兵眼疾手快,忙不迭上前扶住了沈大都督,那负责掌牛的农夫也忙不迭拉住了耕牛,额头上更是涌现出一层细密冷汗。至于周遭围观的乡众们看到这一幕,更是爆发出一连串善意的哄笑声。

    沈哲子站稳之后,拍掉衣摆上沾到的草木灰屑,递给那农夫一个安慰的眼神,示意继续。而后耕牛终于缓慢的向田中行去,沈哲子掌犁于后,动作充满了生涩笨拙,所犁出来的那条土沟也是歪歪斜斜。

    围观乡民们更是大笑连连,在他们看来,这位沈大都督实在不擅长农事,换了他们在场任何一个,单手都能执稳那本就轻便的沈郎犁。

    不过这倒无损于沈大都督威望,反倒那种努力的生涩笨拙,让这位大都督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立体可亲起来。原来这位誉满当世的大都督并非高不可仰,同样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乡民们的哄笑声令得苦心营造的仪式感荡然无存,都督府属官们实在没眼再见大都督如此受人见笑,忙不迭下场去阻止准备替换下大都督。

    然而这会儿沈哲子却变得顽固起来,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些后悔不自量力的自取其辱,但也好不容易找到几分手感,若是现在放弃的话,那真是没有洗刷耻辱的机会了。

    于是他努力的掌着耕犁一个来回,待到返回的时候,那犁出的土沟已经渐渐变得笔直起来,而乡众们的哄笑声也渐渐转为了喝彩,甚至有人起哄嚎叫让沈大都督再耕一趟。

    可是一个来回已经耗尽了沈哲子毕身的力气,两臂更是酸涩难当,面对乡众们的热情只能敬谢不敏,环施一揖而后便挥手行回了高台,对着匆匆行上来的乡贤们笑语道:“平淡农事,同样不乏技巧深藏,生疏力搏,事倍功半。诸位各为乡长贤首,也应善记此节,治耕有度,切勿伤及农本。”

    众人闻言后,忙不迭拱手应诺,再将沈大都督奉回首位,而后便是百牛下田,正式开始耕垦。这当中还有一个竞技的小环节,农人各划相等面积的耕地,谁能完成的又快又好,自有耕牛、农具等各种犒赏,在场观礼乡众们俱为评判。

    在场不乏乡贤担心沈大都督不能因为此前遭到群众哄笑而释怀,于是又极力将话题引到大都督所擅长的事情上,同声恭请大都督作上一篇劝农诗赋。

    文抄这种事情,沈哲子很长时间不作了,难免生疏,眼见到众人踊跃请劝,一时间也觉得有些为难,为了不破坏这种事情,便也勉强为之,让人取来纸笔,顷刻间挥笔而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桑麻连阡陌,万户踏枢机。四海无闲田,男耕女作织。四时成定序,九州同盛世。”

    在场有人捧起沈大都督那只可称之勉强的墨宝诵读起来,而后高台上气氛便有所沉默,因为这诗作实在太平庸,且还稍出辙韵,谁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是什么不世佳作。

    然而这诵读声传入到民众耳中,却飞快的引起了传颂,哪怕不识字的寒丁,理解起这篇诗作来也全无压力,诵读声渐渐传开,到最后竟然连成一片,使得整片区域内气氛又变得热烈起来,高台上尴尬很快便被冲散。

    然而在这一片热烈喜乐的氛围中,在沈哲子将要登车离开之际,却有一丝不和谐爆发出来。

    沈哲子的仪驾队伍之外,突然冲出十几个全身素缟之人,为首者乃是郗鉴的次子郗昙。郗昙一路冲到沈哲子车驾前,一把拉住缰绳,布满血丝的双眼怒视着正待上车的沈哲子。

    沈哲子抬手阻止了将要冲上前采取行动的护卫们,而后让人将郗昙请到面前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郗昙已经大声吼道:“江东时局动荡黑暗,大臣横死,生民涂炭!梁公身受国遇之厚,当世无人能出于右,当此社稷板荡之际,不思引众归国匡扶定势,却要在此作态宠媚小民,这岂是社稷柱臣应为姿态!”

    周遭不乏人行上前来,听到郗昙这吼声,一时间俱都凛然生畏,周遭霎时间已是鸦雀无声。

    “郗郎哀痛父丧,言行偏于礼法,这一点我能理解,也不会因此责你。”

    沈哲子听到郗昙的吼叫,便背手行到了他的面前,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言及引众归国,所谓匡扶定势,岂是尔曹能发时议?国遇无分厚浅,既受王命,恩用无有轻重!我久来承受诏使,节督江北王师之众,抚边征远,讨伐横逆,斩获不乏,俯仰无愧!”

    “江东时局,近来确有不靖,即便台辅不能胜用,自有明堂王诏取我入补。国务是非轻重,自有典章绳法,江北盛甲十数万众,用内用外,在南在北,自有王命辖制,岂能人情鼓噪而驱!”

    郗昙听到沈哲子如此坚决表态,一时间脸色也是转为惨白,继而便哽咽道:“国务不容人情,难道梁公就徒拥千万王命之众,于江上坐观江东社稷飘摇,生民罹难?”

    沈哲子闻言后并不急于回答,而是登上车驾临高望向在场众人,凝声道:“军务之秘,本不宜宣告于众。但我也知江东板荡已涉江北,我受于王命之用,岂能侧身远观,江北诸部十万强甲,业已整装待发,只待王诏过江,即刻挥师入拱!”

    “在此之前,谁若再以人情安危说我,俱以构陷入罪!同时遍告江东士庶生民,勿因私计而擅弄戈事,即便台阁行政偏颇伤损众情,宜趋明堂陈诉冤屈,否则奉诏过江之后,凡具械私斗者,俱审无论!”

1114 江东死局() 
    江东局面崩坏之迅猛彻底,说实话就连沈哲子自己都颇感始料不及,就好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第一张,接下来便开始了无从遏制的连环的坍塌。

    局势崩溃到这一步,看似意料之外,但细审之下,其实又何尝不是在情理之内。东晋这个小朝廷虽然苟立于江表,但却是胎病难除,名之为中兴,其实不过只是一个强求苟安的变种嫁接。

    中兴建制之后,非但继承自中朝的种种积弊没有消除,又增加了严重的边患压力与南北地域冲突,而这几个问题,无论哪一个一旦爆发出来,都足以将一个盛世王朝进行腰斩。

    时局中不可谓没有聪明人,面对种种积弊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策略。比如琅琊王氏的王敦和王导,便分别代表了对皇权的钳制与维护,同时也在有意识的对吴人势力进行压制和引用。至于庾亮则就是依法治国的代表,尤其对宗王势力的打压简直可以称为冷酷。

    及至中期,其实无论桓温还是清谈领袖的殷浩,虽然功绩差异悬殊,都可以称为向外开拓的代表人物。但当桓温畸大之后,以谢安、王坦之为代表的维稳派又登上前台来,为政权争取一个存续空间。

    而由陈郡谢氏所主持的北伐,其实应该说是淝水之战的余波红利,不可以算作正式的开拓进取。就像沈哲子的中原大捷,看似战果辉煌,但若论及真正意义,其实还是比不上早年的淮上击败石虎南征大军,淮水之胜才算是真正奠定了他日后所有行为的逻辑起点。

    其实在谢安隐退之后,整个东晋政权这个制度逻辑已经推演不下去了。闭门苟安自守只会自取灭亡,向外开拓又会造成强枝弱干,权臣凌主,动是一个死,不动也是一个死。

    所以整个东晋晚期,方伯围攻中枢,宗王弄权,南北次等世族为主体的天师道作乱,包括桓玄的专擅篡夺以及刘裕的北府系军头死灰复燃,又何尝不是这一系统瓦解崩溃的一个大势所趋。

    沈哲子的到来,以及这十年所作所为,其实是大大加快了这一系统逻辑的推演速度。东晋这百年国运,表面上看来诚然是门阀次第执政的局面,但其实更内一层又何尝不是军头与次等世族不断向最高权位发起挑战的过程。

    事到如今,江北王师几乎尽为沈哲子所掌,而他的南人出身与先帝婿子这一身份,又足以获得南北那些次等士族与寒门的拥戴。边患压力已经在沈哲子手中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南北的地域矛盾,也在沈哲子身上得到了缓和与交融的契机。

    按照事物的正常发展逻辑,沈哲子下一步若还要有所举动,必然要触及晋祚这一统序最根本的积弊,也就是那些历任台辅因为出身所限而不敢触及的禁区所在。

    所以,江东各方对沈哲子心存警惕忌惮那是必然的,如果到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与计划,反而要说一句愚不可及。但江东各方没有意识到的是,许多问题看似已经解决,但那不是一种常态的解决,而沈哲子本身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所在。

    沈哲子深知,东晋这一套统序看似创立不过三十多年,但实际上却是两汉以来豪强不断做大最终演化出来的一个畸形成熟体,所谓的门阀,乃是兼具学阀、财阀、军阀以及大地主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一个怪物。

    正因为种种特质兼具一身,所以门阀才体现出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南北分裂几百年的大乱世,可谓风起云涌,帝王换代如走马观花,但当一切尘埃落定,盛世来临时,这些门阀或许已经不如最初那样顽强,但是他们仍然顽固的存在了下来。

    所谓的门阀,与其说是某种具体的存在,不如说是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一种自然生成的资源集合方式,整个社会才是真正的病灶所在,所谓的四大门阀、所谓的五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