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这老者站在自己这一边,沈哲子也被他耿直言辞搞得有些无语,实在接受无能。赋雅事,总要有所铺垫,有所预热,气氛达到了才好酝酿佳作。如此直白,再好的赋都要稍逊几分意境之美。

    不过幸好他早有准备,倒也不必措手不及,于席站起来,视线在厅内一扫,看到侍立在角落里那个在竹林哭泣的年轻人子玉,对其微微颔首,待对方脸露出疑惑之色,才微微一笑道:“今日入园,行过竹林恰逢翟公于林讲《礼》,聆听良久,受益良多。”

    讲到这里,他转向席翟庄方向深施一礼,翟庄于席微微颔首回应,静待少年下。

    “翟公离去后,却闻园有人悲泣,旁观少顷,心有感,试拟五言,请诸公赏鉴。”

    话讲到这里,沈哲子便自席踱下,慢慢行向那神色略有忐忑的年轻人子玉,口缓缓吟道:“慈母手线,游子身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吟完之后,他便收住脚步,对众人说道:“此为《游子吟》,发乎肺腑,实难砌词。”

    众人有的闭目回味,有的却渐露一丝失望。这首《游子吟》,正如沈哲子所言,并无堆词用典、藻绘浮饰之绮靡诗风,这对于欣赏惯了时下诗之风的人而言,确实流于拙朴,不够华丽,不够风雅。

    然而在别人还沉吟不语时,角落那个年轻人已经忍不住捂着脸哭泣起来,顿时将众人目光都吸引过去。

    丁委在席指着那哭泣的年轻人说道:“沈家郎君自颂其母,你又悲从何来?”这首诗平铺直叙,并无晦涩用词艰深典故,他好不容易听得明白,正在苦思几句赞许之语,被这一打岔,思路顿时受阻,因而不悦。

    “丁公请勿见责这位子玉兄,今日之作,正因他林所言有感而发。”

    沈哲子微笑着解释一句,将那年轻人子玉请至厅来。

    年轻人尚是第一次被这么多隐逸名士围观,一时间难免有局促,哭声渐渐收起,只是仍然难抑抽噎之声,断断续续将竹林事讲述一遍,然后才对沈哲子深施一礼道:“心虽有感,口拙难言,今日闻郎君佳作,更觉愧为人子。明日之后我便返家,奉养老母,绝不远游”

    堂众人听这年轻人讲述之事,再回味刚才那首诗作,登时便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继而神色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那翟庄于席慨然道:“诗经有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之恩,譬如苍穹无垠。沈家郎君此诗,虽无砌词,情出肺腑,回韵甘长,已得诗之古韵真髓。我等今日与闻,或得沾惠,千载之后于此诗畔得列一二闲名。”

    听到翟庄评价此诗之优可传千古,众人虽是惊,但细思之下也不觉得有何夸张,孝为德之本,此诗深刻隽永,可想而知日后言孝者必言此诗,于是便纷纷点头附和。

    :

0145 何陋之有() 
0145 何陋之有

    沈哲子所记得的千古名篇极多,这首《游子吟》朴实情挚,但却并不足以彰显才气纵横,也并不能迎合时下人的审美意趣,但最大的优势是大义所在,价值观绝对正确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而且时下南北流离失所之家何其多,远游之子难奉双亲,有感于此,难免意伤。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首诗也会如“生当做人杰”一般,快速传颂天下,而且因其立意高大正确,并没有挑动南北不睦的隐患。

    若单纯想要彰显采,应景之作,刘禹锡的《陋室铭》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权衡再三,沈哲子还是放弃了。因为《陋室铭》终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细究之下,其实是有毛病的。

    此句出处为《论语》: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本身没有毛病,还吹捧一下这些居于陋园的隐士。问题出在九夷,先秦之时,吴越地区便属蛮夷之地。君子居之,才会何陋之有?沈哲子要用此典,要回答那些诘难发问者,时下德行可孔子的君子是谁?怎么回答,都是一个错。

    抄要用心,留下这种口实被人攻讦,不如不抄。诸多典故一一权衡,诸多忌讳都要考虑,简直原创还要累。所以沈哲子算迫不得已抄,也尽量抄一些用典较少的作。

    而且抄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从在竹林动念,他便已经开始思忖一整套的计划,抄一首《游子吟》,只是作为一个事件的引子,主要还是为了把这年轻人给引出来。一旦决定用这套方案,哪怕这个年轻人不在厅内,都要让人将之请来讲述一番。

    但是沈哲子虽然已有计划,可是这年轻人自我介绍其身份,还是超出了他的意料,让接下来的计划有了一点变数。因为这年轻人看似贫寒,家世却不弱,乃是座张季康远支族人,同为吴郡张氏,名为张瑾,字子玉。

    虽然时下各大家族根深叶茂,难免有些越来越疏远的族人沦为贫寒卑流。不要说吴郡张氏,连吴兴沈氏江东豪首,也不乏穷亲戚。如早先分宗出去的族人们,东宗肯定不会再予扶植资助,一两代之后,已是形同陌路了。

    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如今众目睽睽之下,自家穷亲戚被拎出来受众人围观,面子总不好看。于是张季康便有几分尴尬,于席坐立不安,先前众人对此诗交口称赞,他亦一言不发。

    但其实他心里也委屈,因为他本没有处理杂务之心,连园墅都疏于管理,又哪里会知道园里进了一个穷亲戚。若一早知道,最起码给这年轻人两身新衣服,面子也能过得去。

    但席自有一个不理旁人感受的老者丁委,正笑眯眯听众人各自对这首诗做出点评,视线一转便发现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张季康,便笑语道:“季康,我等皆知你意趣清简,不理俗事,绝非刻意苛待族亲,切勿因此自疑。余者都已评过此诗,不知你又有何看法?”

    理是这么个理,但当众如此直白讲出来,张季康更有无地自容之感。若非这老者实在开罪不得,他简直要翻脸了。略加沉吟后,便随口说道:“疏于词简,流于滥情,惟意挚可取。不过沈家郎君尚年浅,有此一作,也是难得。”

    听到他这评价,堂众人脸色便不禁一变,他们方才对这首诗可都是极为推崇的。

    尤其那个庐山隐士翟庄,更将此诗推为传世佳作,他并不识沈哲子,其家与丹阳纪氏和吴兴沈氏都无瓜葛,这种评价纯是出自公允点评。在他看来,张季康这评价未免过于贬低,失于偏颇,只是眼下为客此地,不便面驳,心内却感觉张氏盛名于外,其家子弟处事已经不及祖辈豁达。

    张季康此刻另有所思,倒不觉气氛已有变化,只是以麈尾一点堂下那年轻人张瑾,语带不悦道:“既然孤母在堂,为何要离乡远游?我家于吴郡自有家学,子弟进学者皆有米帛供养,何必要恋栈京畿繁华不去?”

    那张瑾受此斥责,脸色更加惨淡,却不敢张口自辩。张家虽有家学,但名额不过二三十,一些近支和当势的族人便瓜分完毕,怎么可能轮到他这种疏远已久的族人。正是因为进不去家学,他才远赴建康来此旁听,又怎么是因京畿繁华而恋栈不去

    他性格本有多愁善感一面,此刻不敢自辩,很快眼眶便又蓄起泪水。

    沈哲子听到这话眉头不禁一皱,看这张瑾如此清贫,求学艰难,他确实没想到此人竟是吴郡张氏子弟,因而这件事他确实难辞其咎,并不反感张季康贬低诗作。但听到张季康直接质疑张瑾的求学之心,这便有些无法接受了

    京畿繁华,跟这杂草丛生的隐园有半毛钱关系?这已经算是较刻薄的污蔑,尤其以张季康享誉吴的清名,被之冠以此名,甚至有可能断送这个年轻人的前程

    沈哲子拉出这个张瑾来,诚然也是利用作为搭桥,但也不乏想帮一帮这年轻人的打算。没成想自己一时疏忽,加这张季康远不似外间传颂的那般豁达,反而成了害这个年轻人。

    略加沉吟后,沈哲子走到张瑾面前,微笑着鼓励他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夫子之言,正为张兄之教。张兄虽不能敬奉高堂,但远游为求学明理,闻翟公释礼,心有感而泣,此之谓明理见性,此行不虚既有所得,昂然归乡,虽无冠冕,神气自华,但处分内,何惧言非”

    听到沈哲子这铿锵之语,张瑾眼眸渐渐明亮起来,不再晦暗不明。

    “此语激昂,正是吴少年朝气”

    丁委于席拍案赞叹,若说此前挤兑张季康乃是无心之失,那么现在则是刻意为之了。他也觉得张季康在此事不够淡然,本来一笑置之的小事,何必一定要为难自家求学之心甚笃的小辈。

    沈哲子早先那首诗,他心内虽觉得好,但这种游子情距离他这个年纪实在已有些生疏,因此才要征询所有人意见,才好确定是否等诗。

    他虽然没有诗才,言辞风向却能看得明白,沈哲子这一番话既赞扬了这个年轻人,又将张季康失言之语顶回去,让他看到了沈哲子的才捷与格调,以及少年人该有的锋芒。因此感触之大,还要甚于先前那一首诗。

    席的翟庄也望着张瑾笑语道:“人患德行不修,还要甚于学业不立。孝为德之本,张氏小郎君放心归乡奉养老母,尽孝之后若求学之心仍笃,可往庐山来我家草舍,自有你一席之地。”

    这句话已经不吝于在表明愿收张瑾为弟子,翟家久隐庐山,虽无官爵在身,清望却是极高。翟庄之父翟汤,连皇帝都屡以束帛之礼征召礼聘,乃是江东隐逸名士的宗师。若能投此门下,绝对是一个莫大殊荣。

    翟庄本是性情淡泊之人,本不会不顾忌主人张季康感受而发此语,但这沈家少年却言张瑾闻他释礼而有感,便让他不得不作出表态。

    听到这话,那张瑾神情更是激动,伏于地对翟庄行跪拜大礼,泪水已是滚滚而下。待他又转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