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体能的差距,而是意识的不同,骑兵作战的各种意识和技巧,虽然可以通过实战渐渐培养出来,但这成本未免太高。一场实战下来,不知要裁汰出多少不合格者,江东兵员本不充足,实在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消耗。

    至于射术,重要性毋庸置疑。时下的各种步弓、骑弓,威力较之汉末三国时已经有极大程度的提升。史载黄忠臂力惊人,两石之弓能够随手拉断。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善射者羊侃号称步弓十石、骑弓五石。

    这或许不乏艺术的渲染,沈哲子练了数年之久,如今也只是勉强能用一石弓,威力已经不俗,三十步内可以穿甲,百步之内都拥有不小的杀伤力,若是抛射则威力更大。

    但确实时下哪怕连沈家部曲,能用三石弓者不在少数,能开五石的悍卒也是不乏其人。而眼前的这个韩晃,三石骑弓握在手更是指哪射哪,威力较之热兵器都不逊色多少。

    一路漫步便到了沈家的兵器作坊,两座丘陵之间篱墙高高、戒备森严的庄园。如今这作坊常年有数百工匠、近千杂工,负责打造弓矢、枪槊、梯车等等军械。规模看似很大,其实产量并不甚高,一方面此地太近京畿,若动静太大,难免让人心生遐想。另一方面则是沈哲子对军械的质量要求很高。

    时下各种可称军械的器具,可不是简单的削木为刀、劈竹为枪,单单一张弓的打造,便有繁多工序,耗时要大半年之久。这样的弓若打造出来,善加保养,使用寿命是极强的。哪怕是简单的竹木弓,一套流程走下来都能使用数年之久。至于更等的柘木牛角弓,使用寿命动辄以十数年计

    或许是因江东不如原动荡多争斗,南人对于军械的打造工艺要逊于北人。时下这工坊数百工匠,都是沈哲子过去几年一个个积攒出来的,投入极大。看到这些工匠们的制作流程,以及打造出来的军械威力,沈哲子都感觉再开金手指都是乏味。

    此前漫长岁月,汉人能够压制异族,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军工产业的发达。装备精良,能够直接提升个体的战斗力。

    后世言及五胡乱华,总要过分渲染夸大胡人的战斗力有多强。但在时下而言,通过沈哲子自己的观察,还有听众多流民帅讲述亲身经历,胡人的战斗力并没有强到逆天,尤其在现阶段,甚至还要略逊于汉人兵卒。羯胡石勒的军队,汉人便占了很大重,也是乞活军残部的主要接收者。

    哪怕在史都有众多记载,北地虽然胡虏肆虐,但是仍有众多坞壁的存在,少则千数人,多则数千乃至万人集结在一起据地而守,能够抵御胡虏进攻十数年乃至于几代人之久

    汉人骨血里流淌的悍勇血气,从来都不逊于胡虏,尤其汉末三国以降,个体的战斗力在面对胡虏时,从来都不落下风。

    至于局势整体的糜烂,那是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单纯片面的强调胡虏战斗力强,那是对事实的不尊重,也是对先辈们的一种蔑视。

    暴虐残忍并不意味着强大,反而是一种不曾宣诸于口的色厉内荏。一群蛆虫能够分拆瓦解一头死象,这不是蛆虫的强大,而是大象的无作为、不抵抗。

    如今在句容、曲阿两地,沈家所聚集的部曲荫户已经有将近两千户之多。人数虽然很多,但却是分批次、日积月累才形成的规模,而且分散在两县众多庄园产业。除了极少数总揽全局的人深知外,外人绝难得知沈家已经在这里聚集起了庞大的人力。

    这两千多户荫户,因为是采用更有效率的集团作业、分工生产,产能要小户经营强大得多,完全能够供养千数人的军旅。但因为地近京畿,沈哲子也不敢罔顾枢感受而调集大队人马昼夜操练,所以对于战兵的训练,都是分散在各个庄园进行,其训练最重视的便是近兵巷战。

    一旦真的有战事爆发,这些兵卒可以第一时间抽调起来,进入建康保护沈家在建康城内的各项产业。除非苏峻打算跟沈家彻底撕破脸,否则也绝对不敢刻意针对沈家发动进攻。

    这是时局的吊诡之处,造反都敢造,却不敢彻底得罪某一实力强大的豪族。至于在此基础更灵活的操作,也是沈哲子与苏峻部将们保持一个良好私谊的主要目的。

    :

0250 相煎太急() 
0250 相煎太急

    韩晃行在沈哲子身后,心情不乏忐忑复杂。

    原本他与这个少年,应是分属两个世界,一个高门贵子,一个寒伧武夫,彼此之间有着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应该绝少会有交集。而他平生所习所感,也都是军旅武事,殊少雅趣风流,自己都不知为何能入这名满都的贵公子法眼。

    彼此之间有了交集之后,韩晃能感受到少年曲意交好的意思,因而第一时间汇报给恩主邵陵公苏峻。这倒不是因为他对苏峻有多忠诚,而是因为韩晃深知他们这群流民帅能够立身江东,历阳才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可靠的庇护。

    可是他与沈哲子之间,且不说门第之见的巨大鸿沟,单单南北出身不同,彼此便很难行到一起。尤其在时下历阳形势尴尬微妙之际,这一份没来由的好感更让韩晃生出浓浓的戒备。他虽然只是寒伧流民帅出身,但能历经磨难存活下来,生存智慧和危机感都极为出众。

    可是邵陵公在得知此事后,只是哈哈一笑,不只没有对韩晃心生怀疑,反而不乏欣慰:“子光骁勇善战,冠于三军,连貉子门户都慕威名而景仰。我麾下有此威震南北之勇士,何愁前途未卜”

    这一番赞许,让韩晃颇受感动,他虽然自有部曲非历阳嫡系,但能得恩主信重无疑,心也大生知己相酬之感。接着他便依照邵陵公的指示,与这位意趣迥异于常人的膏粱子弟虚与委蛇的接触起来,希望能为历阳谋求到一些吴方面的助力。

    随着接触的深入,韩晃越发感受到吴兴沈氏之强大。这一户人家虽然是新出,豪武之风未褪,清望亦远不及时下那些第一等的南北高门,但其家底蕴之深却令韩晃越发为之心惊。京口隐爵、吴商盟,如今已经是名动整个江东的庞大势力。而沈家竟能淡化其南人身份,在这二者之间出入平衡,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若说沈家的实力只是让韩晃有所动容之外,那么沈哲子待他的态度则让韩晃颇为感怀。

    朝廷若有兵事,自然要仰仗流民帅,但若太平无事时,无论南北高门都会排斥他们这些寒伧武人。如今历阳尴尬的态势,便是最好明证。高门对于武人的轻视乃至于蔑视,那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如韩晃这种武人,心虽有愤慨,但也不乏自怨自艾,自己都没有太多底气,面对士族子弟天生有种自惭形秽之感。

    也正因为世风如此,韩晃才对沈哲子的善意充满警惕,担心被这些素无信义的膏粱利用。但是随着接触下来,他却越发感受到沈哲子较之旁的高门子弟有所不同。

    这个少年对他并无轻视,这并不是为了拉拢而作礼贤下士姿态,而是真的平等视之、平等待之,甚至不乏一种强烈认同。最明显的证据,是少年经常向他请教骑射技艺,而且是真的在练习,每次见面都会有新的进益。这说明少年是真的看重他赖以自存、引以为傲的资本。

    而且随着交流下来,少年并没有什么刻意致使或引导他做什么的举动。反而他在沈哲子这里为历阳争取到许多便利,但有请托,只要不逾越礼法亦或枢政令,通常都能有所回应。

    一次两次倒也罢了,数年如此,便让韩晃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些妄动小人肝肠?于是心里的戒备也渐渐消除,以至于滋生出一种负疚感,觉得自己配不少年赠予的这一份友谊。

    韩晃有时候心里甚至不乏幻想,希望少年能够态度鲜明的延揽他,那么他无论答不答应,都能结束眼下这种对他而言有些焦灼折磨的状态。他真的不想再别有怀抱的利用少年这一份友谊为历阳谋求什么利益,同时又因为这想法而对恩主苏峻抱有罪疚感。

    沿着河谷又行片刻,沈哲子转望向神态略有纠结的韩晃,笑语道:“韩将军今次入都,不知有何公任?若有疑难之处,不妨直言。”

    韩晃张了张嘴,决定还是透露一部分内容:“曲阿静谧之乡,长居于此可享清趣盎然。郎君近来若是有暇,不妨于乡多逗留一些时日。”

    听到这话,沈哲子眸子便闪了一闪。这几年他大半精力虽然都用在经营产业,但对时局的关注向来都没有松懈,听到韩晃这暗示,当即便有所猜测。

    “数年之前,我家遭受王逆牵连,为家业计,我受家父差遣抵达都。”

    沈哲子背负双手,一边走着一边状似闲聊说道。

    韩晃闻言后笑语道:“郎君冲龄而步龙庭,年齿虽幼却有韬略之才,深得纪穆公青睐而收为入室,继而名动大江。如此故事,我听来都觉澎湃,实在钦佩不已。”

    随着沈哲子名望越发煊赫,旧年事迹也一一被人翻起,传颂四方。只是韩晃在言道此节时,心不乏落寞感慨,一个白身少年为救家业孤身入都,此在时局翩然蹈舞,至今已赫然是整个江东都备受瞩目的少年俊彦,来日黑头三公都有可期。

    可是那一年,真正挽救大厦倾覆、扶鼎于危亡之际的却是他们这些寒伧武人

    韩晃尚记得,那一年他随邵陵公过江而来,连场恶战,最惨烈的一仗他率百余众直冲王氏军营垒,手刃数十,身被血浆,战后清点,伤数十处。因此恶战奠定胜局,然而事后论功,不过加一杂号虚衔,最差一等的爵禄都没有获得

    “当年之事,不过是门户之私,实在不值得称颂。我与韩将军言此,亦非自夸旧年之功,而是另有一桩不曾道于人的隐私之事要告于将军。”

    沈哲子见韩晃神色不属,颇有落落寡欢,大概也猜到对方心的感慨,世风如此,非他一人能够扭转。崇玄鄙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