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以沈家为代表的吴兴人家向行台捐输钱五千万、粮二十万斛、甲具数千副、余者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如今正是春潮之际,这些物资没用多久便统统到达了京口。会稽方面亦有捐输,不过被枢诏令暂停余杭,遣使清点完毕后拨付东扬州军资。

    吴人对于这件事的热情,不只震惊了京口诸公,连沈哲子都是大受触动。东扬州募军令刚刚发出,不旋踵便让整个吴骚动不已。更远处的会稽、吴兴情况如何,沈哲子还不知,但是近处的吴郡几乎是一整家子弟往南去投军。更有甚者,连京口这里早已经进仕的吴子弟都弃官南去投军。

    人的热情很难去以政治利益的得失去考量,而吴人对于拥有自己子弟兵的这种热切急迫心情,沈哲子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见如此才知自己仍是低估了乡人们的热情。自旧吴灭亡至今,吴人虽然一直担着一个易动难安的名声,但事实始终不曾拥有正规的守护乡土的军事力量,会稽军州的建立,彻底打破了这一空白

    东扬州建立不足十日,沈充便带领新立州军五千人北,赶在行台建立之前到达了京口。

    沈哲子与众人一同出城去迎接老爹,亲眼看到不乏吴老人在儿孙搀扶下颤颤巍巍立在运河码头,极目远眺,神态流露出与年纪不相符的急躁。而整个码头早已经是人满为患,甚至不乏人被拥挤的人群挤落入河。

    运兵大船自运河南缓缓驶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船首那迎风招展的东扬州大旗,单此一幕,便已经让人激动得不能自已。

    滚滚浪声之,大船由远及近,极目望去,已经可以看到大船列阵执戈、密密麻麻的人影。突然,船响起了急促浑厚的军鼓声,继而便是响彻云霄的歌咏声:“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沈哲子听到这歌咏声,心内先是一乐,东扬军所歌这诗篇出自《诗经。大雅》,讲的是召虎奉王命破淮夷,俨然已经以王师自居,而将历阳部斥为东夷。可是早先的历阳军那可是以勤王正师过江,而吴人军队大概才是真正的蛮夷之属吧。如今忠逆易位,实在可称吊诡。

    可是很快沈哲子笑不出来了,随着大船越来越近,那歌咏声也越来越雄壮,岸许多吴人纷纷加入到了这咏唱来。在沈哲子左右,不乏有人唱着唱着,已是泪如滂沱,更有许多老迈者,捂着漏风嘴角,呜呜哭得孩子一般。

    男儿被金甲,锋刃流寒芒。吴人多义士,破胆与君尝朝以降,吴几多灾厄,可以说是一寸乡土便浸透了数分乡人热血频频举义,血战桑梓,但在朝堂诸公看来,吴人向来都是无义、不可信重之流

    “不意有生之年,还能见我子弟兵甲之盛”

    站在沈哲子不远处的,乃是吴兴乌程徐家的老者徐丞,这老者早已年过花甲,人生可以直接追溯到旧吴。此时语调颤抖,已是激动得不能自已,若非家子弟搀扶,几乎都已经站立不稳。

    听到这感慨声,沈哲子心内亦是慨然。他家从逆贼一路行进到如今,成为一方真正的能够影响时局走向的方镇力量,回顾这个过程,何尝不是吴人在时局的一个缩影。

    高门蝇营狗苟素无担当,眼见吴人被一路打压无法扬志而无动于衷。他家从武宗末流开始,到现在总算可以说能够在时局担当一部分乡人的利益诉求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随着慷慨激昂的歌咏声,大船稳稳停靠在了码头。

    沿江民众们自发退开,腾出足够的空间来。武装整齐、被甲森严的东扬军缓缓下船,在岸排列成阵,面对着激动不已的乡人们,肃穆的面孔更闪耀着一种圣洁的光芒。

    沈充身被重甲,头戴虎头兜鍪,腰悬长剑,手持旌节,在亲兵们簇拥下行至岸,面对众人深深施礼道:“充身受皇恩诏令、父老厚望,东扬募军,如今已十军毕集来日血战不辞,不使贼虏侵我乡土一分”

    :

0321 不争即退() 
东扬军的到来,让因荆州缺席而有所摇摆的京口局势顿时定了下来。%当日目睹东扬军雄姿的许多人若非失忆的话,难免会想起当年王敦叛乱在即,淮北军过江而来的盛况,随后便是一场场摧枯拉朽的胜利。

    虽然在许多北人心目对南人仍然不乏轻视,但如今大凡有眼能观者,都看得到南人那种积压许久、只求一战的气概。哪怕不论这些过于缥缈的士气,东扬军军备之精良,也是让时人倍感侧目。

    以时下衡量精兵与否最基本的一个被甲率而言,沈充率领北的东扬军两军五千人,人人被甲,所带来的军械辎重,更是足够武装万余人而绰绰有余这样的军备武装,已经不能称之为精良,简直是豪奢由此亦足看出吴的富足,以及吴人们对于这一支子弟兵的寄望之重,几乎是倾尽吴财力打造出来的雄师

    虽然也有人心内对东扬军不乏忌惮,但更多的人则是不免惋惜,懊恼朝廷没有给东扬州更大的兵员编制。若能放宽这个标准,只怕单单东扬军一部足够平叛。

    对于这种既不知兵,又不能敏于时事的论调,一干与事者也只是笑笑,并不多作争辩。

    沈充带来的东扬军,一军驻扎在丹徒,随时准备策应吴郡方向。另一军则在沈牧妻家伯父贺隰的率领下,接手了京口沿江防护。一南一北作为大业关的补充,同时京口本地也在进行军队的招募集结,再非没有自保之力。

    拜见过皇太后之后,沈充退出来略作休息,稍后还要去会见京口诸公。趁着这个间隙,阔别已久的父子俩终于有了独处的机会。

    “父亲金甲虎鍪,率劲旅数千北勤王,真是威风啊”

    沈哲子半边身子靠在门边,笑容如花朵一般灿烂,只是怎么看都有一点不自然,好像随时准备要拔足而逃。

    沈充坐在席看到儿子此态,心不免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抬手指着沈哲子道:“你也知自己自作主张、不听父训是有错?我家行至如今,动静皆宜,何求你这小儿出生入死相搏若早知你要为此犯险之举,年前我该派人把你押送归乡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之家业何止千金?犯险之时,将家老父幼弱置于何处?”

    沈哲子尚是第一次这么受老爹喋喋不休的训斥,心知自己固执不返乡,老爹心里怨气应是积压已久。他讪笑着走前,给老爹奉一杯茗茶:“父亲何必言老,家近年屡有添丁之喜,我是……”

    他话未讲完,老爹已经蓦地站起,张大臂将他揽至怀,久久不语。沈哲子如今身量已经与老爹相差无几,被这般搂在怀里,尤其老爹戎甲未解,实在有些不自在。

    “青雀,答应为父,以后切勿再为此弄险之举你若真有……家业将要托谁?”

    听到老爹这略带颤音语调,沈哲子心内也是一颤,而后才看到老爹兜鍪之下鬓发已有灰白,这才意识到老爹也是将望天命之年。

    许久之后,沈充才放开儿子,攥着沈哲子的手腕坐下来,两眼望着数年不见的儿子,眸已是异彩流转:“我家麟儿已有龙虎姿态,难怪陆家老鬼亦要赞见我儿使他追思韶年。他之韶年是何风貌我倒不知,不过观他家儿郎姿态,此语不免有自夸之嫌啊。”

    沈哲子早已习惯老爹自夸不忘损人的风格,闻言后只是笑笑,旋即便交待了一下如今京口的形势。老爹率众北,除了给自家站台以外,当然也要为庾怿撑腰。

    “大乱之世,不争即退。我与庾元规,不过先发后发而已,彼此不必存疚。不过叔预待我知己,他家如今大罪加身,我是不能视而不见。早先心有意气,志不能逞,如今强兵在手,拨乱反正都是应有之意。”

    事已至此,沈充也不再提早先有意割据会稽的打算,虽然对儿子诸多数落,但大半气恼还是沈哲子过于激进犯险。现在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局面较之单纯的割据会稽要好许多。

    接下来,沈充又讲述了一下东扬州招兵的盛况。义军与正规军终究意义不同,东扬得立军州,乃是吴人在政治的一大胜利,大凡吴人家,对此几乎都是欣然响应。吴兵甲稍逊那是政治的打压,并不意味着吴人完全的软弱无力。

    单单沈家如今所养的私军,到如今已有数千人规模。当然这其主要还是沈哲子在公主领地内养起来的,至于吴乡土虽然人力更多,但绝大多数还要承担生产和运输等劳作,真正的脱产甲士并不算多。

    这还只是沈家一家,再加吴其他人家,朝廷划分给东扬州的兵员名额实在不多。时下一军编制在两到三千人之间,淮北等战乱较频繁的地方,或能达到四千人数。掐头去尾,十军编制不过是区区三万余人而已。早年沈家作乱,都能发动起这样庞大的人力,分散到整个吴去,实在不算是多沉重的兵役负担。

    讲到东扬军的招募,沈充亦是眉飞色舞,拍着案兴奋道:“谁言我吴无勇武?如今东扬军内,人人可开两石,负重百斤疾行兵员之优,可称翘楚”

    沈哲子听到这话,亦感振奋。虽然强军的标准有很多,但无疑兵士的个人素质乃是极为重要的指标。他自己也算是调养充分,又不乏名师指点,但到现在开两石弓都有勉强。换言之,凭他现在的武力值,根本连东扬军的门槛都达不到。

    东扬军兵员虽然遍及三吴,但从立军之初便打了浓厚的沈家印记,从无到有创建起来。哪怕沈充并未刻意将这支军队朝他家私军方向去打造,但影响力也是从到下一以贯之的。且不说作为最高统帅的沈充,单单什长兵尉一级的将官,便足足有两百余名都是出身沈家。

    以往沈家虽有江东豪首之称,部曲门生众多,但这都不是正常状态下能够发动起来的军事力量。所以在具体的政治博弈,这一点是不足以作为一个筹码来使用的。但是随着东扬州立军,这一项优势便以法理形式得以确立起来,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