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舅此言,我自然铭记五内,两家之情深似海,虽无骨肉相连,但却休戚与共!但我所说的也不是这一点,而是淮南小胜,根本不足为喜,若就此裹足,你我两家不过又是一个苏、祖之流而已。而且,今次之得淮南,小舅以为石贼世龙会有怎样反应?”

    沈哲子讲到这里,已是忧心忡忡,倒也并无作态,而是真的不敢松懈。

    庾怿闻言后略有一愣,继而便沉吟道:“维周眼量宏远,胸襟实大。确实寿春所在,乃四望之重地,石世龙一时失之,来日必会鞭卒来战,想要夺回。不过维周你也不必担心,梁郡之众来日都要镇此,历阳也要再募强军,数月之内此境可集众三万余,俱归维周调度,必守此境!”

    “不够,还不够!”

    沈哲子闻言后却摇摇头,沉声道:“奴贼今冬之失,并非寿春一地。荆州陶公强驱所部,襄阳已复,汉沔俱望。徐州郗公业已抵淮,来日便将集众大战盱眙。江北诸镇,年来俱有所进,此诚王业久蛰之后大兴之兆!”

    “奴贼虽已鲸吞中原之地,广纳故国,实则境中未有大治,四方俱有窥望。今次王师大进,虏庭必定震荡不安。若是来攻,绝非方面之众,极有可能尽起虏兵,倾国来攻!要以山崩之势,击破冒进之敌,以此事功,震慑四野,稍续虏运。”

    庾怿听到这里,已是脸色一变,涩声道:“不过一寿春而已,奴贼得之也未重屯,如今再失,也是情理应当,未必就会”

    “会或不会,我等难作断言。然则国土之得失,也不能寄望贼众所念轻重。我这一番考量,或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有备无患,总好过仓促应对。所以来日寿春之安危得失,仍不能常态视之,还是要全力以赴,不敢留力。即便奴贼不会倾国来攻,也要厉兵秣马,以期早日饮马河洛!”

    沈哲子正色说道,虽然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时期羯奴并没有向南面发动什么特大战事,但原本历史上江东也并未这么大规模向北用兵。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时期内羯奴内部是极不平稳的,从上到下都充满着裂痕,各种矛盾可以说从朝堂贯穿到乡野。在这样的形势下,南面又频频传来大规模的失利,对其周边、对其内部都是一个极大的震荡。而想要压制和转嫁这些矛盾,最好的方式便是发动战争,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沈哲子觉得羯奴极有可能在明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无论向哪个方向。

    所以一定要趁此大胜之势,尽可能快的在寿春集结起足够的军力,如果羯奴果真攻来寿春,那么自然据城死战以收。如果攻向了别处则更好,趁其内部空虚之际,直接自淮河沿颖水北上,扫荡河洛!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来年之寿春,必然会是一场大战的起点和中心。庾怿所担心示恩过重而使淮南之众虬结成团、积成隐患的问题,根本就不足为患。示国人以恩,示敌虏以威!如果真的能以战立威,这些积攒下来的隐患,俱可转过头来快刀斩乱麻的迎刃而解!

    庾怿沉吟良久,才语调略有沙哑的说道:“若是明年奴贼真要倾国来攻,维周你有无信心守住寿春?”

    沈哲子闻言后只是沉声道:“世无常胜之师,人无通天之士,怎么敢言之必胜。无非用命而已,既然已经远进至此,此城便是埋骨之地,此城便是功业之基!我是希望小舅能够倾力助我,全此壮志!”

    “说的什么话!我不过门户之内一庸才,维周你却是百年家业所系之麟儿,你父肯将你遣于我处受命,那是家业所托之重!我也是老夫聊作狂言,于此共同进退,不为独功,不作独活!”

    庾怿讲到这里,已是挽起衣袖,噬臂而誓。

0678 战获可喜() 
    沈哲子跟庾怿谈论这些,绝非无的放矢,又或杞人忧天。因为寿春所在,实在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这南北对峙的局面下,无论是江东朝廷守淮保江,又或北方大举南来,这里都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永嘉以来三百余年乱世,南北征伐,历次大规模的战事,几乎都与寿春有关。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前秦淝水之战,其主战场就在寿春城外不远处的八公山。而意义最重大的一次隋朝灭陈,时为晋王的隋炀帝杨广,便是将指挥部设在寿春,节制五十余万数路大军,南下灭陈。

    对于北方朝廷而言,南向的主要三条道路,自襄阳而掠汉沔,自汉水至于长江,这一条道路距离江东朝廷的建康实在太远,中间过程变数诸多。

    而自彭城、下邳过淮阴而抵广陵,缺点则是大江横阔四十里,这对水军和整体国力的要求实在太高。加上东晋建国根本便是青、兖、徐等南渡之人,广陵周边向来都是国本之重的防守地,即便到了南朝,这传统也保持下来。由此南下,不要说直抵大江,就算冲开淮水下游的中渎水都极为困难。

    而寿春这一条路线,其起始点便在中原腹心的河洛平原,大规模的人员和物资调度极为便利,自颖水直入淮水,淮水过芍陂、淝水便到达巢湖,冲过濡须口便到达了横江,一旦跨过横江便是扫荡三吴!

    对于南朝而言,向北用兵,多从荆、徐两面出击,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旧有的政治和军事格局所决定的。荆州古来便是分陕重镇,只要襄阳入手,便打开一个直扑华夏的南大门。徐州更是江东朝廷的根本,兵多将广,且后路无忧。

    但这并不意味着寿春不重要,寿春所在位于淮水中段,所谓八水汇流之地。无论东西出兵,这里都是最为重要的策应路线。自颖水直扑河洛,假使北面政权没有一个强大稳固的中央,这一条路的突进便足以将北方政权分裂打瘫!

    执掌寿春,对于沈哲子而言,这是他第一次手触能够影响天下大势的战略要地。此前所有一切努力,可以说是全都为了今天!只有身在这个位置,他才算是真正有了能够直接影响到南北格局的手段和能力!

    诚然在江北三大镇中,豫州实力最逊。但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荆州陶侃垂垂老矣,尽管仍然奋起余烈,可一旦权柄出现交接,势必会让荆州所部上下都有动荡,不再有余力进望更多。

    而徐州方面,形势向来复杂,典型的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内部矛盾没有理清楚,就根本没有一个上下一心,全力出击的契机!

    所以,尽管豫州底蕴最浅,实力最弱,但在眼下石赵即将政权交接、内部将要产生剧烈动荡的情况下,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轻兵出击的,唯有寿春!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哲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容许出现后院起火的情况,一定要保证跟庾家的联合亲密无间,不能生出一点可被人利用的嫌隙!

    如果没有庾怿的鼎力支持,他想要坐稳寿春几无可能。就算有皇太后的支持都很难,更何况皇太后对他的支持也未必是他所乐见的那种,更有可能皇太后甚至希望将他调回建康后方,而不是放在寿春这个久战之地。

    所以在开战之前,沈哲子便派人将兴男公主送回建康,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公主去影响皇太后和皇帝,不要轻信人言,将他调离寿春前线。

    今年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再想补救挽回,十年之内未必有此良机!而且就算日后再抓住机会,届时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也要比现在大得多。

    想要坐稳寿春,沈哲子当下的职权肯定是不够的。他如今虽然实际上已经有了执掌方面的权力,但名义上仍然只是豫州刺史庾怿的属官,即便连番大胜,甚至连直接向台中呈送作战计划和战报的资格都没有。

    换言之,如今沈哲子就算是收复了淮南、寿春,但如果他的战报没有经过豫州刺史府的确认呈送,台中如果想掣肘,可以根本不承认这一份战果。至于他对那些淮南坞壁主们大肆示恩,许以大功的行为,也根本只是一篇废话!

    沈哲子如今的官职,仅仅只是西中郎将、梁郡太守。当然这个将军号已经算是高了,但如果不配以具体的职事,也仅仅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假节之后,才有独立领兵作战的权力。但单凭这些就想坐稳寿春,还远远不够。

    就算原本的梁郡旧部不在意沈哲子的名位,但这些新投来的淮南坞壁主们,如果没有足够的名位来管辖,也是很难压制得住。甚至就连今次配合行动的郭诵和毛宝,沈哲子都没有直接调度的权力,还要通过豫州刺史府。

    一旦战事激烈起来,要进行大规模的兵员调度,一次两次事从权宜还可以,但如果频频将刺史府甩在一边,视庾怿为无物。再怎么好的关系,也会变得尴尬起来。

    所以想要名正言顺的将寿春管辖起来,沈哲子在名位方面必须要提上一步。就算是暂时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开府,但淮南太守是最基本的,军事上必须要获得监诸军之职。

    未来沈哲子就算还要从属于庾怿的豫州刺史府,但想要在来年主持战事,也需要把梁郡、淮南独立出来,划为一个单独的作战区,由他完全掌握。

    所以这些问题,是要提前跟庾怿交底,免得彼此之间生出什么不必要的龃龉。而庾怿说实话,或是因为有个过分强势的兄长,所以并不是一个强势的人,这也是沈家如今能够与庾家走在一起的前提之一。

    如果是换了庾冰乃至于眼下还未成气候的庾翼掌管庾家,两家合作到这一步,都难免要分道扬镳。

    如今豫州镇区边界直接推进到了淮水,人员构架上必然会有一个大规模的调整。沈哲子既然已经确定来日要在寿春坐镇,那么梁郡这个后方,他希望交到庾条手里。

    庾条如今任在江州临川,虽然当时也是有所考量,但如今看来,庾条在江州所能发挥的作用,远不及在江北来得大。未来豫州和徐州,必然会有更紧密的联系,而庾条早年因为操持隐爵的关系,在广陵那些军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