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家之心-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不能光看微软失败的一面。

    他们在很多领域也成功了啊。

    搜索引擎:BING,家用游戏主机:XBOX,微软邮箱等等。

    淘汰的项目取消,成功的项目留下成为集团体系里的一部分。

    万户之所以项目成功率这么高,不得不说还是因为高桥的缘故。

    高桥作为一名回到过去,在时间的长河逆流而上的人,他的成功可以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只是看着必然或大或小。

    但是,到了万户如今这样的规模。

    能够承担起试错失败的后果了,所以,就算到了高桥穿越而来之后的年代,万户也依旧会存在。

第十一章 一个中兴,一个华为() 
相比于美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些波澜不惊的味道。

    当然,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民用互联网都是从学校开始普及的。

    为什么从学校开始普及。

    因为与其它的组织相比,学校对于互联网需求的迫切性更大。

    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一个学校图书馆的大小,文献的多少,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学校的实力。

    而一名学生,想要在庞大的图书馆里找到相应的论文文献,需要付出的努力,也着实有些吓人。

    但是有了互联网呢,当一切文献都可以录入到电脑中了呢。

    只要轻轻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论文。

    无论是从时效性,还是从便捷性,都远远超过以往传统的图书馆模式。

    这种全新的互联网论文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的生产力。

    谁拥有互联网,谁拥有互联网论文数据库,谁就更可能出成绩。

    对于大学来说,论文的多寡就是检验大学的唯一真理。他们当然努力发展互联网。

    最后,形成一个联盟,联盟内的所有大学,都能够查阅相应的文献。

    至于以此为基础出现的大学论坛,学生们自建的各种组织,反倒是互联网计算能力富余出来的产物。

    毕竟,互联网这种通讯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其相对便捷的扩容模式。

    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已经充盈在各个角落的国家,互联网的出现立刻就有许多资本公司投入到运营当中。

    但是在中国却不一样。

    从七十年代末改(喵)革开放至今,不过还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算是传统产业,资本还没有完全渗透干净。

    并且,此时此刻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企业家”,或者说引人注目的“企业家”都是草莽出身。

    他们往往并没有多高的学历背景,因此对于互联网相关的东西不懂也不重视。

    因此,与美国不同。

    中国的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先不论他们的家庭背景到底如何,但是最后他们确实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方方面面。

    而每一个公司最后取得的成就,其实看的并不是他们的技术实力如何。而是看的他们占有的是哪个入口。

    像是网易,占有的就是电子邮箱的入口,就是新闻门户网站的入口。

    像是腾讯,占有的就是即时通讯的入口。

    像是

    各个公司由不同的业务起步,在占有了自己原有的业务领地后,还是朝着其它方向进行拓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拼的就是谁的入口对于互联网用户更有吸引力,用的更多。

    像是颇为正式的电子邮箱入口,最后败给了大部分人都消耗时间的即时通讯入口,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用马后炮的角度来看,腾讯能够成为日后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巨头,其实在他选择占有了哪个入口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

    哪怕,没有所谓的腾讯,也会有润迅,也会有东讯等等公司出现。

    不过,这是在另一个时空的事情,在这个时空就不知道事情到底该如何是好了。

    万户这家从电子游戏起家的公司,相对于那些还没毕业,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用用太大的资本了。

    并且,本身从事的就是电子科技行业。

    虽然不是互联网这个分支,但是万户朝着互联网进军,却是如雷霆万钧,其它个人的小公司根本就比不了。

    要钱比不过万户,要技术也比不过万户。

    再加上,与现在这些小公司想的将一个产品打磨到完美再发布不同。

    万户奉行的开发策略是迭代开发。

    开发出一个基本功能,确保稳定就可以发布出来了。

    然后,再对这个原始版本进行一次次的更改。

    哪怕每次只更改一个非常细小的地方,只完善一个功能,经过了数个版本的迭代,整个产品的完善程度,也比那些小公司精心打磨出来的产品要强到不知道哪里去。

    这是因为,首先整个世界上就没有完美的软件。

    任何软件任何操作逻辑,最后检验的标准都是人。

    一个没有经过大规模使用的软件,想要自己是完美的,那绝对是痴人说梦。

    万户用如此的战略,没用几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就把中国范围内的所有互联网的竞争对手全部干掉了。

    当然了,干掉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没有对手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

    如果有一个比自己强的对手,可能还是会明白自己前进的方向在那里,可能还知道自己朝着哪方面去改比较好。

    如果有一个汹涌追赶自己对手,还能感受到压力,还会不断去改变。

    而一旦没有目标也没有压力,那又该怎么办呢?

    无数大公司,最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死掉的。

    万户对此也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秉承着让用户体验到更好的体验这一条,对于自己的软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更正。

    至于这些改进和更正,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到底有没有问题。

    这一切都要交给时间去验证。

    甚至在万户推出第一款网络游戏的时候,那些国内高校的用户们,才猛然想起原来万户是一家做电子游戏的公司。

    不过,万户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光制作电子游戏。

    像是通讯网络的基建,万户也参与进去了。

    万户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与国外通讯行业巨头选择交叉授权的模式,手里掌握了大量互联网通讯专利的使用权。

    虽然,这些专利在国内来说,可以说用处不大。

    但是,那些实用的技术却很好用就是了。

    并且,相比于ibm、爱立信、思科、德州仪器这一系列互联网硬件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万户的价钱要更便宜,要更划算就是了。

    于是,万户的通讯业务也开始展开了。

    与万户竞争的除了一系列国外巨头,在国内也有一些对手,这些对手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一个叫中兴,一个叫华为。

第十二章 步步高() 
中兴和华为这两家企业,都拥有国内最一线的技术人才。

    他们的技术来源,有一部分也是所谓的军用转民用。

    中兴可以算得上是国企,而华为也是由一个退伍军人创立的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才是亲娘养的,而万户则像是后妈生的。

    并且,在当前的时间点来说,在东北有万户这样一家耀眼的企业,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好事。

    东北这块苦寒之地,在许多看来,是要抛弃掉,是要放弃掉的。

    一个老人能够在南方画一个圈,一个小渔村能够诞生奇迹。

    这不是因为这个老人或者小渔村有什么魔力。

    而是因为这个圈和小渔村的背后,拥有着一个庞大的国土,有着亿万的人民。

    无论是庞大的国土,还是亿万的人民。

    将他们的力量汇集在一点,产生的变化都异常大。

    如果说前三十年是政策性的强调平均主义,强调公平。

    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尽量弥补各地的教育、资源差异。

    那在改革开放一切经济挂帅的时代,就是要人为的制造出一个资本洼地。

    用各种政策性的力量,让资本和人才汇聚到这里。

    让这里迅速的发展,飞速的腾飞。

    至于其它的地方,只需要充当“电池”、“血包”这类的身份就够了。

    没有人才提供人才,人才老了干不动了再滚回去养老。

    一个没有后顾之忧,没有人才之扰的地方,又拥有相对发达的地理条件,不发展起来才怪了。

    至于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没有人知道。

    也没有人会去想。

    当前的上层建筑想要这么做,那就这么做好了。

    像是万户这样一家立足于东北亚的企业,也不可能避免那些税收优惠。

    用日企外资的身份,入驻到这些圈圈里,在这些圈圈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与此同时,大量的东北下岗待业人员,也开始在这些地方,找到了能够使用它们技术的地方。

    虽然工资多了一点点,但是干活更多,更累,对于机器设备的创新和流程的更改,那些小作坊的老板们也兴致缺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说是赚得更多了,生活更好了,还是比以前更差了,这真的不好说。

    不过

    总归能够再吃上一口饭,不至于全家上吊,也算是好事儿了。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没有人知道是好是坏。

    “社长,这是我们出产的红白机兼容芯片组的最新数量,加上台(喵)湾那边生产的芯片组,现在市面上拥有的红白机兼容机数量,大概在两千万台左右。”

    一位年轻的手下报告道。

    虽然红白机在曰本,在第一世界已经是上一代家用游戏主机了。

    但是在中国,它们却还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