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狂士祢衡-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老羊这几天在准备活动,要参加学院的文艺比赛,这个周六周天两天,希望能拿个冠军,所以更新有些推迟了,希望各位兄弟们不要生气,四月事情太多,活动与运动会都挤到了一起,下个月开始老羊就没有甚么事情了,可以天天更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0060章 复返临沂() 
经过了数日愉快而又和谐的相伴之后,作为天使而至的荀攸还是离去了,说实在的,祢衡也是有些不舍得对方离去,在他后世看过的很多小说之中,主角通常都能挽留这样惊艳大才之人为自己效劳,可是现实却不太一样,人家乃显赫世家的嫡子,可谓是贵族出身,又在庙堂之中尽职,前途不可限量。

    就连朝中陈番李膺这样的大佬都不一定能拉来为自己效劳,凭什么他就能?要是说拉拢,对方拉拢自己还差不多,此刻的汉朝未见半点倾塌之势,又如何能轻易拉拢朝中大员,在这种时候,别说是拉拢朝中官吏,就是连白身名士你都拉拢不来,除非,你穿越到了袁绍身上,那个家伙还真的能拉拢朝中官吏作为自己的门客或是帮手。

    这部汜胜之书在后世被誉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于农业的书籍,也算是中国农家之经典,无论任何时代,农业都是被中国统治者最为重视的,可是很多农家经典却并未被保护好,很多都已经失传,并且著作农书的大儒们几乎没有,为何?学而优则仕,而非利民也,学与仕的关系越来越强,直到明清,更是直接成为因果连接,学便是为了仕,没有别的目的。

    而遍观那些写出名著或是做出丰功伟绩的大人物,无不是科举失败之后方才去做这些事情的,所以有些时候,还是淘汰多些人比较好,在后世之中也一样,读书并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智慧,多数还是为了岗位饭碗,说白了还是仕,还是作为出路,而那些干出大事业的,依旧是休学或是未曾深读的家伙们。

    当此事在天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孔融方才将一大批已完成的农书送至官衙,而祢衡此刻真的是疲惫到了极点,虽然体格已经强化到了超越常人的地步,可是在这种心神疲惫的时候,休息还是必要的,可是在这别人的府邸之中,祢衡并不能做到那种心神完全放松的休眠,他便只能先行告辞,离开了孔府,孔融与其依依不舍的告别。

    孔融是个很随和有些不拘一格的名士,在后世来说,就是有些离经叛道,完全没有作为圣人之后的那种严肃感,不过这也正是祢衡与之交好的原因,若是此人古板严格,说不定祢衡还得去喷他一顿呢,乘上马车,祢衡便开始休眠了,由二郎驱车,管亥在后跟随,对于祢衡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他还是十分敬佩的,在往常授课之时,大贤良师也未少流露对于这些所谓门阀弟子们的厌恶。

    大贤良师认为正是这些世家们的贪婪与骄贵才引起苍天遁去,黄天所至,而黄天之下,民皆平等,有田共种,书可同读,这种大家和谐共处的画面深深扎根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种借以宗教之名义,表现人民大众真实需求的起义在中国多不胜数,然而多数都是失败的,或是败给了强大的敌人,或是败给了堕落的自己,可是祢衡知道,在没有确立真正的指导思想之前,这样的起义大多是没有活路的。

    祢衡在马车之中便已经熟睡,马车之中装满了书籍,在之后的几匹驽马身上也挂满了书囊,这些书籍确实要去交给临沂县衙的农书,在摇晃颠簸之中,祢衡熟睡,回到了临沂,在看到这熟悉的马车之后,县衙更卒却是连查都未有查,便直接让祢衡入内,而二郎就带着祢衡走入了祢府之中,张氏原本亲自出门迎接的,在发现祢衡熟睡之后,她也是无奈。

    她示意了一下,阿菱又再次从马车之中温柔的抱起了祢衡,有些吃力的吵着寝室走去,而感受到熟悉温暖的祢衡,又不禁再次本能的捏了捏,面红耳赤的阿菱将祢衡放在床上,便低着头给祢衡更了衣,方才走了出去,张氏安安静静的坐在祢衡旁边,看着这个非同凡响的嫡子,她的脸色也是变来变去,她知道自己该将祢家大权交接给祢衡了,尽管心里有那么几丝的不舍,仅仅几丝的不舍。

    等祢衡起来已经是一天之后的事情了,起床之后便看到熟悉的环境,祢衡有些自嘲的笑了笑,朝着屋外咳了两声,片刻之后,阿菱便拿着服饰走了进来,看到那便衣,祢衡摇了摇头,说道:“今可拜县令之府邸,便衣何以成事,正冠可矣。”,阿菱一愣,又连忙出去换了套衣服,在阿菱的侍候下祢衡换上了服饰,如此近距离的跟阿菱处于近处,祢衡身上也渐渐有了几分尴尬。

    祢衡一愣,后世所谓的青春期?趁着阿菱尚未注意,便连忙走了出去,还好这个时代的服饰宽大,倒也看不出端倪,可惜这个时代并没有内衣存在,为何古代如此注重坐姿,尤其对于女子?因为在这个时代,坐姿不好容易走光,而据说当年孟子也险些因为坐姿问题与妻子离异,祢衡自然是先去拜访母亲,多日不见张氏,心里还是尤为怀念。

    张氏温柔的看着有了几分成人模样的祢衡,微笑着听祢衡诉说这些日子所发生之事,在听到自己孩儿被当今天子赏赐,张氏脸上更是洋溢出了几分笑容,夫在生前,也不过在这青州之中算作名士,而嫡子却在稚童时期便得到了天子瞩目,天不亡我祢家,张氏安安静静的听完祢衡诉说,听祢衡说那些自己所奢求的理想,张氏双眼也不禁湿润,而心粗的祢衡却尚未注意到。

    张氏笑着抚摸着祢衡的头颅,亲昵的言语道:“吾子乃君子。”,祢衡笑了笑,说道:“父所传,母所授也,不敢居其功。”,两人笑了起来,在接近旁午时刻,祢衡便带着众多农书赶往了县令府邸,其实在临沂这小县之中,应该唤作县长,不过又不是长官接见,称呼也就不必如此正式,二郎驾车,管亥护驾,祢衡坐在马车之中,卷起车帘看着外面。

    而周围的民众,显然是认得二郎的,纷纷朝着马车行礼,祢衡便在马车车窗之中遥遥做礼,高傲的态度并未引起众人的敌视,显然更让这些临沂本地百姓们引为临沂之傲,此子将来可是临沂之名士,在群众们几乎顶礼膜拜的态度之中祢衡朝着县衙走去,当然,这样的态度他也就只能在临沂之中享受的到,其他地方民众或是尊敬,但不一定如同临沂一般心服。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0061章 县令惊闻() 
驾车走在道上,这拜访的时机自然也是祢衡所精心挑选的,汉朝官吏繁忙程度在历史之中也是属于少见的,他们并不像后世那些影视作品之中的一样日夜寻友作乐,这个时代的官僚体系比之先秦要完整而又没有日后唐宋时期的臃肿,因此官员的事务非常之重,尤其是在地方上,这些爱惜自己声望的名士官吏们更是为了声望而马不停蹄的干着活。

    汉朝的官员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选出来的,可是也有别的途径,那便是通过太学来入仕,当然还有以皇帝或者大臣的名义征辟某人为官吏的方式,不过无论哪一种方式你都得拥有一个很好的声望才行,若是声名狼藉之辈,那想也不要想了,就连那后世之中几乎被传为恶魔的董卓,尚且也有豪放好客尚武素有勇气之类的美名,更何况是他人呢?

    而如今的县令,乃平原名士陶洪丘,也是个鼎鼎有名的大文人,可是处政能力就相当糟糕了,临沂在青州之中也算是丰饶之县,而在灾难之中却是最损最为严重的,若不是顾及县令名士身份,估计他早就被督邮参奏到太守那里去了,这个年代的督邮大多任命刚正之士,也许正是太过于刚正不阿,史书上从不乏出现些督邮被杀之案。

    就连刘备不也曾经鞭打过督邮么?

    祢衡这次却是直接前往了陶县令的私宅,毕竟抄写农书乃是私事,总不能因为私事而去县衙公谈,身边也有二郎为其赶车,管亥骑马跟在身后,他跟管亥之间的关系在这些时间内也是达到了一个冰点,在太平道教的影响不断扩大的时候,祢衡心里的忌惮自然也就越来越深,而管亥也就更加像是一个插进身边的钉子,让祢衡心里想要铲除他的心思越来越重。

    到了地方,祢衡下了车,管亥也下马跟在他身后,犹如一个真正的门客,二郎艰难的下了马,想要去开门,可是祢衡知道二郎受过重创走路颇为不容易,便拉住了他,看了看管亥,管亥自然明白祢衡的意思,毫无表情的上前敲了敲门,过了片刻,门便轻轻的被打开了,走出一人,上下打量了管亥片刻,眼睛之中有些惊喜与差异,甚至都没有再说什么,直接便开了门。

    祢衡也是一愣,连找谁都不问就直接开门,难道这县令家奴还认得管亥不成?那家奴对祢衡以及管亥的态度都极为的尊敬,几乎都算是卑躬屈膝了,其实对于一县令家中奴仆来说,并不至于卑躬屈膝与这种地步,处处都透露出诡异与危险,祢衡突然有种离开的冲动,他思索着,门却是已经关上了,祢衡有些慢步的朝着前方走去。

    当走入内屋的那一刻,祢衡便看到了坐在内屋之中的那两个人影,其中一名目瞪口呆的看着祢衡,那人却正是之前与管亥耍那什么暗策的马贩,后来被祢衡动用手脚关在牢狱之中,却被不知情的强大势力硬生生解救了出来,对于详闻,就连王贼曹都不敢多言,此刻他出现在了这里,祢衡顿时想通,那位救了太平道人的势力不是外人,正是本县县令!!

    怪不得,连王贼曹都抵御不住,怪不得他也不敢多言,而跪坐在马贩面前吃着茶水的中年人,正是县令陶洪丘,看到突然出现的祢衡,他们几个人顿时都镇住了,马贩缓缓伸出手握住了腰间的长剑剑柄,县令微眯着眼睛盯着祢衡,而管亥也直接站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