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究竟是什么人要伏击刺杀你?”

    “这我也不清楚,还有追查一番。”罗昭云也在狐疑,自从来到京城内,他大多沉默,在立场上也没有明显表态,更没有介入夺嫡风波、世家争斗中,昨天是第一次上朝,政坛上不至于出现大敌,会是谁呢?

    连他自己也糊涂了,难道是昨天在宫内说的一番话,劝杨广推行科举考试,得罪了门阀贵族,要除掉我而后快?那不能这样迅速吧?

    罗昭云暂时想不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寻找线索,弄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何人要对付他?

    次日,他在街巷被刺的消息小范围传出,通过宁氏商行的推波助澜,这个消息越传越大,引发京城一些势力的猜疑。

    到了中午,好几位京城贵族官员陆续上门探望,有的是觉得罗成有前途,有的看在罗家的面子,还有的为了拉拢他。而一些豪门世家,则是派人过来,送一些礼品慰问一下。

    长孙无忌带着观音婢来了,看到他的包扎情况,都惊叫起来,非常的担忧。

    罗昭云虽然不想欺骗两个孩子,但是为了把戏做足,还是没有如实相告,只是装作伤势破重样子。

    一下午,郭孝恪、韩世谔、李密、王伯当、宇文士及等,分拨前来,探望过他。

    黄昏时候,被册立为太子的杨昭也亲自来了,毕竟,罗昭云在几个月前的仁寿宫惊变中,他保护过太子安危,杨昭宅心仁厚,是个知恩感激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忙完白天的事,还是亲自来到了罗昭云的府上看望。

    杨昭正气凛然地说道:“罗成,是谁,这么大胆,在京城之内,禁宵的时候,敢出来行凶,刺杀朝廷官员,这是公然违背律法,武侯府正加紧破案,到时候,还罗将军一个公道。”

    罗昭云抱拳道:“那就有劳太子殿下费心,为罗某平冤,侦破真相了。”

    杨昭叮嘱几句,然后离开了,他心中也在犯合计,不知谁要对罗成下手?难道是自己的皇弟,打算要夺嫡了,看出了罗成的潜力,站在我这边,拉拢不过去,所以提前除掉?这未免太心急了吧,应该不是!

    会是罗成的仇家吗?独孤家族?也没必要这样做绝吧。

    杨昭离开后,罗昭云松了一口气,打算明天派人去请假,后天的早朝,他有伤在身,不想去参加了。

    就在这时,宁沐荷进房告知,萧依依夜访来了。

    罗昭云点头,让宁沐荷带她过来,就在他这个卧床的房间相见了。

    一阵香风,萧依依步履生姿,袅袅而来,身穿一件湖碧色滚边宝瓶纹样古香缎圆领绸衫,逶迤拖地绣着月季花案的百褶裙,身材纤细窈窕,披着一件鸦青色刺绣烟纱衣,一头墨染砌黑的青丝,轻拢慢拈的云鬓里插着衔花菊花金步摇,端庄华丽。

    萧依依掀开绸幔,看到罗昭云浑身绷带的状态,顿时芳容失色,焦急之色,化为浓浓的担忧和关心,急促问:“昭云,你怎么样,伤的这样重?”

    “没关系,不至于伤到性命,只是一些皮肉之上,伤筋动骨的,好恢复一段时间。”罗昭云解释说。

    萧依依询问:“知道凶手来自哪个实力了吗,这么丧心病狂,刺杀朝廷刚册封的将军,这不是要打皇帝的脸吗?”

    罗昭云摇头道:“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事情越闹越大,等陛下过问,武侯府就要彻底追查,只要凶手还在京城,就能有蛛丝马迹。”

    萧依依点头道:“恩,这些日子,我也会散开妙音阁的消息网,打探近来有哪些世家,行动反常;还有陌生武士,混进京城,在秘密接头,去烟花之地流连。”(。)

第两百零七章 朝议科举() 
转眼到了三日一轮的朝会上,隋炀帝杨广抛出了一个政论话题,要增多寒门选士之路,对过去的九品中正制和荐举制等,要削弱它的选官职能。

    朝堂沉默了片刻,然后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比如李浑等人,代表了关陇贵族的李阀,他以国柱、郕国公身份站出来,顿时朝堂数十位李阀的高官,也纷纷附议。

    “臣觉得,当前贵族阶层掌握着文化传承,累世公卿,钻研学术,代代人杰辈出,寒门的读书人,学的都是末流,难成气候,让他们大批进入朝廷庙堂,他们会仇恨贵族,从而引发朝堂内斗,消耗国力,万万不可呀!”郕国公李浑陈述自己的观点,说的极为严重。

    “臣附议,郕国公所言,句句如矶,自大汉以来,察举制就开始兴起,儒术兴学,也不入民间,那些寒门根本就没有什么学问,如何能进入庙堂与贵族共论朝政?”

    “臣也附议,九品中正制,自魏晋施行,颇为有效,北周灭齐,隋能统一,都是这种制度选拔人杰,如何能轻易改之?”

    许多门阀士族官员纷纷站出来,其中不乏六部的尚书,如刑部尚书梁毗,民部尚书长孙炽等人,兵部尚书卫文升、侍郎斛斯政等,内史令元寿等人,多是关陇贵族和门阀出身。

    其实,许多人心知肚明,杨广打算限制门阀发展,企图削弱贵族的权势,这是皇权跟整个豪门贵族之间的利益之争。

    杨广的脸色阴沉下来,没想到阻力这么大!他忽然想到文帝在位的时候,就曾跟他提过多次,关陇贵族,不能轻易动,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杨广偏偏要这样做,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应该凌驾众人之上,说一不二,一言九鼎,没有任何世家和贵族,胆敢抗命,威胁皇权,他们的权力是皇帝册封的,可以给,也可以收回。

    而且杨广要做大业,就必须打破关陇贵族的制约,加强中央集权,才能推行大事的实施,比如迁都洛阳,开凿新的运河,比如巡视北疆和江南等等,这些没用绝对的权力,是很难执行的。

    如今,杨广就是要立威,先从这个小事做起,扭转大臣们的思路,扶持一些听话的大臣,而不是为了维护家族利益,跟皇权对立的那些臣子。

    杨广瞅了杨素一眼,对方老奸巨猾,这个时候,杨素不动声色,微闭着双眼,并不参与进来。

    右仆射高熲站出来道:“请陛下三思,这种大力提拔寒门之举,实在过于仓促,不如,过个几年之后,再议不迟。”

    高熲毕竟也是贵族,牵扯到自身利益,肯定也要站出来表态。他上次因为拥护太子杨勇,跟杨广、杨素作对,但是杨广登基之后,为了宣扬自己明君形象,依然启用了高熲,还官复原职,甚至还多了几个虚闲散职以表荣耀,这是杨广要拉拢旧太子集团的能人,这高熲的才能很强,是做宰相的料,所以杨广破格重用了,暂时放弃了过去恩怨。

    杨广哼道:“诸位卿家,还没有听到朕如何推行,就急忙站出的拒绝,不由让朕生出一些其它疑点,尔等是针对寒门,还是真的针对制度?依朕看,是有些人,用心叵测,危言耸听罢了。”

    他的话说出后,整个金銮大殿内,气温都寒冷几分。

    黄门侍郎裴矩站出来问:“不知殿下的选才之法是何,不如宣出来,让臣等参议一番”

    这是杨广设下的托儿,抛砖引玉的作用,杨广城府并不浅,也擅长阴谋,早就猜到大臣们不会轻易同意,所以先开了头,并不说具体细节和步骤,让反对一方先攻击,却没有攻击的点,说起来就比较泛泛,杨广再开始反击。

    杨广文采了得,自然说得很有煽动性:“当然是公平的科举!朕当然明白,关陇贵族和天下豪门世家,给国家带来的稳定和支持,以及在这几百年的扶危河山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不可能一直使用,需要因势利变,符合当下朝局,如今天下安定,南北交融,当年东晋永嘉南渡,演变宋齐梁陈,儒术南传,北方与南方的受教不同,寒门与贵族的分化也不同,朕不能只顾着身边臣子的利益,而放弃了全天下!大隋要长久,就要做到公正,以德、才为主,为朝廷注入新血,纵观许多富家子弟,已经失去了血性和才学,整天在京城养鹰斗犬,无所事事,全靠祖上荫功,这样下去,我大隋朝岂不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如何能更进一步?”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臣附议!陛下所言,心装天下,实乃圣君之想,以科举来确保选拔人才的关键,不论南北儒生,还是贵族和寒士,只要有真正才学,公平科举考试,这样就公正许多!”

    “臣附议,赞同陛下所言,此乃天下大同的思想!”

    纳言苏威、张衡、御史大夫裴蕴等人,纷纷附和,他们多是南陈血统,或是贵族以下,出身士的阶层的人,都想冲破关陇贵族的打压,因此联合起来赞同此观点。

    其中,还有宇文述,他本是北方门阀贵族,但是他心中知道杨广想法,作为亲信宠臣,已经不考虑什么整个门阀的利益,而是只考虑自己家的荣耀和地位了,也站出来支持隋炀帝的观点。(。)

第两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 
早朝会的大殿之上,形成两派相互争论的局面,还有一些官员,搅和其中,一会帮贵族门阀一方,一会又帮拥护寒门取仕一方,引经据典,从这种旧制自秦汉兴起,如何演变适应,有何利弊,各持一词,彼此要说服对方。

    最后,隋炀帝杨广一拍桌案,怒道:“尔等是皇帝,还是吾为皇帝?连朕的观点和推行政策的细节都不清楚,就一味阻拦,实在居心叵测!朕要打造的,是大隋盛世,千秋帝业,不是墨守成规,活在先辈的庇荫之下,谁若跟不上朕的步伐,没有进取之心,大可告老还乡!”

    文武大臣们都有些愕然,想不到杨广真的要翻脸了,气氛一下子凝重肃寒起来,都心里清楚,这时候,不能继续反驳,以免撞枪口了。

    即便是反对寒门取仕的贵族,也在审时度势,暂时收起了口舌之剑,要进一步听听杨广如何推行,科举考试的细节,再做决断,毕竟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