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争雄-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卿家觉得,我们要不要跟罗成决一死战?”薛举询问一些文臣幕僚,带兵武将,但是众人沉默,相互看了看,神色尴尬,都有些惧怕罗成的名声。

    因为这十多年,这位少年将军时常会有惊人战绩,流传在外,当时朝廷把他当成了福将,大肆吹捧渲染,导致各地军官将领,对罗成有一种本能的胆怯。

    宗罗睺见无人搭话,忍不住呛声道:“有什么好怕的,干它鸟的,跟他拼了,罗成一个年轻武将,能有多厉害,我就不信了。”

    薛仁杲也是神经比较大条之人,自幼习武,曾得名师指点,武艺超群,在西北当小霸王习惯了,对罗成也是不忿道:“小王早就准备会一会罗成了,父王,不如给我清点三万人马,我去将罗成的项上人头取来。”

    众人侧目,心想这个薛大公子的勇气可嘉,就是有点太自大了。

    薛举扫了自己大儿子一眼,暗自皱眉,知子莫过父,他也发觉长子行事鲁莽,虽然霸气横生,但未免太小觑了天下英雄,带兵打仗,光有勇气和自信是不够的,兵者诡道,阳谋与阴谋混合,稍不用脑,很可能就会落人圈套,全军覆没。

    不过,他见文武大臣都不说话,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带着几分阴沉。

    这时候,担任黄门侍郎的褚亮道:“启禀霸王,如果是正面对敌,这罗成或许不足为惧,论勇武,霸王和齐公,武艺都不会弱于他,只是罗成擅于用计,用兵如神,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十仗,打突厥,平定汉王之乱,消灭吐谷浑,征战辽东,消灭北齐复国政权,没有失败过,所以,我们不能低估此人的谋计,当小心为上。”

    薛举缓缓点头道:“褚侍郎说的颇有道理,要是单对单,何惧罗成,但此人狡诈,不得不发,本王决定,暂时效仿李轨,退兵向东,把重兵压向关内,西北这些偏僻、寒冷之地,多是荒漠、高山,人口稀少,我们要去夺得更肥沃的土地,更繁华的诚邑,抢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女人和财宝。”

    “向东推进?”文臣武将都有些惊讶。

    薛举坚定己见,朗声道:“不错,我们要向东攻克会川郡、陇西郡、平凉军、天水郡,那里的地方,比这里边戍好上数倍,没必要跟罗成这么早就厮杀,我们拿下天水郡,可定都在那,逼近关陇腹地扶风、京兆郡,说不定,我们还能杀入西京去,比在西北酷寒之地强多了。”

    听西秦霸王说完后,众臣顿时议论纷纷,表情露出喜色,这样既可以不用跟罗成死磕,还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薛仁杲道:“父王,难道金城郡就这样放弃,拱手让给罗成了?”

    薛举道:“谁说拱手相让?要打金城,西南面肯定要过枹罕郡,那里有唐述山、临津关阻挡,从枹罕郡到金城郡,还有秦时旧长城。如果走西北,必须要经过武威郡,淌过三条河流,路过金城关,只要派几万人戍守,罗成要打过来,同时有李轨的兵马在背后虎视眈眈,给他造成一定威胁。”

    “我们趁此机会,便可以夺取关陇的诸郡,收编那里的义军、山匪,绿林豪杰,高门大户,没准能赶在李渊之前,进驻西京,挟天子以令诸侯。”

    褚亮也是精通智谋之辈,对薛举的提议,认真思索后,表示赞同,谁先入西京者,就会占据大优势。

    众人心中明白,西秦霸王薛举,在西北有薛族的大力支持,他一身高强武艺,还略懂兵法和谋算,比那草包齐公强出不少。

    “霸王英明,江山霸业,一定乾坤!”不少人附和拍马。

    薛仁杲道:“父王,儿臣愿留下镇守,会一会那罗成。”

    薛举瞪了他一眼,心说:你留下找死吗?脸色沉下脸,冷哼道:“金城郡,交给羌钟利俗率众留守,本王还有额外任务给你,攻城略寨,为我西秦,建功立业。”

第六百三十一章 设立驿亭() 
罗昭云坐镇湟水城,对着武威郡和金城郡、枹罕郡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挥师东进。

    不过,他暂时停止进攻步伐,为的稳住脚步,继续扩增兵力,汲取西平郡的百姓,驯服降兵,整合在一起,人数增了两三万,但是训练不够,比较杂乱,跟他所带的两三万精锐没得比。

    只能临时加快训练,以速成的方式,先把军规军纪,还有基本的占位、跑位,旗号、鼓号等掌握,然后通过实战磨炼,几场硬仗下来,就能悍勇了。

    同时派郭孝恪带兵袭击浇河郡的达化城、河津城,很轻易就占据了,因为这里有隋朝的将领驻守,听到罗成手持圣旨,前来平定西北,出师有名,他们直接开城迎接,依附罗成,听候统一调度。

    这样一来,西海郡、河源郡、西平郡、浇河郡四个郡连在一起,铺成了一片,人口累计达到四五十万,四个郡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地区八个郡大小,但人口却只相当于四个郡的一半。

    毕竟是边陲之地,高山峻岭,荒漠山塬,地广人稀,教化落后,许多陋习,需要进行文教和商贸,提高当地人的知识水平,以及生活条件,有所改变,就会对他拥戴感恩。

    他在地图上,绘制着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即将建立诸多驿站连接出一条线,加强彼此四郡以及与西域之间沟通。

    驿站脱胎于古代烽火通讯,自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秦始皇设立“十里一亭”,叫做邮亭,规模不大,职能有限;汉初改邮亭为置,也叫邮置,规定三十里一驿,速度有所提高。隋代设立馆驿,提供往来使臣住宿,但军事功效并不高。

    宋代时期,驿站开始传递军事情报,分官方和军方两种,元代时期,是驿站蓬勃发展的高峰,因为马背民族,机动的速度更快,驿站传递情报被大大提升功能。

    罗昭云就是参照了元明清的驿站管理方式,建立系统而严密的驿传制度,添置许多内容和规定。

    比如:驿站组织机构、情报加密与传递、管理附近牧地、监督使臣、驿站饮食供应、兑换临时物资等。

    每个驿站设驿官、驿使和当差力役,有两队兵卒约百人防御,不过多是老弱病残的士兵,缓解军队派遣压力。

    “用不了多久,这四个郡就能串联起来,情报和监官及时传达各地,加强地方与总管府、帅帐的联系。”罗昭云有些期待,这些设置,看似不起眼,一旦运作起来,会起到巨大作用。

    ………

    李渊召集文臣武将商讨进军与退兵之事,最后,赞同退兵者占了七成,即便李世民、刘弘基等人力劝,还是没有改变李渊的主意。

    这一次,李建成也没有跟二弟站在一条阵线,而是支持其父唐公的决策,暂时回返晋阳,力保大本营不丢,抵抗住刘武周和突厥的进攻。二来,也是因为进军路线受阻,天降大雨半个多月,粮草亏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世民心有不甘,他一心想着干大事,机会已来临,他很清楚占据大兴城对李家的好处,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冒进,相反,七成的人都站在李渊、李建成的意见上,认为二公子还嫩,不足采信。

    会议结束后,李世民别提多郁闷了,只是他年纪尚未弱冠,带军打仗经验太少,平时又不爱读书、翻阅典籍等,一些谋臣贤者,都觉得李二又小聪明,但是不扎实,易变动,过于冒进。

    “这些人,真是鼠目寸光,为什么看不到一鼓作气抢先攻入大兴城的好处呢?迟则生变啊!”

    李世民回到自己的营帐内发着牢骚,刘弘基、唐俭、段志玄等人劝慰着李家二公子。

    “出师未捷,忽然撤军北返,对士气影响太大,让关陇贵族、中原豪杰如何看待咱们。

    “殿下慎言,当心隔墙有耳。”有谋士提醒。

    “目前唐公意见已下,任何人都劝不进去了。”

    李世民神色焦急,轻叹:“难道我李阀真的没有此气运吗?”

    就在这时,有侍卫进来禀告,一位白衣女子,来到答应外,要见李世民二公子。

    “白衣女子,这是谁?难道是补天阁的传人?”李二心中有些拿不准。

    “快快有请!”李世民交代下去,派人出账迎接,

    很快,叶珺瑶头戴斗笠,挂着薄纱,一袭白衣,如嫡尘仙子一般出众脱俗。

    李世民站在房内踱步,等待门帘被拉开,补天阁传人出现,他才缓过神,热情打招呼。

    “叶姑娘,我们又见面了。”李二忍不住想要拉近彼此的距离。

    叶珺瑶说道:“我这次出现,是想为唐军解决难题,今日你们会上的争论,我已知晓,打算去见唐公,讲明利害关系,必须尽快拿下西京,这样,李阀才有机会统一天下,重建新王朝。”

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 
李世民听明对方来意,既有些高兴,又有一点淡淡的失落。

    高兴的是目前其父李渊要打道回府,中途折返,不再进攻西京大兴城,要回去巩固晋阳,对抗刘武周,一旦跟刘武周的大军对峙、僵持下来,错失了抢夺西京的机会,那么李阀真的大势难起,如今叶珺瑶前来帮忙说服,李二自然大喜。

    失落的却是这位如同仙子般的古老宗门传人,上次惊鸿一见,心仪爱慕,得知她并非是过来看他,所以,心中还是有些淡淡失望。

    不过眼下大事要紧,李二收起了儿女情长的心思,微笑道:“叶姑娘,你有把握说服我父王吗,他现在担心粮草亏空,引发军中哗变,还惧怕刘武周攻克太原郡,丢了大本营,加上前方宋老生、屈突通带兵阻碍,有些磨掉锐气,说什么不继续进军了。”

    叶珺瑶声音悦耳,如同天籁一般,说道:“做任何大事,肯定都与遇到坎坷和挫折,关键是如何解决,唐公稳重,不肯冒险,这有他的道理,只不过,当前局势所迫,使唐公有些瞻前顾后,采取了保守的策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