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副榜举人-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说描述“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

    张乡绅家又来催着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到第四日上,老太太起来吃过点心,走到第三进房子内,见范进的娘子胡氏,家常戴着银丝发髻;此时是十月中旬,天气尚暖,穿着天青缎套,官绿的缎裙;督率着家人、媳妇、丫鬟,洗碗盏杯箸。”

    也就是说,穷童生在考中举人之后,别人送土地、送房产、甘愿卖身为奴,如此不到半年光景,范进已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大财主。

    为何如此,主要是明朝优待读书人,举人基本上免缴田赋,免缴丁赋,有的记载明朝首辅徐阶就有数万亩田地,而其中大半是因为徐阶首辅身份,其他人前来投靠,如此免征田赋、免征丁赋。

    投靠官员、读书人的土地不用缴田赋,投靠官员、读书人的民众不用缴丁赋,不用服劳役,但明朝各地税赋早有定数,田赋丁赋的缺口主要从普通民众身上征收,再加上官吏贪污受贿、巧取豪夺,如此田赋、丁赋数倍于国家正赋,民不聊生。

    衙役在旁边历数谯应远霸占而来的土地,巧取豪夺而来的奴仆,就是要将谯应远当作民众最痛恨的五蠹进行鞭策。

    一路之上很多人低声痛骂谯应远这种人贪得无厌斯文丧尽,给祖宗给读书人丢脸。

    有人大声称赞新政,这些不时别人说的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

    过去太平盛世田赋每亩征到2、3钱银子,现在则不过6分银子,过去丁赋5钱银子,现在不过1钱2分银子。

    大家越说越有劲,有人大胆抓起一把牛粪砸在谯应远囚车上,让人惊讶的是衙役根本没有制止。

    众人大笑,很多人有样学样,将各种脏东西往谯应远等人身上扣。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过去穿着华丽服装还蛮斯文的,现在谯应远蓬头垢面面如土色,整个人比乞丐还不如,这大概真的应了那句落水的凤凰不如****。

    囚车在府衙前面被打开,几个衙役拖着众人来到堂上。

    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民众,而大堂两旁站立着一排排衙役,在上首,坐着的竟然不是杨轩,而是顺庆府新任知府范文光与推官周正。

    谯应远仿佛看到了机会,鼻子一酸,远远的向范文光抱拳道:”老大人,学生无状,现在向老大人请安了。”

    举人出身的范文光左右为难,更知道此案缘由,主要还是大明优待读书人,不需要像普通老百姓那样缴纳赋税什么的,很多民众投靠读书人,将田地、店铺纳入其门下。

    但这只是民间习惯做法,很多读书人都这么干,但杨轩借故整治,于情于理都还说得通。

    再说了这个谯应远也实在太过分,一个小小举人侵占土地千余亩。

    昨晚沉思了一夜,左思右想之后,还是决定遵从杨轩的意旨。

    范文光板着脸一拍惊堂木道:“先将犯人革掉功名,然后让犯人一一报上姓名,籍贯。”

    谯应远连连护住头上的顶戴说道:“大人,我这举人,可是千辛万苦考取的啊。

    大人也是举人出身,难道狠心革掉我的功名吗?

    令谯应远大吃一惊的,左右衙役根本没有听他解释,将其按在地上,强迫其跪下。

    看着颇不服气的谯应远,范文光问道:”谯应远,尔可知罪?”

    谯应远声泪俱下,摇头道:“老大人,学生被衙役锁拿到这里但不知所犯何罪啊。”

    范文光板着脸说道:“太祖为了厚待读书人,规定读书人免缴田赋,免征丁赋。

    但你可好,考中举人之后,居然强占民田数百亩,强占民众店铺数十间,强行将数十人变成自己家奴,你如此作为与地主恶霸何异?”

    谯应远一听,长舒一口气,摇头道:“大人,冤枉啊。

    学生中了举人之后,是那些民众自愿投靠,将其田地、店铺自愿纳入学生门下啊。

    学生虽然愚昧,但怎么可能强占民田,侵占民众店铺啊。”

    大堂外面民众一片哗然,在古代官府审案讲究一个公开,不像前世那样还要秘密审判,所有民众都可以在大堂外面旁观。

    范文光面色一沉,狠狠的一拍惊堂木道:“胡说,田地是民众安身立命之所,店铺房产更是民众心血之所在。

    你谯应远过去虽然中了举人,但何德何能,让民众将自己安身立命的田地,将民众心血的店铺房产拱手送与你?”

    看着似懂不懂的范文光,谯应远也不慌张,拱手后慢慢道来,在明朝官员、读书人不需要缴纳田赋、不需要丁赋。

    一些民众为了逃避田赋、丁赋之苦,甘心投靠,将田地、房产寄在谯应远名下,而自己更是成为谯应远的家仆。

    大堂外面闹哄哄的,大家议论纷纷的,有人高声叫骂的。

    这两天外面传言纷纷,现在很多人开始明白,就因为有谯应远这种厚颜无耻的读书人,搞得官府将田赋丁赋摊派到民众身上,如此田赋达到2,3钱,丁赋3,4钱。

    范文光连续拍了数次惊堂木,民众才稍稍安静下来。

    官府马上传唤证人,也就是一些将土地、店铺投靠在谯家的奴仆。

    过去是读书人免征田赋、丁赋、商赋的,现在忠义军不论贵贱,所有人田赋、丁赋、商赋征收水平一样,这些过去投靠之徒当然不愿意。

    为了索回自己的田地、店铺,这些人当然不会说实话,再说昨天也有几个官员暗自交待,若是按照剧本说,可以帮忙讨回被侵占的土地房产。

    在大堂之上,一个个哭哭啼啼,控诉当日谯应远如何巧取豪夺,侵占自己的土地,侵占自己的房产,强迫自己成为其奴仆。

    谯应远大怒,整个人恼羞成怒,到时候居然咆哮公堂,被衙役连续掌嘴三十余下,打得血肉模糊。

    事实基本清楚,正如衙役宣称那样,谯应远依靠举人身份巧取豪夺民众土地八百余亩,店铺十余间,强迫十余户良民成为自己奴仆。

    除此之外,谯应远斯文扫地毫无廉耻,大顺军马柯、大西马元利相继进入顺庆,都结交巴结送钱送物的,丑态百出。

    现在推行新政,士民一体纳钱纳粮,谯应瑞再也不能凭借举人身份巧取豪夺民众钱财,如此心生不满恶意攻击新政。

    谯应远连连辩解,但民众反对五蠹(游手好闲仗势欺人的读书人为其中之一),再加上有侵占民众田地、钱财的事实,真是百口难辨。

    周围民众看到这个举人居然如此无耻,大家高声叫骂,有的更是高声叫喊,不杀不泄民愤。

    在一片叫好声中,谯应远被剥夺功名,监禁二十年,作为不法读书人的典型被送往各地宣讲。

    谯家依靠权势所侵占的土地、店铺都一一归还民众,重新获得被侵占的田宅,民众感恩流涕,大家直呼青天大老爷。

    而看到权势显赫的谯家被整治之后,那些至今还霸占民众田宅、店铺的读书人一个个噤若寒蝉,纷纷将侵占的田宅、店铺归还民众,更不敢像谯应远这样公开讽刺新政了。

第171章 报纸…不过是舆论工具而已() 
而谯应远事件之后,杨轩则让冉麟、张琅公开筹备,编制与发行报纸,以控制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

    经过一段时间钻研,杨轩搞清楚了古代中国报纸存在形式。

    很多人以为报纸是西方的,在古代中国没有报纸,这有失偏颇的。

    古代中国虽然没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但朝廷有邸报,有塘报,更有现代意义的内参。

    自宋朝开始,各地都派往官吏常驻京师,如同现代的驻京办一样,收集朝廷的各种信息,整编之后,如同现在的各种内参资料一样发回地方供官员参考斟酌。

    但无论邸报、塘报还是这些内参资料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员,而西方的报纸服务对象则是普通民众,如此可见,在古代中国没有供老百姓观看的报纸的。

    这不,在谯应远案件审理之际,杨轩召集钱邦芑、欧阳直、冉麟、张琅等人,决定创建大公报,以服务大众。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报刊与过去邸报、塘报、内参稍稍不同,除了刊登重要大事之外,更需刊登各地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奇闻异事,都显得兴致勃勃。

    在古代官府颇为重视圣意的传达,在各个衙门门口都有建立南墙,将官府各种文告张贴在南墙外面,供老百姓瞻仰。

    而报纸报刊就是在介绍地方风俗民情,奇闻异事之余,携带官府的各种私货以兜售给大家,从而达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听完介绍之后,钱邦芑更是担心其不良影响,若是那个私人控制报刊,轻则影响舆论,控制官府。

    想到前世西方报纸的种种乱象,杨轩则显得信心慢慢,笑言这报纸只要控制在官府手中,如此就可以完全避免出现这种乱象。

    再说了这大公报受钱邦芑监督,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这种可能的问题。

    如此经过十天筹备大公报正式出版,逢初一、初五发刊一次,共八个版面,主要介绍时事、军事,各地经济,风土人情,以及各种奇闻轶事。

    考虑到这个时代识字有限,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钱邦芑建议除了文字描述之外,多用漫画形式,即便那些不识字的也可以简单理解报刊内容。

    大公报是第一种面向全体民众的官办报纸,通过官府驿传系统发送,虽然5分钱一份,一经发行就颇受地方乡绅青睐,通过大公报大家可以了解朝廷、官府动态,更能够了解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而杨轩更是将大公报作为一种武器控制地方言论,不但鼓励各县在南墙上张贴最新的大公报,更是让各乡在集市口建立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