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墟-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准提闻言头也不抬,自顾说道:“莫非,你昨天吃完饭,今日便不吃饭了?你昨晚睡了觉,今日便不睡了?现在的你,和刚才的你还是同一个你吗?你,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处?你,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你是谁,谁有是你?”
叶天风闻言呆呆的看着准提大和尚,心中无数只神兽奔驰而过,建起滚滚尘土,遮挡了原本就在自己前方不远处的大和尚的尾灯……
“咦,你怎么不言语了?”
“咳,我在找一种能够和大师交流的最佳方式。”
“唔,其实你不必那么拘谨的,随性最好。”准提和尚说道:“你想和我说话呢,便同我说几句,不想搭理我,便吃吃喝喝,不必在意我说什么。”
听到这话,叶天风不由得点点头:“大师的生活的确随性,晚辈当真是望尘莫及啊!”
“你说什么?你说我随性?”准提和尚闻言哈哈大笑:“告诉你,你还是第一人,居然说我是随性,哈哈哈……我若是随性,早就还俗娶妻生子去了,怎么会待在这里整日和白菜豆腐为伴?!”
听到准提大和尚这番话,叶天风感觉自己要坐不住了,当下只能埋头苦吃,耳畔,回荡着准提开车的各种马达声,急转弯的声音,久久绕梁……
本以为准提就是这样的和尚,结果第二天,当叶天风和他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准提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席间一语不发,险些让叶天风怀疑昨晚那个和尚是假的……
第473章 神秘的准提和尚()
“咳,大师,什么是随性?”
“在你眼中,何为随性?”
“如风雨,如雷电,无束于天地,无世俗之限制。”叶天风闻言倒是一愣,随后说道。
“世上之人,皆认为随性便是随心所欲,实则不然。”准提大和尚双手合十,虔诚道:“所谓随性,便是在规则之内的自我发展,听心而动。然而,却万万不敢僭越。”
“那入佛法所云,大师以为的僭越是什么呢?”
“呵呵,不可说,不可说……”准提和尚说话间起身,迈步走向禅房:“于禅法中,晨则省,昏则定,吾辈吃斋念佛,所谓佛,便在心中。”
“既是佛在心中,那又何故去往禅房诵经礼佛?”
“世人皆说心中佛,处处皆是禅房。可,当年三藏法师远去西山雷音寺所求大乘佛法又是为何?若依小施主所言,便在东土大唐诵经即可,何故远道西去?”
“那是因为东土只有小乘教法,并无大乘教法啊!”
“阿弥陀佛,何为大乘?何为小乘?芸芸众生,便是佛。”
听到准提大师有关随性的说法和昨晚完全不同,叶天风猜测怕是这老小子酒醒了,当下正好想要让他给自己解答一些心中困惑,便直接走向准提大师说道:“晚辈心中困顿,还望大师解惑。”
“人人心中皆有困惑,你若信我能解你之困惑,便于我来吧。”准提大师说完,引着叶天风往禅房走:“如你这般,身怀辛秘却又不知如何发挥,却需要听听心中指向。这世间有千般好万般好,却不抵自己心中的好。”
准提大师和叶天风对向盘膝而坐,说道:“便是漫天诸佛,也难解你心中认定之事。诸多事,并非人力可为,一切皆由心生。《无常经》有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若要按修炼之说,心念即生,必然影响身体,人若愉悦,心里舒畅,神清气爽,遇事便达观宽厚,便有助气血调和,气血调和,五脏得安,功能正常,身体康健,而此又反之影响心态。良性循环,自然满面光华,一团和气,双目炯炯,
神采飞扬,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反之,若总是工于心计,或郁郁不舒,自然凡事另眼而观,无法如常人言笑,日久则生是相,并非相家妄论。”
“那依大师只见,晚辈当如何做?”
“阿弥陀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准提大师说道:“你若是想要解开心中困惑,需静心,谋定而动,切莫半途而废。”
“可我不知方向如何。”
“佛曰,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准提大师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一下,深吸一口气之后说道:“我即为世,世即为我。我想,小施主心中的困惑,便是从未相通这个道理吧?”
“我即为世,世即为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听到准提大师这么说,叶天风小声的重复着,当下心中感触颇多:“诚如大师所云,晚辈感激不尽!”
“若我之所言,能令施主有所顿悟,便是再好不过。”准提大师闻言微笑,口诵佛号,却是开口问道:“阿弥陀佛,只是不知,施主你有多少顿悟。”
“实不相瞒……”叶天风闻言皱眉,随即苦笑:“初听时,只觉得感慨颇多,大师所言,竟是晚辈从未听过的。可,细细想来,却又觉得无甚收获……”
“阿弥陀佛……”准提大师闻言摇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说到这里,准提大师突然伸手从自己的袖口中摸出一本薄薄的经文递给叶天风:“老衲终于明白施主心中困惑之源泉,这本《金刚经》给你,若你能懂其中的经文的十之二三,便算不枉此行。若其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能看懂十之八九,便可解答你心中诸多疑问。”
叶天风闻言接过金刚经,翻开之后却是皱眉:“大师,这都是古文,晦涩难懂……我今日即来宝刹,便是想要请大师为晚辈做个开导,大师既然知道晚辈的来路,何苦为难晚辈呢?”
“我与你非亲非故,何来为难之说?”
“既是非亲非故,还来只给经文不解惑之事?”
听到叶天风这话,准提大师不由得笑道:“你来此地多久了?”
“不知多久,我被封印时已经不再这里,但是当我从封印中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到了这里,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祖辈有意为之……”
叶天风回答的很诚实,因为在他来禹州之前,葛大宏便将自己和准提大师的关系告诉了他。原来,当年葛大宏妻子亡故之后曾经一句不振,是上风从少林寺请来了准提大师为其亡妻超度,又将葛大宏心中疏导一遍,最后陪着葛大宏呆了三天三夜,期间不断以佛法诱导,这才让葛大宏重新站了起来。
至此,葛大宏便认定了自己的性命和前途都是准提大师所救,一直坚称准提大师是他的救命恩人,大异变之前,两人多有往来,交情深厚。
所以,葛大宏告诉叶天风,倘若心中有任何疑惑,都可以找准提大师问一遍。叶天风到少林寺,就是为了让准提大师帮助自己解答心中未来之路怎么走。可是昨晚来了之后准提大师却只请叶天风吃饭不说佛法,告诉叶天风第二天一早再来。结果今日一来,居然看到了和昨晚截然不同的一个大和尚……
“那我问你,你可知佛家为何能成为东方第一大教?”
第474章 单选题的答案()
“我曾听闻,佛家弟子众多,而自汉朝佛教进入中原起,便有了大量信徒。”叶天风说道:“佛教之所以在东方成为第一大教,多半就是因为弟子众多吧?”
“那你可知为何世间三大教中只有佛教的弟子在大中华区数量众多?”
“这个却是不知。”
“便是因为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教义?”
“对。”准提和尚说话间看向叶天风:“听闻你曾看过不少书籍,你可知道,这佛教的教义的是什么?”
“我曾在一些资料中看过,上面说佛教的教义经典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
“唔,看来,你看的资料着实不少啊!”准提和尚闻言说道:“不错,你说的这些,的确是我们佛教的一些经典教义。但是实际上,这些,都只能算是佛教的一些教人的意义,而不能算是佛教的真正教义。”
“哦?愿闻其详!”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看到叶天风皱眉点头,准提和尚微微一笑:“怎么,是不是感觉和你想象中的佛家教义不一样?”
见叶天风点头,准提又道:“这就是为何我佛家可以在咱们大中华区拥有众多弟子的原因。”
“大师,我还是不太明白。”
“那是自然,你若是明白了,便不用来问我了。”准提和尚说道:“佛教的教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我的法号,佛家弟子称呼为我和尚,法师等等,而外界却称呼我为道人。其实不管哪一种称呼,在我佛教都是讲得通的。”
顿了顿,见叶天风若有所思,准提和尚又道:“说的再简单一点,还是回到方才我跟你说的佛教的基本教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