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红楼-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话说回来,虽然这些人都紧张,黛玉觉得可能会出错的,却只有青玉和迎春。

    这些前生相处过的姐妹,在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至少会明智的保持沉默。可这两位,黛玉觉得,如果对上穆家,有相当的可能会冒出什么不适宜的话来。

    当然她只要顾着青玉就好了。

    因此,在等着穆家来人或者长辈召唤之前,黛玉就拉着青玉说些闲话。青玉其实也就是被气氛弄得心慌,说了几句,就好了些。

    倒是忽然听得一边的探春问迎春,“二姐姐,如今外面的事情你知道得多,可知到东安郡王家如今的郡王妃如何?有哪些姑娘?”

    迎春略有些心不在焉的笑道,“东安郡王那是何等人家?如今我们那资生堂可还没有这样的客人,虽也有他们家的嬷嬷来买东西,口却是很紧的。”

    这么说完了,她自己也觉得不对。

    资生堂招待的各色客人,她的这两个妹妹也能看到记录的名单,难道不知道这个事实?

    当下又忙笑着接了口道,“他们家应该是没有胭脂生意的……不过我隐约听说,尚在阁中的姑娘只剩了一个,是郡王妃嫡女。”

    “刚才鸳鸯是说‘几个少爷姑娘’。”探春若有所思的道。

    她也是,自己说完就自己反应过来,没控制住的扫了黛玉姐妹和宝钗一眼——自家的姑娘可能只剩下了一个,但不等于就没有表姑娘之类的了啊!族中没落分支的姑娘也一样可能有。

    惜春忙道,“我们如今又不在家里,管他多少人,顶多不过坐一块说几句话罢了。”

    黛玉和宝钗知道她的意思,都点了点头。

    青玉却道,“也是宝玉拜了个和尚做老师的缘故吧?说来他是怎么会成为那个广法大师的弟子的?我看外祖母她们和广法寺也没什么往来……我们虽来了那么些时候,但总不知道其中的事。”

    说起这个,探春惜春却也是一脸茫然。

    也不知是她们那时太年幼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她们似乎也不知道细节。两姐妹于是一起望向了迎春。

    迎春苦笑道,“我又如何知道?那时宝玉也只有五岁不到呢,我又多大?我也只是记得,那时候大姐姐进了东宫,宝玉心情不好,老祖宗就让人带着他去散心,不知怎么的,就碰上广法大师了。”

    听她这么说,素来端庄稳重的宝钗忽地开了口,“想来也是缘分。否则以家学渊源论,宝玉跟着姨夫读书科举,岂不稳妥?他日日练武虽也是好事,姨母却是难免担心。”

    连着黛玉都不料,宝钗有这么一番话出来。

    不过她想想也就释然了。

    现在的宝钗对待宝玉,比她前生的这时还要客气疏远。前生对“金玉良缘”一说,她的避忌可远不如现在。可在那时候,还有一个她在那里计较“金玉良缘”的说法呢。

    原来竟是因为宝玉习武的缘故。

    而她想要在不惹怒王夫人的情形下表现出对宝玉有所不满的态度来,也不大容易。

    其他人就没黛玉想得那么多了。尤其是青玉,她始终是看宝钗不顺眼的,忙又抢了一句,“姐姐这话没道理。这宁、荣两家的基业可都是祖辈上战场打来的。宝玉习武,难道就不是家学渊源了?”

    宝钗无奈道,“我何尝不知?只是看着姨母担忧,才有那番感慨罢了。”

    黛玉看了宝钗一眼,忽然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宝钗疑惑的笑了笑,“林大妹妹怎么说起礼制来?”

    确实,那话本说的是礼制。黛玉一听她这话,就知道,宝钗在“经”上的功课已经补了起来……她前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若论聪明,论读书上的天分,在贾家相关的所有人中,唯有宝玉和宝钗能与自己相比。

    可宝钗终究没得到和她一样的教养。

    当初知道宝玉习武,她一开始也是不可置信、难以想象,但后来见了宝玉的变化,却很快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储位之争不会太远,而谋逆之罪,素来牵连最广。

    一众勋贵,不管当初是为了什么原因退的,如今大半都已腐朽。新帝只要有些中兴的抱负,就肯定会在胜利后收拾这些勋贵!太祖和成祖,可都是这么干的,乃至于当今都差不了太多。

    习文、科举,确实是仕途正道,以贾家的关系网,只要宝玉有读书的天分,青云路看起来也确实是更为平坦易行。

    但事实上,宝玉根本就已经没有这个时间!

    哪怕他十三四岁就能中进士,又能如何?

    已经不是甘罗十二能拜相的时候了。文官授实职必须要在冠礼之后,升迁又讲究资历……要是宝玉走这样的路,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成长到能支撑贾家的地步!

    唯有武勋……

    不管怎么重文轻武都好,自古军功最重!

    “哪里说的是礼制?”黛玉略有些感慨道,“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

    宝钗听了,不免有些沉思。

    黛玉直白的说断章取义,也就是说那句话不是什么突兀之言,和之前她的话只怕有些关联……但她一时间仍然想不明白。

    且这时,鸳鸯来了。

    作为“世交的晚辈”,东安郡王妃一安置下来,就带了三个姑娘来拜访贾母。而贾母自然也要叫上自家的几个女孩儿。

第六十八章 惊闻“邪祟”() 
“见过郡王妃。”

    六个姑娘按身份和年龄排好,齐齐向东安郡王妃韩氏行礼。黛玉分明察觉到,好几道目光在她的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当然这不算奇怪。

    随即,一个成熟而优雅的声音响起,“早听说贾家的姑娘们出众,今日一见,才知道耳闻不如眼见。”

    这是客套话。

    但贾母当然对此驾轻就熟,她笑了笑,“这可不都是贾家的姑娘。”

    一边指着黛玉她们道,“这两个是我的外孙女儿,姓林。这一个是薛家的姑娘。”

    随即又向几个姑娘一一指了东安郡王妃带来的三个女孩儿,命她们相见。这三个姑娘,却是东安郡王妃的嫡女穆逸兰,郡王妃的娘家外甥女韩熙,以及穆氏分支的姑娘穆如芷。

    穆如芷年纪最长,看着已经有十四五了,长得和黛玉有几分类似之处,纤纤弱质,且也一般穿着浅色的孝服。但要说神情气质,却又是和宝钗类似的沉静。

    韩熙看着也有十二三,却和东安郡王妃有七分相似,五官明艳——当然也可能是化妆的效果。她年纪不长,妆却有些浓。

    最小的是穆逸兰,看着比宝钗迎春还小些,虽在寺庙,但身上却依然穿着大红的衣裳,佩饰钗环也无一不是精品,让人一见就知其身份尊贵,且她脸上还带着股娇矜之气,显是受尽宠爱的女孩儿才能有的模样。

    在黛玉等人见礼时,三个姑娘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

    穆如芷和韩熙都站起来还了全礼。穆逸兰却是淡淡皱眉,晚站起来一步,等到黛玉等人都见完礼了,才还了半礼就做罢。

    这引得她母亲无奈的对贾母摇头。“这孩子自小被我宠坏了,规矩上还有些疏漏。”

    贾母还没怎样,陪客的王夫人倒是暗地里松了口气。

    她本来担心这东安郡王家是来找茬的。但带了这么个礼数不全的姑娘过来……

    但是,不王夫人心知自己诰命品级太低,还是不大乐意出言奉承。

    还是东安郡王妃看着贾家相关的几个姑娘一一落座,又笑问道,“老太君出来祈福,那边的那两位怎么也不出来服侍?”

    贾母知道那是说宁府的尤氏和秦氏,有些皱眉道,“我那重孙媳妇的身上有些不爽快。且那府里最近可能遭了什么邪祟。不说她们自己忙着。我如今过来。也有心替着做一场法事呢。”

    此话一出,惜春明显的小惊了一下。

    黛玉也是吃惊。

    宁府有邪祟?这事儿她以前怎么不知道?那时候……好吧她是分了不少心神在那“金玉良缘”的传言上。可也没愚钝到这地步吧?再说现在也完全没听过啊!且邪祟这种事,该算是家丑。就算真认为有,怎么就这么随口张扬出来了?

    同时,黛玉更为惊讶的注意到,对贾母的“邪祟”一说,姑娘们都一样的惊讶,偏王夫人、邢夫人这两个和贾母不和的儿媳妇,却都明显是知情的!

    东安郡王妃也似乎半点都不觉得奇怪,只顺着话关心的问,“这可真是,不知怎么就惹了邪祟?”

    贾母依然如拉家常般摇头道。“终究是掌家不严的缘故。我那孙媳妇是个不敢管事的,重孙媳妇倒还中用,性子偏又太宽和了些。”

    黛玉闻言更惊,但心中也约略有些头绪了。

    ——尤氏可比邢夫人能干多了,虽然是有点不敢管事的嫌疑,可做事也极有条理。至于秦氏,往常贾母说起来,可都是“伶俐、能干、知书达理、大方得体”之类的好词!

    如今偏说“太宽和”……

    她又注意到,穆逸兰偏头小声的问了穆如芷什么,穆如芷也小声的应了,穆逸兰就又皱起眉来,待得双眉舒展时,脸上已经明显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黛玉耳朵尖,约略听了一两耳朵,推测她应该是问了尤氏和秦氏的身世。

    东安郡王妃却似乎全不知道尤氏和秦氏的身份一般,倒叹了一声,“性子宽和,家中才能和睦。可总有那么一起子小人,就是性子严厉,也不见得能防的。只是,老太君,也不是我刻薄,要说这京中的寺庙道观,这净居寺的法事,可做得不是那么好。”

    贾母“哦”了一声,也不避讳,“这个我可真不清楚,是我家小孙子说这净居寺好。可他小孩子家家的,也不知是从何处听来的话。要王妃说,这京中哪家寺庙做的法事好?”

    王妃道,“我不过是单知道几家水陆法事做得好的罢了。若是邪祟,只怕这样的法事也未必顶用。还得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