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栖田记-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帅,您放心,未将到了瀛州之后,别的不敢说,但有一条,却可向元帅保证,绝对不会再发生之前那样让敌人绕过瀛州,悄然摸到幽蓟城下这样的事。”潘惟熙心情激动之下,立即立下了军令状。

    杨延昭开口就将他派往瀛州,同时还让他把那一万五千先锋部队一起带过去,并不是要发配他,而是实在对瀛州现在的守关之将不放心,其实不只是他,换成任何一个合格的统帅,看到敌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绕过过已方的主守关卡,来到了后方,都不会放心。

    “去吧,这是将令。”杨延昭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只颁了一个将令给他。

    潘惟熙带兵前往瀛州之事暂且不提,但说皇长子赵佑,他随杨延昭到达幽州城之后,带着几名钦差卫到城中各处转了一转,这一圈下来,发现城中不少街铺房屋被毁,街面上不时可见无家可归的居民身影,这让赵佑心头颇为不喜,只觉这幽州刺史当真是废物,现平乱都有半个多月了,城中居然还这么乱。

    他压根就没有去想,幽蓟之乱发生已有月余,城中灾民已多得容纳不下,很多灾民已开始涌往外地,幽蓟官府控制不了事态蔓延,这才上报朝庭,再加上不久前,本城又发生过一次战争,城中房屋被毁无数,旧伤未平又添新伤,振灾的粮草物资又未到,虽有潘惟熙到达之后,从周围几州筹备了一些物资过来救急。

    可燕云八州现都面临战事威胁,能往幽蓟调备的粮草物资有限,再加上城中突然添了一万多士兵,吃喝也不是一个小数目,短短半个多月,能建起一些免强可供灾民容身的窝棚,解决一小部份人的温饱,已是难得之事,否则,这里的事凭当地官府就能轻易解决,也就用不着专门派他这个皇子钦差过来了。

    赵佑怒气冲冲的从外回到了钦差行辕,着人去召刺史许唯信,去召刺史的人没多久就回来了,并告知赵佑,刺史去见杨元帅去了,赵佑闻声更怒,杨延昭虽是此次平乱的主帅,可他主管的是军事,这许刺史眼见自己这个钦差到来,不先来觐见自己,却先去拜见杨延昭,到底有没有把自己这个钦差皇子放在眼里?

    “咳,咳,殿下,你暂别生气,杨元帅虽是主管军事的主将,但在出发之前,陛下和阁老皆有交待,让殿下一切多与杨帅多商量,杨元帅曾镇守燕云十数年,对这里的一切非常熟悉,他要掌管全城安危,大军到达之后,许刺史先去见他,向他汇报本城相关事务,并不算违制。”好在随行的张逊是个头脑清醒的人,见状连忙轻咳两声,急急上前相劝。(。)

第二百零七章、幽州风云(五)() 


    张逊并不是什么心胸豁达的贤臣,他有才华有手段,但心胸狭窄,面对与自己政见不同或者说会威胁到自己的政敌,往往会不折手段去陷害算计,品行虽有瑕疵,却是个真有本事的能史,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该说什么话。

    他一向与赵佑走得很近,在他心里,认为像赵佑这样的皇子,身份尊贵,为人又识大体,懂分寸,在京城这么些年,非但没听说他干过什不得体的混帐事,相反还颇有几分贤名,不管他是真贤还是假贤,至少这手段不错,一个皇子,有手段,懂隐忍,再加上他身后的势力和尊贵的出身,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的会成为储君,日后的一国之君,这样的人,早早和他搭上关系,日后飞黄腾达将不是奢望。

    正是因为心里看好赵佑,张逊平常为其做事向来是不遗余力,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想让赵佑依重自己,就必须让他看到自己的本事和能耐,赵佑自上朝以来,所干的几件让众臣叫好的事,后背都有他的手笔和影子,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才刚出京城,赵佑行事却变这般急躁,这让张逊既不安又吃惊。

    哪怕你之前的贤和识大体都是装出来的,你现在也得继续装不是,这幽蓟之地不比其它,在这里你若和杨延昭置气,又得罪刺史,杨延昭为人耿直,可能不会刻意刁难你,他不刁难你,却不会无条件帮助你,再加上本地刺史的阳奉阴违,凭你本事滔天,想办好这里的差事真真是千难万难,为此,他一见赵佑发飙,心头焦急,立即就站出来苦言相劝。

    赵佑到底也是拜了名儒贤臣为师、跟着这些人学习了多年的人,人也不蠢,再加上还有一个颇有手段和心计的母亲悉心教导多年,基本大局观还是有的,刚才之所以如此急切烦躁,是因在路上的时候,他曾多次向杨延昭示好,可杨延昭对其却视而不见,只对他保持基本的皇子尊重,并言到了幽州之后,会尽力配合他应该配合的一切事务。

    这些官面上的话赵佑当然不爱听,他认为自己身为嫡出的皇长子,只待幽蓟两地的事处理得当,回京之后,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可恨这杨延昭竟敢无视自己伸出的橄榄枝,他心头的恼怒可想而知,他本就因为杨延昭的不识趣而心情不愤,结果到了幽州,看到城中一片混乱,许刺史非但没有第一时间过来与自己议事,反跑去了帅营,这让他心头的愤怒如沸腾的海水一般,眼看着就要爆发出来。

    好在身边还有张逊,张逊开口一劝,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是了,他现还不是太子,这杨延昭他现还得罪不起,如果没有他的配合,自己想办好幽蓟两地的安抚振灾事宜,无疑于痴人梦话,意念落到这里,他心头的怒气终慢慢被压了下去,语气顿时一转:“张侍郎所言不假,走,咱们也去帅营,和他们一同商讨本城秩序恢复和难民安置的相关事宜。”

    张逊闻声脸上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皇长子应有的气度,一个钦差大臣应该干的事,两人又商议了几句,就出了行辕,朝杨延昭所在的帅帐而去,赵佑的行辕离帅营所在之地并不远,步行也就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

    赵佑来到帅营,十分礼貌的让帅卫先去禀报,不一会儿,杨延昭和许刺史就一同迎了出来,杨延昭虽是元帅,可赵佑既是皇子,又是钦差,并非他麾下将领,身份不在他之下,他自不会托大坐在帅帐,真等赵佑进去见他。

    “宋刺史,你也在这里?我原想来和杨元帅商量点事,随后就去找你,既然你也在,正好,咱们就坐下来一起商议商议,就本城的情况尽快拿出一个章程,希望能将本城受灾的百姓安置妥善。”赵佑先丝毫没摆皇子的架子,先朝杨延昭见了一礼,又受了许刺史一礼,随后一脸和颜悦然的开口。

    “请殿下见谅,我原打算向杨帅报告完本城近来发生军情之后,就去找殿下的,没想到让殿下来了这里。”许刺史听得赵佑之言,颇有几分惶恐的开口。

    “无事,无事,许刺史,我来的时候,父皇就有言在先,杨帅镇守燕云十数年,他对这里的一切了若指掌,他虽是军事主官,可民生的相关事宜,本钦差亦该多向他讨教,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尽快恢复幽蓟秩序,安置好这两地的灾民,那些繁文虚礼什么的,就别讲究那么多了,赶紧坐下来商讨正事。”赵佑混不在意的笑了笑,脸上没有半点不愉之色。

    杨延昭冷眼旁观,心里则寻思,这皇长子的表现若是心口如一的话,倒真是个不错的人,这样的人成为储君倒也算合格!行军的路上,赵佑有意无意的拉笼,他不是看不懂,但他是个纯萃的军人,在他的意念里,他只忠于国家和陛下一人,至于其它人,哪怕赵佑真成了太子,在其没有登基之前,他也不会与赵佑扯上任何除了太子与臣工之外的私人关系,一个合格的军人,重在纯萃,绝不可随便站队。

    若赵佑日后真成了皇帝,他杨延昭还活着,自然会忠于他,忠于王事,他这种心态,历史不少贤臣名将都有,真正有心胸的君王也能理解他们,可赵佑虽是皇子,却不是皇储,根本没有人教过他的这种帝王心术,他的母亲江皇后虽有些智慧手段,却也没有这样豁达的心胸和视野,心里自然是想不通,接受不了的。(当然,即便是教了,不是心胸真正豁达通透无比的人,也接受不了,这是人私欲情感的一种本能。)

    杨延昭这个念头只微微转了一转,很快就压了下去,他将两人引入帅帐之内坐了下来,赵佑坐下之后,没有多说废话,立即开口询问本城受灾的具体情况,比如说人受的人员数量,房屋受损的数量,以及本城的储备粮食和物资等等……

    几人聚在一起,这一讨论就是一个多时辰,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大家才揉着发僵的脖子抬起头来,这一通讨论下来,无论是许刺史,还是杨延昭,都对赵佑颇有几分刮目相看之意,无论,赵佑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了要点,若能根据这些问题一一实施下去,用不了多久,幽蓟两地的秩序就能恢复……(。)

第二百零八章、幽州风云(六)() 


    济灾抚民,主要是两个要素,一为钱,二为粮,有钱可以筹集物资,尽快重建被破坏的房屋以及各种公共设施,衣服,药品等等;有粮,可以让受灾的百姓不饿肚子,有了这两样,再加上振灾主事人监管给力,当地官府能够密切配合,无人敢趋机敛财贪污、使绊子,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事情处理起来就会很容易的。

    不得不说,张逊确是个十分能干的人,他在来帅营之前和赵佑讨论过的问题,个个都是切中要点要害,只要将城中受灾人员数量,房屋街道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破坏受损的数量,以及本城的储备粮食和物资等等数据一一详细列出来。

    核实无误后理成官方数据,赵佑手里有了这个数据,再核对随军过来的粮草物资,扣除本城驻军的消耗,看看余下的能否补这个缺口,补不上的,立即由钦差向离燕云之地近的城市调拨钱财粮草和物资过来,一边建立简易草棚粥棚安置灾民,一边重建被毁的房舍街道,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