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妃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夏国的王后,当真是没有脑子。即使我并不太知晓皇子所之中的事情,却也听说过,那八皇子对于领兵打仗一窍不通,只是有些文才;又天生讨厌打打杀杀的事情,也是他,曾经让雪槿受了那么大的伤吧。”向昆仑曾偶尔看到过朱雪槿手背的那道疤痕,尽管已经不太明显;听说当初那道伤疤从肩膀一直深深划到了指尖,险些就要了朱雪槿的命。

    看到向昆仑对朱雪槿露出些关心的神色,敬妃倒是有些不高兴了,微微敛了眉头道,“那是她朱雪槿活该!当初若不是她帮那个废物挡下这致命的一剑,阳和煦早就死了,也就没有这些后话了。”

    “唉。”向昆仑摇摇头,又道,“雪槿如今好歹也是娘娘的儿媳,即使娘娘心中恨毒了她,也好歹……”

    “我知道她现在有利用价值,所以我当面也没把她怎么着。”敬妃说着,蹙了蹙眉头,一指宣纸道,“我来说,你接着写吧。全都记下来之后,我要交给寒麝,这一路,他用得到。”

    “是。”向昆仑微微叹了口气,再度坐回桌前,持起了笔,静静的听着敬妃说道——

    “军队行动时,有几种情况可以直接导致全军崩溃:一是对敌情的侦察不仔细、不准确,在消息的反馈上不按规定进行,与实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误了集合的时间,使整个军事行动受阻,丧失了战机;三是不服从指挥,不听候调度,忽前忽后,七零八乱;四是将官不体贴下级,只知一味地聚敛搜刮;五是营私舞弊,不关心下级将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诽谤之辞、神鬼怪兆,胡乱猜测吉凶祸福;扰乱了军心;七是士兵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扰乱了将帅的决策和执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张;九是贪污现象严重,侵占国家财物,无所不为。

    向昆仑略作思索,后提起笔,认真的一字一书道: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敬妃静静的看着向昆仑于宣纸上挥毫,那认真的模样一如二十年前,他们二人琴瑟鼓和,惺惺相惜。微微低垂下眼睑,她抬起手,看了看自己掌间错综复杂的掌纹。从前并不是这般的,从前的掌纹清晰明了,何时如此琐碎过。或许真的是在宫中这些年的生活,已经将她磨成了另一个人。

    向昆仑抬头,发现敬妃正在看着手掌发呆;他心中一动,开口道,“娘娘,可是有様?”

    敬妃这才回过身来,摇摇头,苦笑道,“没事,我们继续吧。”

227、敬妃与向昆仑的兵法(上)() 
一  敬妃毕竟宝刀未老,也算是在这冷清的永福宫,没人给她添乱也没人给她添堵的好处;闲暇工夫,她会读许多兵书,加上自己之前的心得,也总结出不少兵法。不过白话文的兵法始终不上台面,她身边的确缺少了像向昆仑一般的军师存在;而如今,就像是天降祥瑞一般,向昆仑竟然神迹般的再次出现在她身边,与她并肩,老天都在帮着她,帮着她的儿子阳寒麝,一步一步夺得这夏王之位。

    不过就算如今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急不得;敬妃深深吸了口气,再度开口道,“从古至今,大凡国家遇有危难,国君会选拔贤德之人作将帅以解救国难。出征前,斋戒三日,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太师双手奉上象征权力的大斧,国君接过大斧,手持斧柄授给将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指挥。然后,国君接着说: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定会被打败。将帅听完国君的训命后,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国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到北门,向将帅乘用的车马跪拜同时又说:将在外,不受君命。从今天起,军队中的一切行动都由您来决策。这样,将帅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可以使智谋之人为之献策,使勇犯之人为之效命沙场。由此,可以百战百胜,立下汗马功劳,也能扬名于后世,福泽恩及子孙。”

    向昆仑听完之后,这一次竟然并未奋笔疾书,而是带了些微微的不解;他在辽国数年,辽军出兵,向来并无这些繁琐之事,于是便开口问道,“行军打仗乃是焦急之事,行军前做这些无谓之事是为何?这未免太过耽误时日了。”

    敬妃摇摇头,道,“进一国,按一国之事遵从。这是夏国的军规,自该写入夏国的兵书之中。”

    听完敬妃的话,向昆仑的心咯噔一下,因为这些日子的陪伴,他倒是忘了,敬妃毕竟已经不是从前辽国的铁血公主,而是夏王的敬妃,已经从属于夏国。带着些尴尬且难过的笑意,向昆仑执起笔,一面叹息着,一面书道: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斋三曰,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铖于君。君持铖柄以授将,曰:“以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男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敬妃还在按照脑海中浮现出的种种从前的想法组织语言的工夫,忽的发现向昆仑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毕竟曾经那般相爱,也曾想着一起私奔过,向昆仑在想什么,她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她微微抬起手,本想去将向昆仑耳边垂落下的一缕头发别回他耳后,好在明月眼疾手快,赶紧上前,顺势搀了敬妃的手,还微微捏了一下,方才道,“娘娘可是有些累了,不如坐下说吧。”

    敬妃恍然大悟,这里毕竟是王宫,尽管是她的永福宫,自己的地盘,也不要做出些出格的事情比较好;况且现在这个势头上,为了阳寒麝,她也绝对不能有半分把柄被人抓住且落实。按照明月的说法,她坐在了距离向昆仑有一段距离的太师椅上,让明月看了壶茶,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方才对向昆仑道,“写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吧,这是闽国进贡而来的涌溪火青,此茶十分稀有,采茶时候便有十二不要——鱼叶、病虫叶、阔叶、芽叶不并齐及节间长的叶、‘半边翘’的叶、对夹叶、老叶、团叶、破碎叶、单片叶、受冻叶、芽头萎缩及超过长度的叶,一概不要;可采摘的,必是那八分至一寸长的一芽二叶,个头要均匀,芽叶要肥壮而挺直,芽尖和叶尖要拢齐,有锋尖,第一叶微开展仍抱住芽,第二叶柔嫩,叶片稍向背面翻卷;且采摘时期,必须是清明到谷雨,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敬妃说着,又低头抿了一口,微微笑着道,“这茶有兰花的清香,还带着一股爽甜之味,的确是茶中极品。”

    听敬妃说着这些无关紧要之事,向昆仑的心思却还停留在刚刚;敬妃伸出的手,他的余光已经瞥到了,本来已经看到了一点点希望的曙光,可如今,明月的那句话,敬妃之后的表现,则将他再度推回完全的黑暗之中。不该有希望的,一开始他就不该有任何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毕竟,若从未有过希望,便不再有失望;况且他曾经那般对朱雪槿说过,他只想再见敬妃一面,一面就好。如今,他能够留在敬妃身边,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他不该再有其他心思了。

    于是,向昆仑苦笑了下,将手中毛笔在墨砚中沾了沾,并未去触碰一旁的茶盏,而是开口道,“我还在喝南烛的药,不能饮茶,娘娘的好意,我心领了。若娘娘不累,我们便继续吧,看大王这次决意这般大,怕是出战之日也不远了。”

    敬妃闻言,放下茶盏,点了点头的工夫,便道,“将帅将兵出征想夺取战斗的胜利,必须考虑到天候、战机、人的素质这几方面的因素,要顺天候、得战机、具备相应的战斗力。所以在顺应了天候、也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但时机却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是逆时,在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有了成熟的战机,但不具备天候条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顺应了天候、抓住了战机,但却不具备士兵相应的战斗力的条件下出兵是逆人。明智的将帅,领兵作战是决不会逆天、逆时、逆人的。”

    “这一点,许多兵书之中倒是多有提及。”向昆仑一面颔首,一面挥笔疾书: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嗯,因为重要,所以必须一再提及,”敬妃说着,继续道,“将帅是军队中的关键。他悬系着千万士卒的性命,关系着战争的胜败结局,左右着国家命运的盛衰兴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将帅,就好象用绳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却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树木,跳跃飞奔,又好象用布带遮盖人的双眼,却要求他辨别各种颜色,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赏罚大权被权贵所操纵,主将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权力,上下必然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