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妃谋-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多废话。”

    朱雪槿“奥”了一声,跟上去的工夫,心里却逐渐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如今她已经从向昆仑处得知,敬妃与自己的母亲朱王氏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如今,敬妃怎会因为一个兵法的探讨就化干戈为玉帛?她再也不会凭敬妃曾在御花园为她说过几句话,就对这个人心存好感;能在宫中混迹这些年的妃子,心智定是不俗;而此次与阳寒麝的永福宫之行,定是有猫腻在。自己必须万分小心才是了,朱雪槿深深吸了口气,忽然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

    朱雪槿对阳寒麝的话,素日里还是不少的;而这一路上,朱雪槿都闭口不言,双眉紧蹙,似是在想着什么事情;阳寒麝余光一直瞥着她,在快到永福宫的时候,阳寒麝才开口,语气中依旧带着冷漠,道,“怎的,今日的你倒是和往日有些许不同了,不叽叽喳喳的像个烦人雀儿了。”

    “大皇子说笑了,雪槿只是在想,敬妃娘娘何以会忽然想和雪槿探讨兵法,毕竟,向叔叔已经在一旁了,不是么。”朱雪槿说着,终于大着胆子,抬起头直直的望向阳寒麝。

    “你似是有所指。”阳寒麝本来冷漠的神情,如今却瞬息万变,让人根本摸不清头脑。

    朱雪槿却能明明白白的看出,阳寒麝是在隐怒;毕竟,在遇到向昆仑、且听了向昆仑叙述了他与敬妃从前种种的时候,阳寒麝的样子,像是想要将向昆仑生吞活剥了一般——就好像敬妃本来清白的一生,忽的多了诸多无法被抹掉的污点,那些污点看在阳寒麝眼中,让他甚为不爽。

    “只是询问而已,是大皇子想的多了。”朱雪槿这般回着,她故意这么问,就是要激怒阳寒麝;毕竟,只有处在怒火之中的人,才会在不经意间说出她想知道的事情;而她从小到大,也从未有如现在这般忐忑的心境。

    “母亲留下向昆仑不过是念在昔日情谊,”说到昔日情谊这四个字的时候,阳寒麝的牙齿咬的吱嘎作响,“赏他口饭吃;况且,向昆仑的确有些才能,能够为我……夏国所用。”

    “雪槿怎敢质疑大皇子,大皇子说是,那便是了。”朱雪槿没有从阳寒麝口中得到自己想知道的讯息,难免有些失落;阳寒麝瞪了她一眼之后,自行走在前头,入了永福宫主厅,敬妃已经笑眯眯的等在那里;似乎为了今夜,她做了特别的打扮,古烟纹碧霞罗衣下,一袭镂金百蝶穿花云缎裙,整个人颇显福态,透露出一股成熟女性特有的美与英气。向昆仑定定立在一侧,着了侍卫的军装,笔挺的立着,看起来较之前壮硕了几分,面色也有了红润之色,看来除了薛南烛的灵丹妙药之外,这情感的滋润与心理的满足感也是医治他非常重要的一面。

    敬妃身旁的其他丫头已经被遣走,唯独留下一个心腹明月。见阳寒麝、朱雪槿与高品轩进了来,且问了安,敬妃笑眯眯的起身,对着几人挥手道,“都别客气,过来坐,”见三人过了来,又扭头对身侧的向昆仑道,“你也别外道了,现在这里没有外人,过来坐下吧。”

    向昆仑颔首,后挨着敬妃坐了下来;阳寒麝脸色一下便变得极难看,向昆仑见了,稍微向远离敬妃的方向挪了挪鼓凳,也省得惹得阳寒麝不开心。朱雪槿坐在敬妃正对面的方向,两侧一面是高品轩,一面是向昆仑,她距离这两人的距离都比较远,在她看来,这样既不失礼,也不会觉得尴尬。毕竟这一次在她看来,可算是鸿门宴,尤其敬妃脸上的那看起来有些慈祥的笑容,在如今的她看来,怎么都不对劲。

    酒席的开始还是很普通的,很普通的各自问候,说着不着边际的话;但是越这样,朱雪槿就越紧张,明月帮她满上的酒杯,她一直紧紧攥着,却一口都喝不进。这可是与素日里的朱雪槿不同,她可是辽国人,辽国不论男子或女子,都是有着千杯不醉之称——这称呼可能有些夸张,不过却表明了辽国人对于酒的钟爱。如今的酒桌上,敬妃、向昆仑、高品轩、朱雪槿都是辽国人,阳寒麝也算是半个辽国人,朱雪槿这般不动酒,难免有些败了兴。

    敬妃见状,依旧保持着慈祥的笑意,好像根本不知道朱雪槿已经清楚了她与朱王氏之间的仇恨一般,放下酒樽,十指交叉,对着朱雪槿道,“雪槿,听闻寒麝说,你对兵法颇为有心得,不如这般,让向昆仑吟上一段,你来品一品他的话中所指,可好?”

    敬妃真的很懂抓住别人的点,且正好抓住了朱雪槿感兴趣之处;见朱雪槿立即双眼放光的颔首,敬妃笑笑,对着一侧的向昆仑道,“如今,到了你发光发热的时候了,不要吝啬,请吧。”

    向昆仑脸色微微一红,清了清嗓子,先对着敬妃道了句“恭敬不如从命”,方才转过头,对着朱雪槿特意放满了语速,一字一顿道,“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289、唯有痛苦() 
    朱雪槿听完之后,只懂得干张嘴,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最后,她挠挠头,苦涩的笑笑,对着敬妃道,“娘娘,雪槿的学业可能有一点耽误,并不理解文言,还请娘娘不吝赐教……”

    “寒麝一直与我说,雪槿与我有些相像,”敬妃的笑容之中并无掺杂丝毫的嘲笑,而是认真的回着,“你不该只是一心扑在行军打仗上,尽管辽国对女子的学业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在意,但是我们自身是不该放弃学习的。”

    “是,娘娘的话,雪槿记住了。”朱雪槿说着,与敬妃这么聊着天的同时,好像两人之间的隔阂真的在逐渐消失了,敬妃的这种种话语听在耳中,很像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让朱雪槿的心渐渐的有些温暖起来。

    敬妃清了清嗓子,后再度道,“其实向昆仑的意思很简单,便是关于用兵的法则。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从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到同敌人对阵,在这过程中没有比争取先机之利更困难的。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捷径,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所以用迂回绕道的佯动,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发而先到达所要争夺的要地,这就是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了。军争有有利的一面,同时军争也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全军整装去争利,就不能按时到达预定位置;如果轻装去争利,辎重就会丢失。因此,收起铠甲日夜兼程,走上百里去争利,三军的将领都可能被敌俘虏;强壮的士兵先走,疲弱的士兵随后,其结果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赶到;走五十里去争利,上军的将领会受挫折,只有半数的兵力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赶到。因此,军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就不能生存。不了解列国诸侯战略企图的,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利。所以,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诈’,采取行动要取决于‘利’,部署与战术的变化要通过集中或分散来实现。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象疾风,行动舒缓时像森林,攻击时像烈火,防御时像山岳,隐蔽时像阴天,冲锋时像雷霆。要分兵掠取敌域内作战物资,要派兵扼守扩张地域内的有利地形,要衡量利害得失相机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直方法的就胜利,这就是军争的法则。《军政》说过,作战中用话语难以传递指挥信息,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难以让士兵看清指挥信号,所以设置了旌旗。因此夜间作战多用金鼓,白天作战多用旌旗。金鼓和旌旗,是统一全军行动的。全军行动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士兵就不会单独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会畏缩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方法。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使其士气衰落;对于敌人的将领,可使其决心动摇。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它,这是通过削弱敌军士气而获胜的办法。用自己的严整对付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对付敌人的喧嚣,这是通过利用敌军心理躁动而获胜的办法。在离自己较近的战场上等待远道而来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得到充分休息的状态下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在自己部队吃饱肚子的情况下等待饥肠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