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麦-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新盖的茅厕三天香,过了大半年,尹懋也不再积极催促,但是在工作报告里,尹懋却很忙碌,常常写满了内容,说到这里、到那里,仿佛走到了白虎坡村每一户人家似的,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尹懋写报告骗大家,白纸黑字、电脑文档上,都清清楚楚地写明工作日程,这个明显的谎言,却公开地展示于人前。

    尹懋不用到项目点,闭上眼睛一想,就知道今天干了些什么,虽然啥都没干,也能在报告里写上“干了。”这就是尹懋的本事,要想德志来编,恐怕就有些麻烦。说实话,造假的本事,德志撵不上尹懋,这是有一说一,不说假话。

    领导刘秀和齐老师,很是满意于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就成了写报告的固定模式,想要改变,恐怕很难了。

    写报告,如同天下大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很有意思,刘秀在内地时间长了,对于香港那边所要求的公义和真实,不再强调,变成随波逐流,美其名曰即与时俱进,以不变应万变是不合适的。

    这个做法真的很灵验,如果不如此行,恐怕要挨批。假的东西,大家都说是真的,说假的要挨批,时间一长,自然就随波逐流,不再坚持真理了。真的东西,大家都说是假的,如果坚持到底,肯定是众叛亲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没有可能升迁,没有可能涨工资,没有可能受到重用,永不可能成为领导的心腹,因为领导担心,一旦太坚持真理,那么这个社会将变得无法收拾。

    白虎坡村基本上不需要再做什么,也不需要和新村支书交代什么,很明显,即便以后老外来验收,也只是听老支书的意见,看工程,也只是走马观花,因时间急迫,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一点,德志很有信心,使项目得以顺利验收。如果出问题,也只会出在内部,来自内部的倾轧更让人心碎。

    这个自称为基督教的扶贫机构名声好听,实际上却有着各样的问题,德志不想仔细去计较,计较了也于事无补,干脆听之任之,让他们跳梁小丑一个一个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方唱,观众却日渐减少,个个都成为其中的演员。比较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拍马溜须的本事,看谁能博得领导的欢心,谁就得势,谁就得宠,谁就可以在同事面前耀武扬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恨不得走路都要横着走,才显得自己存在似的。

    可是德志偏偏就是这脾气,哪怕自己受罪、遭到诬陷或者诽谤,亦或中伤或冤枉,他也不为自己辩解,愿意承担相应或者不相应的责任,甚至包括那些本来不属于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只要领导让他承担,他也可以承担。领导并非火眼金睛,看不出谁是人,谁是妖。

    这种毫无底线的退让其实就是愚忠,是个蠢人,可是德志就愿意做到愚忠,他的目的就是借着目前的平台的便利,可以为将来孩子铺垫一个好的前途,但是路途遥远,需要好好地休息。而参与到口水仗之中,就不可能安静得了,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准备考试,说到底,还是要把大学本科文凭拿到手。

    看到返校学生只为一纸文凭对其他漠不关心,德志怎么也想不通。如今的社会是功利社会,相互利用,利用完了,也就完了。至于谁笑在最后,那些谁会笑的,就是会工作和生活的。

    在这个机构,说到底,文凭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德志大学、金莲自称读到初二(实际上只读到小学,有人称其未毕业。思想一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种民族,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学历很低,文凭很薄,或者没有文凭,也无所谓,这个时代,是谈关系的时代,如果凡事都拿文凭说事,那不是愚蠢人就是孩子。

    德志想不通,辛辛苦苦地学习,为了那张文凭,目的原来就是为了得到应有的尊重。实际上,德志已有大专文凭,在同事们算是比较高的学历,还是一样不被重视,反而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击。排挤来自同事,打击来自领导。在机构里,德志干得并不开心。

    但是,有些人不用拿文凭,就能得到尊重,有些人没有文凭得不到尊重,有的人拿到了文凭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到底谁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个真不好一概而论。

    白虎坡村的宿舍仍很简陋,贾友牛的女儿在广东打工,建房子的钱估计还没还完,房子基本还是毛坯房,一切都是原色,比如水泥砖、现浇板,梁柱,地板是水泥的,没有铺地砖,外墙没有釉面墙砖,电线如蜘蛛网,横七竖八地交错,在外打工,孩子在家,由贾友牛夫妇来带,基本上是隔代抚养。

    这个问题谁也没办法来解释,按说打工可以赚点钱的,可事实上,房子还是老样子,还是因为养孩子很花钱,或者是贾友牛老俩口根本没办法来攒住钱?

    贾友牛收养的女儿,也算是知识分子,可惜现在打工,做着普工的工作,和其他没读过书的,或者学历很低的,或者曾是她的学生的人在一起打工,这不是也说明了社会不重视知识、不尊重老师,特别是民办老师,根本没有出路的表现吗?想到这里,德志就感到寒心,不知道国家将要向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尊师重教始终是个口号,还是确有其事。

    说来说去,都是钱少,虽说一家五口,有四口都是劳动力,都能赚钱了,可是钱还是不够,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哪座梁,白虎坡还是那白虎坡,毛坯房还是那毛坯房,一切都没改变,变的是那逝去的青春,还有不返回的溪流,那蓝天上的白云,那夜空里的星辰。

第098章 真假门徒() 
德志和尹懋在这个毛坯房里生活近一年,相安无事,表面比较平静,内心各有一本帐,各自心怀鬼胎,特别是尹懋,两面人的特征非常明显校园全能/

    社会阅历深厚的人大概都是双面的。德志在进入社会以前,大概在书本里怎么看都看不出社会的复杂,真还以为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呢。

    后来,德志悟出一个道理,就是尽信//,这是真的。如果想成为书呆子,就按照书上所写的去行事为人,如果想成为别人喜欢的人,就要做讨别人喜欢的事。这个挺难,很别扭,不知道到底是否可得到别人的欢心。为别人而活,真的很累,失去了自我本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随波逐流,如同死鱼。

    太有个性,往往遭人非议,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也是真理,非主流,往往被非议;入流,显得庸俗,这个两难选择,不知如何做出。

    即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但是最后的批判还没开始,尹懋带着敌意来到这个地方,一来,立即和余哥结盟,攻守同一,二者剑锋所指,即是德志,因伊妹已经不辞而别,到了北京,余哥想害她都不可能,伊妹看出其狼子野心,对余哥心怀芥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眼不见心不烦,当了甩手掌柜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惜的是德志,生性胆小,不敢迈出这一步,因为德志不是伊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伊妹的选择是明智的,她不辞而别显得很有个性,俗话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正是此理。但是,她忽略了领导的感受,以至于大姨妈齐老师说“伊妹表现不好,将其辞退了”,这个理由显得冠冕堂皇多了。

    正是领导的智慧,让留下来的人心里得到安慰,仍然愿意为领导工作,虽说领导并不完全信任这群看起来愚蠢实则充满狡诈心的同事。同事们也以欺骗领导为乐,领导也是这样,虽说在自称为基督徒的机构里工作,实则完全没有基督徒的生命,这一群人,和世俗无异,过着骗与被骗的日子。

    区别是,挂名基督徒的这些同事,从内心里是没有接受信仰的,可能是为了谋生,结果拿耶稣当令牌,或者拿耶稣当做招牌,摇尾乞怜,过着一种虚伪不堪的生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习惯了麻木的生活,都不愿意清醒,都不愿意去捅破那张薄薄的纸,免得自己的丑陋立马显现无遗,那将是在不知羞耻的人群中,拿着一块透明的遮羞布来虚张声势地遮羞。

    比如,金莲和尹懋,本来都来自一个村,两人都知根知底,却掩藏自己的弱点,将优点展示于人前,极尽吹嘘之能事,让更多的不明真相的人,参与到膜拜的队伍,而他们私下里相互揭发,反而让不少人怀疑起金莲所说的所有的话。

    金莲的伪装,在领导面前表演得惟妙惟肖,蛊惑两位铁杆的领导,却无法迷惑都是平等地位的同事,同事对同事的了解远远超过领导对同事的了解,因为领导的短视和刚愎自用,往往被金莲抓住,金莲就拿领导喜欢听的话来说,至于那些让人感觉沉重的话题,金莲提也不提,这叫挠痒痒,挠到了痒处,真是过瘾。

    而尹懋的伪装,即便水平再高,也高不过金莲。因为尹懋长着一张得罪人的黑脸,这张黑脸给他带来了霉运。因着脸黑,说话没人听,反而惹人怨,缠上是非,给人的感觉很不爽。因此,在黄冈项目点,尹懋让其儿子住在机构的集体宿舍,被举报,领导对大事弄不来,只有做些小事的尹懋,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并且,在年终的考评中,没有达到满分(10分),因着没有达到满分,结果就毫不留情地减少工资涨幅,同事再不愿意,也要服从。

    事后,尹懋的工资就受到了影响,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跟不上,这是真理,这一次的降分,如果还在机构坚持做下去的话,就会影响终生,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

    机构没有奖励制度,只有惩罚制度。错了就罚,罚了就别想再翻身,因为每年评估,只要不捅大篓子,就不会扣分,就是满分,而尹懋扣分了,就无形中,比没扣分的要低一个级别,以后再想要赶上来,别人不犯错,就永远不会赶上来。也就是终身都在低级别。这个弊端,早就被尹懋发现,经过德志询问,也终于搞清楚了这一点,德志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