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谭大娘子 作者:李李谭雅(晋江vip2014.6.30完结)-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娘子看得眼泪汪汪的,又不敢哭,花姨娘一个劲地给她打眼色,让四娘子赶紧走。
  三娘子就问王喜贵家的到底怎么了,一听昨晚花姨娘给崔氏使了绊子,气道:“阿娘就是嘴上厉害,总是心软,还是教训地轻,一个妾室才敢这样。”
  王喜贵家的跟着直点头,可不是,崔氏心计不够,老是厉害不到点子上,弄得小妾也敢时不时地跳出来作祟,要是谭玉是那种宠妾灭妻的,还不知道家里会怎样。
  三娘子大恨,她管不了阿爹房里的妾室,只好拿四娘子出气,顺便也戳戳花姨娘的心窝子。
  阮小七美滋滋地整天不出门,吴魁想找他无法,只好又派了“水猴子”侯庆去他家里。
  这中午刚过,阮小七才听下人报说谭雅今天多吃了半碗饭,心里十分快活,正打算去派人去寨子要几只新鲜的甲鱼,晚上炖了给谭雅补补气血。
  这头有人报说侯庆来了。阮小七赶紧迎出门口,侯庆早已经大步进了院子。只见这侯庆戴了一个大斗笠遮了脸,一身短衣襟小打扮的渔夫模样,拱手道:“小七哥,多日不见啊。”
  阮小七一还礼,笑道:“怎么不见,便是你不来,我今日也打算去寨子看看兄弟们。”拉着侯庆进了屋子,派人守住门口。
  两人在屋中坐定,下人上了茶,阮小七挥手让人出去,这才开口问道:“侯兄弟亲自出马,必是吴大哥有事吩咐了。”
  侯庆摘下了大斗笠,捋捋那三嘬小胡子,捶了阮小七肩膀一下,道:“我叫水猴子,我看你是陆猴子。大哥的确有事,只这些日子你既不去寨子,也不在街面转悠。我们这般人,到底来这河曲府不够名正言顺,只能派了我来接你去。”
  阮小七道:“行,我吩咐一下,这就走。”
  侯庆奇道:“还吩咐什么?”
  阮小七咳嗽了两声,挠挠脑袋,低下头道:“家里来个客人。”
  侯庆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听说了,是你的救命恩人,还没走吗?”
  阮小七道:“也快了,过几天我亲自送。”
  侯庆也没觉得有异,只以为阮小七为人仗义不忘恩情。待到阮小七吩咐老管家,晚上做什么,还要带个人过去拿甲鱼。
  侯庆道:“走吧,甲鱼随便拿,今日正上了好些,大哥打算留着晚上吃席。你去正好拿些大的。”
  阮小七连声道好。闲话不多说,直接去了寨子。

  ☆、第38章

  阮小七和侯庆两个人也不用他人,自己撑着船进了寨子,吴魁早迎在寨门外,见两人下了船,朝阮小七拱拱手,哈哈大笑道:“小七,都快入夏了,你怎么倒是猫上冬了?”
  阮小七和侯庆两人大步赶过去,朝吴魁作揖,笑道:“大哥!”
  吴魁把两人一手一个拉住,道:“走,边走边说。”
  阮小七问道:“猫上冬是什么意思。”
  吴魁哈哈大笑道:“怪我怪我,忘记了小七兄弟是南方人。这猫冬啊,本就是北面我家那头的说法。那地方冬天里天寒地冻,大雪封了路,人们也不出门做营生,就在屋子里呆着,像猫一般,就叫猫冬。”
  阮小七也笑道:“原来如此,竟是与这里全然不同,以后我是要到处走走看看才好,说起话来也知道个源头。”
  几人边说边笑进了大堂。
  酒酣饭饱,开始说正事了。又是老规矩,下边人都散了,只留着上回截船那几个心腹。
  吴魁拿着酒盅,沉吟着如何开口。阮小七也不说话,只靠在椅背上,也拿个酒盅放在手中把来把去,欣赏着上面的花色故事。
  半晌,吴魁“啪”的一声将酒盅重重放在酒桌上,头一抬,盯着阮小七,终于开口:“罢了,咱们兄弟也不是头一回搭伙,我就直说了吧。
  前天兄弟们闲着无事,跑到了河州那头,打算从通河上游那头点货,发现四五条河州来的小船。
  因为不打眼,本来兄弟们打算不点的,没想到一个眼尖的兄弟看到那几条船虽小,吃水却极深,还有船上的伙计不像是在江湖上混的。
  晚上的时候就悄悄上去点了货,拿了几件船上的货回来。后来我让兄弟们一直跟着这船,发现走的是京城的方向。我实在舍不得这般好东西。小七,你过来看。”
  吴魁挥手让其中两个兄弟去取来一个大箱子。侯庆过去打开箱盖,又扯掉了上头盖着的红布头,阮小七伸脖子探头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竟然是刀和戟。
  吴魁一直暗中看着阮小七,见此点点头,他就知道这阮小七前一阵子在各处转悠,是个要干大事的。
  再说自己如今正需要阮小七这般,手脚功夫了得而且脑子灵活的,如能说动阮小七入伙就好了。吴魁见阮小七的表情,心里放心了些。
  吴魁站起身来,走到箱子前取出一把刀来,递给阮小七:“小七兄弟,你再仔细看看。”
  阮小七也站了起来,伸手接过,用手掂了掂,再细细看看刀锋,突然眼睛一眯,又赶紧往刀背看,然后才看着吴魁等后话。
  吴魁看阮小七这般动作就知道他了解了,也不遮掩,道:“这些东西都是那几条船上的,上次河州往京城送贺礼全部是银子,这次还是河州来的,却是兵刃。
  我阿爹兄长们还在的时候,家里最常说的便是这些。我看这样子,恐怕是要起事之兆。这些兵刃可不是普通人家能弄到的,都是官制,而且数量如此之多。。。
  上次的银子我就有些疑心,这回加上这些个兵刃。。。那就必是无疑了。”
  阮小七皱着眉头,扭头问道:“我们上次截了银船,虽然太子被废了,难道那就这么结了?”
  吴魁哈哈哈大笑一阵,才开口:“平时看小七兄弟办事老成,没想到到底年纪轻,哈哈哈。”
  兀自笑了一阵,才给阮小七解惑:“像他们这般要做大事的,必是分了几路送银子,咱们只是取了其中一个而已。他们哪能为着一点银子吵闹起来坏了大事,只要不是官府查抄,必是要悄悄了事才好。”
  阮小七点点头,放下手里的刀,拍拍手,看向吴魁:“那大哥。。。”
  吴魁敛下笑容,正色道:“这正是我要找小七兄弟过来的原因。”
  吴魁掂起箱子里的戟,以前他是武官家的衙内,这十八般兵刃都拿得上手,他作势给大伙比划了两下,真是虎虎生风,煞是好看。
  吴魁收了戟,恋恋不舍摸着戟杆,抬头看着阮小七道:“这般好东西,还是咱们留下的好。”
  见阮小七眉头一抬似要插话,吴魁大手一挥接着道,“我知晓小七兄弟的意思,觉得银子尚且有用处,值得冒一次险,豁出一回命;这兵刃截了来,又换不得银钱又得费心藏,是也不是?”
  阮小七点点头,道:“大哥说出了我的意思。”
  吴魁放下戟,拍拍阮小七的肩膀,低声道:“小七兄弟,可银子好弄,这家伙可不是想弄就弄得到的。”伸手弹弹刀锋,又拿在手里挥一挥,赞道:“多好的家伙,有了它,还怕什么官兵?咱们就是官兵啦。”
  阮小七心里一惊,眉头一挑,眼盯着吴魁,抿着也没说话。
  吴魁说完这话也回看阮小七,看了一会儿,豹眼一瞪,压低声音道:“小七,你别再看了,我就是这个意思。咱们有了这些家伙,够扯起一支队伍了。”
  阮小七也弯下腰来取了一把刀翻来覆去地看,真是好刀,开口问道:“一共几条,一条船上有多少货?”
  吴魁一听阮小七这话就知道事情成一半了,答道:“这箱子船上粗粗点一下大概有个五十余个,一共八条船。我想,等把这批东西弄到手,还得派人去京城看看,近期必是有大事。”
  阮小七“当啷”一声,将刀扔回了箱子,拍拍双手,抬头对吴魁道:“大哥,既然如此,也别浪费时间了,先把东西握到咱们手里才放心。”
  吴魁几个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道:“小七兄弟果然爽快。放心,我们这头算计好了,离咱们通河这段还有五日水程。你那头安排人手,走得都是老路子,时间绰绰有余。”
  一切还是按照上回截银子的路数走,只不过因为这次护送船只的人手功夫不弱,东西也较上次多了许多,这头要是截船自然也得多加了好些人手,一切还得细细安排。
  李瑾才从吏部出来,便有小厮来到他面前,往对面一指,李瑾看过去,原来是张数。
  张数的马车就停在街对面,他在马车里探出半个身子正朝着李瑾使劲地挥舞。李瑾转过头跟自己小厮嘱咐了两句,让他回家交代一声,然后转身跟着上了张数的马车。
  自从被打折了腿,本来气得要打死张数的阿爹张侍郎倒是心疼起儿子来,还埋怨外甥女崔四娘心思也太歹毒了些,家里反倒是可怜起张数来,越发纵容他胡来了。
  这些日子张数算是因祸得福,自在极了。但没人管了,也就不如以前偷偷摸摸的刺激好玩,张数仰天长叹,倒生出了一丝寂寞。
  这天张数百无聊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李瑾回京了。这回李瑾真成了崔四娘的夫婿了,张数心想,崔四娘啊,崔四娘,你害得我断了腿,就是如了你的意能成亲,我也要搅和得你不舒畅。
  李瑾一踏上马车,见张数还是只能坐着,不敢站起来,就知道腿没好,问道:“这么久了,还不能走动吗?”
  张数笑笑,点点腿上打的石膏,答道:“倒是也不疼了,只是我阿娘瞎咋呼,老怕我成了瘸子,死活不让我动。这不,每天只能坐在马车上,连马也不让骑。不过也快了,等天热就拆掉。”
  然后又贼兮兮地在李瑾耳边低声说:“反正不耽搁那些事体,只让女娘在上头使力就行。我才体会到做个木头人的好处,十分得趣。”
  李瑾本来可怜张数堂堂儿郎不良于行,连马都不能骑,谁知这家伙吃了这么大的苦头依旧死性不改。
  李瑾直连连摇头,劝道:“三郎,你别怪我琐碎。虽然崔家四娘子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