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播真会玩-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就有观众催着要看这口小棺材里都有些什么,总算等到方炎亲自来开棺,两百观众聚精会神,眼睛眨不都眨。
方炎推开朴实无华的红棺木,定睛一看,里面竟是一具无头童尸!
尸体虽然没有头,但并不吓人。
因为细看之下——何止是头,他的四肢也没有,棺材里不过是一套摆放成人形的服饰而已。
衣服毫无褶皱,衣袖和裤腿伸展成不到一米高的人形,颈口空出一截,对应着一顶金玉满编的紫金冠。
由于衣服里并没有尸首,看起来不大的棺材里空出不少空间,皆被大大小小的金银玉器和雕饰填充,粗略数起来约有十多件。
这个数量,说实话配不上这位少年墓主的身份,可见当初下葬时遵循的是“薄葬”的理念,这在汉代贵族中极为少见。
“衣冠冢?”
;
第0042章:迷你妖楼()
秦霜贝齿印唇,说出一个让方炎有点意外的词,没想到她并不算特别外行,居然还知道“衣冠冢”。
什么鬼?怎么只有衣服没有尸首?这个好像是汉代男子的服饰。是男童吧?
主播来迟一步,墓主的尸体已经被老一辈的盗墓贼偷走了?
这个袍服是冕服吗?冕服好像是祭祀时才用的吧?
要是冕服那就了不起咯,古代要地位很高的人才能穿吧?
这个紫金冠我在潘家园见过,三千多一顶。
哪位兄弟科普一下“衣冠冢”是什么怎么会有衣冠冢这么奇怪的东西?
衣冠冢怎么了?孙中山有好多衣冠冢呢
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衣冠冢,是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在史记封禅书上有记载:
“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
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黄帝得道升天,没有留下遗体,后人为了纪念,葬了他的衣冠。
后世衣冠冢一般在三种情况下使用,其一、尸体找不到,只能葬衣冠。其二、人未死,先葬其衣冠在风水宝地,为其祈福。
其三、名人逝世,多方人士想为其厚葬,可尸体就一具怎么办?只能葬衣冠冢来追悼。
二祝头疼地揉着太阳穴,“今天是怎么了?走到哪都邪门?我还是头一回遇到衣冠冢。”
“奇怪了,怎么又是冕服?”
方炎在意的却不是衣冠冢,他眉头紧皱,回想起之前遭遇的血色四叶草疑冢,“每一座疑冢都不止一口棺,但地位最高的那位墓主,身上穿得必然是冕冠服?就连这个没有尸首的衣冠冢,配的衣冠也是冕冠服。”
“冕冠服怎么了?”二祝疑惑地问。
“汉朝开始,礼服大多用来祭祀,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而冕冠服是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才会穿的礼服。”
“那这个墓主的地位很高喽?”二祝当即反应过来。
“地位高是肯定的,这下面葬的肯定比上面那位女尸的地位高几个档次。”方炎昂首望向那口距离百米高的冰棺,“就刚刚拿到的那个魔方,上面的龟钮能看出女尸在古代是太守以上,甚至已经封侯,先别探究为什么女子能升官加爵,现在问题不是出在身份地位上,而是服装上,为什么死者要穿祭祀的礼服?”
耳麦里传来金教授的声音:“我考古大半辈子,这种现象也是第二次见。似乎这四叶草的疑冢都有这么个习惯,墓主都穿着冕服下葬?”
林远山接话道:“难道死者的整个墓葬仪式其实是一场祭祀仪式?墓主穿上祭祀冕服,以自身为祭品?”
“那他们是祭天地明堂?还是某个神灵?或是祭家族的一种信仰?”方炎连连摇头,表示不可理喻,“就目前看来,这个家族的香火倒挺旺,不知道血脉已经延续了多少个朝代,但似乎每个时期都继承了穿冕服下葬的族训。”
“方炎,你看这是什么?”二祝突然扯了扯方炎的胳膊,顺手递过来一张帛书,是他刚从衣冠冢里发现的重大线索。
“帛书?这是古时丝绸之路传进青海的丝织品。嗯?上面这段话怎么全是蒙古文?”
方炎轻轻挑眉,“这应该是吐谷浑人的帛书,怎么会出现在汉代的棺木里?”
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人活跃在14001700多年前,而这片地底葬区明明是2000多年前的汉代薄葬。
吐谷浑人用蒙古文书写的帛书怎么会出现在这口衣冠冢里?
“还有这个。”
秦霜眼光毒辣,一眼从棺内的角落里揪出一只柏木木雕。看起来比二祝找到的帛书更有分量。
整个衣冠冢里的古物也就十几件,就属帛书和木雕这两件最可疑。
尤其是这支木雕,技法巧夺天工,以一整块木,雕出一座一尺来高的塔楼。
方炎捧在手心细细观摩,同时不忘充分利用时间,对着耳麦喊道:“铃儿,听说你是语言学天才,蒙古文会不会?帮忙翻译一下帛书上面写的什么。”
过了十多秒,许久没出声的金铃儿气喘吁吁地赶回,小妮子似乎跑了不少路,这会儿刚拿起耳麦,答非所问:
“方炎,下面怎么塌了?你们再坚持一会儿,我喊人去救你们了。救援队很快就到。”
方炎心头一暖,笑道:“没事,这下面还挺宽敞,古人设计塌方机关时考虑得很周到,触发时不可能波及下面一层的墓葬区。”
“坏了坏了,这个烟囱堵得好厉害,我带着一帮人找不到其他下去的墓道啊。”林胖子的声音紧随小妮子而来,他先斩后奏,不经长辈的同意就私自召集了一帮创世tv的施工队。
别说这胖子的效率还挺快,没几分钟就带着十几个人进了阴森森的红砖鬼窑,有胖将军壮胆,这帮人倒也不怕死,聚在堵死的“烟囱”前埋头就挖。
“你们小心点,千万别对周边墙上的图案盯着看,挖得时候别急,小心引起连环塌方。”
方炎对这一点额外强调,“咱们不急,又不赶时间。你们也看到了,这下面的天然格局还不错,西边有一条水道,我待会儿顺着水流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
“嗯,确实不急。铃儿,你快给翻译一下。小方啊,那个木雕举高点,我们几个也给看看。”金教授对蒙古文也小有研究,却也不忘适时培养一下乖孙女的能力。
二祝把九头蛇的主镜头对准帛书,侧镜头给到方炎。两个主播在等待现场翻译,另一个在端详木雕,直播现场陷入短暂的宁静。
面对帛书的特写,听说有人要现场翻译一波,弹幕里的大神可不乐意了:
这段蒙古文我认识,我能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
原文翻译:愚蠢的人类,胆敢侵扰大魔神的休眠?接受至高神的审判吧!所有人,都得死!
咦,这个木雕是个九层的塔楼啊
九层妖楼?
这才是九层妖楼的真身?九层妖楼就在直播现场一公里之外呢,这个是山寨版的九层妖楼吧
李靖:哪吒,你又把为父的宝塔偷走了?信不信我空手接白刃?
迷你版的九层妖楼?好可爱呀,主播开个价,我出1000q币行不行。(粉)
第0043章:葬兽坑()
二祝看着弹幕胡乱翻译,胡乱推测,本来以为“迷你版九层妖楼”是个笑话,没想到方炎突然一脸严肃地问:
“教授,九层妖楼我没去过,不过这个木雕好像真的是九层妖楼,有几个结构感觉有点眼熟。”
“哦?你说哪里眼熟?”金教授心中一惊,他虽然也没去过九层妖楼,不过身为国家文物局的常年顾问,对于最近20年来,九层妖楼最上面两层的挖掘状况还是很明了的,很多一手资料早已过目。
因此,他仅仅看了这九层木雕的最上两层,就可以笃定——它绝对是九层妖楼!
可是,方炎没去过九层妖楼啊,他又是从哪里看出了眼熟的结构?
只见方炎指着妖楼中心的主轴,提出见解:“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迷你版的九层妖楼就产生一种错觉。我觉得这座妖楼的构造不是原创的,而是抄袭的。”
“抄袭?”金三石拉近镜头,炯炯有神的老眼中迸出一道精光,“年轻人,好眼力!”
“运气好罢了,可能我观察的视角和你们不一样。”方炎举起木雕,自下向上看去,“如果把九层妖楼分成三个部分,上三层、中三层、下三层。不难发现,它的构造其实是抄袭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疑冢。”
方炎继续指向木雕的“上三层”,一口气分析了一串:“最上面的这几层,是环形结构,很像之前轮窑结构的红砖鬼窑;中间三层是竖穴连体结构,顶部的空心长柱上宽下窄,偏漏斗状,像是我们今天遇到的‘烟囱’和竖穴冰室。
再看最下面三层,是填充得很到位的天然土葬区,外围还有一圈半环形的葬兽坑。对了,假设这个面是西边,你们看,这段刻意雕出来的水槽是不是很像我面前十米开外的那条古代水道?最关键的是——木雕的最底层,也有两口刻意补上的棺雕,而附近,也有一棵树!
虽然它不一定是血色无花果树,但这棵树既然被人栽在乾坤八卦的‘生门’之上,那就和我身后的这棵树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是为了东施效颦,抄袭一座成熟的风水格局吧?”
听完方炎实力分析,弹幕大神瞬间哑然,沉寂了半秒,顿时爆出满屏喝彩:
666666满分完美地分析
666666ect这一波分析真的满分
名侦探方炎?这都能发现?天呐!难道九层妖楼真的是抄袭?(粉)
这洞察力简直无敌了,满分良辰不得不服
原来九层妖楼的构造是为了向这里的墓葬致敬?
1500年前的人翻新2000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