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黑夜,无灯无月,只有深秋肃冷的风声在耳边凄厉地卷着,擦在外露的肌肤上,生起一个个鸡皮疙瘩,脚下灌了铅似的,疾走得好艰难。
好想停下来歇一会,这么想着,步子就更迈不动了,人也整个摇摇欲坠。
“娘子,快点。等出了宫门口,就有接应的人,那时就安全了。现在可歇不得。”前头引路的人疾走了一段路,发现后头没人跟上来,又往回走了几步,才找到那个赖在地上没了形象的女子,心急地催促道。
娘子,这个时代对女子的称呼。
“我是再也走不动了。你走吧,不要救我了。反正整个卢氏一族这一劫后,是真真切切完了。我还逃哪去呢?刚就该喝了圣人赐的毒酒,去地下和父母兄长一同团聚。”女子一身最简单的宫女装束,暗红的上儒,搭着黄色的长裙,身上没有丁点饰品,发上也没半点饰物,脸面也是极普通的颜色,整一个人看起来就像最简单最没背景的那种宫人。只说话时脊背挺直,话语慢慢,却让人无来由感到一阵威慑力。
果然,前头返回来的宫人说的一番话证实了这女子不寻常的身份。
宫人道:“皇后不能这么说。你可能是卢氏一族最后的血脉。你可千万不能放弃。”
“最后一丝血脉吗?五姓七家,我堂堂范阳卢氏千百年基业,何等尊荣何等荣耀,一时错念,跟这宋家通什么婚?士庶不婚,皇家又怎样?终究是一招错,步步错,再也无力挽回。”卢皇后摇摇头,很快起身,跟在来救她的宫人后头,咬牙坚持。
坚持,再走过这条道,很快就到宫门口。
她会没事的。作为范阳卢氏最后一线生机,她会努力活下去的。
会有那么一天,范阳卢氏还会重新站起来的。
快了,就快到了。
坚持,就最后一点路程了。
终于,盘查了。一路惊险,索性无事。
那边宫里,救她的人真是好本事,也不知在这皇宫里安插了多少钉子,都好一会了,宫里还没发觉她这被废的弃后没有病死在宫里。
出宫了,接应的人早等在那。
“恩人是谁?吾欲知。”踏上马鞍,卢皇后最终还是回头,眼神坚定地问那个宫人。
唐朝,皇后自称“吾”。
宫人:“惠启元年,安县。皇后救过一个被家人抛弃的小娘子。”
语毕,宫人很快离开此地。
而卢后在怔然过后,上了马车,坐在颠簸的马车里,半天才徐徐开口:“郑十一娘,骄阳县主郑如骄。竟然是她。”声音微不可闻,只有她自己能听见。
记忆里弱柳扶风,娇娇弱弱,一步三喘的小娘子?
在她记忆里,那是个丝毫没人情味的小娘子。那时,临国那个野心勃勃的大楚国又来攻打彼时内忧外患的大唐,她随着族人一起迁徙逃难,途中跟阿娘救过一个小娘子,那小娘子就是郑家十一娘。
本以为因为这层救命关系,回到长安,两人关系多少会亲密点,谁料到回了长安,各种大小宴会,她和她的关系也就跟其他贵女一样,没有更进一步。虽然长安城人人都觉得郑十一娘柔顺亲和,可她怎么就不觉得。总觉得是个冷漠的小娘子。
可就是那样一个小娘子,她那么幻想过那是个自私冷漠的小娘子,却也是这么个小娘子,最后给了她一线生机。
世事难料啊!
她以后的日子就更是难料了。
一声叹息,伴着多少无奈。
第三章()
第三章交代背景
惠启六年,范阳卢氏因族长卢业通敌卖国于楚,被查,整族覆灭,仅卢皇后一人失踪。上追之无果。
如今朝代国号大唐,前朝横征暴敛,各地起义不断,本朝开国皇帝宋连就是这一群起义军中忽然异军突起,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这宋连寒门出身,也没什么讲究,手下能人也有限。于是,他治理下的这个国家历经三代还是老样子,朝局不稳,内忧外患,士族门阀林立,中央难集权。
这第三代就到了如今,高帝宋策这一代。这又是个苦逼的皇帝。这高帝有个宠妾灭妻的父亲,就是武帝。武帝宠爱贵妃张氏,一度欲立张氏所生子宋辰仪为太子。后被朝臣弹劾过了度,才暂时歇了这心思。对,只是暂时歇了心思,谁也没想到武帝临死还任性了一把,先帝遗诏立文皇后所生子为新帝,并张贵妃之子宋辰仪辅佐幼帝摄政之。等到宋策成年,摄政王再把权利转交给宋策。
彼时,高帝八岁,宋辰仪大他六岁。可想而知,八年后的今天,高帝手中会有什么权,而摄政王宋辰仪权势已经如日中天,一手遮天的地步。
不过这人倒是个有本事的,上位短短几年,不仅和魏国成了姻亲之国,有保持世代友好的趋势,即便是周边最强大最难搞的楚国如今也被打退,国内朝局暂稳,所以这会这人把主意打到国内高门士族头上了。
如今的大唐朝,百姓也许会不知道今朝这皇家姓啥,但是没人不知道五姓七家的。
自前朝以来,政府皇权的命运一直是握在士族手里,这些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绝对优越地位,以致于高帝即位,宋辰仪摄政期间,这些士族门阀一直是他心中一根刺。
只是对士族斩尽杀绝这种事根本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的事,于是就有了如今的科举制度的诞生,许寒门子弟参加科举,进一步分化士族门荫掌握下的国家经济。
这朝堂上科举制在一步步蚕食仍然沉浸在祖宗庇护下的士族们手中的权利,而另一方面,进一步打压士族已经成了必然趋势。
于是,卢氏成了宋辰仪打压士族道路上第一个试金石。
范阳卢氏近数十年来锋芒太露,卢氏是士族中第一个愿意与皇族联姻的。自前朝开始至今,已经出了五个皇后,三个太后,十数宰相。在五姓七家中锋芒隐隐盖过第二大士族陇西李氏。
所以,卢氏一族就这么被祭上祭台了。
卢氏覆灭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长安城,更是在一点点向全国各地蔓延开去。
因为卢氏一族被钉上的罪名是通敌卖国,于是消息传来的同时,大街小巷,秦楼楚馆,高门府邸,哪一处不是骂声连连,骂人卖国贼害人精的。普通人是不会去细究那些弯弯道道的。
倒是随着卢氏一族覆灭,摄政王宋辰仪颁下的另一道法令“百花令”,引起了上下一阵轰动。
消息传到昭王府,昭王府一家老小正端坐食床前其乐融融吃吃喝喝。底下人人坐着还不是很流行的胡凳。
唐时,几乎都是一人一几坐地上,分食而餐。这个时代是没什么坐具,只如今贸易开放,胡床、胡凳随佛教传入了大唐,才得而坐。不过终究是异类,只有少部分人家使用之,大多数人家还是习惯席地而坐。
郑如骄倒是很喜欢昭王的这种与时俱进,她自穿越而来,就没觉得有一样舒心日子可过的。先前几年一直跪着吃,跪着跟人说话,她都快要被逼疯了。好不容易这一世这个阿爹如此与时俱进,能懂得买入这些对这个时代很多人来说还是异类的坐具,食桌,供一家人方便,她已是十二分满足了。
只是对这个家,也就这一点满足了。
穿到古代对很多人来说估计会觉得是个新奇难得的体验,对她,简直是个噩梦。
她在现代过得好好的,要不是高富帅前男友害她那一招,她的日子不要过得多逍遥。结果,就因为前生那个男人,她死了。然后是重新投胎了吧,不过保留着上辈子的记忆。
当她呱呱坠地到这个朝代,一开始也不是特别反感的,她当自己是捡了一条命,重新来过一辈子,一生好好地过。
瞧这一生,投胎投的多好,阿爹在战乱时救过先帝一命,后来更是被封为这大唐朝第一个异姓王。而且,他阿爹后院就阿娘一个王妃,没有其他女人。身份荣宠,又不用宅斗,她一开始也是满意这种生活的。
可也就是一开始那几年没意识到这是个吃人的古代社会。在这样的古代社会,温情跟亲情是不存在的。所以她满意这样的生活,简直作死节奏。
这不,很快她就意识到了这种表面甜蜜日子的不可靠。
她这一世有个大姐,族中排行第五,郑五娘珞瑜十四岁时,邻国魏国来求亲,圣人宋策年岁还小,没大婚,也就没子女可以跟魏国和亲。于是摄政王宋辰仪在宗室中找亲王之女替代皇室公主去魏国和亲。
可是宗室那些亲王哪能愿意自己的嫡亲女儿去不知凶险的邻国和亲,自然是没一个人愿意。
彼时,摄政王宋辰仪也才刚刚监理这个国家,不像如今他说一,宗室那些老王八哪敢说二字。
那时那些宗室亲王可不就欺负人摄政王羽翼未丰,各个没回旋之地的推拒了摄政王意图挑选县主和亲魏国的意图。
然后还把这个所谓和亲的“美事”推到了昭王府。
也是,昭王是异姓王,可也是圣人封的亲王啊,皇室没公主,宗室舍不得自家县主,那就让这个既非皇室又非宗室的昭王府揽了这破差事去。
然后,郑五娘就在这个时候被推出来封公主,立时和亲魏国,半点没有转圜求情余地。
其实真的没有求情余地吗?大唐朝不是只有昭王一个异姓王,自昭王后,先帝还封过一个前几年跟楚国打仗,领兵的大将军陆丰,此人是汉王,他有个女儿被封宜阳县主,跟大姐同年。
可当年摄政王跟昭王会谈后,昭王根本连一句推辞都没有,就让郑珞瑜准备准备,几日后就跟着来唐的魏国使臣去和亲。
这事郑如骄怎么知道的,她自穿来,意识到人到了古代,女子地位尤其低下,没人权的古代,她就想习些保命的武功。后来缠着这一世的娘亲李氏,要找会武的师傅来教她防身武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