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孟婆有约-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屋子还好好的留着,不过积了一层灰,长出了几个蛛网。
他打了打门上勾连的网,推开门,看见了当年的回忆。
泼悍的妻子在屋里忙忙碌碌,一双儿女互相追逐着从屋子的这边跑向那边。
泪眼模糊间,又看清了眼前的景象。
哪里有妻子和儿女的身影。
不过一片残败。
他吃力的打起水,开始里里外外的收拾起来。
曾经,他不想触碰这些记忆,所以独自一人去了草堂。
而今,草堂迎来了自己真正的主人,自己也该回到自己该去的地方了。
他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所以,更加迫切的想要回来看一看。
再没有一个地方,能比这里,更适合他终老了。
在这屋子里,他先后送走了一双儿女和相伴多年的妻子。而今,他快要死了,却没有人来送他了。
想一想,真是悲凉的紧。
人生飘零久。
除了那些断了联系的军中好友,他少年时期的朋友,中年时期的亲人,每一个都先他而去。而今,将要轮到他了,到时候,谁会为他埋上那一抔土、哭上那一回子呢?
欸——
人生啊——
说不清那漫长的时光里,到底是苦乐多还是哀愁多。
他少年是跳脱的性子,有些急躁,到了军中,经常会因为火爆的脾气而和人干架,但久而久之,也收获了一些个性相投的好友。但那些好友,几乎在一场场接连不断的战事中消磨了大半。剩下的,不是少了胳膊,就是残了双腿,回到原籍以后,道路书信俱不通,后来也不知道到底是死了还是还活着。
一辈子啊,就这样到了最后的时候了。
周梁靠在门前,看夕阳慢慢从门槛里头移到外头。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匆匆的溜走了。
抓也抓不住的。
纵使感慨伤怀,它也是丝毫不肯为你多加停留的。
周梁他又陷入了往事。
他发现自己最近很容易回忆过去,也许是老的快要死去的缘故。过往的一幕幕,像是走马灯,经常会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被触发了连环播放的按钮。曾经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也逐一清晰的浮出水面。
草堂内瞌睡搞怪的日子,昏沉沉的夏季,还有先生突然伸过来的那冰凉温柔的手堪堪扶住自己将要磕在桌子上的头。。。。。。小三子文静的看着书,六子皱着眉头,他脑筋不大灵光,所以一旦学了新的东西,便苦的鼻子眉毛都皱在了一起,但纵使如此,六子也是极为认真耐心的。。。。。。阿夜握着笔,笔尖的墨掉在纸上晕开一大团,他浑然不觉,仍是目光放空的看向不知名的远方。。。。。。
周梁又想起后来先生给他们取学名儿。泥猴儿是他的诨号,大名儿什么的还没取上。按照他伯伯家各位堂哥们取名的排序,他该是叫周大地、周山坡之类的名字。
先生说取一个好听的名儿,给了他们三个选择,一个乘风,一个破浪,一个栋梁。
他选了听起来最气派的那个——栋梁。谁家屋子没有支撑的梁子啊?都有。先生说,支撑国家的梁子叫栋梁。他感觉这个名字光是听起来就气派的让人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六子选了破浪,小三子选了乘风,他是栋梁。那个时候的他感觉,什么风啊浪啊的,都不如他的梁子实在气派。
梁子很重要,一个房子的根基是梁子撑着的,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他撑着的,因为他是国家的栋梁。
那个时候,年纪小,见识浅,很容易就豪情万丈。
但现在不行了,老咯,也就豪不起来了,情不动了。
他现在看自己的名字,和看堂哥们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同。周山坡,周大地,还有周栋梁。
一样儿一样儿的。
没什么差别。
他叫栋梁,最后也没成为栋梁。
同样的,叫山坡和大地的堂哥,也没变成一道山坡或一块大地。但他们前些年死了,化成了一堆黄土,最后和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的土地融为一体。
也许是有差别的。
周梁揉了揉想的发昏的脑袋。
或许是少年时拳头血液总是先于脑子先行,所以到了老的时候,他会静下来想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时候能得到解答,有时候却不能。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还君()
比如名字中的梁字,也有山坡和大地的意思。
得到那学名儿后的半月后,他对于这个名字的兴趣渐渐下降,便不乐意写那么多繁琐的笔画,于是就将名字中间的那个栋字私自省略掉了。
先生说了几回,也就由着他任意妄为。
后来,报名参军登记时,他报的就是周梁两字。自此以后,这个名字便伴随着他大半人生。
泥猴儿除了那些作古的长辈们,便再也没人叫了。
有时候,他会产生一种恍惚感,好像自己的人生是分作两截的,一截是莽撞急躁的少年时代,摸鱼摘杏儿上山下河无忧无虑,一截是作为周梁存在的那些年,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也看见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世道险恶,人生多了悲苦的底色。
就像是两个人的经历,被胡乱的拼凑在了一起。
夕阳的光渐渐散了,周梁撑在一旁的门垛上,缓慢的站了起来。
他少年有家人庇佑、好友相伴、先生相教,及到长大,又在军中得了些生死之交,更蒙上天眷顾,苟且多活了这些年的时光,娶了妻子,生了儿女,过了多年平凡安宁的时光。
这一辈子,他过的已经够了,平凡人该有的,他都有了。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没有了。
死生不过是寻常。
只要是来到这个世间的人,总有一天,是要回到来的地方去的。不过早走晚走的区别。
当他看到那病恹恹的男子时,想起了多年前,目光有些呆滞的阿夜,想起了多年之前,傻子阿夜气喘吁吁的赶上他们,将那几个锦囊塞在了走在最后的他的怀里。
那时候,他们久等放弃,已经出村子很远了。
阿夜将东西塞到他怀里以后,一板一眼的重复道:“一人一个,保命的,不许丢。”
六子看了锦囊一眼,问阿夜:“是先生吩咐的?”
阿夜点点头,然后将那锦囊往怀里又塞了塞,重复道:“不许丢。保命的。”
说罢,头也不回的朝着村子走去。
看着阿夜的身影消失在杏树枝桠下,小三子终是忍不住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我就知道!”
知道什么?
没有说。
三人却都明白。
那在村口等待的时光,是值得的,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那之后,那药就被三人贴身放着。
他断臂时血流不止,被小三子强喂了一颗,六子那颗被他送人救命了,最后,只剩下小三子的那一颗,小三子一直没舍得吃。
两颗药的药效强大的颇有些耸人听闻,简直可以说是能起死回生,三人心中更添了几分对先生的敬佩。
谁知道,多年以后他和小三子回山去拜谢先生时,先生已不知所踪。
他回京换防,得到了小三子的死讯,小三子的信和一包旧物一同被人送了过来。
多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其中一个普通的镜子被摔碎后,露出了那熟悉的锦囊和药丸。
小三子将自己的那颗药留给了他。
以如此隐秘,却只有他们两个懂得的方式。
那个时候,周梁想起了那个荒烟蔓草的山顶,石榴树下,他看着物是人非的景色,曾提起当年见到先生的感觉——对镜自观。
于是,一个失手牵出了一份关怀。
可惜,那个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已经相继离开人世了,他孑然一身,拿着那药也不知做什么好。于是像多年前离家一样,贴身收好。
直到前几日,他看到阿夜相似的男子一脸苍白的陪着先生在屋内坐着,他觉得,也许,上天之所以让他不死,之所以将那颗药留给自己,就是为了这么一天——他能将这颗药物归原主,救一个人性命。
起死回生的药,先生怕是机缘巧合下,只得了那么几颗,不然山间也不会多上阿夜的墓碑。
他心里有些愧疚,有些不安,同时也有些激动。
写了无数张哆嗦啰嗦的留言,最终却是一一撕去。最后留下的,是再简单不过的一句话,几个字。
物归原主。
他想,虽然简单,但先生该是明白的。
于是等天将亮做好饭,将那纸条压在木盒下,一个人冒着晨光下山。
他时日无多了,想再回去看一看。最后的日子,他想和那些逝去的既美好又痛苦的记忆一起过活。
还有一点,若是他在,先生怕是会犹豫。
只有一颗药,但却有两个人。
一个垂老将死,一个重病将亡。
从年少莽撞到而今的历尽世事,周梁自是知晓,那个和阿夜极其相似的男子,和先生关系分外密切。他不想要先生做出选择,无论怎么选择,对心善的先生来说,都是一种残忍。
世间安得双全之法。
最后的日子里,他想回报给先生一些什么。
这是他的成全,也是他的祝愿。
“下山去走走。”
“嗯。”
半年后,我和长夜走在浔阳的街头。
他的身子骨已经好多了,旧疾去了大半,也不再咳嗽了,整个人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回程时,在出城的路上看见一队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鲜艳的轿子颠颠簸簸,伴着声声震耳的喜庆乐声,看得人心里也生出一股欢悦来。
长夜看着那鲜红的轿子久久不语。
“走吧。”
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我道。
“过几日,我们成亲吧。”
快到山上的时候,长夜忽然拉着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