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墨龙传-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一清点人数,差点当场晕过去:只剩下不到三万人了,而且剩下的这些人显然也没有什么战斗意志,只是可能没机会或者不敢,亦或者最后抱有点忠君思想吧,但要逼迫他们去攻击对面都膨胀到了二十万的足利军,那肯定是没戏的。

    万般无奈之下,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出城向足利墨龙投降,而足利墨龙以保全他们和族人的性命为代价接受他们投降,当然具体怎么处理还得以后商议。至于还在大山里跋涉的武田信玄倒是够光棍儿,听说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投降后,立刻带兵缩回了甲斐,并派自己儿子武田义信去求饶。足利墨龙则要求武田家放弃武装,实际上为了对付武田信玄,足利墨龙还组建了长尾景虎军团和佐佐木长秀军团,这两个军团各三万人,一个驻扎在上野,一个驻扎在武藏,为的就是给武田信玄来个狠的,但是武田义信来求情,他也没法真屠了甲斐和信浓,只是让那两大军团进驻甲斐和信浓,武田信玄也就搞不出什么事了,具体怎么处理到时候和织田家三好家一起就行。

    裹挟二十三万大军的足利墨龙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上洛大游行,有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在手,所有城池都朝足利墨龙洞开,那些反抗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统治的势力也纷纷走出藏身之处喜迎王师。就这样,足利墨龙来到了传说中的京都,再次见到了现在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在和足利义辉进行了一番亲切友好的私人交谈后,足利义辉慷慨的向众人表示:自己德才浅薄,难以继续承担幕府将军的大位,所以将幕府将军之位与足利家家督之位让给足利墨龙。这样就可以了,足利家的统治得以存续,足利义辉也不用担心自己什么喝水呛死,吃饭噎死,而足利墨龙也不用脏了自己的手,虽然足利义辉不同意的话,大不了二条城再失火一次就行,但这种事不能经常干,现在足利墨龙可是体面人,大明皇帝亲子册封的倭国国王。

    不过足利墨龙在倭国登基后,玩的却是明国的政治体系,天皇家族这种碍眼的东西还是让他们赶快去明国参拜一下真正的皇帝,然后去的路上全体淹死就行。当着大明的面也敢僭称天皇,你这不是找抽吗?不光是倭国,其实欧洲那群小国家也是一样,人家就不用中文,结果清末的时候文人们被列强捶惨了,养出来一堆舔狗来,神罗全盛时翻译成皇帝也就算了,中世纪时屁大点国土也能翻译出来好几个大帝,那可真是大帝遍地走,女皇不如狗了。

    足利墨龙直接学秦始皇,在自己的领地内名义上保留分封制,其实玩的是郡县制,但是那些勋贵们的工资还是照常发的,领地多少多少石,在纸面上也是有数字的,只是没写领地的具体位置。要是之前,近畿的豪族们肯定是要反抗一波的,但是被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这两把大筛子筛了一遍后,他们是真的没实力再搞事情了。统一成玩郡县制后,近代国家制度也是要搞起来的,原本被排斥在统治圈之外的商人们也被拉进来高层俱乐部,和勋贵们组成了最高权力机构:上议院,负责行政的内阁也是必须有的,另外就是幕府将军兼任的大元帅府,负责全国军事事宜。初步的架子就这么搭起来,足利墨龙还没心情继续扩张领地呢,他需要整编部队才行。

    

第两百一十一章 拉清单啦() 
足利墨龙倒也没有做的太绝,毕竟织田信长和三好长庆可是帮了他大忙,所以给两人一人封了一个信乐公,一个庆乐公,扔到江户当寓公,织田家的族人和三好家的族人直接被扔到陆奥开荒去了,也算是远离他们的根基之地,就是想搞事情都没办法了。不过对于其他人,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武田信玄最后时刻站错了队,那就对不起了,一起去陆奥开荒吧,不过武田家的家督之位由武田义信继承,武田义信担任足利家家老,石高两万石。

    信浓和甲斐这两个地方大部分地区压根就不适合种地,但是搞林业矿业养殖业倒是一个好地方,反正关东和浓尾平原能提供足够粮食,过去是由于分属不同势力,一路上关卡收的税就高的吓人,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粮食价格,足利墨龙把这一切都取消了。所以虽然粮食要从外地运,但是粮食价格还是比以前便宜了三成,顿时让淳朴的山民们欢呼足利墨龙万岁。农耕文明时期的老百姓很好哄,能让吃饱穿暖就已经是圣主明君级别了,从甲斐信浓人踊跃报名参军就能看出来了。

    而且征兵肯定还是这帮山民好用,恶劣的自然环境容易让人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君不见历史上的大阪师团都快成陆军之耻了,反倒是萨摩的小黑炭们一向打仗很顽强。而一战时的奥斯曼帝国军人打黑山那帮穷鬼的时候一样被揍得满地找牙,科技差距还没大到一定程度,士兵的悍勇还是很影响战斗力的。

    至于越前的朝仓家还是要好好收拾一下的,当初居然不给足利墨龙面子,围攻六角家,这行为就很恶劣了,当然前者的行为比后者恶劣太多了。所以足利墨龙直接剥夺了朝仓家的领地,把朝仓家集体流放到陆奥种地去。越前和加贺被清洗的差不多了,虽然能登的畠山家和越中的豪族们都有点蠢蠢欲动,想要趁机从中咬下块肉来,但是足利墨龙光速席卷近畿却把他们都吓了回去。六角家拼死抵抗织田信长的行为则得到了足利墨龙的褒奖,不过鉴于六角家已经被织田信长在观音寺城灭族了,足利墨龙还是决定从京都的公卿里找个和六角家关系比较近的过继过去,封个侯爵,扔到江户城当米虫吧。虽然后来好像还是有六角家的远亲逃过了一劫,但是足利墨龙说的很明确了,六角家被织田信长灭族了,为了不让一把手打自己的脸,只好让这些逃出来的远亲加入被灭族队伍了。

    四国岛的豪族也是大大小小一堆子,也想从三好家尸体上咬块肉下来,不过也不太敢轻举妄动,长宗我部家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结果足利墨龙没有反应,正当其他豪族跃跃欲试的时候,五十多艘战舰直接去把土佐国沿海轰平了,然后大军上岸平推一波,算是把长宗我部家清洗干净了,所有人瞬间也清醒过来,纷纷去京都表示臣服。

    不臣服不行啊,足利墨龙现在的领地都达到八百万石了,占天下的二分之一还多,这样的势力压根没法抗衡好吧?天下所有的势力不管对足利墨龙的观感如何,在面子上还是都要向足利墨龙臣服的,然后足利墨龙就下达了让很多人崩溃的总无事令,全面禁止武士私斗,要打架只能在得到足利墨龙的允许下才能进行。然后足利墨龙就闷头种地整兵去了。其实足利墨龙的事情真的很多,他没闲工夫去搭理那些蝼蚁,首先是势力范围的全面检地工作,然后是扩张海军工作。之前汪直帮忙建的十座船台是远远没办法满足足利墨龙的需求的,他的目标可是亚洲的海上马车夫,而同期的荷兰可是有上百座大小船台,一万五千艘各式商船的。足利墨龙打算在三年内将船台数量增加到一百,初步具备起争霸亚洲的海军底子,然后利用倭国的地利与人口优势,霸占整个太平洋。

    其实这个时候倭国的造船厂也不少,但是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民间企业,制造的船只也大多只能在近海航行,这样的造船能力放在欧洲或许还是地方一霸,但是在倭国这个环境下就不行,没有远航能力是绝对无法争夺东南亚那些肥沃的土地的,近程航行就只能往北,去朝鲜或者天朝,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禁海,足利墨龙的海军目前又没有能力逼迫朝鲜和天朝开口通商,像丰成秀吉那样直接大举攻入朝鲜更是自我放血,大明是绝不可能容忍倭国上岸的,出兵救援朝鲜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嘉靖年间的明军还远没有到后期那么奇葩的程度,卫所兵虽然废了,但家奴兵还是很能打的。要想揍朝鲜,至少得等到萨尔浒之战,那都到万历末年了,现在嘉靖皇帝还在宅呢,严嵩都还活蹦乱跳呢,这老头虽然为皇上背黑锅,导致名声一直不太好,但是人家那能力,那手腕,都不是后期大明那些泥捏的阁老能比拟的,真要是开片,足利墨龙得做好在陆路和海路同时应对大明讨伐军的准备。

    其实足利墨龙一直都很看不起丰臣秀吉这种小农思维,就知道想要更多的土地,也不看看朝鲜那块地上生活了多少人,倭国缺那点地吗?倭国缺人吗?都不缺,倭国缺的是殖民地,是种植园,是贸易线!在足利墨龙眼里,朝鲜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初步工业化的倭国提供商品倾销市场了。至于大明这种庞然大物,真的是啃不动啊,至少现在是啃不动,但足利墨龙已经在准备了,首先就是全面汉化。所有针对小孩子的蒙学都教授大明的简化字,普及汉语拼音,并且鼓励倭国土著和明国移民结婚,这样可以减税。等过个几代人,谁还能分得清倭国土著和明国移民?本来这样做会有移民被土著稀释掉的可能,但是大明缺人吗?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好吧?小冰河已经初步发威,各地就是丰收年景也是有饿死人的,与其让这些不安定因素留在自己的地盘,还不如把这些流民送出海呢。而且足利墨龙可不相信京城的大佬们对于这事一无所知,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在推波助澜,大规模的流民里必然是有锦衣卫跟着跑到倭国来的,但是来了又怎么样?我能给你们土地,给你们吃的,给你们穿的,这些大明皇帝都没法给这些流民,要是能跟他们也不会沦为流民了。而且来了以后,流民们发现倭国也用汉字,说汉语,那还有个屁抵触情绪啊?

    另外就是修史,把天皇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描绘成天朝移民,足利墨龙身上有建文帝朱允炆的血脉,总之怎么能和大明扯上关系怎么来。在二十年或者四十年内,全面灭绝倭国本土文化,全面汉化,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就是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