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爷贵性-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葛敏才的话仍旧让她闹心:“依照常理人情,安国侯这份契约似乎不太妥当,若真要闹到上开封府尹那处……”
他顿了顿,粲然一笑,道:“指不定几位编辑的胜算更大一些。”
文彦博、苏轼等人纷纷点头称是。
王安石低声问司马光:“那位是……?”
“礼部侍郎葛敏才,”司马光答道:“去年参表奏疏二百多封,人称‘葛二百’。”
“听起来是个仗义执言的人呢。”王安石微笑着道。
“介甫,相信我,你不会想和他交手的。”司马光摇头道。
……
而另一边,刘沆对柴珏问道:“三殿下,闻说……翰墨斋、缬绣坊,还有尚诚行均有意向‘赞助’编辑部举办的活动?”
柴珏淡淡一笑:“不是有意向。”
“哦?”
“已经签好契约,钱也交收了。除了今天这个‘解释大会’不算,编辑部往后举办的三场大型活动都由这三家商号赞助:翰墨斋二百六十贯、尚诚行一百五十贯、缬绣坊一百二十贯,拢共是五百三十贯钱的赞助费。”
刘沆未料到数目这么大,微微意外,又问:“乐琅他……难道是还未得悉此事?”
“嗯。”
“殿下要不要去圆个场?”
柴珏微微含笑,明知故问道:“阁老何出此言?”
“葛敏才出名的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阁老觉得他说得在理么?”柴珏打断他,问道。
刘沆颔首道:“似乎比乐琅说的要在理一些。”
柴珏明眸微动,目不转睛看向乐琳,嘴角微微莞尔,道:“阁老的看法,本殿不敢苟同。”
……
——“……再者,文大人是安国侯在官学里的先生,学生诓骗先生签下这种严厉苛刻的契约,岂非大逆……”
“葛大人!”
葛敏才那句“大逆不道”还未说完,便被乐琳冷冷地打断了:“敢问一句,为什么反对收费?”
“嗯?”
乐琳眉目肃然,重复道:“此番争执,根源是《汴京小刊》举办的活动收费与否。乐某不懂,为何诸位大人、先生执意反对收费?收费对你们而言,到底是有什么损失吗?”
葛敏才嗤笑了几声,仿似她说的是个笑话趣闻,不屑道:“自古著书立说,是为文以载道,《文子》有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读书人岂能终日将阿堵物挂于口边?有失斯文!”
他看到“乐琅”默然不语,以为“他”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得意洋洋地嘲讽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的这句话,安国侯似乎不太懂得呢。”
“我确实不懂,”乐琳皱眉道:“乐某真真是挠破头皮也想不通,究竟名利双收对你们有什么不好?”
她转身,环视众人,眼神里的倔强看得柴珏心中莫名悸动。
只听得她朗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慕名利的人,并不见得就比追求名利的人更高尚、贡献更大些。
葛敏才眉毛微蹙,哼一声,说道:“歪谈乱道!“
乐琳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确实可敬,‘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听起来也是写意闲适。然而,即便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生活依旧穷困艰苦,最后甚至连孩子被饿死了。这种‘淡泊名利’对他自己,对他的家庭,甚至对百姓又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呢?”
葛敏才不发一言,默默转着手里的扳指,似是被说服,又更像是寻思反驳的词措。
一旁的文彦博却是比争辩中的二人还要激动,铁青了脸,气愤愤的大声道:“竖子,乐琅你这个竖子!”
说着,他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唾沫,再道:“陶渊明不趋炎附势,品格高洁、铁骨铮铮,岂是你这样不学无术的竖子能信口污蔑的!”
乐琳不以为然道:“我不觉得我说的有错,倘若他肯为五斗米折腰,为官一方,先不说造福一方百姓,最起码能做个更称职一点的父亲,莫让亲儿惨死啊。”
文彦博说不过她,又不想认输,冷哼了一声,用力甩了甩衣袖,背过身去。
……
那边,王安石抚着长须,饶有趣味地对司马光道:“这位葛大人,看来也不外如是。”
司马光不赞同也不否认,淡淡道:“安国侯倒是有些辩才,让人始料未及呢。”
“确实后生可畏。”
“可惜懒散了些。”
“嗯。”
……
乐琳说得起劲,继续道:“陶渊明身体力行,致死都没有为钱财屈服,这个我倒是真心佩服的。但是有些人,标榜不慕名利,只不过是为了显得有气节、有风骨。更有一些人,自己得不来名利,就假装自己不爱,最起码可以得个不慕名利的虚名,虚伪至极!最最坏的,是还有一些人,他们高声大喊自己是不慕名利的,其实暗地里早已名利双收!”
司马光听到这话,脸上微微有些红了。
文彦博依旧怒气冲冲,不发一言。
倒是庞籍,自乐琳开口说话以来,便一直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乐琳反倒是渐渐平静了下来,神色从容道:“你们所说的‘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我觉得指的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
……
“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苏轼喃喃地重复这句话,心下顿觉恍然。
却听得乐琳再道:“人之所以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是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啊!……有人喜爱建功立业、名利双收,有人推崇知足常乐、修身养性,这都是见仁见智的事啊,你们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判定求名逐利的人不合道德,这分明就是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葛敏才不解问。
乐琳侧过头来,看回葛敏才,目光如电:“就是像你们这样,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常人,用美德来要求义务,借机胁迫、攻击别人,以此左右其行为的,就叫做道德绑架!把不合你标准的人,都用道德的名义捆绑与你的船上。”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契约精神()
“道德绑架?”葛敏才不解问。
乐琳侧过头来,看回葛敏才,目光如电:“就是像你们这样,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常人,用美德来要求义务,借机胁迫、攻击别人,以此左右其行为的,就叫做道德绑架!把不合你标准的人,都用道德的名义捆绑与你的船上。”
众人发出嗡嗡、啧啧之声,或赞同她所言,或不以为然。
葛敏才脸色一沉,微眯了眯双眼,目光锐利地看着“乐琅”,不气恼,更不似被说服。
略略沉吟片刻,他道:“此一事,彼一事。安国侯,收费与否我们暂且放下不表,单单说那‘笔名’一事,笔者本人不能任意使用自己的笔名,这是不是过分了些、苛刻了些?”
“本侯再说一次,这份契约并不违反《大宋律》,更不是强迫签来的,就算再过分十倍,再苛刻百倍,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效力?”
“受到《大宋律》的保护。”
葛敏才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悠悠开口道:“律法是律法,难道人情常理就不顾了?”
他又看向文彦博、司马光与王安石:“倘若贵刊的所有编辑一同附议,上告到开封府尹那处,告安国侯一个歪曲常理……”
“好!”文彦博大声叫好:“你说得好!这契约欺人太甚,就该告他一个歪曲常理、有悖人情!咱立刻就走,去,到府尹那儿去!”
说着,他转身便要走,却是被刘沆一把拉住。文彦博回头一看,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付诸行动了,始作俑者葛敏才纹丝不动,司马光、王安石也是默不作声。
刘沆皱着眉头低声对文彦博道:“精明人出口,蠢钝人出手。”
“你说谁蠢钝人?”
“谁应的便是谁。”
文彦博停下脚步,愠道:“怎的你们都不附议!”
刘沆伸出食指放于唇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看热闹吧。”
……
“歪曲常理、有悖人情……?”
与文彦博想象的不同,乐琳丝毫不曾害怕惊惶,只感到心中愤然不已:“人情难道就比法律更重要?人情难道能凌驾在法律之上?”
“并非凌驾其上,只是,律法不外乎人情。”葛敏才回道。
“‘人情’,指的应该是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人情,是给予慈悲或宽恕的人情,而不是这般用道德、伦常来绑架法律的人情!”
她又对众人问道:“诸位,什么是契约?”
未待众人回答,乐琳又自答道:“契约,是约定,是承诺!但凡经过口头的或书面的约定的事项,只要是符合法律的,缔约双方就必须履行义务。只有交易的双方遵守契约,切实履行合同,才能确保交易安全,合作才会长做长有。相反,要是签了契约还可以随意反悔的,那以后谁还敢和别人合作?
“更可怕的是,要是朝廷、官府或者哪个官员觉得某份的契约违背了所谓的社会道德,甚至是牺牲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便有权撤消该契约的话,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契约者,而是全体的百姓,是整个社会,是朝廷的信用!”
“夸夸其词!”
文彦博不屑道。
“我所说的丝毫没有夸张!合法的契约你们不从律法的角度去解决,而是诉诸人情、伦理、道德,这样得来的是什么后果?法律是黑纸白纸写明白了的,而道德、人情这种毫无标准的东西,你用什么去衡量?最后,还不是诉诸权力?可想而知,到最后一定是谁的官大、谁的权大,府尹便听谁的啊!”
葛敏才无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