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爷贵性-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唔……”刘沆不置可否。
“只是,阁老莫要大意了。”
“嗯?”
“王安石答应任职新闻部编辑,并不完全是为钱财。”
刘沆出乎意料地竟然毫不意外:“他不是贪财之人,《汴京小刊》恐怕亦是他扬名之径。”
柴珏点头道:“所以,务必要把司马光也留在编辑部里,方可制衡。”
……
十二月廿二戌时的宣德门外,刘沆对司马光露出一个歉意的苦笑,落寞地说道:“君实刚从编辑部过来,想必是知道此事的了。”
他看到司马光脸上的怒气已然缓和,又放胆说道:“其实,我从三殿下那处得知此事之际,亦是既惊又怒……”
刘沆顿了顿,把之前在心里演练了几遍的话,七情上脸地说了出来:“君实,老夫让你委屈了啊!”
“阁老言重了,”司马光看到他这般自责,心里更加愧疚:“此事与阁老何干?君实又有何委屈的呢?这编辑一职,得之是幸,失之亦不过是……”
“不,不!”
刘沆打断他,径自道:“君实你先听我说,那日,老夫听三殿下说了此事,便立马到八宝茶楼去,找了那黄毛小子理论……”
黄毛小子,说的定是那安国侯“乐琅”了。
司马光推测想道,看到刘沆说起此事激动难耐,满脸怒气,亦不敢细问。
“唉,可是,”刘沆拍了拍司马光的肩膀继续说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欠人情()
刘沆又问:“那么,《六旬老汉命丧虎口》《妙龄少女惨被县官先奸后杀》可有更改?”
“有这种新闻?”
这次,司马光与文彦博异口同声问道。
刘沆还是不理文彦博,只是不解地问司马光:“你不是已经在编辑部看过新闻稿了吗?王安石他删掉这两篇了?”
司马光怨叹一声,愤然道:“晚生只读了那菜市物价的文章,觉得不妥,便于他当堂理论了起来,弄得不欢而散,其余的新闻,晚生并没有见过。”
“单单这菜市物价一篇,你们就不欢而散,若是你把那两篇也读一读,岂不是要大打出手?”刘沆皱眉道。
文彦博忍不住问:“《六旬老汉命丧虎口》《妙龄少女惨被县官先奸后杀》这两篇写的是什么?”
刘沆终于回他的话了:“《六旬老汉命丧虎口》说的是京郊一名老汉,大儿子被遣往军中服役徭,在不久前朔州的战事里为国捐躯了。老汉的二儿子本就是个残障的人,他把朝堂付予的抚恤金都花了在二儿子的亲事上。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二儿子因急病于本月初旬病逝了,儿媳妇携了全部家当与姘头潜逃。”
“然后呢?”文彦博追问道。
“老汉年事已高,无法下田耕作。碰巧近日有京郊的乡绅为了治病,重赏求虎骨。老汉家附近的山林里有猛虎,他从前上山砍柴的时候,曾经见到过虎穴。他心想虎穴里指不定有幼虎,遇着猛虎自己定是死无全尸的,但若是趁虎母外出觅食,悄悄去把幼虎掳走,也能到乡绅那处换些钱来。”
司马光不知不觉,居然听得津津有味。一时间,他不由得反思地想,这一波三折的故事,比平日读到的社论、新闻确实要吸引些。
他接口问道:“可是母虎在他不为意之际回来了?”
刘沆摇头道:“非也,非也。按照附近一名猎户所说,这头母虎奸诈狡猾得很,常常以幼虎为饵,引诱猎户、村民来偷掳,它便佯装外出,守于虎穴不远处,待有人进入,它便一个反杀,把人困于虎穴里,撕咬殆尽。”
“竟有这样的事情!”文彦博与司马光再次不约而同地惊叹。
“那猎户上山之时,远远地发现母虎在撕咬着类似人形的物事,便连忙下山带了一众村民上山来驱赶,这才救回老汉的尸体。”
文彦博问道:“此事升腾跌宕、曲折离奇,‘甫介’文笔不俗,此新闻定必是十分吸引读者,有何不妥之处?”
刘沆答他道:“坏就坏在,他非要把此事和朝廷赋税、徭役之事扯上干系,说是可证猛如虎。”
文彦博沉思了一下,他不认同刘沆对此事的看法,说道:“这几年朝廷的赋税、徭役倒真是重了一些,怎么你还不许别人说了?”
刘沆道:“赋税、徭役加重,只因辽国、西夏狼子野心,为了与两国对峙抗衡,官家此举,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王安石不应牵强附会,煽风点火。”
文彦博反驳道:“为着和辽国、西夏抗衡,就要让老百姓受委屈,这是什么道理?朝廷难道不应先以百姓为重么?即便是要向两国委屈求和,亦要先保全黎民生计啊!”
“两三月前,西夏叛将突袭大宋边境一事,‘汴河愚公’貌似是大力主战的吧?字字铿锵,言犹在耳……”司马光忍不住插话,讽刺奚落道:“才不过两个月,文大人怎么就改旗易帜了?”
文彦博听了这话,脸上红了又青了,如同彩布一样,他跺了跺脚,耍赖道:“我不管,反正赋税过重这事,我认为刊登出来并无不妥!《国语》尔等亦是熟读过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难道你们不懂得么?有人为百姓发声,抒发百姓的怨气,总归是好的,难不成要如周厉王那般,弄得‘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地步才好?”
刘沆面对文彦博这连珠发炮的一连串质问,不辩解也不回应,只不动声色地给了司马光一个眼色。
司马光心中一惊,只道是不好了。
《汴京小刊》编辑部本就有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王安石、一个是非不分的纨绔东家,再加上眼前这个盲目行事的副主编文彦博,即便刘沆是主编辑也不一定压得住,方才他说的什么来着?
——“老夫气不过,便对他说,这编辑部里有王安石,便没有老夫,让他二选其一。”
——“次日,我带上辞呈去到编辑部,想着把最后一刊审完便再也不回的了。”
司马光回想刘沆的话,冷汗直冒。
连刘沆都不在的话,编辑部群魔乱舞,势必让这班人弄得乌烟瘴气!
《汴京小刊》迟早要沦为一本只懂得夸大其词、故弄玄虚的低俗刊物。
幸而,刘沆接着说道:“本来老夫已决意要辞去主编辑一职,可看到王安石拟定的新闻纲要,顿感到这主编辑一职责任重大,实在辞不得。”
司马光松了口气,连忙道:“阁老所言甚是。”
“然而……”刘沆苦笑道:“老夫公务繁忙,就像这几天,为着朝堂的事情,我都缺席了编辑部的编审会议。”
司马光知道刘沆要说的是什么,他不接话,心里默默地衡量着。
刘沆劝道:“君实,编辑部不能让王安石一人独大啊……”
“阁老放心,”文彦博笑着插话道:“有我这个副主编坐镇,必定运作如常。”
刘沆和司马光几近是同时白了文彦博一眼——有你坐镇,指不定会更乱一些呢!
刘沆对司马光接着道:“君实,这新闻部副编辑一职,着实是委屈你了。”
司马光拱手正色道:“阁老言重,什么职位都不过是一句称呼罢了,能为百姓做实事才是最要紧的。”
这话,等同是答应了。
刘沆也拱手道:“这事,就当是老夫欠君实一个人情。”
……
思绪回到眼前。
门窗之外,依旧雪纷纷。
室内,仍然暖熏如春日。
司马光瞪着王安石衣衫上的污渍直看,心头如同打翻五味罐,不知到底是何种滋味。
王安石对他的思潮起伏一概不知,只是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稿子上。
司马光叹了口气。
眼前人并非全无优点,他做事的专注程度,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咳咳!”
司马光只得轻咳了几声,才唤起王安石的注意。
“你来了?”王安石抬头问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了,便又继续埋首稿件当中。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撕得很好()
思绪回到眼前。
门窗之外,依旧雪纷纷。
室内,仍然暖熏如春日。
司马光瞪着王安石衣衫上的污渍直看,心头如同打翻五味罐,不知到底是何种滋味。
王安石对他的思潮起伏一概不知,只是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稿子上。
司马光叹了口气。
眼前人并非全无优点,他做事的专注程度,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咳咳!”
司马光只得轻咳了几声,才唤起王安石的注意。
“你来了?”王安石抬头问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了
司马光理了理思绪,正要答话,对方早已继续埋首稿件当中。
王安石这我行我素的作风,他应该习惯,他本该习惯。
他还是无法习惯。
司马光尝试过以刘沆主编辑的名头来压制王安石刊登,可是,王安石答他道:“东家授权新闻部编采独立,主编辑可雅正不当的字句,但无权过问新闻部采用何种新闻。”更把那聘用书又再拿了出来予司马光细看,上面竟真的列明了这条。
他只得以新闻部副编辑的名义去与他理论。
——“副编辑认为物价上涨不高,可有理据?可做过调查了?你以自身感受来与我理论,当真合适么?”
这话,说得司马光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最终,京城菜价上涨的新闻,还是刊登了出来。
一同刊在改版后的《汴京小刊》上的,还有那“六旬老汉惨死虎口”的文章,后来又加了一桩“六品京官之子出手伤人”的报道。
不出意料,有这三篇极具争议的新闻,此刊销量是平常的三、四倍有余。
往日的《汴京小刊》要说是风靡汴京的话,丝毫不为过。
然而,这一期的《汴京小刊》,不止京城,连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