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师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封了太多的官爵,到李二时国公就有二十四个,他当了皇帝后就把老爹囚禁在皇宫里,物质上从未短缺,女人更是数不胜数,而李渊也看开了,没事就在太安宫里造人,前前后后一共给李世民添了二十二个弟妹,再加上李世民自己的孩子,这天下哪够分!
这时候的大唐版图虽然很大,但开发过的富庶之地并不多,除了长安所在的关内道,就还有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还有山南道,其他地方都是官员贬职才会去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身为刺史哪有升官的可能,再说老颜也不愿升,再升就只能到长安任职了,哪有在洛阳当土皇帝逍遥自在。
颜大小姐第一次见到印机,脸上满是兴奋,非要工匠教他,结果因为用力过猛把猪泡给弄爆了,亏得那工匠反应快,把她推开,墨水只溅到了一点,那工匠却成了一只黑猫,傻傻一笑,只露出两排牙齿,跟个昆仑奴似的。
不但这台印机上的纸全部报废,周围两台也溅了不少,三卷纸,再加上墨水,损失超过了一百文,见颜大小姐一脸内疚的表情,李牧大手一挥,“你没事就好。”
让张勋赏了那工匠一贯钱,就对着颜大小姐说道,“这印机以后就是你家的了。”
“我家的?什么意思?”
“前些天杜老先生说你父亲快要到长安述职了,不知该进献何物,这印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印书速度,算是一件难得的奇物,拿去进献正好合适。这不,五十台印机,新嘎嘎的。”
颜寻梅又看了一眼这一排印机,一台台都是墨迹斑斑,怎么也跟新嘎嘎扯不上关系。
“你确定这些都是新机器?”
“的确是新机器,才用了一个多月。”
李牧大言不惭地说道。
颜大小姐一脸狡黠地继续说道,“那你可要求菩萨保佑这些机器运到长安不会出毛病,不然,我爹爹可能会挨一顿训斥,但是你,不知道身板够不够硬,一顿板子是少不了的,三十下,而且都是上好的檀木,据说寻常人挨二十下半年都下不来床。”
;
第四十二章 中华字典()
李牧讪讪一笑,“咱俩谁跟谁,这机器真的都是崭新的,这不,为了磨合,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颜大小姐不置可否,又盯着机器看了好久才出声道,“你确定没问题就成,这些印机你打算多少钱卖与我家。”
“嘿嘿,不贵,五贯钱一台,七天包退,十四天包换,一年内保修。”
这些新名词颜寻梅都是第一次听说,毕竟尚年幼,心思没有李牧活络,“这个我做不得主,你先把机器送到我家吧,价格你亲自于我爹爹商讨。”
李牧点点头表示同意,既然陶千万堵住了家门,老子就把机器拉到颜府去印,你有种就把颜府也给堵了,反正陶千万订的书已经印完,等到了最后一天再交付,气不死你。
又见颜大小姐亲自押了一车货物从李府出来,看样子不是书籍,陶府家丁没有阻拦,况且即便真是书,他们也没那个胆子。
陶千万亲自起身跟颜寻梅道别,颜大小姐淡淡说了一声,谢谢,就径直走
了。这货一看到后边的李牧,眼光迅速变的阴毒起来,如同一条择人而噬的蟒蛇一般。
不过李牧并没有理会,连招呼也不打,从他面前走了过去,伸手想要去抓青儿的小手,哪知颜寻梅眼疾手快,把青儿拉到了自己另一边,气愤地看着他斥道,“李牧,青儿才十二,少不谙事,你不要欺辱她,不然我跟你没完。”
而一旁的青儿还没心没肺地偷笑,让李牧心里暗骂,没有良心。别人家的公子这个年纪青楼都不知去了几回了,自己跟小丫鬟拉个手还要被骂,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老颜见了运来的新印刷机,也是一脸的好奇,问问印刷效率,问问印刷质量,最后还的问问印机是否结实耐用,还让工匠亲自给他示范了一下。
“嗯,这印机确实神奇,不知多少钱一台?”
李牧说了价钱,老颜正要还价,却被他一口回绝,“颜大人,这价格小子可没有跟你多要,一台印机费了我和工匠们颇多心血,而且我们还提供一年的免费维修,算下来跟白送差不多,也就在你这打个名气而已。”
这话不假,印机大部分的配件都是木头做的,三四个月就得更换一次,的确赚不到钱,但不赚钱可不是李牧的风格,跟后世一样,老子的打印机不挣钱,但墨盒这种消耗品却卖的非常贵。
印机的原理不难,心灵手巧的工匠看过只有大多都能摸索仿制出来,但颜料墨水可是秘方,使用三种植物的汁液合成的,红色加蓝色加绿色就是黑色,后世都知道的原理,在这个时代却还是盲区。
纸也是赚钱的行当,这一次接了陶千万的订单后,大规模造纸,成本降低了许多,纸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样规格的纸,李牧的成本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质量还要比他们好上许多。优势相当明显。
可怜颜大人不知已被李牧算计,细细一算,这印机真没赚自己的钱,也不再讲价,现金结付。
李牧趁机跟老颜商量,说要借用印机五日,五日后免费更换印机主要配件。
颜正纲哪会不知他操的什么心思,当场就允了
,还给他划了一块地。
五十台印机再次轰鸣起来,连颜府的仆人丫鬟都被调动起来,裁纸的裁纸,装订的装订,打包的打包,装车的装车,待遇自然要从厚了给。
老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人无端赚了一笔外快,想必也会念着自己的好,收拢人心的事,傻子也不会吝啬。
陶千万急眼了,自从颜大小姐来过以后,这李府就安静下来,不见仆人走动,更不见马车出入,但市场上的书却不见少。细细追究,发现运书的马车是从颜府出来的。
原来这一切都是颜正纲搞的鬼,老子跟你何仇何怨,你竟要如此打压于我!
浑然忘
了,蝗灾的时候老颜可是亲自登了三次门,说
了无数的好话,还被迫许诺给他一个市令的官职,他才松口开仓放粮。
幕后正主是颜正纲,那自己堵在这还有甚用!
命令商队打道回府,只是这次没有来时的风光,显得有一些萧条。
五天的时间里李牧共卖出四万多套书,一套一百文,收入四千贯,不多也不少。直到那日下午才回到府中,让仆人把陶家的书从仓库里搬出来,堆在大门前的空地上,如同一座小山,蔚为壮观。
休书一封,招人给陶家送过去。
书已按约定交付,请速来提取,过了今日子时,不再看管,若有遗失,概不负责。
去的时候没有见着陶千万本人,前些时日杜老先生登门拜访,管家说他身体有恙,这不,好梦成真,这一次是真的有恙。
高烧不退,抽搐不止,医生看
了,说是郁气不散,心扉澎湃,需要好好调理。
陶管家到底还是派人过来把书拉走了,这到底是纸印的,拿去当厕纸,也能用一年半载的。
这回两家的仇算是结下了,可惜李牧没时间多想。中华字典是编撰成功了,但还需排版,雕版。
用哪种字体,多大字,这都是问题。
肯定不能像后世那般大小,雕版印刷,字不能太小,不然印不清楚。
最终确定用唐楷字体,这字体李牧写不了,只能有杜功书领衔,带着一帮先生,学生,抄写,并监督工匠刻印。烧出来的字还要挨个检查,不能有一点瑕疵。
老杜说
了,做学问不能马虎,况且这还是一本工具书,更要严苛,若是有半点疏忽,可就贻误了天下人。
定版的中华字典宽四寸,高五寸,双面,共二百页,售价五百文。
这五百文李牧不赚一分钱,这是实话,字典里没有插画,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非常费墨水。
这还是采用了李牧发明的新墨水,要是用寻常的黑墨,没五贯钱印不下来。
;
第四十三章 大学计划()
这价格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确实贵了,但却是没有办法的事,若是让李牧折本卖,事必不长久。
就在大家纠结的时候,李牧提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提议。
修建图书馆!
图书馆在后世遍地都是,但在唐朝,却是个稀罕物。
“我可以修建一座书馆,书馆里收集大部分的读物,供百姓借读,不过不能带出,只能在书馆里读。可以花钱也可以出工。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借读,借读一次几文钱,没钱人家的孩子可以出工,打扫书馆,或者下田都算。”
这个提议获得了大家的赞同,但是选址上起了纠纷,先生们想把书馆建在河洛书院,而李默想把书馆建在城外的邙山上。
你建书馆就是为了方面学生做学问,但你建在城东的邙山上是何意?难道学子们为了读一回书还要跑一个时辰的路,有这时间多做一个时辰的学问不好嘛,一寸光阴一寸金那!
而李牧自然不是在说梦话,洛阳城现在看起来还算空旷,但要不了多久就会繁荣起来,到时候寸地寸金,想要建立一座大学更是难上加难,后世大部分学校都会搬到郊区,一来低价便宜,成本低廉,二来郊区清静,学生们的心思单纯,容易被繁华扰了心神,远离闹市可以让他们沉下心来学习。
他既然决定用教育来教化这个朝代,自然要为以后做打算了,山地不适合建城,但建立学校是非常合适的,他计划在这邙山上建立一所举世瞩目的大学。
图书馆只是他布局的第一步。
“建设图书馆的钱由我来出。”
见先生们纷纷反对,李牧丢出了第一张王牌。
“那也不行,书馆哪有建到山上的道理。”
可惜,老杜一口回绝了。
自己穿越而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