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休要逞口舌之利,当真是狂妄至极!”林冲吼道,“且看我来杀你!”
    李逵举起鬼王斧,朝着林冲杀了过去,只见他手中的双斧胡乱地劈开,一次次的林冲抵挡住;林冲手中的丈二蛇矛挑开李逵的双斧,刺了过去。林冲的攻击被李逵挡住,两人的身形有很大的差距,林冲凭借灵活的身影杀了他措手不及。
    “林教头,你且退下,这厮让我收拾,你去帮大人!”林冲准备攻击李逵,却被牛皋劝阻。
    牛皋与李逵两人的身形相差不大,性格又非常的相似,都是蛮横之人。林冲见牛皋兴奋不已,他见李逵身上有伤,也就放心下来,提起丈二蛇矛走开了。李逵见林冲想走,气愤不已,举起双斧想要再次杀上去。
    “你的对手是我!”牛皋手中使用的也是斧头,不过他是单斧。
    李逵被牛皋挡住,无奈之下,两人大战起来。一时间,又是一场混战。曾孝蕴率领的重甲兵前来,他们负责冲锋陷阵,屡次将梁山军击退。由于众人穿的都是重甲,梁山军手中的兵器无法破除,悉数被打死。
    宋军士兵越聚越多,城门渐渐地被宋军士兵占领,步步紧逼使得梁山军不断地后退,待宋军士兵有一半的兵力进入青州城时,局势一面倒。纵然梁山军冲锋陷阵的将领武功高强,仍旧是抵不过千军万马,他们手中的长矛就像是收割机似的,不断地收割敌人的性命。
    梁山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宋军士气高涨,渐渐地梁山军士兵心里最后一道防线被击溃,全部溃不成军,四处逃散起来。他们多数是平明百姓,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早已超出心理承受负担。
    赵构挥师前进,梁山军不断地后退,一路上都是两军士兵的尸首,还有一些受伤严重,倒在血泊中,呼天抢地的凄凉声。赵构知道眼下是战争,死伤在所难免。然而,看着堆积成山的尸首,血流成河,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叹息。
    “公明哥哥,还是下令撤退,青州城守不住了,再晚就来不及了!”吴用皱着眉头,神色紧张道。
    宋江面露哀伤,又见自己的兄弟倒在血泊中,愤恨不已,他知道这一次自己败了。宋军已经全部进入青州城,自己的士兵军心涣散,早已心生怯意,唯有那些出生入死的兄弟还在苦苦支撑着。
    听到吴用的声音,宋军苦涩地说道:“就依军师所言,下令撤退!”
    吴用立即传令下去,命令所有将士撤退。梁山军士气低落,听到撤退的命令后,就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拼命的逃窜起来。宋江等人也骑上自己的战马,带领残余部队迅速的离开。
    赵构眼见宋江等人想要逃离,哪里让他轻易逃走,亲自骑上战马,率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急忙追了上去。至于,青州城的一切事务由曾孝蕴一人处置。并且,嘱咐曾孝蕴要好生对待梁山将士,待他回来再行处置。
    当初,宋江聚众起义,率领大军攻占城池,从山东郓城出发,曾经对放出豪言:“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若是少一人,誓死不还乡!”如今,梁山军在赵构率领的宋军面前溃不成军,自己的兄弟又死伤,早已不是十八双了,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回到水泊梁山了,只能南下沂州。
    “公明哥哥,我们前往何处?”吴用问道。
    “沂州!”宋江叹息一声,“此次我军死伤惨重,水泊梁山是不能回去了,唯有南下沂州方可。军师,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兄弟们如何?”
    吴用回道:“我军还有能战的兵力只有两万不到,兄弟们还有十几位。至于,其他人则留在青州城抵御住宋军,无法安然撤退。”
    宋江眺望着青州城,又看着将士们浴血奋战,身上满是伤痕累累,淡淡的忧伤浮现在脸上,想起曾经的风光,无奈的叹息一声:“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公明哥哥,还是尽快撤退,要是再不走,只怕宋军追兵已经前来!”吴用紧锁眉头,劝说道。
    宋江率领残军继续前行,赵构继续尾随而至,不断地追击。绵绵数百里,赵构依旧是马不停蹄的追击,梁山军士兵再次遭受到重创,死的死,伤的伤。两万兵力再次锐减,只剩下一万兵力继续前往。
    另外,曾经聚众起义的兄弟两头蛇解珍、没遮拦穆横、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枪班徐宁、扑天雕李应等人率领一万人狙击赵构。两军再次大战起来,赵构也不曾想到后世演义中已经死去的晁盖居然没死,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不禁让他有些错愕。
    此次,赵构没有命令士兵继续攻击,而是选择劝降。经过赵构的劝说,梁山军见大势已去,心里颤抖不已,已经动摇了。但是,他们几人却没有动摇,依旧是率领大军继续攻击。迫不得已之下,赵构只能下令杀无赦。
    虽然赵构布置了后手,也难以确保万无一失,只能选择下杀手。既然他们选择叛乱之路,就应该做好随时捐躯的准备。擒贼先擒王,赵构吩咐众将士射箭,朝着那些将领射击,不再选择一对一的交战,他可不愿意让宋江有时间逃亡。
    因此,赵构也没有手下留情,他们几人悉数被杀死,身上插满了箭矢。其他士兵见自己的将领都被杀死,心中的恐惧蔓延全身,纷纷弃械投降,萎靡不振。赵构留下一部分兵力将他们全部看守住,待大军前来便带回青州城。
    赵构穷追不舍,已经追击千里,依旧是紧随其后;宋江则是仓皇逃窜,带领士兵不断地逃离此地。但是,宋江做梦也没有想到此去南下沂州的道路上,会再次遇见宋江将领,沂州早已被宋江攻下。
    “宋首领,本将奉劝你一句,乖乖的束手就擒,要不然休怪我手下无情!”
    宋江笑道:“张将军,你觉得宋江投降,朝廷会放过我吗?”
    阻挡宋江前去的人便是张叔夜将军,面对着宋江的问话,他无话可说。毕竟,宋江犯的是叛逆之罪,又连续攻下数座城池,按照当朝律例理应处以极刑,身首异处是在所难免了。至于,跟随宋江一起聚众起义之人,不是发配充军便是斩首示众,这些事情不是他说的算,唯有当今皇上说得算。
    “本将念你一世枭雄,故而劝说与你,要是你执迷不悟,死的不是你一人,就连跟随你一起聚众起义的兄弟都要遭受问责。如今,大势已定,梁山军气数已尽,劝降的话我不想再多说,你自己掂量一下。”
    张叔夜寒着脸,面无表情的看着宋江。此时,宋江内心也在挣扎,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曾经风光无限的梁山军,变成了落水狗,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宋江又看了一眼身后伤势严重的将士,还有满身是血,一直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沉默了。
    今日三更,多谢大家支持,请多多收藏、点击、推荐~
    (本章完)
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此诗乃是宋江写于浔阳楼,不过是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之作,却被一些官吏借此诗打击宋江。并且,将他视为叛逆之臣。一不做二不休,宋江便遂了那些人的心愿,干脆上梁山聚众起义。
    宋江想起了往事,又看着兄弟们为自己浴血奋战。眼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宋江的心格外宁静。从开始起义一帆风顺,攻占数座城池,声势浩大,又夺取了河朔之地、京东东路都溃败而去,曾经是何等的风光,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罢了!罢了!”宋江叹息一声,道:“兄弟们,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都住手吧!”
    吴用大急道:“公明哥哥,万万不可!”
    宋江摆摆手,笑道:“军师,你的意思我懂。但是,这些年来我们梁山军声势正盛,风头一时无两,就算是宋军见到梁山军都要夹着尾巴仓皇逃窜。现在风水轮流转,虎落平阳被犬欺,我们败了!”
    “众位兄弟在梁山上聚众起义,方圆八百里水泊乃是我们的天下,那时候我们意气风发。看见朝廷中有奸臣,当今圣上又不顾百姓死活,苛捐杂税甚多,民不聊生,我等不得以的情况下才聚众起义,无非是想要给百姓好点生活。”
    “我们数年来征战四方,与宋江大战不下数百回合,多是我方胜利,宋军惨败而归,连下数座城池。现在想来,怕是朝廷认为我们不足为虑,才不予理睬,以致于我们声势浩大。树大招风,引来朝廷的重视。”
    “不到数日,我们接连失去青州城,就连沂州都落入宋军之手,想必宋军已经连成一线,将我们团团围住。青州城便是一个契机,只要青州城被攻破,那么其它地方便会立即行动,我们是无路可退了,唯有投降方可。”
    “兄弟们抵挡住宋军也累了,战死的兄弟过半,伤势严重的不计其数,又能如何与宋军相抗衡?难道真的让兄弟们全部死去才甘心吗?我宋江身为梁山首领,理应为兄弟们安危考虑,不可只顾自身安危。”
    拼命三郎石秀、病关索杨雄两人齐声说道:“公明哥哥,不可投降!”
    石秀神色激动地说道:“哥哥,诸位兄弟自愿跟随在哥哥身边出生入死。纵然是战死沙场液在所不惜,只因相信哥哥的能力能够带领百姓带来繁荣昌盛。如果哥哥今日投降,归顺朝廷,那我们这些时日以来的苦心不就白费了吗?”
    杨雄接话道:“我们聚众起义,高举义旗,从未后悔。虽然我们都是被逼无奈上了梁山,落草为寇。这一切也都是朝廷奸臣当道所致,要是我们归顺朝廷,岂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一丘之貉吗?”
    吴用也是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