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逆袭-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知道了()
边境上惨败的消息根本就藏不住,这消息拉萨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在担心,看着那边的军阀会不会直接越过边境打算吞并西藏。
而有些亲英势力也开始上窜下跳,各个部门乱跑,打算联络各家势力引入英国人,打算以英国人的势力来对抗西南治安军。
而这种想法也变得极有市场,他们开始频繁的接触英国人在拉萨的办事处,跟他们商讨现在的情况,而英国人也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西藏东边的萨南康省有一股新的军阀势力出现了。
在听到拉萨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藏军被打败的消息,在结合问询藏军政府官员时,他那含含糊糊的语态,便知道那个消息是真实的。
之前萨南康省的新军跟藏军基本上都是有输有赢,大家互相对峙,一直保持着平衡,这种情况对英国人来说是件好事,它既可以减弱双方的实力,还不会让他们团结起来。
但是现在居然萨南康省新出的一股势力军队战斗力那么强,几万人打数千人,不仅没打过,还伤亡近两万。
之前出征的藏军英国人也都见过,那属于藏军里训练的已经不错,装备也不错的部队,那在藏军里面属于精锐部队,结果居然损失这么大。
那这股势力一旦下决心要吞并西藏,恐怕藏军很难对抗,那样他们吞并了西藏之后对英国的态度会是什么样,这很难把握。好不容易现在在西藏之中,在西藏噶厦政府之中有了亲英的势力,而且这股势力已经培养了多年,突然知道这股势力要被人给平了,英国人还是有点担心。
所以对噶厦政府的援助请求,表示可以回去商讨,尽快给予答复。
而在西藏噶厦政府诚惶诚恐的时间里,边境又传来消息,称对方也撤军了,只是在边境上留着小股军队,监视着自己的动态,剩下的大部队已经撤退了。
这段时间已经有马帮越过边境了,他们带来的消息,说是萨南康省已经改成叫西康省,在西康省的西部地区的确有重兵存在,但是并未发现他们有集结的情况,他们现在正忙着四处剿匪,所以他们并不会侵入西藏,也没有吞并西藏这种念头。
顿时噶厦政府之内,所有人皆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之前亲英实力做的努力还是发挥了作用,因为大家发现对方的军事实力实在是强横,现在的藏军,根本难以对抗,现在对方是不会侵入,但以后呢?
亲英实力的这个看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英国人也开始与西藏噶夏政府进入了蜜月期似的合作,大量的军事援助通过印度边境流入西藏,大规模的军官团进入西藏开始整编藏军,训练藏军。
而噶厦政府也并未把筹码只放在放在英国那边,他们派出代表进入西康省,希望与西康省的军阀头目进行商谈,最好大家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以和为贵,那样的话双管齐下倒也稳妥一些。
而四川、云贵、青海、宁夏、新疆等与西康省邻近的省份也都知道了萨南康省大变样了,换了一个新的军阀头目,巴青泰已经脑壳搬家了,新军已全军覆没。
萨南康省已经改名叫西康省,常备军名叫西南治安军。
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现在正在省内大剿匪、土改,这一些举动提醒了这些势力,西康省暂时没有扩张的意思,但是野心勃勃,他现在剿匪、土改、发展经济民生建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日后的扩张,所以所有的这些势力都开始派自己的探子,进入西康省,打探西南治安军的虚实,探明西康省里面真正的情况。
但是这些势力明面上又派出使者进入西康省,向西康省的老大送去贺礼,明面儿上得给份礼物,探探虚实,看看现在西康省的当家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而身在重庆的西南袍哥会总堂,也知道了自己在萨南康省的袍哥会码头被尽数拔起,所有头目全部被杀,属下正堂弟子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袍哥会在萨南康省的势力尽数被灭。
而这也使他们对西南治安军无比的痛恨,他们也开始派出手下的袍哥盛入西康省,进行破坏和暗杀。
而日本特高课,同样也把目光放在这内陆一省之地,大量在民国的日本间谍开始向西康省渗入。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牛鬼蛇神都开始冒出来了。
不过现在,西康省军事统计局的势力十分强大,各路探子遍布全省,只要你敢进,就让你有来无回。
而且现在各地都在土改、普查人口登记在册,只要有外来人口,就会有人盯着他,只要有什么小动作,立马就会被人发现,现在西康省内执行的是连坐制度,老百姓都在时刻关注自己身边、自己的生活之中是否有可疑的生人,一旦发现便立刻要向当地的政府报告。
各地的军事统计局的驻点便开始根据政府递来的报告开始调查这些人,每个人都要仔细的查,如果查了很多遍,发现这人真的没什么问题,才会放过,如有问题便立刻联系各地驻军进行抓捕,严酷审讯之后再将消息发送到总部,而那探子,基本上就是每人赏颗子弹或者直接砍下人头,将尸体直接在驻地后院儿的土坑里烧成灰。
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昌城里要乱了()
…………
凉山,西昌县内。
凉山历史悠久,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唐、宋、元、明、清在凉山先后设置了郡、州、司、府以及路、卫、厅、县等。
这一地区,秦汉以前称古邛都国或邛都部落,汉称越嵩郡,隋唐为嵩州,南诏称建昌府,元称罗罗斯宣慰司,明为四川行都司,清称宁远府,民国称宁属。凉山地区的历史沿革,反映了在不同朝代与中央政权的隶属关系。
尽管在历史上,凉山地区辖地范围有所不同,但大抵上是北至大渡河,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今云南昭通),西迄盐井(今四川盐源)。新某国建立初期,凉山广大彝族地区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历史阶段。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落后的奴隶制度和封建的土司制度,等级森严,家支林立,械斗不断。凉山长期处于封闭、愚昧、落后的状态。
之前的平定全省也只是平定省内的各个县城,各大乡村还没有平定,地方宗族势力还是很强,所以现在才把军队放出来全省大土改。
这凉山地区山路崎岖,山高林密,彝族人口密集,地方势力十分复杂。
之前也只是剿灭了西昌县的驻军和保安团,只识将西昌县握在手里而已,而这也是个隐患。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但秦时西昌为何郡何县,史籍失载。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内除邛都外,尚有苏一县(今礼州镇)。
邛都县名历经东汉、三国和魏晋,历时300余年。
北周天和三年(568),西昌置严州。
隋开皇六年(586),将严州改为西宁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西昌境内仍存邛都、苏祁(西汉苏)二县。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诏政权占领,南诏设建昌府。后大理国袭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属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废府,设军民指挥使司,领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内有守御礼州后千户所、中千户所、打冲河中千户所和前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华民国时期,初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旋又裁府复置西昌县。民国28年(1939),国民政府在西昌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宁属屯垦委员会负责治理宁属各县。
这西昌县城以前乃凉山这里的州府所在,所以县城建当然是很大,人口加上城周围的乡村也有个20多万人。
现在这座县城当家作主的便是西南治安军,而西南治安军在这里留下了两百老兵、两千新兵。
政工人员正在宣传政策、土改、打土豪分土地。
县城之内,在当时破城之日,城内的地痞流氓、袍哥弟兄便被杀掉了一大茬,当时整座县城的街巷皆被血染红,遍地都是这帮二流子的尸首。
而新兵通过杀人和跟新军以及保安团的作战,在快速成长,现在他们是西昌县主要的保卫力量,而老兵则是充当指挥者,镇守城中央县政府。
城内的土豪大户之前在破城之时便已被杀掉了一部分,之后,为了巩固地方,并未对他们下死手,但现在全省已经平定,大帅发下命令,全省大土改、剿匪,那要土改,这县城里面的各大家族,当然也要改改。
当天晚上挨家挨户送请帖,明天晚上七点钟,县城内城南的那座最大的酒楼“迎宾楼”宴请各位。
而各家各户也都在一起开始议论起来,西南军这一招意欲何为,这是鸿门宴还是真的只是单纯的吃顿饭。
几乎每家都得出结论,这就是鸿门宴。
按照之前对方来了之后各家送钱送粮,对方虽然全部收纳下来,但是士兵总是十分的有纪律,送去的钱粮并未分给官员和士兵,而是全部封库。
从这儿便知道对方只军队的性格如何。
再加上这段时间的接触,便知道他们做事一定是雷厉风行,有极强的目的性和极强的行动力,那么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突然说是请各家吃饭,其中一定内有文章。
这梁山地界虽然各民族混杂,但这西昌城内的主要的家族却都是汉回藏这几族,彝族是凉山人数最多的民族,但他们基本上都是散布在凉山府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