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额是蒋门神-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乾顺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良辅,他恶狠狠地说道:“折损三万骑兵,你还有脸回来,以为朕不敢杀你么?”
“陛下,是微臣中了宋人的奸计,才全军覆没的。料定宋军也不过四五万的样子。臣请陛下再派几万骑兵给微臣,我一定将功赎罪,将宋军绞杀干净。”李良辅到现在不认输,认为只是自己中计而已,要不然一定会打败宋军。
在这个时候,李乾顺后悔没有带上晋王李察哥了,他尽管相信李良辅说的话,但是也没有勇气再分兵了,于是就说道:“你先起来吧,等消灭宋军之后,再定你的罪。”
濮王李仁忠觉得是有蹊跷,在李良辅下去之后,他对李乾顺说道:“陛下,微臣觉得不对劲,大宋作战向来是采用人海战术,利用坚固的防守层层推进,和我国交战百年来从来没有过变化,怎么会突然选择野战。我们三万骑兵,如果野战之中宋军想要讨回便宜,至少十万人,怎么李良辅口中宋军只有四五万呢?臣以为不可冒进,实在不行我们就撤军吧,既然宋朝军队到了,估计金国军队也不会太远了,我们陷入无法攻克云州,也无法拯救辽国,还是撤军比较稳妥。”
舒王李仁礼摇摇头,他反驳道:“李良辅从前线回来,应该更加熟悉战况。步兵对战骑兵,即便是十万对阵三万,只要我们想撤回来,也不会全军覆没。百年来,骑兵对阵步兵,即便是战败,又何来全军覆没。这次纯属是宋人奸计。如果我们贸然撤军,这次劳民伤财怎么向朝中王公大臣交待,怎么向八大部落交待。又怎么向皇后娘娘交待。”
一提到皇后耶律南仙,李乾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无法向国人交待,他无所谓。可是,这个多情的皇帝,却不敢面对耶律南仙那雨打梨花点点滴的娇柔,他害怕皇后质问,不忍皇后伤心难过。
“不要再说了,辽国是我们西夏的宗主国,辽帝对我们西夏有恩,朕不能就这样撤兵。大军推进,去会一会宋军。”李乾顺的认知世界里,宋军还是羸弱的,只要是自己大军保持阵型,只要不冒进,即便是不能获胜,也绝对可以全身而退。
七万西夏骑兵没有再分兵,而小心翼翼地超前推进,上千斥候派出去了,在确保没有埋伏的情况下,再前进的。当初李良辅中计之前,依旧是斥候打探消息。想要依靠斥候的情报作战,那是极其荒谬的,也是不现实的。
斥候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前方传来,宋军不是四五万,也不是濮王说的十万之众,看样子有七八万的样子,不会再多了。这里面有大量的骑兵,这点让李乾顺感到不安,一直以来宋军是缺马的,哪里会来这么多骑兵。
宋军的大营背靠宜水,这样就只有三面防御,不过前面的拒马桩,鹿角,陷阱特别多,想要偷袭答应,或者强行进攻,伤亡是巨大的。这才是宋军一贯的作风,看到这里,李乾顺多少有点信心了。
既然宋军大营背靠宜水,那就说明一旦战败,就是全军覆没,断无逃窜的可能性。可是如果宋军像缩头乌龟一样,紧闭营门,不出来,想要强攻,伤亡也是很大的。
对于怎么攻破宋军的大营,李乾顺一时间没有主意。他知道利用铁鹞子可以冲开宋军大营,可是铁鹞子是护驾的,怎么能够冒险出击呢?如果中了埋伏怎么办,那损失可太大了。
不仅仅是西夏铁鹞子,包括辽国的铁林军都是首位皇帝的,一般不贸然出征。要不然辽国不断地战败的情况下,也不会把铁林军留在燕山府。
破营不行,偷袭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李乾顺还是决定采用叫阵,双方面对面展开野战,这样的话,骑兵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优势。
叫阵,李乾顺,没有想到如此顺利,宋军大营里面出来三支一万人的骑兵,分为左中右三路出战,这让他大喜过望,觉得此战必胜。
原本,林冲,秦明,呼延灼,三人率领骑兵是应该不断地侵扰西夏大军的,可是西夏军七万大军稳打稳扎地前进,压根没有办法偷袭,只能选择阵地战。
尽管是阵地战,宋军却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分为三个方阵,静静地等待西夏大军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宋军弓弩的优势。
李乾顺也算是个人物,见对方只有三万骑兵,于是就下令,李良辅率领一万骑兵居中进攻宋军的中军骑兵,嵬名怀石率领一万骑兵攻击宋军的右路骑兵,没藏旗云率领一万骑兵攻击宋军左路骑兵。
三万西夏骑兵犹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向宋军大阵,看到这阵势,林冲就知道平生第一场硬仗到来了,他并不急于出击,毕竟骑兵硬碰硬的对决,西夏骑兵还是占优的,这种情况下直接出击,不如稳打稳扎。
第一百九十章 宜水之战()
林冲挥动手中的五虎断魂枪,最前面的骑兵开始举起长弓硬弩,在西夏军距离还有两百步的时候,就开始万箭齐发,一排排的西夏骑兵倒下,战马在咆哮,伤病在哀嚎。前面骑兵倒下,后面骑兵踩着前面骑兵的尸体继续前进。
第一轮五千支飞箭造成西夏骑兵七八百人的伤亡,这对于骁勇善战的西夏骑兵来说算不了什么,他们继续疯狂地超前冲,同时也开始和宋军对射起来。
第二轮抛射完毕之后,西夏骑兵伤亡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在这个时候两只骑兵距离已经只剩下几十步了。五千骑兵紧握手中的长矛冲击在前,抵挡住西夏骑兵第一轮淋漓的攻势。两只骑兵交织到一起,长矛穿过,鲜血喷出,大刀砍过断臂残肢。战场顿时变成人间地狱,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横流,血战不止。
尸体倒地,战马受伤,这样的场景刺激了西夏骑兵,这群家伙嗷嗷地朝前冲,速度越来越快。马蹄踏在地上溅起灰尘,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群野兽冲击过来。
林冲一马当先冲了过去,他的目标对准了李良辅,上次在陵野岭让这个家伙逃脱了,这次说什么都要结果这个混蛋的性命。
急于将功赎罪的李良辅见敌将冲击过来了,于是就晃动手中得到兵器冲了上去,这一次他使用的是长柄开山斧,这个家伙双手紧握斧柄,恨不得一招就将林冲劈为两半。
眼见李良辅手中的开山斧朝自己砍下来,林冲直接掉转马头,手中的五虎断魂枪刺向李良辅坐下的战马。
“无耻。”看到敌将刺向自己胯下的战马,李良辅就大怒,直接用开山斧砍向林冲坐下战马的马头,可以说礼尚往来,都是冲着对方的战马下手。
林冲是手中的长枪上下翻飞,上扎人,下扎马,枪法变幻莫测,让李良辅应接不暇。两人交战到一起,顿时就杀的难解难分。
战场上指挥官上来就对决的场景不多见,大部分都是在指挥作战,一旦对飙起来,那么士兵就会失去统一指挥,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会出现纰漏。
古战场上,一旦战马受伤或者死去,那么身披重甲的将军就会无法持续作战,搞不好就会受伤甚至遇险。这就是马上将交战时,护马和护人同样的重要。
林冲并没有急着干掉李良辅,而是利用精湛的枪法死死地缠住这个家伙,给小将高宠给留下足够作战的时间。他的战术就是坑死李良辅,在出征之前,就把军队指挥权临时交给高宠了,这样以来,就可以死死地缠住这支西夏骑兵。
这是高宠第一次对阵敌人的骑兵,尤其是骁勇善战的西夏骑兵。这个才十八岁的小将显得特别兴奋,手中的银龙枪上下翻飞,几乎每一枪出去,都会有一个西夏骑兵倒下。
在高宠的带领下,新军骑兵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疯狂地朝西夏骑兵发起进攻。黄信,鲁达,紧跟其后,就像是虎趟羊群一般,不断地冲击西夏骑兵。
西夏骑兵的一个千夫长看到高宠杀过来了,就毫不犹豫地迎战过去,可是不到三个回合就被扎了个透心凉。剩下的骑兵更加不堪一击,不断地涌上来,不断地被斩杀。
黄信和鲁达两个一左一右守卫着高宠,确保这个家伙在冲刺的时候,不会被偷袭。这种三人组合的战法是蒋忠独创的,几乎新军都是采用这种作战方式,一个主攻,两个主守,这种三人配合不管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首先立于不败之地,战场上作战效果显著。尤其是骑兵这种三三制效果更加明显,不断地冲击西夏骑兵,进退有序,相互协助,进攻的时候犹如下山猛虎,防守时犹如泰山一样岿然不动。
新军骑兵三三制的进攻方式,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不断地形成小的作战团体,形成局部作战优势,在战场上四处冲杀。很快就把西夏骑兵冲的七零八落,双方陷入恶战,只不过胜利的天平向新军倾斜而已。
李良辅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对面这个宋军将领就是故意困住自己,使得西夏骑兵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体系。无奈之下,他不敢和林冲纠缠,想跳出战团。
就在李良辅准备跳出战团的时候,高宠带着鲁达,黄信就杀了过来,三个人死死地困住李良辅,林冲并没有追上来,而是指挥新剧围剿西夏骑兵。
秦明率领的左路军对上了没藏旗云率领的西夏骑兵,他挥动手中的狼牙棒,毫不迟疑的朝对方杀了过去。徐逵,史进一左一右守护在两旁,三人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狠狠地把西夏骑兵撕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秦明冲锋的时候,副将庞万春就开始用弓箭招呼西夏骑兵,并且指挥大军作战。宋军分为主将和副将,双指挥模式,一个主攻,一个指挥大军,确保战场上不会出现指挥失灵。
由于庞万春在射箭,因此石秀,杨雄一左一右负责保护,避免这个副将被偷袭。这支大军在进攻中采取的是菱形攻击,前面秦明带着徐逵,史进就好像是一个枪尖一样,狠狠地插进西夏骑兵的阵营之中。
右路骑兵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