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王吕布传-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窗虽然敞开着,李傕却不虞有人偷听,内书房所在,是一套读力的小院落,只有正房和左右厢房,正房是里李傕的书房,左右厢房,则是他摆放各式名贵刀剑之所。

    与太尉董卓一样,李傕也喜爱宝刀宝剑,执掌朝政大权以来,透过各种渠道,收集到手的宝刀宝剑,着实少数,已故太尉董卓府上的珍藏,也多半落在了他的手中。

    李儒的身份太过敏感,再加上李儒自己也不愿出仕,所以一直隐在李傕府上,充当幕僚,为他出谋划策。

    今趟率军回到洛阳,李傕原本路途劳顿,可是袁绍的一招反击,令李傕恨得心里牙痒痒的,忙完一应琐事,即着人召来李儒,在内书房四周布下亲兵把守,密议起来。

    整整个多时辰,该剖析的,该探讨的,也都说得差不多,如今要商讨的,则是该当如何应对。

    李傕在案桌后重新坐定,伸手揉揉双侧太阳穴,深吸几口气,自觉神清气爽了些,才看向李儒,问道:“袁绍此举,势必引起洛阳朝野间的反响,文优兄以为,此事该当如何应对?”

    李儒反问道:“抛开此事与袁绍之外,将军以为,这些流言,源自何处?”

    李傕大皱眉头,想起方才李儒叙说年前这些流言盛传时的情形,伸手指指东边,问道:“难道是源自永乐宫?”

    永乐宫,历来就是太后的幽居之所,先帝刘宏驾崩之前,是董太后居于此,后来,董太后薨于永乐宫,太尉董卓主政,废天子刘辩,立陈留王刘协,迁何太后于永乐宫。

    坊间传言,董太后之死,何太后与之脱不了干系,如今,何太后自己也远离朝堂,幽居永乐宫,果真是报应不爽。

    只是不知何太后这些时曰,想起幽居于此的董太后,会不会感到胆战心惊。

    李儒不无恶意地想着这些毫不相干的事,点点头应道:“嗯,将军猜的,依儒所见,当相差无几才是。”

    见李傕沉默下来,李儒解释道:“将军请看,先帝驾崩时,曾有意立当今天子为君,为此托后事于上军校尉蹇硕等人,可惜蹇硕谋诛大将军何进时,事不机密,致何进有所警惕,后来更被何进所杀。此等流言,就是那时才盛传于洛阳朝野间。”

    说完,稍稍停顿片刻,李儒补充一句:“那时,袁绍即在大将军府上,参谋划策。”

    李傕点头应道:“如此说来,袁绍之所以如此言之凿凿,就是因为此等流言,分明就是他伙同太后兄妹一起,炮制出来的?”

    李儒点头称是,双目炯炯有神。

    这番定论,其实李儒自己,也并无多少实证,而是靠七拼八凑,以及一定的想象,推断出来的。可他却深信,这个结论,才是最为接近真相的,只是可惜,如今找不到实证,除非能令幽居于永乐宫的何太后开口亲证。

    李儒一开始,还试图找到实证,可几经周折,他只能颓然放弃。

    原因无他,自先帝驾崩至今,短短不到一年的时光,洛阳城里发生的刀兵相加之事,竟然比起立国以来的近两百年,还要多上一些。

    先是大将军何进纵兵,杀上军校尉蹇硕等人;接着,则是宫中宦官,借召大将军何宫,将之斩杀;随后,袁绍、袁术兄弟率禁军,攻入宫禁,大肆捕杀宫中宦官,并与车骑将军何苗部属混战;此后,已故太尉董卓率军入洛阳,与并州军大战,拉拢吕布后,与并州军一起,清缴禁军及其他各部;再然后,太尉董卓身死,洛阳朝野再次动荡;及至车骑将军李傕率军入洛阳,这事才总算是消停下来。

    这么一番折腾来折腾去,即使有什么人证物证,在有心人的艹办下,肯定早就湮没无踪了。

    况且,如今深究所谓实证,已无必要,的,其实是看该当如何应对。

    果然,李傕沉吟半响,再次问道:“文优兄以为,该当如何应对?”

    李儒似是想起某事,干笑几声,答道:“儒此前辅佐太尉时,也曾与太尉就此事商讨过,当时还因太后召见奉先,而问过他的看法,当时他的一句话,儒至今曰,仍旧记忆犹新。”

    “哦?”

    李傕很有些意外,似是没想到,李儒竟然在此时,提到吕布来。

    李儒露出回忆的表情,答道:“当时,儒奉太尉之令,问奉先,他以为太后如何,可有何非分之想。奉先则答曰,太后一女流尔,外无大将军以为援,内离朝政,并无非分之想的资格。即便有什么非分之想,一杯酒,足矣。”

    一杯酒!

    李儒没有明说,李傕心里却明白得很,这么一杯酒,当然不会是美酒,而是毒酒。

    想想也是,如今这般流言再起,岂非说明太后还是不死心,还是有着非分之想?既然如此,一杯酒下去,此事也就戛然而止了。

    只是为何袁绍并没在关东联军声势大振时,布告天下此事,反而在关东联军分崩离析后,才这么做呢?

    李傕将此疑问提出,李儒微一沉吟,即胸有成竹地答道:“此事并不难理解,袁绍此败,并不甘心,他是意图令天下州郡齐齐质疑当今圣上的血脉,以便再次组织叛逆大军,以重整旗鼓,再掀起战事。”

    李儒此言,李傕深以为然,此战虽然关东叛军无功而返,可关东诸郡,仍旧游离于朝廷之外,关东叛军大部,也并无折损,如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的确是再次可能组建起来一支大军。

    想到这里,李傕阴沉着脸,阴恻恻地说:“嗯,既然如此,咱们就给袁绍来个釜底抽薪,只是,此事至关,何人去做,可得好好地斟酌斟酌才是。“

    所谓至关,所谓斟酌,其实都是客套话。

    李傕知道李儒的意思,既然袁绍的念想,就是借着质疑当今圣上刘协血脉为由,召天下州郡起而反而,那就将何太后和弘农王毒死,岂非就可以绝了他们的念想。

    可是,弑君,哪怕是已经废了的君,仍旧不是个好事,传扬出去,势必是千夫所指,名声大大受损。

    李儒早有准备,起身到李傕身旁蹲下,凑到他耳边,低语几句。

    李傕面露讶异,微微抬头,问道:“这样,可行吗?”

    玉兔已开始西斜,皎洁月光透过窗棂,照射到两人身上,只有脑袋仍旧处于黑暗之中,看起来甚是怪异。

    就在这个时候,司徒王允和幕僚闵贡已步出书房,踏足司徒府中的内院庭院。

    司徒,司空,太尉,乃是大汉三公,三座三公府邸,也一字排开在耗门和中东门之间,占地也一般大小,足有百余亩。

    内里分为数重,外进,即是三公处理政务之所,一应属官,也均在此处理事务;后进,则为三公家眷所居的内堂,占地之广,在洛阳城里,亦比最为顶尖的豪门世家要更为宽大些。

    如不是司徒王允熟门熟路,闵贡根本就不辨东西。庭院里林木既不茂密得阴森,又不显稀疏,曲径通幽,远远地流水潺潺声传来,再加上静夜中的虫鸣声,更显清幽雅静。

    一踏足庭院,闵贡明显感觉到,司徒王允的心情,也似是轻快许多。

    二人边走,边小声交谈,似是生怕声音稍大点,就打破此间的静谧。

    不知走了多远,突然,前方传来轻柔的低语声,以及冉冉的香味。

    二人同时止步,王允低沉着声音,喝问一声:“谁在那里?!”

    话音一落,前方低语声立止,同时一阵脚步声响起,而后树影晃动,似是有人在躲闪。

    王允不像闵贡,乃是文武全才,当即率先大步赶过去,冷眼一扫,正见到树林空地上,摆放着一张精致的案桌,其上摆放着时果生疏,小巧的香炉中,插着三根燃着的烧香,香味正是源自此处。

    “谁在那里,还不给老夫出来!”

    周围一片寂静,过了好一会儿,在王允的威严扫视下,树枝闪动,一个白色的身影浮现出来,人未至,一股淡雅香味先至,落地近乎无声,来到王允身前盈盈拜倒。

    “你是何人,为何在摆放香案,不怕家法伺候吗?”

    说到后面,王允已是近乎于低吼。他身为正统大儒,平生最恨的,就是这些神神鬼鬼之事,此刻竟然在自家府上,见到有人行这等事,心里的恼怒,自是不言而喻。

    月光下,闵贡只能勉强辨识出身前的身影,穿着一身白衣,长发盘起,窈窕可爱,面容则因背着月光,看不真切。

    在王允如此威压下,身影似是在那里簌簌发抖,好半响,才隐带哽意,答道:“小女,小女尝闻,主翁,主翁忧心国事,小女在此,设下香案,望天祈祷,祈愿国泰民安,主翁不再忧心。”

    这番话,说得断断续续,可意思,却极为明白,更兼此女声音轻柔妩媚,又微带哽咽,更显其情真意切。

    王允深为所感,热泪纵横,望天长叹数声,悲声道:“天可怜见,朝堂州郡,多的是尸位素餐之人,不曾想老夫府中,竟然有佳儿如此,好,好,我儿有此心,老夫老怀足慰,起来,起来!”

    身影盈盈起身,微微一福,礼道:“是,小女貂婵遵命!”

    ;

101 义女貂婵() 
王允也不知心底里的哪根弦被貂婵给触动了,热泪纵横,感慨连连,竟然一直止不下来。

    貂婵再次盈盈拜倒,劝慰道:“主翁莫急,国事维艰,忠义之士尚存,假以时曰,当能拨乱反正,还天下以清朗。只是主翁莫急坏了身子,以致忠义受损,歼人暗庆,那就……”

    说至此,貂婵语带哽咽,难以为继。

    王允仰天连叹:“好,好,好!不意老夫府中,有佳儿如此,嗯,老夫膝下无女,自今往后,你即为老夫之女。”

    闵贡吃了一惊,可转念间,就又明白过来,不禁深为佩服司徒的深谋远虑。

    方才两人商议时,刚刚提到要寻美人,以之拉拢并州牧吕布,使他能为我所用,此番两人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