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国藩文集-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小人者,识见小耳,度量小耳。井底之蛙,所窥见何,而自以为 
绝伦之学;辽东之豕,所异几何,而自以为盖世之勋。推之以孓孓为义,以 
(上鹿下弭)(上鹿下弭)为信,以龊龊为廉,此皆识浅而易以自足者也。君臣 
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过薄;朋友之交,贵积渐以租车,而动 
怨知己之罕觏;其或兄弟不相容,夫妇不相信,父子不相亮,此皆量褊而易 
以滋疑者也。君子则不然,广其议,则天下之大,弃若敝展;尧舜之业,视 
若浮云。宏其度,则行有不行,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乌有所谓 
自私自利者哉? 
                                          文《笔记二十七则·君子·小人》 
     莫苦海已往愈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渐神鬼;体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 
年心气感召吉祥。 
     诗文·联语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诗文·联语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诗文·联语 
     总要养得有胸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 
     家书:咸丰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襟怀资宏大,世俗之功名得失须看得略平谈些。 
                                                 日记:咸丰十年三月十八日 
     尔既无志于科名禄位,但能多读古书,时时哦诗吟字,以陶写性情, 
则一生受用不尽。第宜束身圭壁,法王羲之、陶渊明之襟韵潇洒则可,法稽、 
阮之放荡名教则不可耳。 
     家书:同治元年七月十四日谕纪泽 
     养生服食 
     吾望尔兄弟殚心竭力,以好学为第一义,而养生亦不宜置之第二。 
     家书:同治十年九月二十八日谕纪泽、纪鸿 
     “忿”、“欲”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可谓名言 
至论。 
                                                 日记:咸丰十一年正月初五 
     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 
                                               日记: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将尽之膏,岂可速之以风?萌蘖之木,岂可牧之以牛羊?苟失其养, 
无物不消,况我之气血亲亏者乎!今惟有日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 
虑而已。 
                                               日记: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十 
     吾不以季病之易发为虑,而以季好轻下药为虑。吾在外日久,阅事日 
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余缄告之,云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 

…  78…

以不药二字为药…… 
                                     家书: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致沅弟季弟 
     吾兄弟体气,皆不甚健。后辈子侄,尤多虚弱。宜于平日讲求养生之 
法,不可于临时乱投药剂。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日惩忿, 
三日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惩忿,即余匾 
中所谓“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也。 
                                         家书: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与澄弟 
     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日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 
友不是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 
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外,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亦非保身体之道。 
小子读之悚然。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一日 
     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体强 
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 
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余“八本匾”中,言养生以少恼 
怒为本,又尝教尔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 
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此外寿之长短, 
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凡多服药饵,求祷神祗, 
皆妄想也。吾于医药、祷把等事,皆记星冈公之遗训,而稍加推阐,教示后 
辈,尔可常常与家中内外言之。 
     家书: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谕纪泽 
     老年来始知圣人教孟武伯问孝一节之真切。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 
静调养,不宜妄施攻治。在生云:闻在着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 
语,以为养生之法。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 
在、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 
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家,全失 
自然之妙。柳予厚所谓“名为爱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 
人自扰之”,皆此义也。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宥起坐存黄 
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 
生,窃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以尔之聪明,岂不能窥透此旨?余 
教尔从眼食二端用功,看似粗浅,却得自然之妙。尔以后不轻服药,自然日 
就壮健美。 
                                  家书,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谕纪泽纪鸿 
     养生五决:一眠食有恒,一饭后散步,一惩忿,一节欲,一洗脚。 
     家书:同治五年七月初三日致沅弟 
     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 
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药虽有利,害亦 
随之,不可轻服。 
                                       家书:同治四年九月晦日谕纪泽纪鸿 
     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 
 “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阁下虽自命为懒 
人,实则懒于“臣”而不甚懒于“君”。盖早岁褊激之处至今尚未尽化,放 
思虑、烦恼二者不能悉蠲。以后望全数屏绝,不轻服药,当可渐渐奏效。 
     书信:同治元年四月十七日复李续宜 

…  79…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 
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 
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应怯, 
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撞扰于胸中,即魂梦亦甚不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 
之事,与一切妄念,铲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馀,真阳自 
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愿阁下于药物调养之外,更将此两法体验一番,久 
之必有小效。 
                                     书信: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一日复李宗羲 
     尔体甚弱,咳吐咸痰,吾尤以为虑,然总不宜服药。药能活人,亦能 
害人。良医则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 
十之三。余在乡在外,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 
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见理极明,放言之 
极切,尔其敬听而遵行之。 
     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尔每餐食毕,可至唐家铺一 
行,或至澄叔家一行,归来大约可三千馀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 
     家书: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悉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 
美,即胜于珍药矣。服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处刻,亦足摄生矣。 
                                             日记: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 
     凡医生危言深语,切弗轻信,尤不可轻于服药。调养工夫,全在眼食 
二字上。 
                                   家书:同治五年八月十四日谕纪泽、纪鸿 
     尊脉稍逊于前二日,自由不能养静之故。古人谓寡言养气,寡视养神, 
寡思养精。尊处胜友如云,难以寡言;簿书如麻,难以寡视。或请寡思,以 
资少息乎。 
                                     书信: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八日复胡林翼 
     尔辈身体皆弱,每日须有静会养神之时,有发愤用功之时。一张一弛, 
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 
                                     家书:同治十年八月十四夜谕纪泽纪鸿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 
曰饭后于步,一日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 
常时 (射足以习成仪强筋力,子弟宜学习),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 
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 
                                 家书: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与澄、沅二弟 
     精神要常令有馀,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七日 
     总要静养,使精神常裕,方可说工夫也。 
                                          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此病 (肝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无怒,乃可渐 
渐减轻。 
     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规恼 
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