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党-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自己,又保全涉及在其中的梁家和朱宝珊的唯一办法。胤禛那么做也确实是费了一
  番心
  机的。胤禛对梁玉徽用情至深,不离不弃,让他欣慰,又似在冥冥中替他偿还对朱宝珊欠下的情债,他便决定不再追究胤禛和梁玉徽之间的事情。毕竟儿女情长、红线姻缘,也是有天缘注定的,不是谁能随意左右的。除此之
  外,
  胤禛的进步还是让他颇为满意的。所以至今他对这个儿子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至信,却不能不疑……
  李德全看皇上沉默了许久,又不愿去歇着,便也默不作声地在旁边候着。突然,他想到这次过来,蒙古王公刚进献的那匹宝马已经被安置好了,皇上早就念叨着要拉出去试一试,却一直没得空。他便轻声叫了一声“皇上”,
  见康熙睁开了眼睛,便提议让护卫们护着,皇上去骑马散散心。康熙想了一下,正准备否定他这个提议,却听帐外有人通报:“回禀皇上,奴才刘晋中有事相禀。”
  李德全看康熙点头示意让刘晋中进来,便宣他进了帐。
  “又怎么了?”康熙问刘晋中。
  “回皇上,刚才奴才在清水河边洗马时,看到了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仔细一瞧,是上清真人,便连忙回来禀报皇上了。”
  “你看仔细了是上清真人?他怎么会在这里?”康熙的眼中突然闪过一道兴奋的光亮。
  “回皇上,奴才应该没有看错。奴才看到真人时,他骑在一匹马上,似乎是在云游……”
  “快,更衣,备马!”康熙不待刘晋中说完,便对身边的李德全下命令道,“故人来访,岂有不见之理?”
  李德全看得出皇上听到这个消息是真心的高兴,也不禁高兴起来。他笑着回了声“嗻”,便高声传候在帐外的随行宫女太监给皇上分别更衣、备马。
  “刘晋中,你先骑马过去,见着上清真人了,便告诉他一声,就说朕要见他!”康熙一边更衣,一边对刘晋中命令道。
  =================丑陋的更新线================
  这上清真人俗家姓王,是昆仑紫璇宫太虚真人门下的大弟子。太虚真人曾被康熙的皇祖母孝庄皇太后请入宫中,本想借助他的力量让顺治帝从对佛法的痴迷中解脱出来,没想到太虚真人见到顺治帝与他攀谈过后,竟回了太后
  说皇帝天命已定,无人能够改命。孝庄因太虚真人曾言中过多尔衮的命势而知道他道行颇深,所以苦苦恳请他留在宫中帮帮皇帝。那太虚本是不肯的,执意要走。没想到正巧看到去孝庄处请安的玄烨,竟然突然改变了主意,
  决定
  留在宫中。但是,他留在宫中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这个三皇子。那时他带着三个年纪极幼的小徒弟,大弟子上清,二弟子和三弟子是一对龙凤双生,分别叫至清和妙清。三人因为和三皇子玄烨年纪相仿,竟然成了好友,
  整日
  玩耍在一处。他们师徒在皇宫中一呆就是五年,后来太虚真人带了至清和妙清离开,只把跟康熙最亲近的上清留在了皇宫,直到康熙成功地擒了鳌拜,上清才遵照师命,也离开了皇宫。
  康熙换好衣服,便带着几个侍卫策马向营地北边的清水河河套奔去。还未到地方,便远远看到一个青衣道人骑在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上。那道人也看到了便服的康熙,在康熙的马还未到跟前时,他便已经下了马,静静地站在
  马侧候着这位君王的到来。康熙的马一直奔到这位道人的面前才停了下来。那位上清真人双手抱拳对康熙躬了躬身子,康熙飞快地下了马,走到他的面前,连声说道:“多少年没见到上清了,你倒是云游到哪里去了?”问完
  还不
  等他回答,便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那道人一番,又说道:“上清也老咯,跟朕一样白头发已经染顶咯。”
  上清真人连忙又躬身,笑道:“贫道怎能跟皇上相比,贫道不过是修行云游,不曾做过什么大事。而皇上要日理万机,操劳国家大事,自然比贫道要劳心劳智万倍。”
  “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难道是知道朕在这里,特意找来的?”康熙拍了拍上清真人的肩膀,并且示意侍卫们只远远地跟着,便和上清真人并肩在河套上散起步来。
  “回禀皇上……”上清一开口,突然发现康熙正佯装生气地看着他,脸上却仍显着隐不去的笑容,便知道他又嫌他过于拘禁了,连忙改口,却还是不敢失了礼数:“皇上,贫道到处游历而已,近日是刚从俄毛子边境那边回来
  ,路过此处,正好遇到皇上在此秋狝。正考虑贫道的到访会不会骚扰到皇上,没料到皇上倒是先找到了贫道。”
  康熙那边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对上清说:“嗯,‘皇上’,‘皇上’,你倒是越发的乖了。想当初你叫我小玄子,还背着你师傅跟我打架!当年那个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倔上清哪里去了?”
  上清一愣,顿时也笑了出来,自嘲道:“老了老了,却被皇上说成‘越发的乖了’。要是先师还在世,听到皇上对上清的这句评价,肯定要乐坏了。”
  康熙忍俊不禁,停下来看着上清笑道:“看看,还没夸你多少,你骨子里那种跟朕调笑的不正经就又冒出来了!你呀,还是没变啊,怪不得尽管当年你那么聪明有为,你先师太虚真人还是不敢把住持大局的重担交给你呀!”
  上清又乐,对康熙笑道:“皇上不知,贫道那可怜的师弟如今正替贫道‘受难’呢。紫旋宫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够他忙活的,他倒是天天盼贫道回去帮帮他来着,可贫道逍遥惯了,就是自己都懒得管呢,更别说管别人了。”
  “嗯,也好久没有至清和妙清的音信了。自从二十二年在从五台山回京的路上见到过他们后,就再也不曾相见。上清啊,最近朕总是梦到以前的那些光景,梦到朕还是皇子时,与你、至清在皇祖母的花园里玩耍,妙清因为是
  女孩,咱们把她骗去背经书……梦到朕出痘的时候,你陪在朕身边拿着点着的艾草昼夜不停地帮朕熏艾,体力不支晕了过去,最后竟然跟朕一起出痘,可忙坏了太虚真人……对了,朕还梦到太虚真人让你陪朕练剑,你总不甘
  心输
  给朕,每每把朕逼入死角,让朕对你恨得咬牙切齿,却不服不行……”
  上清听着康熙的讲述,双眼看向远方,似乎也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当中。等康熙讲完了,他才缓缓接道:“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当年聪慧的三皇子,足智多谋的少皇上,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代明君。上清也老了,不复当年
  的意气风发,却也改掉了年少时的固执和轻狂。皇上,这就是历练啊,人生何时不是在自我修炼呢?”
  “是呀,修炼,修炼得鬓染霜,顶覆雪,却仍不得真谛,心始终为这个尘世所累。上清啊,人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经历无数喜怒哀乐,百转千折,到死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超脱和彻悟,真是不易啊。”康熙说完,长叹了一
  声。
  上清看向面有一丝惆怅的康熙,仿佛又从中找到了那个擒鳌拜前郁闷在胸的少年皇帝的影子。他笑了笑,吟出这样的一句诗:“只道琼海仙山远,疑思尘世为吾家。终有一日乘风去,云端笑看雾中人。”
  康熙看向上清,点了点头,却故意跟他打趣儿道:“你这个修真的人,怕是坐在那匹白马上时,就在笑看朕这个雾中人了吧?”
  上清知道康熙是在跟他打趣儿,连忙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给他作揖,嘴里念叨着“岂敢,岂敢”,惹得康熙又是一阵大笑。
  “你呀,也不要谦虚了,朕封你的这个‘真人’也不是凭空给你的,你能掐会算得很呢。三十五年,朕亲征准噶尔时,你突然出现在朕的帐前,告诉朕不要对蛇蝎存仁慈之心,朕开始还不大明白,后方知你所暗指的是噶尔丹
  素悍能战的妻阿奴,便对费扬古大将军下令一定要提防伪装成后方家属的游击分部,才及时遏制了阿奴的‘脱兔引鹰’之计,可还是让噶尔丹给逃了。三十八年朕阅黄河,正忧心黄河水害到了急火攻心的地步,你又云游至彼
  处,
  偏偏说朕命中缺水,结果那年果然江浙一带大旱,你就送了你那命中水旺的小徒弟入乾清宫侍奉朕……”
  “咳咳……皇上,”上清咳了两声,试图纠正康熙道:“贫道是说那年皇上命理中缺水,而没有指那次江浙的大旱啊,皇上这样说真是折煞贫道了……”
  康熙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瞥了一眼脸色有点不大自然的上清,径自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身,问他道:“似乎每次朕有苦恼的时候,你都会出现。不过这次朕的苦恼比较多,一时也理不清了头绪。说吧,这次又是为何
  事而来?”
  上清微笑了一下,也上前了几步走到康熙身边,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一来,想问问贫道那顽皮的徒儿在宫中可还好?”
  康熙微笑了一下,说道:“隋景那孩子可比你当年机灵。他好着呢。最近李德全又安排他作了新人的师傅,所以才没有一起带来。”
  “唉,劣徒顽皮,劳皇上费心调教了。当初收他为徒,实在是因为那孩子有资质修道,他三岁起跟了贫道,十岁贫道把他送到皇上那儿,不知如今他的灵气是否还如以前那般?”
  “唉,”康熙叹了一口气,抱歉地对上清说道:“说起这点,朕实在是愧对了你啊。大概是朕那个纷繁复杂的地方扰了那孩子的心智。两年前,他来跟朕讲,说他的天眼已经闭合了,已经看不到以前能看到的那些东西了。朕
  本意要快快送他出宫去找你,可那孩子也倔强,说既然你让他侍奉朕,而且不曾有接他回去的意思,那必定是还不到时候,所以不愿意离开朕一步。那时朕也找不到你,所以就依了他,让他继续呆在了朕的身边。”
  上清听了,没有一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