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询问美文-书梦重温丛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尺泽集》中的《新年悬旧照》、《乡里旧闻》是孙犁的代表作。以
晚年心境谈往述旧,别是滋味。《芸斋琐谈》诸篇不作长篇大论,但纵横捭
阅,游刃有余,多有警策之论。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30_0072。bmp}
《红玛瑙集》
重读刘白羽是在重读激情。我一直以为刘白羽是当代最富激情的散文
家,而且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散文家。在谈到自己所受郭沫若的影响时,刘
白羽追述道:“幼年时期,我是在吃人的封建礼教中生长的,我痛恨它,但
出路在何方?道路在何方?我是彷徨的、迷惑的。‘五四’的伟大洪流以其
无比的磅礴之势冲击而来。我接触最早,印象最深的是郭老的文学作品,特
别是《凤凰涅槃》,他歌颂火中的再生,这火爆裂开那冷酷如铁、腥秽如血、
黑暗如泣的茫茫宇宙,迎来庄严壮丽的火的欢唱,火的翱翔。这一切在我心
灵深处生了根,我站在黑暗的门槛上,望见了闪耀的黎明。我在文学上是倾
向于这种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郭老的每一首诗,每一部小说,每一篇散文,
都在我心中激起狂澜与热潮。”(《雷电颂》)读刘白羽散文,有读郭沫若
《屈原》中“雷电颂”的感觉。而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在创作中则表现为从
“缠绵悱恻”到“壮美”的美学风格的形成。刘白羽在新版《红玛瑙集》中
曾清晰地叙述过自己风格的变异:“我从《黄昏到夜晚》、《绿》和《关于
长城的回忆》那种缠绵悱恻中挣脱出来,就像抖落了昨天的一身灰尘,走上
今天新的路程,我有了我的散文的新的格调,这是我个人心灵、感情、情操、
美感的变化的必然结果。我穿过激流,越过险滩,冲过硝烟战火,闯过暴雨
狂风,那惊心动魄的大时代能不濡染我吗?”他因此形成壮美之格调,写“激
流勇进之美”。《长江三日》便是代表这种风格的“经典”之作。历史与现
实的贯通,崇高与壮丽的意象选择,瑰丽与酣畅的语体,带有强烈议论色彩
的抒情等等,都在这篇文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读刘白羽散文,不可
不读《长江三日》;但也不可不读《平明小札》。相对说来,我更偏爱《平
明小札》。因为它在辉煌之外有纯净,浓妆之外有淡抹,激情之外有思索。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平明小札》与《长江三日》便是如此,我曾经说
刘白羽对表现时代表现社会现实的兴趣,胜于他对生活的体验;他抒发心灵
感受的个体形式根植于政治文化背景之中。我现在还这样认为。
《干校六记》
在我借给学生的书中,有不少是我珍爱的但被借者遗失的。杨绛先生的
《干校六记》是被遗失的一本。尽管后来重新买到了同样是三联书店出的《干
校六记》,但心中的感觉已和原初不一样。我曾经说《写在人生边上》是钱
钟书小说《围城》的“引子”;我现在想说,《干校六记》与杨绛小说《洗
澡》为双壁。《干校六记》记别,记劳,记闲,记情,记幸,记妄,是为“六
记”。钱钟书先生为《干校六记》作的“小引”说:“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
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
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
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虐,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
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小点缀之
于大背景,小穿插之于大故事,是“微观”之于“宏观”,而于宏观处着眼,
于微观处落笔,正是《干校六记》之特征。它在微观处作了一次历史叙事。
“历史”是在怎样“运动”的呢?在“欢送”下放的场景中,“红旗开处,
俞平老俞师母领队当先。”“俞平老”是指俞平伯先生。再看钱钟书是什么
样的状态:“我们干校有一位心直口快的黄大夫,一次默存去看病,她看他
在签名簿上写上钱钟书的名字,怒道:‘胡说!你什么钱钟书!钱钟书我认
识!’默存一口咬定自己是钱钟书。黄大夫说:‘我认识钱钟书的爱人。’
默存经得起考验,报出了他爱人的名字。黄大夫还待信不信,不过默存是否
冒牌也没有关系,就不再争辩。事后我向黄大夫提起这事,她不禁大笑说:
‘怎么的,全不像了。’”这两处笔墨显示出杨绛叙事与抒情的风格,不夸
张、不渲泄,在从容不迫的叙事中把痛楚深藏于心灵之中。因此,《干校六
记》出版后,即有人称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杨绛不仅给当代散文带
来新的艺术品格,而且用审美的方式存留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美。有
两段文字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房:“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他
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默存向来抉择很爽快,好像未经思考似
的:但事后从不游移反复。我不免思前想后,可是我们的抉择总相同。既然
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每天午后,我可以望见他一脚高,一脚低从砖窑北面跑来。有时风和日丽,
我们就在窝棚南面灌水渠岸上坐一会儿晒晒太阳。有时他来晚了,站着说几
句话就走。他三言两语、断断续续、想到就写的信,可亲自撂给我。我常常
锁上窝棚的木门,陪他走到溪边,再忙忙回来守在菜园里,目送他的背影渐
远渐小,渐渐消失。”一段写“公心”,一段写“私情”,我由此知道了什
么叫“知识分子”,也由此知道了中华民族为何会大难不死。杨绛还著有散
文集《记钱钟书写〈围城〉》、《将饮茶》和《杂忆与杂写》等。
《随想录》
《随想录》不仅对巴金来说是重要的,它在整个当代文学中的意义也不
可低估。于是从巴金在1978 年12 月写了5 集《随想录》的“总序”起,人
们就对这样的写作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期待。人们没有理由不期待着。之后8
年,《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
陆续问世,凡150 篇,42 万字。又有《随想录》合订本一册行世。最近闻知,
《随想录》的手稿本也正在出版之中。我至今仍然记得在新时期文学第10
个年头,当《随想录》5 集全部出齐时,文学界乃至整个思想文化界是怎样
的兴奋。或曰:“这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或曰:“是代表当代文学最有
成就的散文作品。”无疑,在人们看来,《随想录》的出版,是知识分子的
一次精神“圣诞”。我现在也还持这样的想法。知识分子的灵魂在一段时期
被放逐,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其精神曾经处于非知识分子文化的状态。巴
金用林译小说中的话:“奴在身”、“奴在心”表述灵魂的放逐,这样的状
态是当代知识分子最深刻的精神悲哀,当巴金意识到“奴在心者”的可鄙时,
良知与道德开始在心灵深处缓缓地复苏与萌动。在阅读中我意识到,这样的
细微的变化,虽然距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还有距离,但很重要,因为有了这
样的变化,知识分子才能跨越精神的障碍。巴金终于走出了“牛棚”,并且
坚定地说:我是我自己。这是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宣言。我说,“牛棚”是
知识分子溃败的象征,走出了“牛棚”也就迎来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圣诞。巴
金以忏悔的方式、以讲真话的人格力量,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作了一
次认真的清算。巴金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家,但《随想录》有力透纸背的
人格力量,也有动人心魄的思想力量。我并不认为《随想录》使当代散文创
作达到了最高峰。这样说,丝毫没有贬损《随想录》的成就,相反,我们会
接近一个更加真实的巴金。我一直推崇《随想录》,它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
是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后来者看巴金,也许就像巴金看卢梭一样。
《荷上珠小集》
忆明珠作《荷上珠小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年6 月初版,列入“散
文丛书”,收散文19 题26 篇,是作者继《墨汁花小集》之后的第2 个散文
结集。1989 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作者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由诗转入
散文创作,90 年代又有《小天地庐漫笔》、《落日楼头独语》面世。忆明珠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散文是诗人的散文,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散文则是文
人的散文了。作者的书名皆富有诗意而且善于造境,有诗人本色亦有画家才
情。知道的人说忆明珠先生现在的书法、国画已入佳境;还说大家都在换笔
用电脑他却用毛笔。《落日楼头独语》的作者简介便是毛笔手迹,看肖像插
图,是老夫子模样。忆明珠在《待月山房幼读琐忆》中说,“年过六十,案
头洋装书渐渐少,线装书日见增高。这不等于说我在埋头读古书。只是觉得,
人,既然老了,索性就‘老当益老’吧,而表现老的最佳方式,我以为案头
莫如堆古书。人向古书堆边一坐,古色古香中,会益显得‘老气横秋’的。
所以,古书对于我,依然聊作点缀而已。”从《墨汁花小集》读到《落日楼
头独语》,我倒觉得,“古书”不是忆明珠先生的“点缀”而是忆明珠先生
的一种“心境”。我未作过仔细的研究比较,但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忆明珠
和汪曾祺、贾平凹他们在“精神”上有某些相似之处,譬如,他们与传统文
化的联系,譬如,他们的“士大夫”式的性情。我曾经说,“汪曾祺、贾平
凹和忆明珠都给人以‘旧式文人’的印象。除了作文,还‘兼营’书画。我
们可以从‘艺术修养’、‘功夫在诗外’的角度对此作些评论,但我以为意
义更重在情趣与性灵的表现,都不无自我把玩的味道。”(参见拙著《乡关
何处》)贾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