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斤。”
夏树精心准备的这些重量数据和盘托出,果然让皮尔斯等人大感意外,他们此前显然没有用这样精确的方式来权衡自己实际拥有的运力,而除了英国驻军的警戒搜查,他们其实还必须警惕叛徒的告密以及消息的意外泄露。
夏树趁热打铁道:“除了军火物资,我们准备把资金援助从现在的万英镑每年增加到万英镑,而等到你们的志愿军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时候,我们还将提高援助金额。此外,我们还将视情况向你们提供鱼雷艇和作战潜艇,帮助你们真正建立起足以让英**队不敢轻视的武装力量。”
这大概是兄弟会组织者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优厚条件。
因为夏树的慷慨,皮尔斯反而警惕起来,他一脸严肃地看着远道而来的德国王子:“约阿希姆殿下,如果您提供这些援助为抱着控制爱尔兰志愿军的想法,那我奉劝您早些放弃,它只会为爱尔兰的自由**而战。只要达成目的,无论英德之间的战争是否还在进行,我们都将停止与英**队作战。”
夏树一点都不意外:“这是你们的自由,皮尔斯先生,我尊重你们的选择,并保证不介入你们的内部事务。只是恕我直言,在德国击败英国之前,英国政府不可能接受你们的**要求,以你们自己的力量也很难将英**队驱逐出爱尔兰。别忘了,我所说的战争将在一年之内爆发,没有强力的外部援助,你们的志愿军一年之内能达到什么样的规模?”
领袖应有的气势在皮尔斯身上刚有所体现,经夏树这么一说,便当即缩了回去。夏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细节。在这之前,他也从莱奥那里获知了一些关于兄弟会以及爱尔兰志愿军内部权力结构的情况。皮尔斯、坎特等人并非最高领导者,他们主张以武力对抗的方式迫使英国承认爱尔兰的**地位,而兄弟会首领及爱尔兰志愿军创始者奥恩…麦克尔内,却主张以武装对峙而不是直接暴动的形式建立共和,因而他反对同德国人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也就是说,这场面对面会谈,实际是由兄弟会和爱尔兰志愿军内部的武力共和派瞒着组织最高领导者进行的。实际上,他们对**运动的理解代表了多数兄弟会、志愿军成员的观点,同时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抉择。
既已吊起了对方的胃口,夏树开始一步步提出自己的设想:“据我了解,英国政府目前对航空器材的管制还很薄弱,我们可以借助飞机和飞艇批量运送武器弹药至爱尔兰,而你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在近岸水域接运物资,并将物资运往隐秘的储藏点。你们觉得如何?”
皮尔斯考虑了一下:“完全没问题。”
夏树爽快地表示:“只要秘密航线建立起来了,我们可以保证在个月内运送你们所需的支步枪、挺机枪及万发子弹到位。”
皮尔斯并不急于表态,这时,站在坎特身旁,自称“佩尔瑟”的瘦高个主动插话说:“有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你们的毛瑟步枪能否使用英军恩菲尔德步枪的子弹?”
答案是肯定的,毛瑟g是。毫米口径,英军的恩菲尔德是。毫米口径,。毫米的差距是肉眼难以分辨的,而在技术上,口径更大的毛瑟步枪完全可以使用英军子弹,只是准度和射程略受影响,但英军的恩菲尔德步枪反过来使用德军子弹时就会造成炸膛,从这一细节便能够看出德国人在军事方面是多么的禅精竭虑。
不过,夏树没有正面回答,脸上的表情依然如无风的湖面一般平静,他娓娓说道:
“我岁加入军队,读过有关近三百年来每一场战争的记载和描述,并先后目睹过意土战争和巴尔干战争的情形,清楚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要素。从那些以弱胜强的战例来看,军队规模的多寡、武器装备的强弱并不是战争的主宰因素,客观来说,你们要打败英**队是很有机会的,关键在于谁能够坚持得更久——坚持到形势迫使对方妥协为止。如果你们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以个人名义建议你们在英国因战争而全面封锁爱尔兰之前,想方设法建立起自己的兵工厂来,哪怕一开始只能维修枪械,用回收的弹壳加工制作子弹,以及制造简易的炸弹,对于持续作战也是很有帮助的。”
会面谈话开始以来头一次,爱尔兰共和党人兄弟会及爱尔兰志愿军的领导者们通过眼神交流和低声耳语的方式进行讨论。过了好几分钟,他们当中的领头者,皮尔斯,对夏树说:“您说得很对,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援助,理论上,我们可以用你们提供的资金去购买所需的机器设备,但实际具有可行性的办法仍是由你们提供并运送这些机器设备到爱尔兰来。我们同意你们派遣一批技术人员前来帮助和指导我们建立兵工厂、战地医院等设施,但这些人的行动必须完全听从我们的安排。”
“这是明智之选。”夏树说,“可惜巴尔干战事已经结束了,不然你们还可以像我们一样派遣人员随奥斯曼军队作战,唯有亲眼所见、亲身参与,才能真正领会战争技能。”
坎特插话道:“听殿下这么说,想必已经在巴尔干战争中领会到了真正的战争技能咯?能给我们详细讲讲么?”
“巴尔干战争的时候,我因为舰艇建造事务而未能抽身前去,但在意土战争期间,我指挥一支鱼雷艇部队袭击了意大利舰队……没错,就是那场惊动世界的夜袭——伊奥利亚海之战!”夏树漫不经心地泄露“天机”,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两年时间,外界对那场夜袭的内幕仍满怀好奇,意大利人则早已买通奥斯曼官员,从而获知了这个令他们敢怒不敢言的事实。
第125章 觉悟
数月之后。更新最快
黎明前的凯尔特海域,雾薄而寒重,风轻且浪徐。两艘半新不旧的拖网渔船相伴而行,在外海漂泊一日,船舱里已有不少渔获,新近捕上来的鱼仍是活蹦乱跳,压在下面的已是奄奄一息,但船上的人看起来并不急于归港,风帆完全收拢,烟囱口只往外散着淡淡的煤烟。
天边渐渐泛白,水雾缓缓散去,渔船上的青壮汉子皆以亟盼之态远望东方。这少云的晴空忽现一朵“乌云”,它从千米高空飘然降至海面,运行轨迹异乎一切自然现象。见此情形,两艘拖网渔船的乘员纷纷来到甲板,带着惊讶、好奇、感慨等各种不尽相同的情绪翘首以观。在他们的注目下,体型庞大的“乌云”最终贴近海面,它整体就像一枚超级巨大的鱼雷,头部钝圆,尾部设有十字形舵,周身涂成均匀的原野灰色,纵使没有贴上铁十字徽章,在那些大型航空博览会上的轰动展示早已让它们成为德意志的又一专属标志。
在这艘齐柏林飞艇的前下部,框式吊舱之轻巧与硕大如云的体型形成鲜明反差,身穿黑色皮衣、戴着防风眼镜的驾驶员酷劲十足,他们在降下之前就已通过灯光信号确定了接头对象,等两艘拖网渔船加速驶来,他们便已开始将一扎一扎的物件抛下吊舱,这些颇具分量的物件被置于简易容器内,借助充气囊而漂在海面上,拖网渔船上的接应者只需将其一一捞起带走即可,免去了直接卸运货物的麻烦,亦可从容应对恶劣天气导致飞艇无法低空滞留以及其他紧急情况。
将整整二十扎物件抛下之后,飞艇成员朝渔船上的人们挥挥手,结束了这场无言无据的交付。如同来时一样,状若鱼雷的齐柏林飞艇迅速上升——在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前,飞机的爬升速度远逊于此。它最终回到了千米高空,优雅从容地往北转向,朝着爱尔兰的海岸飞去,此时吊舱里已无半件违禁物品。
且不论飞艇吊舱里装运的是军火还是邮件,当这艘身长达到米长的空中巨无霸出现在爱尔兰上空时,英国驻军如临大敌,沿途各兵营、要塞皆动员警戒,并以人力监视其行踪。几个小时之后,飞艇到达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从市中心上空经过,最后在运河北岸所建的航空塔系泊停靠。随着不莱梅…都柏林的定期航线的开辟,都柏林居民基本上每个星期都能目睹齐柏林飞艇的身影,久而久之,他们已经对这体型超乎想象的飞行物见惯不怪了,但心中的那份敬畏已经扎根,在许多人看来,工业科技先进、军事力量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已然具备了改变世界的强盛国力。
在都柏林的英国驻军官员和警察人员的监督下,格莱特…凯斯门特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才将吊舱里的邮包全部卸下,然后无一例外地接受开包检查。通常情况下,这些邮包都是以私人名义从德国寄运到爱尔兰的快件,大如整框的梨子酒、整台的照相机和设备部件,小若光学镜头、香水和信件,有时候也有一到两名乘客购票随行。返程的时候,飞艇又将装上从爱尔兰寄往德国的邮包,往往是威士忌、水晶制品、手工织物、起司乳酪之类。
当航空公司在本地雇佣的爱尔兰人忙于装卸物资的时候,两名穿着黑皮衣的飞艇驾驶员则在系泊塔旁的帐篷里面休息,他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肆无忌惮地用德语交流,从旁监视的英军官员虽对德国人心怀成见,但这家航空公司名义上是由英裔爱尔兰富商凯斯门特爵士经营,各项手续均获当局核准,租借齐柏林飞艇、雇佣德籍驾驶员亦属正常商业行为,只要没有越轨行为,他们便也无话可说。
差不多同一时间,两艘拖网渔船慢悠悠地驶回科克湾,它是利河、欧文波艾河和巴尔纳克拉河等几条河流的入海口。从科克湾向北航行约海里可达爱尔兰东南部最大的港口——科克港,但两艘渔船向西行驶,沿着欧文波艾河溯流而上,驶过克罗斯黑文,在湖状的开阔水域悄然遁入沿岸的某个小渔村……
四天后,一辆装运草料的马车沿崎岖难行的山路抵达基拉尼湖附近的一处山庄。待马车驶入门窗严密的仓库,人们用木叉挑开草料,从车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