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74 艇9 人全部救起。

关于“沱江”的命运,有两种说法:一是它被“柳江”等舰拖至马公
附近海域沉没,一是被拖回马公因无法修复而报废;两者在宣传意义上略有


差异,但在对敌海军实力统计上并无不同,东海前指情报部门毫不犹豫地将
“沱江”从国民党海军序列中剔除,在“沱江”二字旁边用红笔打了一个×,
并注明“已歼灭”。

与灰头土脸的鱼雷艇不同,初试锋刃风头出尽一战成名的高速炮艇被
《战斗总结》着着实实鼓吹夸赞了一番:高速炮艇中队是组建才一个月的部
队,一建立就南下福厦前线,未经过专门训练,技术水平低,对武器装备的
性能不熟悉;士兵中有60-75%是1957 年入伍、1958 年上艇的。大部分战
士及部分干部精神上过于紧张,怕打不好仗,完不成任务;还有部分人员存
在着畏难情绪和急躁情绪。舰队水警区首长和大队党委针对部队情况和存在
的问题进行了反复教育,讲明封锁金门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敌我情况及力量
对比、我在军事上、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同时在部队中广泛地开展了军事民
主,反复研究了小艇打大舰的战术,从而鼓舞了士气,使部队情绪高涨、斗
志昂扬,树立了积极歼敌的思想,增强了战斗信心。

高速炮艇部队贯彻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近战夜战的
战术,取得了以小胜大的战果。艇队在接敌中。发现“沱江”至“维源”间
距离较近,如我不能在20 分钟内插入其间,就不能阻住“沱江”,如让其会
合,战斗就会复杂化。因此,从开始就采取高速航行,迅速先占领有利地位,
当距敌约3 海里,而“沱江”进行拦阻射时,仍不变速率,直到我三艇完全
将“沱江”包围截断其进路,才开始减速,转以猛烈射击予敌以歼灭性打击。
仅二分钟就将敌炮火打哑。首先集中火力杀伤其舱面人员,使其失去战斗能
力。当敌人火力被压制下去后,一面继续封锁敌火力,一面迫近射击敌船体
及机舱等要害部位,从三千米一直打到三百米,自始至终使“沱江”号一直
处于我包围之中,使敌舰完全失去抵抗能力。敌舰被打得团团乱转,呼救求
援,并曾两次向我艇冲撞,企图突围逃命而未得逞,创造了小艇以37 毫米
火炮重创敌舰的范例。

大队长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报话机里以简短而有力的战斗鼓动口
号:“同志们,你们打得好!”“应再加油,消灭敌舰!”“我们击沉它,不让
它跑掉!”同时各艇干部亦提出鼓动口号,因此,战士们的战斗情绪就越发
的高涨。由于战斗情绪高张,所以就打得越猛越狠,与此次战斗取得胜利也
是分不开的。

这次战斗是初次使用高速炮艇协同鱼雷艇作战,炮艇大队指挥员协同
作战的思想明确。艇队在接敌中首先发现“维源”、“柳江”,距离八海里,
拟采取右梯队对该两舰攻击。2 分钟后,又发现“沱江”号,距我只5 海里,
因此又临时改变队形为左梯队对“沱江”号攻击。“沦江”至“维源”舰间
距4-5 海里,当时改变决心的依据是:攻击“维源”、“柳江”号可直接配
合鱼雷艇行动,但因鱼雷艇正对该两舰接近攻击,敌舰未发觉前,炮艇不宜
先攻击,并且后面还有“沱江”号,对我有威胁。因此,炮艇大队指挥员就
确定先对“沱江”号实施攻击。这样不仅可能打击“沱江”号,且主要可保
障鱼雷艇的战斗行动,同时还直接威胁着“美”字号舰不能顺利卸载。

仗打砸了,闭门检讨。仗打赢了,一好百好。战场上的颂歌,永远是
唱给胜利者听的。

不管怎么说,此役确实显示出高速炮艇小、决、猛、狠、准的优长。
从此,高速炮艇大有逐渐取代鱼雷艇之势,遂成为大陆近海攻防的利器。这
些长不过三十几米、排水量百吨左右、被台湾区分为“里加”级、“上海”


级、“湖川”级、“山东”级的炮艇族曾长期困扰着国民党海军。安装于艇首
艇尾的双联37 炮,单发命中威力不算大,每秒平均四发的连续命中却是一
件要命的事,特别是夜间,无论多大的兵舰,一旦被它紧紧咬住,便很像一
头硕大的瞎眼盲牛被一群骁勇的猎狗团团围攻,威猛而可怜势单,力大而无
奈敏捷,只能束手就缚,再难挣脱。我认识的海军朋友们都说:高速艇37
炮的威风,是从“九·一”海战中打出来的。

※※※※※


公平而论,“九·一”海战是一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战斗。大陆沉
没两条鱼雷快艇,台湾报废一条“江”字号炮舰。数量上大陆略微吃亏,吨
位上则台湾并不上算。

海战惊心裂胆的炮声终归沉寂,唯有“沱江”尚未扑灭的余火在大海
上烛光般明灭闪烁。“美坚”号虽未伤毫毛,侥幸身免,但已是惊弓之鸟,
勿敢卸载,匆匆驶出料罗湾,撤返澎湖。尽管大陆方面此时在台湾海峡并无
潜艇活动,它还是神经质地多次进行反潜备战,向四面八方乱丢了一阵深水
炸弹之后方敢继续前行。

“美坚”号上的几十名记者,亲眼目睹了一场火爆缭眼的海战场面,一
个个冷汗涔涔、余悸难平。战火余生,又喜极而泣,你拥我抱,握手相庆。
甫返澎湖,他们纷纷抢发海战亲历记,结论都是:金门已被完全封锁了!

记者们没有言过其实,五天之内,台湾舰船无论白天夜晚,再不敢贸
然驶向料罗湾。
此役,大陆方面击沉“美”字号运输舰的战斗目的虽未达成,但“侧
背之剑”再次劈击,封锁料罗的战役目标却部分地达到了。
心烦神躁的蒋“总统”在官邸来回踱步,最后,只说了一句:第七舰
队如不介入,金门堪虞!

第七章 “牌”

停射三日,敌人打炮也不准还击。毛泽东出“牌”3+9=12,这道加

法可不简单
杜勒斯力主对中国大陆使用战术原子弹
有一个关于杜勒斯和周恩来的流传甚广的故事
赫鲁晓夫对艾森豪威尔进行“核讹诈”
毛泽东的命令让叶飞极为吃惊
大战,毛泽东不在作战室

1


金门岛,金门岛,四面八方围住了。
飞机不能落,军舰不能靠。
再要增兵难上难,不挨鱼雷就挨炮。


…… 

一个刚刚摘掉文盲帽子的大陆年轻炮手刘树泉,在排队打饭的时候,
突然间心血来潮,诗兴大发,他敲打饭盆合辙押韵地唱了一首自己乱诌的“歌


谣”。全班战士也一起敲打盆碗为他助兴,阵地上响起一片有打击乐伴奏的

欢笑声。刘树泉盛了满满一盆猪肉炖粉条继续诌:

红烧肉,香气飘,

那边儿馋得不得了。

舔舔嘴皮咽唾沫,

用劲儿勒紧裤带腰。

…… 

刘树泉夹起一块大肥肉,填进嘴里,嚼得嘴角流油。他没有想到的是,
他的无甚文采的“大作”刚巧被一位记者听到笔录,几天后竟上了北京的大
报。

古人云:胜战之卒,叩鞍而歌。

※※※※※


刘树泉唱的没错,经过近10 天的封锁作战,金门只剩下一条窄窄的门
缝,日补给量仅相当战前的5%。

金门被强力封锁后的窘迫从其打炮的路数中也可窥见一二。开始,大
陆发炮后很快还击,并常常先发制人地打出炮来,后来几天,仅进行一些扰
乱性射击,较大规模的集火射愈来愈少。这反映金门一方面因炮阵地受打击
学得精乖了;另一方面,则说明他重视了弹药的节省使用,以防大陆不知何
时便可能实施的登陆进攻。

海运、机降不成,补给便主要依赖空投。但同样难题多多。飞低了吧,
惧怕大陆的高射炮群。飞高了吧,空投物又易飘落山区大海。白天飞,危险
性太大。夜间飞,又难以准确投放。台湾的运输机群以绝大的果敢每日数次
履险犯难,问题是,杯水车薪,小雨解不了大旱。

物以稀为贵,民以食为天,在大陆观察镜中,曾看到两个以上单位的
守军士兵不畏炮火,争抢空投物品的精彩画面。而且,草绿色的弹药箱一般
不抢,抢的都是黄色、白色的食品箱食品袋。

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说:照此样子再围他个把月,
金门就是第二个“长春”。

再围个把月,甚或,就在此刻,合乎逻辑的作战行动便是挥师渡海,
夺取金门,福建前线从士兵到将军,都在兴奋地、半公开地议论着这个话题。
人们自然而然把目光朝向刚从北戴河飞返厦门前线的叶飞,希望从他的一句
话甚至一个眼神中获得令人鼓舞振奋的答案。

叶飞没有答案。离开北戴河之前毛泽东对他没有任何交待。这似乎很
难理解,但事实就是这样。毛泽东和中央的同志正全身心地投入对钢产量和
大跃进的讨论。

临行前,只有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说了些“前方打得很好”之类的鼓
励话,最后一句嘱咐:“这是一次政治仗、外交仗,一切要听主席、军委的,
前边不能出一点差错。”他记住了。

叶飞不露声色。他明白,此次渡海攻金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否则,军
委必须早做安排部署。然而,下面一片摩拳擦掌热火朝天的情绪依然感染着
他,激励着他,他比谁都更盼望将五星红旗插上金门这一天哩。是啊,九年
了,一个抗日战争都打完了,满头乌丝一半白,金门竟然还在胡琏手里,没
有这个道理嘛!得承认,金门确实不好打,但决不会比当年打莱芜、打孟良
崮、打济南、打淮海、打黄维、黄百韬、邱清泉、杜聿明更难吧,只要毛主


席一声令下,我。。※※※※※

毛泽东的命令终于来了。不但黑头发黄皮肤的敌人和黄头发白皮肤的
敌人没想到,连自己人都大吃了一惊:这是什么意思?9 月2 日下午15 时13
分,敌驱逐舰“信阳”号、“丹阳”号和猎潜舰“柳江”号、“北江”号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