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干了十年,那是一个忘不了的记忆。老了,想想过去,精神上好像有些安
慰。

我退休后生活还可以,一个月拿个五、六百块,比在部队时少个一、
二百块,说得过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住三房一厅,四十几个平方,也
可以了。有时也有怨气,但一想那些死去的战友,他们干革命得了什么嘛?
就啥气也没有了。1947 年一次战斗,我两条腿挨了机枪,左腿伤到筋右腿
伤到青头。卫生员给我紧急包扎、止血。国民党反击,距我还有三四百米。
指导员命令机枪班长把我背下去。班长说:我的班打得只剩两人啦。指导员
说:剩一个人也得把他背下去。班长就背起我跑,一边跑一边说:只要我活
着,就一定把你背回去。我的同乡贾乐开也替换班长背了我一段。后来,打
兖州时,卫生员死了,指导员和贾乐开打淮海时死了,机枪班长打厦门时死
了。救我的四个人,都先后牺牲,只有我活了这么多年。

战争残酷呀!想想烈士们,我挺知足了。

梁文科老人转业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厦门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退休
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厦门渔港指挥部副指挥。

现在,你若到警备区或渔港指挥部去打听,知道梁文科这个名字的人
已不是很多。但你如果到青屿去打听,所有的干部战士都会很自豪地告诉你:
他是我们的老连长呀。每年,梁文科到青屿去讲传统已是新兵下连后的必修
课。过了时间不到,连队还会派人去接、去请。三十几度春秋过去,他梁文
科依然是青屿战斗集体重要的一员,他的名字已经和青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了。

问题是,现在中国,福建,乃至厦门,又还有多少人知道青屿?老人
告辞。最后的话语是:你多写写烈士们,给他们扬扬名。甭写我,我很普通,
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值当写。

站在旅馆玻璃窗前,看老人瘦削的背影踽踽远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之
中。就是那一刻,我决定要用一节来写梁文科和青屿。

不仅仅是记录一个从万余发炮弹破片中走出来的普通人和普通小岛,
而且是记录在毁灭性冲击波中立于不败的意志和信念。

4


午夜,炮战方酣。

一发燃烧弹在三炮阵地上爆炸,弹药库周围起火!

火是白色的,像一片耀眼的碘钨灯。烟是灰蓝色的,像一团团随风蠕
动的棉絮。

大火浓烟吐着几丈长的舌头,顺着弹药库的出入口往里窜。

又一发敌弹打中了交通壕上的掩体。猛烈的冲击波将火窒息,塌下来
的沙石封死了弹药库的通道和出入口。

险情自然排除。

战士们都松了一口气,大炮又开始吼叫。突然有人喊:“不好,李士生
(弹药手)被堵在弹药库里了!”阵地上的气氛顿时又呈现紧张。


所有可以暂时离开战位的士兵都冒着炮火奔过来。工兵五连指导员王
邦德正在旁边阵地指挥抢修工事,也带着一排赶到现场。

没有谁下达命令。抢救战友就是命令。炮兵和工兵一起动手,锹挖镐
刨,铲去了覆土,砍断粗梁,在弹药室顶端开了一个“天窗”。

洞口,冲出一股股浑浊的烟雾,把人熏呛得昏晕欲倒,鼻涕眼泪一起
流。

王邦德屏住呼吸,强睁开眼,扒在洞口,打着手电筒往里照,隐隐约
约发现离洞口五六步远的地方,李士生正头冲下趴在那,任凭众人大声呼唤
也不动弹,恐怕早已凶多吉少。

三班长杨耀明把帽子往地上狠劲一砸,说了声“指导员,我下去!”撑
住洞口就往下跳。王邦德赶紧用手电给他指路。眼瞅着他一阵乱摸,终于抓
到了李士生,拖了两步,只来得及喊出一句:“拉不动啦!”便一头摔倒在地。

二班战士管在贤急了,在嘴上蒙一块毛巾,纵身跳下。弹药库内已没
有多少氧气,浓烈的硝烟是掺杂了多种有毒气体的氧化碳,超量吸入,轻者,
会伤及大脑及神经系统,重者,将危及生命。管在贤大声咳嗽着向里模,刚
刚摸到班长,自己也倒了下去,前后还不到10 秒钟。

王邦德在洞口看得真切,把手电筒往旁边人的手中一塞:“你们拿着!”
跳了下去。同志们急忙围住洞口,也不管敌人的炮弹正在寻找目标,十几只
手电一齐往洞里照,大家却在喊着:“指导员,小心呀!坚持住!”这时候王
邦德已经抱住管在贤的腰,咬紧牙关一举把他托起来,对着洞口说声:“你
们快往上拖呀!”又摇摇晃晃回过头去抱第二个。他拼着最后一点气力,把
杨耀明也托了起来。洞口拉起杨耀明,王邦德便一头栽倒。

战士钟伯添跳下去,刚刚抱起王邦德,就全身发软,昏倒在地。

六班万金根跳下去,没走几步,也倒下了。

六班长黎木容跳下去,他动作迅速,麻利,终于把王邦德和两名战友
托了上来。

一场惊心动魄的救人与救“救人者”的战斗结束了。其结局是为了抢
救早已被毒气闷死的李士生,指导员王邦德牺牲,三班长杨耀明、战士管在
贤等负伤。

战士们尤其怀念王邦德。他当时不过二十七八岁,因长期闹胃病,又
长着一脸络腮胡,人显得格外的瘦、苍老,这副模样在十八、九岁年轻人居
多的连队,倒具有了一种长者的风范。王邦德到底是“严父”还是“慈父”,
战士们说不清,都说他平时好训人,训着训着有时候脏话就出来了,弄得人
挺难接受。又都说他确实是全身心地爱兵,像攒下微薄的津贴费给伤员买鸡
蛋,大热天拎着水壶挨着班给战士送凉茶,演习时全副武装还抢着背伤员这
类事,他经常干。就在十几分钟前,他看到一个战士抢修工事磨破了手,还
马上把自己的手套脱下来命令那个战士戴上。士兵们回忆,有一次晚点名,
他为个战士违纪而大发脾气,说着说着走了嘴了:“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恨铁
不成钢吗?我要不是把你们这一百来号人都看成我儿子,我他妈才不管呢!”
平时,没有人敢去触犯王邦德的“权威”,但并不等于对他就没有意见。连
队发扬民主,有人尖锐提出:“指导员有军阀主义。”他虚心地在小本上记着,
散了会,他把提意见的人拉到一边,悄悄说:“你小子以为找个妈妈婆婆来
就能带兵吗?自古而今,没点‘军阀’还真治不了军哩!以后别吃饱饭撑的
瞎提意见。”王邦德突然间去了,报纸上的文章称他为“共产主义战士”。在


工兵五连,没有人去细细推敲这样一个称号对于他是否贴切,工兵五连对他
的评价是一片无言的痛哭之声。喜欢他得过他帮助的人哭,挨过他的批评、
对他有意见说他有“军阀主义”的人也哭。听到他牺牲的消息时哭,待到给
他开追悼会、下葬的时候又哭。工兵哭,炮兵也跟着哭。

一个基层指挥员,身后能得到那么多士兵的眼泪,那他一定得到了最
崇高的奖赏。

蒙古族的传统认为,战场上,士兵的血是从胆里流出的。士兵的泪是
从心上流出的。

※※※※※


我查阅了自8 月23 日至9 月20 日炮战最为激烈的一个月内,福建前
线指挥部发往北京的战况统计,我军总共阵亡49 名,失踪8 名,轻重伤202
名。

对于一场大战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况且只是对岸损
失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很小的伤亡,在某种意义
上甚至也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只要首先想到保存自己,安业民、王邦德
今天大概正在安度晚年。

时光过去了三十余年,当和平的曙色映照着宁静的海峡,昔日的刀光
火影早已悄然褪去之时,有人或许会问,王邦德和那些死者伤者所付出的价
值是什么?一位当年参战的中级指挥员沉思良久,用激昂亢奋的声调吟诵了
悬于客厅的他书写的两对条幅。

一幅是:勇为戎德,忠乃武魂。

另一幅是:国在山河破,人逝正气存。

5


得承认,那场炮战中活着的英模,炮三师十七团四连二班三炮手胡德
安该坐第一把交椅。

1959 年,重伤初愈的胡德安到北京参加炮兵第二次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受到极其隆重热烈的欢迎。高级首长们看望、合影、题词。工厂、学校、机
关、街道争着抢着请他做报告,一共讲了四十五场,听众达七万人次。参加
国庆十周年观礼,在纪念大会主席台上,他坐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
后排。陈毅、聂荣臻、叶剑英三位元帅握住他的手说:小胡,你不愧是人民
的“钢铁战士”呀!

胡德安也没想到,自己为保一门炮出了名。

※※※※※


炮战前夕,二班的战士们一边擦炮一边拉呱。一位新战士忽发奇想,
提了一个怪怪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大炮,咱炮兵可咋办哪?一个说:咱就当
步兵呗,端步枪、冲锋枪照样能把敌人打垮。

另一个说:没了大炮,任务也照样得完成。咱们一人背一发炮弹游过
大海去,和目标同归于尽。

装填手胡德安说:别瞎扯了,没有了大炮,咱炮兵就成了一堆肉,每
天吃喝白长膘。记着,炮兵有啥别有孬,炮兵没啥别没炮。大炮可是咱炮兵
的性命根子。

※※※※※


战斗打响,四连二班的炮打得很顺很畅。

胡德安像一个大力机械人,快节奏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抱弹,转身,


猛力一推,将炮弹上膛,装填药筒。。伴一声巨响,炮口喷出二尺长的光焰,
大炮整体剧烈地蹦离地面,过一会儿,便可看到对面金门又绽开一簇灰白相
间的烟花。

一门炮二十四发。

上百门大炮上百个二十四发。

料罗湾海面激起了一座座水的山峰,沙滩上烧成了一片烟火的海。

第二十五发刚刚上膛,弹药室便被敌弹命中,轰然起火。火焰如山洪
爆发,带着呼呼的鸣啸奔泻到炮床上。

班长带着战友们紧急撤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