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权-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臣子们一个个都比他年长,也一个比一个会说教,什么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做的,难得有一次他这个皇帝让这满大殿的文武大臣们都齐刷刷给镇住来的情况。

    “诸位爱卿,觉得朕这个《强令致仕年限诏》如何?”朱祁镇很满意群臣的反应。

    一个个都不说话了,显然,每个人都有私心的,反对也不是,不反对也不是。

    “敢问皇上,这是针对文官吗?”

    “这是当然。”

    “老臣没有异议!”没想到的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皇帝这个《退休年限诏》的人居然是礼部尚书,兼领詹士府詹士的胡濙。

    胡濙是洪武七年生人,今年是正统十一年,算起来的话,胡濙今年已经是七十周岁了。已经超出这个退休年限两年了!

    那他不是要从礼部尚书的上退下来,告老还乡了?

    这胡濙可是永乐爷的宠臣,历经四朝不倒,可谓是大明官场上的不倒翁。

    他也要退休不干了?

    “胡老爱卿觉得朕这个诏下的好?”朱祁镇惊喜的道,其实他也有些忐忑的,改变文官退休年限,而且分品级,等于说一下子缩短了很多人官员做官的年限。

    超过四品,你就继续干十年,不然。你就得把官交上去。让下面年轻的人上来。

    这个改变不可谓不大,而且计算是四品上的官员,这致仕的年限也缩短了五年,若非皇帝夺情。也只能终止于六十五岁!

    按照这个新标准。胡濙虽然官居二品。还领着一品俸禄,但超过六十八岁这个年龄标准,他早就该退休致仕了。

    “那武将呢。皇上,咱们是不是也要提前致仕呀?”成国公朱勇出列问道。

    “武将致仕的年限暂时不做改变,这一次只是针对文官!”朱祁镇道。

    限制文官!

    这让所有的官员心中一惊,皇帝难道要对文官集团下手了吗?

    “朕这是接受杨阁老的建议,经过慎重考虑,才做出如此决定的。”朱祁镇把杨溥这个要走的内阁首辅给抛了出来。

    杨溥知道,自己要走,就得给皇帝挡下这最后一枪,不管他有没有建议过,他都得承认。

    这也许不是皇帝自己想出来的,但从他嘴里说了出来,那就是代表了他本人的意思。

    “老臣确实对皇上由此建议,这也是老臣有感而发,随着年纪渐大,这精力思维都不如从前,有时候想问题,做事情都是去了锐气,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我们这样一群老头子,那大我大明朝如何开创比肩前人的辉煌呢?”杨溥动情的说道,“所以,老臣经过左思右想,觉得,咱们这些做官的,做到六十岁就够了,该把权力交出去了,让年轻人接着干,我们也可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多好?”

    “杨阁老说的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算致仕了,一样也可以给皇上给朝廷出谋划策的嘛。”郭怒突然开口道。

    那是他接到了孟岩的暗示,这时机要是不把握,那就真的傻了。

    “郭爱卿也支持朕的《强令官员致仕年限诏》?”朱祁镇大喜,文臣里有了胡濙和杨溥两位德高望重,还是硕果仅存的辅政大臣支持,武将里面,权势威重的锦衣卫指挥使也表示支持,这说明他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微臣觉得皇上这个《强令官员致仕年限诏》很好,不过就算是致仕的官员,也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为朝廷和皇上尽忠。”郭怒道。

    “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朱祁镇含笑的问道。

    “但凡年老致仕的官员,朝廷可以以幕僚或者智囊的方式予以返聘,他们可以为皇上提供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建议,但是不做任何决策。”郭怒道,“就比如杨阁老,皇上答应让他致仕,同样可以在内阁留任,待遇不变。”

    “返聘?”

    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郭爱卿,这返聘是什么意思?”皇帝问道,观察这君臣二人的表情,怕是凑在一起演的双簧吧?

    老丈人不地道,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自己一点儿风声都没透露,别忘了“返聘”这个词儿还是自己教会他的。

    “这个返聘的意思,顾名思义,这就是不在官位了,但是有些方面还需要借重,留用,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郭怒故意的拿捏了一下,郑重的解释道。

    “郭大人意思是,这返聘回来的人就相当于幕僚了?”

    “差不多吧,不过这个幕僚不是强制性的,是自由的,不愿意干了,可以直接走人,谁都不能阻拦,皇上也不行,继续干也可以,但也不能一直干下去,最多不超过五年。”

    “郭爱卿这个提议不错,这既可以让阁老继续发挥作用,又能让下面的人上来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朱祁镇十分满意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定首辅(一)

    大明朝开国时原先是设有中书省,中书省的最高负责人就是丞相,后来朱元璋为了铲除李善长等淮右功臣集团,废除了丞相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相权过大之后会威胁到皇权。

    到了永乐皇帝上台,繁重的政务,事无巨细,皇帝吃不消了,又弄出一个内阁制度,这个内阁设学士数人,品级不过五品,主要是给皇帝处理政务配备的秘书或者助理,为皇帝提供建议的。

    这样皇帝处理政务就轻松多了,大大的方便。

    但是内阁的权力很快就慢慢壮大,到了仁宣朝,内阁已然成为朝廷权力中枢,也成了文官集团掌控这个国家权力的机构。

    郭怒的建议分明是想让内阁重新变回它当初诞生之时的职能,只提供政策建议。

    这一下文官们的眼神看郭怒立刻变得锐利起来,完全就跟阶级仇人差不多。

    孟岩也捏了一把汗,老丈人这是自己把自己推到火上烤了。

    但是,还有人比文官集团还要紧张,那就是宦官集团,如果让郭怒的建议最终得逞。

    那么宦官想要达到干涉朝政,甚至左右朝政的目的就会彻底化为泡影!

    内阁和内廷表面上是对立的,可不论是内阁还是内廷,离开了对方都玩不转。

    这就是跟明朝皇帝设计的内阁“票拟”跟司礼监代行“批红”的制度有关了。

    当然,就现在这个时候。内阁职权还不如中后期那么大,但是内阁的权重在仁宣朝得到加强,到了正统朝,因为皇帝年幼,太后辅政,内阁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太后在政务上又倚重三杨,三杨又是内阁成员,这就让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

    首辅的权势日重,六部尚书的权势自然也就下降了,不过这个时候。首辅的位置还不如中后期那么威权大。

    但首辅已经是实质上的宰相。许多职权和职能已经完全跟宰相的职权重合了。

    原先内阁大学士,秩不过五品,而且都是秘书性质,即便是才能出众。没有资历。也无法号令百官。

    自三杨担任宰辅。他们又是大学士,又是六部的尚书,资历、学识威望都有了。这内阁首辅自然成了百官之首,实际上的宰相了。

    这宰相之位对文官来说,吸引力可是致命的,能够做到宰相,那是文臣最高的等级,还有比宰相更大的文官吗?

    这大殿上的文官,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想坐上那个位置?

    皇帝图自己轻松,弄出一个内阁票拟制度,但又怕内阁权势过大,到时候连皇帝也得服从内阁,所以,又弄出一个司礼监”披红”的制度来。

    让内臣来牵制外臣,这倒是个不错的招儿,可惜,内臣都是些阉人,大多数没文化,人没有文化就已经很可怕了,这太监要是没了文化,那就更可怕了!

    这些人没了前途,又没了做男人的乐趣,加上失去自由,性格自然变得跟正常人有些差异。

    让这些人掌握朝政大权,无意是一种儿戏的行为。

    老朱家是比较相信血统的,老子英雄,儿子也是好汉,这阉人虽然有缺点,可是优点也很突出呀,听话,顺从,而且不会造反。

    太监造反,就是当了皇帝,这江山还能传下去吗?

    所以,这些人可以放心的用,不识字的,宫里开识字班,找人叫他们识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要学了,只要学习如何效忠皇帝就行了。

    权力跟金钱是密不可分的,这太监忽然有了权力,他们对金钱的**就释放开来。

    而且有些人在这方面是极度贪婪和自私,就比如王振自己,在这之前,有人看着,管着,他还不敢太过放肆,可等到他把三杨中的二杨搞掉之后,在等到宫中那位压着他的张老太后去世,就变得不可一世起来了。

    张老太后去世不过三年,他就疯狂的敛财,大兴土木修建府邸和家庙。

    他一个太监哪来这么多钱,还不是收受贿赂和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

    矫诏封官这种事情他都敢干的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内阁在杨溥手上,对王振虽然有监督的权力,六科也有封驳的权力,可是,谁来出头呢?

    杨溥是看到二杨一个病死来一个被迫辞职,自己若是硬要跟王振对抗,怕是也没好下场,因此就装作看不见,任由王振胡来。

    王振擅权,并且最终酿成“土木堡”之祸,这跟杨溥这个内阁首辅纵容是分不开的。

    当然,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杨溥身上,杨溥只是明哲保身,他看得出来皇帝对王振的信任,内廷中又无人能制衡王振,孙后跟王振的关系又十分亲密,钱皇后虽然位尊,可上面还有一个孙太后,她本人性子又敦厚,恪守后宫不可干政的祖训,这才让王振在内廷迅速做大,以至于皇亲贵胄都纷纷巴结,称之为“翁父”。

    王振也知道,自己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信任,哪一天皇帝不信任他了,那他就可能跌向深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