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30.重生之官道-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围时的分歧,裘局长认为失业人员如果是单亲家庭可以列入其中,陆局长就偏偏不同意,说到这儿裘局长就叹口气,“单亲家庭,孩子往往因为成长环境,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再出现失业的情况,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他们应该得到关爱啊!”


  唐逸知道,裘局长和陆局长一直都不合拍,现在协调成立再就业培训中心,分歧就变得越来越大,说到底,就是为了争夺再就业培训中心的主导权。


  唐逸微微皱起眉头,近来市直各委办局的头头脑脑向自己靠拢很快,尤其是林主任出事后,就算和那边一直走的比较近的干部,大多也开始努力争取自己的好感,免得自己大权在握时秋后算账。


  当然,也有少数干部继续对自己阳奉阴违,民政局陆局长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表面上对自己很尊重,例如在“救人英雄落难”事件中,陆局长见自己关注,就大张旗鼓组织了社会捐款活动,但更多的倒好象是为民政局博取一个好名声。


  而在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低保制度的社会最低保障金时,黄琳提出应该提高保障金标准,他就和财政局局长李阳一唱一和,李阳哭穷,他则认为现阶段黄海市的消费水平,160元的生活保障金已经不低了。何况就算增加20元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黄琳的意见很多时候是贯彻唐市长意志的,他们反对黄琳的提议,其心思可想而知。


  唐逸当时就狠狠批评了他。唐逸是很生气,不是因为他们反对自己,而是因为陆局长说起二十元时的轻描淡写,唐逸的话没有留半分情面,“你波涛同志拿二十块钱不当什么。是,二十块,在你眼里,就是一包烟钱,但对那些极度困难地群众。就可能是救命钱,是可以每月改善一次生活的暖心钱,是可以为孩子多买几本书的欢喜钱,是体现党和政府关心的爱心钱!”


  谁也想不到唐逸会在会场直接训斥一名正局职,当时陆波涛脸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财政局李阳局长也蔫了,将黄海市社会最低保障金提高到每月180元当然也就顺利通过。


  或许也是因为唐逸那次训斥了陆波涛,才使得裘局长定了心,时不时就在唐逸面前磕打陆波涛几句。


  虽然唐逸对陆波涛没有什么好感。但也实在有些厌烦裘局长地作为。


  唐逸就皱了皱眉。道:“劳工部门和民政部门几百名干部职工。搞了这么久。区区一个就业困难人员地范围都搞不出结果?”


  裘局长就吓了一跳。忙道:“快了。主要是陆局长……”


  唐逸摆摆手。“我不管是谁地问题。尽快。抓紧时间。不要再互相扯皮!”


  裘局长就不再说什么。连连点头。


  在裘局长向唐逸汇报工作不久。劳动局和民政局很快联合发文。明确了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在文件里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地登记失业人员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地。可以作为就业困难人员对其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女四十周岁以上、男五十周岁以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单亲家庭;夫妻双方均失业;城镇家庭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特困职工家庭;残疾人;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地被征地农民;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地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


  八月初,黄海市再就业培训中心挂牌成立,在华逸慈善基金、红日集团、霞飞集团、明湖酒店、万宝超市等数家企业扶持下,中心对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免费培训的方式,持待岗证以及低保证者,均可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考核。可选择的课程包括营养配餐、月嫂、育婴师、居家养老护理员、制冷工、平面设计、电工、化妆师、计算机维修、计算机应用、美发师等等。


  再就业培训中心设在黄海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内,师资力量由职校安排,而再就业培训中心由黄海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直接管理。


  黄海市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自然是唐逸挂名,常务副组长为主管文教体育的副市长段贺军,实际上的工作也是由段贺军负责,他任总工会主席多年,对职工工作可谓驾轻就熟。


  政府两位副秘书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是发改委、劳动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等相关单位地一把手,另外还有人民银行黄海分行的行长和市总工会主席。


  唐逸还兴冲冲参加了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又在早已开课的美容美发班理了个发,当时相机闪烁,为唐逸理发的下岗女职工脸通红,手一直在抖,最后是美发教师扫尾,免得将市长大人的发型弄得不伦不类地。


  黄海市水泥厂是一家千余名工人,年利润过千万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为黄海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企业,水泥厂前身是上世界二十年代的德国人创办的三明水泥厂,堪称开近代黄海市重工业之先河,由该厂首创生产的“三明牌”水泥,当时可与欧美各国水泥媲美。建国后,“三明牌”水泥开始出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黄海大多数标志性建筑,从黄海宾馆到华天大酒店、乃至内外高架桥、南江桥等,都是“三明牌”水泥的杰作。


  唐逸驻足水泥厂厂门前,感慨地叹口气:“为黄海、鲁东甚至全国地建设。黄海水泥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啊!”


  唐逸身后,长长地黑色轿车车队排成一字,车上干部纷纷下车,嘭嘭关车门的声音此起彼伏,使得远远驻足地人群能深深体会到那站在车队最前列。黑压压干部簇拥,工作人员打伞,四周有公安干警警戒的青年干部有着怎样的权能。


  工业副市长马杰站在唐逸身边,也不无感慨地道:“可惜啊,时代在变化。黄海水泥已经成了黄海市区一个不大不小的包袱。”


  唐逸微微点头,水泥厂原本周边已经由农田变成了密集的居民区,水泥厂的存在更严重制约了城市向北扩张的步伐。


  黄海水泥厂厂长李秀伟望着工厂大院里密集地建筑物和设备,也是轻轻叹口气,他在这里奋斗了三十多年。从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步步走到现在,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


  公安警戒圈外,从侧门进出的工人都会好奇地向这边多看几眼,但很少有人会驻足观望。厂里早就接到了通知,更命令各部门经理、各车间主任布置下去,实行班组负责制,唐市长来视察时有人闹事告状,班组长撤职,闹事工人开除,对一些“不老实”的工人,有些班组长甚至实行了人盯人措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秀伟知道。不管有什么困难,也不能将问题摆在唐市长面前。对于水泥厂的搬迁,他是极为支持的。认为通过这次搬迁改造,水泥厂定然会迎来崭新地第二春,但一些工人就是不理解,那些“顽固分子”,厂里怎么做工作也是收效甚微,很令他无可奈何。


  李秀伟正感慨,接着就是一怔,警戒圈外,一名穿着朴素的妇女从自行车上跳下来,这人他认识,厂里有名的“上访户”王素兰,为人泼辣,拿得住事儿,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怕,为了厂里的事多次跑到厂长办公室要说法,对于厂子搬迁,她意见很大,李秀伟今早还特意交代厂办的人稳住她,怎么就被她跑出来了?


  王素兰没等靠近,已经被穿着公安制服的警察拦住,她就大声喊:“为什么不让我过去,我找李厂长有事情谈。”


  有女干警就过来劝说,更要拽她走,王素兰嗓门更加高了起来,“唐市长,我有意见,我对工厂搬迁有意见。”


  李秀伟头皮都有些发麻,虽然早知道她胆子大,没想到是这么个大法,以往只是觉得她泼辣,现在未免觉得她脑子缺根筋。小^R*精^校


  唐逸就笑了,“李厂长啊,终于听到有工人有意见了,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刚才还奇怪呢,怎么大家对工厂搬迁都是举双手赞成吗?用矛盾论来讲,这不合理嘛!”


  李秀伟老脸一红,讪讪说不出话,旁边的政府副秘书长于亮就对工作人员低语了几句,工作人员小跑过去,很快将王素兰领了过来。


  到了近前,王素兰到底还是有些拘束,叫了声:“唐市长,李厂长。”


  李秀伟忙介绍:“唐市长,这是我们工厂工人王素兰,她脾气直,您……”


  唐逸笑着摆摆手打断他地话,“脾气直就敢说真话,我就是想听听大家地实在话。“说着伸出手,笑道:“素兰同志,你好。”


  王素兰更加拘束起来,本来她就是想在外面喊两句发泄一下,大不了被关派出所拘几天,却不想被人领到了市长面前,和她所想完全不同,就算她胆子再大,直面市领导,心也嘭嘭跳起来,腼腆的和唐逸握了握手。


  唐逸就笑道:“你说对工厂搬迁有意见,有什么意见,说出来我听听,如果你说地在理,人大代表和专家都认同,那么这个厂子咱们就不搬!”


  王素兰听到唐逸的空话套话,不由得小声嘀咕,“我要有口才说服那些代表和专家,还在这儿做工人?”


  不想却被唐逸听到,微笑道:“没关系。你说地在理的话,我去帮你和专家们说。”


  王素兰脸就一红,但见唐逸和蔼可亲,胆子渐渐大了,犹豫了一下。索性打开了话匣子,“唐市长,我也知道水泥厂有污染,但人活这一辈子,什么事都可能遇到。喝凉水还可能噎死人呢,就为了一点灰尘土,就要花上亿的钱进行搬迁?这不是劳民伤财吗?这里可是我们水泥厂先落脚的,要搬也是周边的小区搬,还有那些地产商在这儿盖小区。还不是图这里地价便宜?为什么他们发了财,反而要挤走我们水泥厂?”


  唐逸微微点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