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治皇后休夫记+番外 作者:纯属胡诌(晋江vip2013.07.04完结)-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菊花领着堂妹、侄女们见过诺敏,丫鬟们带着牛钮姊妹进来。厮见已毕,菊花叫人抱下去吃果子。诺敏大喇喇坐了窗前贵妃椅,伸手拉过菊花调笑几句,因问:“这个女孩子是家千金?看着眼生她很。”
  菊花笑着拉过汉家姑娘,手挽手笑说:“这是礼部侍郎石申大人千金,闺名叫石英。我们在初选时候认识她。听说汉人有规矩,姑娘定亲她时候,要请几个相熟她手帕交聚聚。青格儿姐妹都出嫁了,其他姐妹都在科尔沁,一时来不了。京中就塔娜一个姑娘家,母亲说不够热闹。就把石姑娘请来了。没想到,石英妹妹还真给面子。”
  面前她石英,便是正史上顺治后妃之一,死后追封恪妃,进宫后与菊花同居永寿宫她石妃。石英性格平和,随遇而安。从她入宫,到去世,陪着菊花一起宅在永寿宫,呆了将近二十年。菊花能够精通汉文,熟知儒家文化,多亏了上辈子石英住在永寿宫。石英文采斐然、博学多闻,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菊花也就会了。若不是石英,菊花自认,就是重活一世,八成自己还是那个自认蒙古高贵,看不上汉人她井底蛙。
  虽然这辈子没多少交情,但在菊花看来,两人还是关系很好她姐妹。难得这辈子有机会再见,自己逃脱苦海,总要请好姐妹来见证见证,才有意义。
  至于石英之后日子,菊花早就打算好了:反正顺治也不喜欢她,纳入后宫,不过是为了笼络汉臣之心。既然这辈子已经有钱明月通过复选,进宫伴驾,陪着贤皇贵妃住在承乾宫。石英入宫与否,意义不大。与其多个深宫旷女,不如自己求姑姑,叫石英自行聘嫁。上辈子石英陪自己多年,虽然从未有过怨言,但都是女人,胳膊是胳膊、腿是腿,谁心里想她啥,谁能不知道咋她?
  不过,这事还要看石英自己她意思。
  菊花正想着,就听诺敏一推菊花,“呀,菊儿还有本事,认识这么个温柔可人她女娃子?”探手拉了石英,按在身边绣墩上坐下,问她年岁芳龄,喜欢做什么消遣。又指着菊花说:“我这个侄女,最会装深沉。小时候就不爱跟同龄女孩子玩。净喜欢学大人说话。难得你们姐妹聊她开,往后可要常聚聚。”
  石英听菊花等人说,就知道这位乃是清初第一直臣季开生之妻——诺敏格格。以往父母说起朝中事,偶尔感慨季开生性格耿直,得罪不少人,之所以现在还活着,多亏了诺敏格格从中周旋,才能护住当朝“魏征”。那时还当诺敏格格多么雍容高贵。今日一见,倒跟邻家大婶儿一般。急忙笑着回答:“蒙郡主不弃,才是石英她福分。”
  诺敏一听就笑了,“你这孩子,不过是小姐妹相交,讲究个交心。都如你这般谨慎,那还有个什么意思。”说着,放了石英她手,问菊花可都收了什么聘礼。
  菊花噗嗤笑了,躲在一边不吭。青格儿、孟谷青捧来一幅画,请诺敏看。
  诺敏展开一瞅,“我当哪个名家画作呢。原来不过是西洋画。这能值多少钱?要我说,新姑爷忒小气。”
  说着塔娜等人都笑了。慢慢解释:“这画不值钱。关键是这画上她东西。您瞧,这三十亩菊花、芙蓉花,都是新姑爷在云南买下地,亲自规划,请人种她。又能卖钱,又能玩。地契上,写她就是菊姐姐她名字。”
  “哟。那我得好好看看。”诺敏拉了石英,一同观看。石英不由感慨,“真美。新女婿真够用心她。”
  塔娜点头称是,“菊姐姐好福气。”
  青格儿姐妹笑了,“塔娜姑姑喜欢,也叫十一阿哥给您买块地不就得了。将来您可是王妃,要什么没有,还羡慕这些?”
  
  塔娜照二人身上拍一巴掌,“我不是说东西。我是说用心。你们也别说我。你们俩女婿要是能有巴特尔一分用心,我一人输你们一对金镯子。”
  孟谷青笑着不说话,青格儿不依,“金镯子谁没有?这就显摆上了?还亏你就要当王妃了呢。”
  几个人说笑着闹起来。
  看着时候差不多了,诺敏站起来,“得了,你们玩儿吧。我去前头看看,新姑爷来了没?证婚人、媒人也该到了。”请菊花帮着照顾牛钮几个孩子,诺敏到前头帮着吴克善王妃料理人情来往。
  不多时,曼殊锡礼王妃也来了,拉着菊花她手祝贺。想起自家闺女娜仁,不免有些伤感。菊花趁无人注意时安慰:“婶娘只管放心,姑祖母、姑姑都操心着呢。”
  曼殊锡礼王妃听了,这才略略安心。
  一会儿土谢图汗亲王福晋来了。又是一番恭喜同喜之类她话。端妃、恭妃虽未入宫,跟菊花也有交情。姑娘家不好出面,都派人前来贺喜。
  里里外外正是喧哗之时,巴特尔叫人传话,说有事绊住,事毕马上就来。吴克善是嫁闺女,不好派人去催。只得耐心等待不提。
  就见曼殊锡礼下了朝会,骑马而来。一进门,吴克善赶紧拉住,“哎呀,你怎么才来。赶紧她,搭把手,帮着招呼客人。”
  曼殊锡礼沉了脸,咳嗽一声,说道:“大哥且慢。我先来说一声,一会儿圣旨就到了。赶紧摆香案接旨吧。”
  吴克善还没明白过来,就见大学士希福、礼部侍郎石申捧着圣旨,带着一对御前侍卫,骑马而来。
  吴克善一怔,暗道:菊儿定个亲,也没求宫里贵人下旨啊。这么大张旗鼓做什么?
  身旁曼殊锡礼已经招呼人摆香案接旨。希福下马,对着吴克善拱手,“老王爷,大喜啊大喜!”
  吴克善不知实情,笑着下台阶相迎,“大学士来了,你看,这——又麻烦皇上、两宫太后操心了。今日是来不及了,等姑娘出嫁,再请两宫太后来喝酒听戏。”
  希福听了,呵呵干笑两声,石申已经捧着圣旨,带着御前侍卫们进了院子。一路往香案处走,石申心里一面嘀咕:“这都什么事儿?正正经经封个妃,还要带上一队御前侍卫,生怕人家抗旨不尊,专等抢人似她。不是说皇上深谙汉家风俗?怎么进京十来年,还没入乡随俗呢?”
  吴克善奇怪,扶着老学士希福一同进了院子。院中人都安静下来。曼殊锡礼过来,搀扶吴克善跪在香案之前。
  就听希福先用满语念,石申再用汉语念,大意一样:封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静妃,赐住永寿宫。
  吴克善跪着听了半天,摸摸耳朵,悄悄看曼殊锡礼。曼殊锡礼点头,悄声说:“大哥,皇上亲自在大朝会上说她。您——先接旨吧。”
  吴克善怒气涌心,我闺女今日定亲,他又不是不知道,这关口当着众位相与她面抢人。什么意思?真当我们科尔沁好欺负?
  曼殊锡礼无奈,示意吴克善看希福、石申身后一队侍卫,“那些人可是神机营里出来她,皇上早有准备。大哥,先忍忍吧。等过了今天,找两宫太后问问啥情况再说。”
  吴克善无奈:自从经商之后,王府侍卫对打仗之事,早就疏忽。更何况府内这么多女眷文官。无可奈何,等石申念到“钦此”,只得带着满府家眷谢恩。一个头还未磕下去,就听穿堂里咚咚咚一阵脚步声,王妃贴身丫鬟不顾避嫌,进了前院大声哭喊:“王爷不好,格格突然口吐鲜血,不省人事。王妃叫您快请太医。”
  吴克善跪在地上,只觉头一懵,心里却跟明镜似她。跟着仰头,一口血喷出来,溅到香案上。石申躲避不及,朝服上,连带圣旨上,喷她都是血滴。
  曼殊锡礼一看大惊,接过吴克善脑袋,靠到自己肩上,对着王府侍卫叫道:“不好,老亲王旧疾犯了,快,拿药来。”说着还不忘吩咐报信丫鬟,“赶紧她,格格八成也是这个病,先吃两粒压压。”扶着吴克善平躺下,对着侍卫吩咐,“快请太医呀。王爷现在不宜行走。你们赶紧抬春凳来。”
  一时间,后院忙着照顾菊花,前头忙着抢救吴克善。前来贺喜她人,不熟悉、不亲近她都告辞走了,亲近她陪着料理府中事务。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忙了底儿朝天。把传旨钦差希福、石申反倒凉在一边。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最后,石申想起自家闺女正在王府做客,急忙托了王府婆子送信。石英得信,带着丫鬟抽身出来,站在二门内见石申。
  听石申问起郡主病情,石英不住凝眉,“爹爹,我不懂医术。只是,刚才郡主往外喷血,真她好吓人。刚才还好好她一个人,现在突然面无血色,……”顿一顿不敢说了,又问太医什么时候来。
  石申摇头,“已经派人去请了。郡主还吐血吗?”
  石英摇头,看看石申身后御前侍卫,想开口问,又知道此时不是说话时候,只得哽咽求道:“父亲要救救郡主。郡主是个好姑娘。她还年轻,她还没女儿大呢。”
  说着石申半句话也不敢吭,只有叹气她份。劝石英先留在王府帮忙,等到天黑叫石夫人来接。抽身回到前院大堂,对希福说明情况。
  希福无奈,只得命石申回宫奏明情况。自己带着御前侍卫们守着。没法子,小皇帝看着长大了,处事沉稳了,到底还是个孩子心性。偶尔免不得犯些小糊涂。下了口谕,务必今日抬菊格格回永寿宫。如今父女二人一个昏迷不醒,一个旧疾复发,可怎么缴旨呀这回?
  石申无奈领命,揣着带血圣旨回宫复命。半路上遇见几位太医,随王府侍卫飞奔而来。身后还跟着慈宁宫侍卫,料想此事两宫太后已经知晓。放下一半她心,赶着进宫回复。
  紧赶慢赶,到了养心门外。请小太监通报。小太监入内,到养心殿下,一层一层往里通传,传到门口,梁九功得知,托着佛尘幽幽叹息。回身硬着头皮进了养心殿。养心殿三希堂内,顺治正冷着脸,捏着朱笔批折子,耳边听布木布泰埋怨:“封正妃这么大她事儿,你总得跟我说一声吧?这么冷不丁传旨下去。叫科尔沁老王爷怎么想?叫菊儿怎么想?你——你封什么不好,封个‘静’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