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_2-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论带兵打仗,谁怕谁呀?我君集也不亚于皇上的本事!”
  “说什么话呀!”张亮斜着眼说。
  侯君集一把抓住张亮的袖子,问:“公能反乎?当与君同反!”
  张亮慢慢拿掉侯君集的手,笑着说:“暂不敢闻命。”
  酒桌上说的是酒话,说完后可一笑置之。不想喝完酒回家后,张亮又一五一十向老婆李氏学了一遍。李氏正不想离开繁华的京都,忙撺掇张亮道:
  “速速进宫,秘奏圣上知道,说不定就不让你去洛州了。”
  张亮听了老婆的言语,急忙进宫,以非常事变求见皇上。太宗以为他有什么大事,在偏殿接见了他。张亮鹦鹉学舌把侯君集要他一同谋反的事向太宗说了。太宗听完后,不想加罪侯君集,对张亮说:
  “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此语语卿,无人闻见,若以此将君集查办,君集言无此事,两人对证,事未可知!”
  张亮还想指天发誓证明此事,太宗挥挥手对他说:
  “既然领了调令,就早做准备去洛州上任吧,不要东家走西家串说长道短。”
  张亮讨个没趣,只得灰溜溜地回家了,从此不敢乱讲。侯君集说谋反一事也不了了之。
  几次对外夷用兵都以胜利告终,使太宗更加重视武备的作用。当了皇帝虽不能再亲临战场杀敌,但太宗仍然喜欢骑马射箭,围猎也就成为他必不可少的娱乐和锻炼方式。这年秋八月,太宗下诏要去京兆附近狩猎,当时正值秋后丰收,农民在地里甚忙,抢收抢种,栎阳县丞刘仁轨上书道:
  “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修路建桥,动辄花费一、二万功,实在是妨碍农事。愿少留銮舆旬日,等农民地里忙完了,则公私俱济。”
  刘仁轨虽位卑官小,但太宗对他颇有印象。几年前陈仓折卫都卫鲁宁因犯事被关押起来,他自恃品级高,谩骂时为陈仓尉的刘仁轨,刘仁轨气不过,命人杖杀之。地方上把材料报了上去,太宗大怒,命将刘仁轨开刀问斩。但太宗还有些不大明白,说:“何物县尉,敢杀我折卫!”太宗又派人把刘仁轨拿到长安当面诘问。刘仁轨说:“鲁宁虽为折卫,但也是陈仓的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刘仁轨辞色自若,时魏征也在旁边,对太宗说:“隋之所以灭亡,就是百姓强而凌辱官吏,就像鲁宁欺凌刘仁轨那样。”太宗听了,觉得有道理,下令将刘仁轨免死并提为栎阳县丞。刘仁轨敢做敢为,后来做到宰相的位子,此是后话。单说太宗看了刘仁轨的奏表后,点了点头,克制一下自己,下诏将出猎的推迟一个月。



难道朕的男女之事他也要管(17)



  九月中旬,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太宗下令外出游猎,但仍有臣下上书谏阻。太宗生气地对魏征说:“上封事者皆言朕游猎过频。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忘,朕不过与左右一起到京兆附近的山中转转,又不怎么烦扰百姓,有什么大不了的?”
  长孙后去世后,太宗心里一直不大好受,是该出去散散心了。魏征也理解这一点,对太宗说:
  “作为一个皇帝,应惟恐自己有过错而不知道。陛下既然使人上封事,应该任其陈说,如其言可取,固然有益于国。若无可取之处,也没什么损害。”
  太宗认可魏征所说的话,将上书谏阻者嘉勉一番,而后率民部尚书唐俭等一些武将出身的大臣,在上万名羽林军的卫护下,出城而去。
  深秋的天空蔚蓝而高远,温暖的阳光透着一层淡淡的紫色。放眼嵯峨山中,依然树木葱茏,绿荫匝地,而村落旷野地带,则是一片火焰般的金黄。那阵阵带着花草清香的秋风,更给人以强烈的、渴望奔驰的力量。
  太宗精选官家子弟善射者百人,作为左右猎手,号曰“百骑”,这些贵胄之后身着五色袍,乘着虎皮为鞯的骏马,拥着太宗在野间撒着欢地奔跑。太宗今天也特别高兴,他跃马挽弓,见兔射兔,见雉射雉,仿佛回到当年夷平群雄的沙场……
  “皇上,前面林子里有狗熊老虎,且马行不便,咱还是旷野上去撵鹿兔吧。”见前面道路崎岖,人烟罕至,出于安全上的考虑,陪猎的民部尚书唐俭向太宗进言道。“围猎就是加强武备,”太宗边说边打马前行,“若打起仗来,还管路好路坏,有无危险,拼着劲冲就行了。”
  太宗马快,果真一马当先冲在前面,正在这时,前面树林里突然窜出一群野猪,呲牙咧嘴,“吼吼”向太宗马前冲了过来。太宗到底是太宗,他牵一下缰绳,催马向左边的平地上一拐,而后连射四箭,射倒四头野猪。这充分显示了他高超的骑术和射术。领头的大牙猪见状,发了疯似地向太宗扑来。野猪发起怒来,连狼熊虎豹也怕它三分,太宗的御马吓得直往后退,这时,前冲的野猪的獠牙眼看要顶着太宗的左腿,慌得随后赶到的唐俭顾不得多想,猛然从马背上扑了下来,把野猪扑了个跟斗。随后野猪翻身而起,直扑唐俭,唐俭赤手空拳,与野猪格斗起来。太宗这时也翻身下马,从容拔出宝剑,几步跃了过来,一个突刺,结果了野猪的性命。
  唐俭喘了口气,依旧吓得脸色发白,他指着半尺多长的野猪的獠牙,心有余悸地说:“我伤着没多大关系,真要碰着圣上一点皮肉,这事可就大了。”
  太宗拽一把茅草擦擦剑上的猪血,哈哈笑道:“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
  当年唐俭为天策府长史,曾随时为天策上将的秦王驰杀于战场之上,故太宗有这一说。唐俭擦擦头上的汗,将太宗扶上马背,而后也翻身上马,在马上躬身施礼道:
  “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不以马上治天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逞雄心于一兽!”
  太宗复又大笑,纵马飞驰,领着众人向一个高坡上奔去。登高望远,秋天的绚烂明媚令人陶醉,那已经渐逝渐远铲灭群雄的战斗岁月,眼前这一望无际属于自己的大好山河,不禁勾起太宗心中的如潮诗情,他敞开衣襟,任凉爽的秋风吹拂着心胸,朗声诵道:
  出猎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辕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晋王李治,是太宗的第九子。李治为人比较懦弱,太宗为了锻炼他,此次出猎特别带上他。太宗敞着怀站在高岗上吟完诗,李治才在卫士的搀扶下气喘吁吁爬上山岗。“雉奴,朕的诗写得怎么样?”太宗叫着李治的小名问道。十三岁的李治擦着头上的汗,急忙从背后来到太宗跟前,拱手道:“父皇诗风南北兼有,绮丽而不失沉郁,而且注重辞藻,讲究对仗……”
  没等李治说完,太宗就哈哈大笑打断了他的话说:
  “老师教的那一套你全搬来了。来——射一箭给朕看看,文治武功,光有文不行,看看你的箭射得怎么样了。”
  卫士递给李治一张小号的弓箭,李治以吃奶的劲拉开,对准前面的一棵小树,手一松,箭“嗖”地一声,飘到不远处的草丛里。太宗见他如此无用,气得不轻,刚想训他几句,一个跑去拾箭的卫士惊叫着:
  “射中了!射中了!”
  众人举目观望,只见那卫士高举着那只箭跑过来,箭上嵌着一只肥大的野鸡,众人眉开眼笑,交口称赞:“晋王好箭法,好箭法!”
  歪射正着,太宗也不禁笑道:“看来我治儿是个福将呢。”
  李治是不是福将以后再说。单说天色已晚,玩兴甚浓的太宗下为了重新体验一下当年的戎马生活,令卫士在野地里支起军帐,就地过夜。
  随猎的都是一些武将,大家在宫城里憋久了,也想体验一下野外生活,因而没有一个人从安全角度出发,劝太宗回城的。黄昏的余晖下,兵士们忙乎开来,依据山势,在树林旁搭起一个小行宫。算上宫门最外层那一层帷幕,一共围了四层帷幕,把太宗和晋王的寝殿围在正中间。



难道朕的男女之事他也要管(18)



  入夜,玩了一天的太宗早早入睡,繁星满天,草虫唧唧,篝火微红,太宗睡得很香甜。四更天时,太宗习惯性地醒来了,他决计要出去到凌晨的野地里跑马撒欢。他披挂整齐,去旁边的偏帐叫醒儿子李治说:
  “雉奴,快起来,父皇带你出去跑一圈,体验一下,什么叫‘风餐露宿’。”
  晋王李治生于深宫,长于深宫,养尊处优惯了,哪里愿意早起。但父命皇命难违,只得勉强爬起来,穿戴整齐,随父皇出了帐篷。深秋的罡风正劲,晋王被风一灌,摇晃了一下身子,连连打了几个喷嚏。唐俭一见,劝太宗说:
  “风大,还是别让晋王去了。这会儿毕竟不是我们过去整日征战的岁月。晋王还小,小心他着凉。”
  “朕可是十六岁就开始领兵打仗了。正因为他缺乏锻炼,朕才叫他早起的。”说完,太宗又生气地问晋王,“你自己想不想出去锻炼锻练?”
  “想去,想去。”晋王抹了一把鼻涕,小声地向父皇哀求道,“能不能等风小了一点再去,这会风呜呜地刮,带着风哨呢。”
  风的确大了起来,帷幕也被刮得一鼓一瘪,看着晋王娇生惯养白白嫩嫩的小身材,太宗还真担心风把他刮出什么毛病来,只好说道:“走,跟朕到帐里下一盘棋,等风小了再出去,就着空儿朕也给你讲讲当年朕是怎样打仗的。”
  回到御帐中坐定,灯光下,太宗边和儿子下棋,边讲起当年他怎么几天几夜不睡觉追击敌军的,饿了吃马肉,渴了饮马血。晋王听了,也不住地点头称是。爷儿俩一盘棋没下完,但听得行宫门口人声大噪,有喊杀声大起,和乒乒乓乓刀枪的碰撞声。太宗把棋盘一推,披甲而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