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_2-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泰腰腹很大,体重三百多斤,听了杜楚客的分析,笑得浑身颤,频频点头,指示杜楚客:
  “你平时没有事,就怀揣金银,贿赂当朝权贵,多说说我怎么怎么贤能,多么多么聪睿,理当为上嗣。等我做了皇帝,你就是佐命的功臣杜如晦!”
  杜楚客本事不如去世的哥哥,但做梦都想像哥哥那样做个开国的功臣,当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听了魏王的吩咐后,当即上库房里支了金银,四处活动去了。
  楚客的金钱外交自然有所奏效,一些得了好处的大臣有事没事就在太宗跟前吹风,夸赞魏王为一代贤王,聪明睿智,实为国之栋梁。太宗听得多了,意有所属,多次驾临魏王府,赏赐无数。又以李泰大腰腹,行动不便,允其乘小舆入朝。
  形势对太子李承乾极为不利,李承乾故伎重演,密令左卫率封师进和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去刺杀李泰。几个人这回真想干掉李泰,无奈李泰也不是等闲之辈,出入行止,戒备森严,封师进等刺客不能得手。
  李承乾这天正在东宫殿中徘徊无计,好友汉王李元昌大踏步地闯进门来。李承乾像有了主心骨似的,抓住李元昌的手:“你怎么进京了?”
  李元昌气哼哼地把帽子一甩,指内廷方向说:
  “皇上说我在梁州干得不好,什么屡犯轨宪,召我入朝批评我呢!”李承乾急忙叫人准备酒菜,并急把赵节、杜荷等人召进东宫,与汉王接风,同时商议大事。
  席上,李承乾把魏王得宠,心惧废立的事一说,李元昌上午被太宗训了一顿,正一肚子怨气,此时猛一拍桌子道:
  “不行反他娘的!不反不成大器,当今圣上还不是喋血玄武门,才坐上皇位的。”
  众人一向依附李承乾,若李承乾一倒,李泰做了皇上,大家肯定没有好日子过。掂量自己的利益,众人一齐卷胳膊伸腿,纷纷嚷着:
  “不下狠心,难成大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太子您就领我们干吧,您指哪我们就打哪!”
  见大伙儿如此齐心,李承乾也觉感动,他作个罗圈揖,也不论辈了,说道:
  “有弟兄们这句话,李承乾就有主心骨了。贺兰楚石?”“末将在!”贺兰楚石从角落里站起来应道:“我让你联系侯君集的事怎么样了?”
  “我岳父外出视察,刚刚回京,今天入朝晋见,说明日即可来拜见殿下。”
  “嗯!”李承乾自信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众人一听吏部尚书侯君集也让太子争取过来了,信心大增。事不宜迟,赵节提议道:“既然干的是改天换日的大事,不能嘴上说说,理应歃血为盟!”
  “好!好!”众人当即表示赞同。
  大家都卷起子袖子,各持一把尖刀,从李承乾开始,依次是李元昌、赵节、杜荷,以及其他几个死党,咬牙切齿,刺臂出血,然后用一段新帛,拭去各人臂上鲜血,放在一个洁白的大磁盘子里。李承乾一瘸一拐走过来,亲自往盘里加上白酒,灯火点燃,绿火幽幽,转眼间将帛烧为灰烬。又将灰倒进一个大酒杯里烧灰和酒,这可是大家的精血啊,喝了就是永不分离、誓同生死的亲亲的兄弟了!李承乾率先干了一大口,其余人等,一人一大口,喝完之后,大家热血沸腾,头对头秘密商议起来。
  第二天上午,吏部尚书侯君集来拜,李承乾摆开盛宴,以李元昌、杜荷相陪,热情招待,席上,李承乾撤身离座,诚心诚意给侯尚书施了一礼说:
  “公乃世之名将,能统三军。如今李泰阴有夺嫡之心,步步相逼,望公设法救我。”
  侯君集忙起身还礼,搀太子还坐席上,说:
  “殿下的事我女婿都正告诉我了。魏王确为主上所爱,恐殿下确有庶人杨勇之祸,若有敕诏,宜密为之备!”
  侯君集也有如意算盘:自己多次随主上出征,平定天下,参与了诛李建成、李元吉,又有灭二国的功劳,却时常遭到朝臣的排挤,甚至下过大理寺狱。如果我辅助太子登上九五之尊,我就是旧勋新贵,一身兼有,以太子和他身边几个人的能耐,加在一块也没我侯君集多,到时候这偌大的唐朝帝国还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李承乾见侯君集开口就应承自己,非常高兴,亲自给侯君集斟上一杯酒,热切的目光看着侯君集说:“正为此事召公,愿公为我设法。”



他的目光凝在了父皇的才人媚娘的俏脸上(12)



  “君集愿为殿下效死!”酒一进肚,侯君集的舌头也大了起来,举起一只手说,“此好手,亦为殿下所用。”
  李承乾投桃报李,当即向侯君集许诺,事成以后,为官为太尉,食邑万户。君集听了十分高兴,叮嘱李承乾道:
  “此非常时期,陛下若有诏召,毋得轻入,要先通报给我,方可定夺。”李承乾听了,连连点头,旁边的杜荷自认为足智多谋,怕侯君集抢了他的风头,把酒杯往桌上一顿说:
  “昨晚我仰观天文,见孛星犯于斗冲,天文有变,当速发以应天变,不能等待观望。以我之见,殿下但称暴疾危笃,主上必亲临,以此时机,可以得志。”
  杜荷的点子挺绝,意思是直接把皇帝干掉,直接登上大宝。但皇上身边警卫甚多,更兼皇上又一身好武功,急切之间恐难得手,反遭其祸。大家商议来商议去,决定先把负责内廷警卫的屯卫中郎将李安俨争取过来,再相机行事。
  李承乾厚贿侯君集,给了他许多珍宝,打发他回府后,李承乾不觉意气风发,不顾足疾,叫上李元昌,两个人各率一支“突厥兵”,在后园乒乒乓乓地杀了起来。竹矟乱刺,不逼真李承乾不愿意,又有二个人被刺中了肚子,血流满地,李承乾觉得很刺激,也很惬意,对左右说:
  “若我今日为天子,明日当于苑中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兵率领,观其战斗,岂不乐甚?”
  汉王李元昌笑着说:“太子做了皇帝,恐一经失道,谏书纷至,不能似今日快活了。”
  李承乾嘿嘿笑道:“我为天子,当极情尽欲,有谏之者辄杀之,杀他个三百五百,众必自定!”
  战斗间隙,两军主帅坐在草地上休息,汉王李元昌仰望着天上白云悠悠,对李承乾说:
  “我跟着你干,扶你登大位,但事成以后,我要向殿下索赐一物,殿下定要允我?”
  “啥?”
  “我前入谒,见御座旁有一美人儿,齐整得很,后来我又彻底调查,发现这美人还善谈琵琶,有声有色,真正好极了,我做梦都想得到她。”
  “咳!这算什么?”李承乾欠起身子,手一划拉说,“事成以后,你我同享富贵,何惜一个美人儿?别说你要一个,你要一百,一千,我当皇帝的都能满足你。”
  太子党的一帮人蠢蠢欲动,还未发作,太宗的第五个儿子李祐已先在齐州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齐王李祐,字赞,阴妃所生。李祐和他哥哥李承乾一样,也是个好事不学的人,专门溺情群小,游猎无度,还自认为身怀武功,具有雄才大略,不把其他兄弟放在眼里。李祐的舅舅阴弘智,官为尚乘值长,也是个阴谋家,私下里劝外甥说:
  “殿下兄弟十数人,主人万岁后,将何以自全?不如现在就作打算,多引些武士相助。”
  李祐觉得舅父说得很对,便给他很多金钱,让他物色壮士。阴弘智头一个就把他妻兄燕弘信引来了。燕弘信生得背阔腰圆,模样勇武,自称在江湖闯荡多年,一个飞鸽传书,即可召来数百剑客。李祐一听,欢喜不尽,对其备加礼遇,赐他许多金帛,命他暗中招揽四方英雄。
  李祐身为齐王,多行不法,太宗屡次以手诏训诫,并以辅导无方为名,将齐府长史薛大鼎免职,另遣吴王李恪的长史权万纪调任齐府长史。
  吴王文武双全,奉公守法,无须权万纪匡正,权万纪净落个好名,太宗也以为他有能耐,因遣其辅助李祐。权万纪到任后,不敢怠慢,检索齐王身边的人,先来个“清王侧”。此时李祐已得到两名武士,一个叫昝君谟,一个叫梁猛彪,两人成天围着李祐转,在王府里弄枪弄棒,时不时还吼上两嗓子。权万纪见这二人行为粗野,就以长史的身份斥逐了二人。因权万纪初来乍到,李祐心中虽然恼恨,但不好当面发作,只好将昝、梁二人私下召入王府,倚为左膀右臂。
  李祐不思悔改,权万纪头痛不已,怕自己辅佐吴王的好名声在这齐地毁了,时太宗来信问李祐最近表现,权万纪心生一计,拿着书信,去见李祐说:
  “王乃陛下爱子,主上欲殿下改悔,故加教训,若能饬身引过,万纪请入朝为殿下言之。”
  权万纪的本意是,面见皇上说说李祐虽然不好辅佐,但自从他权长史来后,齐王的精神面貌已大为改观;再一个权万纪想面见皇上,带回面谕,借以弹压李祐。
  李祐一听权万纪要入朝去为他说好话,自然高兴,这老权一走了,他李祐也可以尽情地玩乐了,于是满口答应,同意权万纪进京,并按权万纪的意思,写了一份悔过的表章,让权万纪带给皇帝老爹。
  权万纪陛见太宗,自然是夸大李祐的顽劣,自己又如何辛辛苦苦地匡正。并拍着胸脯保证齐王必能改过,无烦圣虑。太宗稍稍放心,乃厚赐万纪,同时修书一封,对李祐以往的过错严加训诫。
  权万纪重任在肩,牢记太宗“严加匡正”的面谕,回到齐州,即大刀阔斧,把王府里喂养的鹰犬全部放了,规定李祐不得出城门一步,又把昝君谟、梁猛彪拘来,大加呵斥,逐出齐州城,永不许和齐王见面。
  父皇厚赐权万纪,却责斥自己,李祐觉得权万纪进京出卖了他,心中恨恨不平。如今见权万纪又严加约束自己,气得李祐在王府里指着长史府方向,跳着脚大骂,一直骂到天黑,才弄两盅小酒,和燕弘信一块对饮,聊以解乏。



他的目光凝在了父皇的才人媚娘的俏脸上(1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