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抓间谍者-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有关系的人都在尽全力压制有关这两个人叛逃的消息,如果调查行动一时走漏了风声,那就会造成一种尴尬的政治局面。而且,大量的调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逃往莫斯科,其后果不堪设想。没有人愿意去碰这个棘手的问题。一九五四年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已完全停止,显然军情五处认为当时正在实行的新审查制度已足够保障国家的安全了,其实这正如把狐狸锁进了鸡窝里一样。 

  有一个人挺身出来反对这种疏忽大意的政策,他就是阿瑟·马丁,过去是陆军信号官员,战争刚刚结束他就加入了军情五处。他很快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很有才华而又富有直觉的办案人员。他接连经手了富克斯和麦克莱恩两起案件的调查工作。他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伊夫琳·麦克巴尼特,她是一位年青的女研究官员。马丁在反间谍工作的探索中具有一个很大的优越性:他从来没有进过公学。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生严重的泄密事件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按惯例是在职员、清洁工和秘书当中寻找主犯,可马丁却在最初阶段就认为主犯是一个高级外交官。他坚持要进行调查,但麦克莱恩的叛逃却使他的调查告吹。 

  在叛逃事件发生后,马丁促使军情五处领导批准对三十年代共产主义渗透剑桥大学的整个复杂网展开紧急调查,但他要会晤菲尔比、伯吉斯和麦克莱恩的社会关系人员的要求,几乎全都被拒绝了。他与这种可悲的政策斗争了两年,最后去见了安全局局长狄克·怀特,说他打算辞职,到新成立的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去工作。 

  怀特对马丁的能力评价很高,他说服马丁不要去澳大利亚,劝他去马来亚担任军情五处的安全联络官,直到D 处的气候好一些时再说。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马来亚的一系列成功的反叛乱活动中, 马丁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在他离开D处之后,反间谍工作显然受到了影响。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军情五处失去了它最能干的、或许是脾气最变幻无常的官员。 

  一九五六年,霍利斯任局长后,在D 处任命了一个新的处长叫马丁·弗尼瓦尔·琼斯。他受过律师训练,在战争时期加入军情五处。在表面上,他给人一种正统的、不多嘴的印象,看上去缺乏眼光和生机,很容易被人低估。他有天生的领导才能,具有井井有条的逻辑头脑,很能接受新思想。最突出的一点是他有着坚定的决心——且不说是残酷无情——这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反间谍处长。他意识到军情五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苏联集团在英国展开的大规模的情报活动。譬如,D 处一科的任务是监视和对抗的三百名俄国情报官员,可一科只有十一人,其中四人是秘书。我们陷入迷惘之中,从来不知道我们是在追捕间谍还是间谍的影子。 

  琼斯作出的决定之一是把马丁从外面调回莱肯菲尔德大楼,让他先在D 处二科负责捷克和波兰事务。一九五九年又把他调到D 处一科,负责反苏联间谍。尽管他常常态度粗暴,可琼斯仍然十分欣赏马丁的才能以及想充分发挥才干的倔强性格。马丁进了一科之后,立即采取行动,很快恢复和加强了一科的积极的反间谍调查工作。由于他在战争时期从事过通讯信号工作,因而能下意识地抓住如“筏夫”之类的新技术的重要性。我还是第一次发现,一个很有资历的人同情地倾听我的意见,并按照我的设想进行一些改动。我们很快就成了亲密的朋友。我们打算在A 处建立一个情报源索引,把可能对军情五处有用的人和事都记下来。于是,我们在安全局内部散发表格,要求大家填写。花了好几月的时间,我们终于建立起了一套索引。办案的官员如果需要一个护士,或一个管道工,或要求接触某公司的档案,或一个上锁的车库,都可以从索引中查到,用不着花费时间胡乱去找这些资料。 

  我们在修改战斗秩序方法中引进了行动分析法。这个设想是皇家加拿大骑警队反间谍处处长特里·格恩西首先提出的,即对苏联大使馆的所有人员的已知行动进行调查,并建立关于他们行动的一个全面的概念。通过这个办法,有可能获得克格勃官员的身份特征的重要情报。 

  但是,变化最激烈的是在行动科。迈克尔·麦考尔是这个科的领导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反间谍专家和调查员。马丁和麦考尔把行动科作为实战战场。虽然我们的力量要比俄国人的力量小得多,可我们采取了进攻的态度,不断改变策略,以破坏克格勃的活动为目标。克格勃习惯于事先对我们的行动作一个彻底的预测,我们的某些计划也搞得很鲁莽,譬如在伦敦大街上扒窃所有已知的克格勃官员的腰包,希望收集到一鳞半爪的情报。虽然这种方法是不成功的,可是它能使俄国人感到他是多年来第一次遭到了进攻。此外,还有一些更有意义的修改。苏联移民间谍网毫无疑问是被克格勃渗透得最为厉害的,后来被解散了。在双重间谍案件上采取的方法更具有攻击性:办案人员陪着双重间谍去和他们的克格勃上司会晤,并警告克格勃官员,如果再抓住他们招募英国人当间谍,就向外交部报告,并把他驱逐出境。麦考尔和他的人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企图招募克格勃的人来当我们的间谍。虽然未获得成功,可我们希望这样策略上的变化可以把怀疑的种子撒向肯辛顿公园内的俄国大使馆里。 

  麦考尔在执行这些新策略上很有一套。有一次,一名在皇家兵工厂制造新型博福斯炮弹的技术人员告诉军情五处,有个克格勃官员在接近他,让他提供新炮弹的样品。麦考尔安排工厂造了一枚假炮弹,里面装满沙子,在外表上看像是真的装了火药一样。当双重间谍在南部伦敦公园把炮弹交给那俄国人时,麦考尔立即从灌木丛中跳了出来,对那俄国人说,他这样公然携带英国的绝密武器惹下了很大的麻烦,肯定要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克格勃的官员们都怕被驱逐,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在国外工作的神气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失败。任何失败都会自然地使他们自己的反情报官员产生怀疑。麦考尔还勾勒了一个图景:一个结实的伦敦警察把这个不幸的俄国人带到一处秘密的地牢里去拷打折磨。那个克格勃人员听了之后,失去控制地颤抖着。 

  “别摇那炮弹,看在上帝的分上,”麦考尔大声吼道,“会把上面的导火栓引发的。” 

  那俄国人扔下炸弹,飞一般地跑出公园,仿佛在被泼妇追赶似的。第二天,他就乘飞机回国了。 

  实际上,外交部那种不大愿意给予支持的态度是远近闻名的。我们多次要求驱逐我们抓住的正在招募或指挥间谍的俄国人,可外交部负责英苏关系的北方司多半都是否决我们的案子。我间或也参加北方司的这类会议,就某些俄国外交官已经干了些什么作技术上的汇报。会议总是遵循一个模式:军情六处的代表总是反对搞驱逐,他们害怕莫斯科采取报复;外交部则害怕破坏即将举行的重要的裁军谈判或者害怕影响一笔即将成交的贸易谈判,所以他们总是要喋喋不休地权衡。有一次,我和考特尼·扬从那富丽堂皇的委员会办公室出来时,他低声地对我说: 

  “我可从没见过这种冷血动物的温床!” 

  既然外交部不支持,我们只得依靠那些不太正统的方式来警告俄国人高远点儿。约在同一时期,我们收到了来自监视队的无数报告,评述了俄国人是如何接近他们的。有一个监视员说,他在小酒店里碰到一个克格勃官员走上来,递给他一只装着一大笔钱的信封,然后跟他谈起要让他提供有关军情五处工作情况的情报。 

  麦考尔决定采取一项直接的行动。他给苏联大使馆的常驻克格勃头子的办公室打了电话,要求安排会见。当时他用了俄国人都知道的化名麦克利。他大大咧咧地摆出一副高级官员的架势走进苏联大使馆,警告俄国人不许再去接近英国的监视员,并严厉地威胁说要进行外交干预。实际上这种于预是不大可能被批准的。麦考尔对自己这次虎穴之行感到很有兴趣,克格勃头子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和他一起在一株巨大的叶兰下共饮午茶。俄国人对他的部下如此不谨慎地在外国领土上进行间谍活动表示怀疑,但还是同意了调查这事,看看是不是有人太积极了。 

  “也许英国安全当局弄错了,近来这里的交往事务太多,那么多的国家,那么多的大使馆,那么多的外交人员,有时很难肯定谁为谁工作……” 

  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俄国人接近监视员的事了。 

  一九五九年夏,正当D 处的情况发生改变时,蒂斯勒案件又复苏了。这使我们的头脑里布满了疑云,陷入一片混乱。这件案子的重新发端是因为那个年青的男护士突然又重新活动起来了。我们当年在克拉普汉姆追踪“粗暴”信号就是因为他被俄国人招募过去的缘故。他的俄国上司这次给了他一只提箱,要他存放在家里。箱内装着一部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无线电装置,这使我们立即怀疑整个事情又是一次游戏:想把我们从伦敦引诱出来。可我们没有依据证明俄国人已知道我们已把那个护士转变过来,因此我们决定进行跟踪。D 处一科派了监视队连续不断地对那个护士在米德兰的家进行监视,与此同时,伦敦的其他监视活动全部停止。我安排监视总部播发俄国人和捷克人离开肯辛顿公园内的使馆的指令,使他们认为我们还在跟踪他们。 

  监视队离开伦敦三十六小时以后,监听他们通讯的俄国接收机也停止了工作。托尼·塞尔把这个情况告诉我,我立即感到非常可疑,过去蒂斯勒事件以后所进行的几次试验都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结果。六个星期以后,我们回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