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慕姗姗请示了台领导之后的结果。

    在书店内,出版社早已准备好了桌椅和书籍,还请了报社的记者前来,签售会后,慕姗姗还要接受记者的采访。

    都是为了宣传。

    还没到十点钟,就有读者开始排队了,慕姗姗在京城的影响力不小。

    签售会开始,林子轩站在一旁看着慕姗姗坐在那里微笑着和读者交谈,并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送走这位读者。

    整个过程很顺畅,没有出现意外状况。

    接下来的半小时,慕姗姗接受了《京城晚报》的专访,聊了聊写作这本书的缘由,都是些场面话,足够记者写一篇稿子了。

    拒绝了出版社邀请的饭局,他们离开了新华书店。

    “签了这么多,手都酸了。”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慕姗姗抱怨道。

    林子轩帮着慕姗姗揉着手腕,走到车子前面,打开车门,让慕姗姗坐进去。

    今儿是立冬,俩人要去父母家里吃饭。(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细节

    在北方,过了立冬就表示进入了冬季,天气转寒,京城人会在这个时候进补。

    说是进补,也就是在这一天买点牛羊肉,熬一锅汤,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顿饭。

    在这个年代,普通人家不是经常能吃到牛羊肉,立冬这天就有了较为特殊的意义。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过的好了,但习惯还没改变,到了这天家里人大多会回家吃饭。

    林子轩和慕姗姗一进院子就能闻到弥漫着的肉香味,每家几乎都这样,这就是习俗。

    林晓玲从电影学院赶了回来,这种解馋的机会她可不会放过,学校食堂里的饭菜谁吃谁知道,只能说价格实惠,量大管饱。

    等两人进门,郑秀莲把早就炖好的肉汤端了上来。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饺子,喝着羊汤,随便聊着闲话。

    晓玲同学对慕姗姗的签售会很有兴趣,还帮着算了一下版税的收入。

    “十五块一本,这都快卖出去三万本了,百分之十的版税,那就是四万五啊,要是卖出去一百万本,那就是150万,这下发财了。”林晓玲兴奋道。

    “没那么多,一开始读者感兴趣,销量好,以后就慢下来了,出版社估计最多也就30万册左右。”慕姗姗解释道。

    这本《我在美国的180天》第一次印刷五万册,一个月销售出去三万册,成绩不错。

    慕姗姗毕竟不是那种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即便在华国电视台也不是最有名的主持人,她只是占了先机,成了华国电视台第一个出书的主持人。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后就会掀起主持人出书的热潮,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不过,这笔钱不是一次就能拿到,书卖出去才能收钱,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拿版税就是这样,讲究细水长流。

    “那也不少了,好几十万呢,原来写书这么赚啊,我也去当作家好了。”林晓玲羡慕道。

    “别三心二意的,好好学习,等你出名了,再讲写书的事吧。”林子轩教训道。

    “老哥,别光说我啊,你还是个作家呢,嫂子都出书了,你呢?”林晓玲取笑道。

    “我要是写通俗小说,比这个还畅销,吓坏你们。”林子轩夸张道。

    “你就吹吧,反正也不上税。”林晓玲低声道。

    这是在家里,兄妹两个闹惯了,说说笑笑地就过去了。

    “对了,老哥,郑教授让我问问你,咱们那个纪录片的版权问题,导演系准备重新拍摄制作,好像是当作一种新的纪录片类型,弄好了兴许还会送到国际电影节上呢。”林晓玲高兴道。

    林晓玲不大懂这些,郑洞添较为看重。

    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不大,除了圈内人和纪录片爱好者,没什么观众会来看一部影像粗糙,制作低劣,没有明星的片子。

    光是采用了过期胶片这点就没办法在正规的影院放映,只能走录像带的路子。

    想靠这个赚钱基本上很难,它的价值在于形式新颖,为华国纪录片开了一个新的方向。

    郑洞添想把这部纪录片重新制作一下,填充内容,加上配乐,让其更为完整。

    当初林子轩和林晓玲只拍摄了一天,很匆忙,没那么多的讲究,整部纪录片非常的原始。

    郑洞添是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想重新制作这部纪录片很容易,就当是导演系学生的实践课程了,让这些学生按照这个思路自己拍自己剪。

    如果最终的成品还不错,就送到国际电影节上试试看。

    他询问版权的事情,是在担心万一这部纪录片在国际影坛获了奖项,引起纷争就不好了。

    他在电影行业混了几十年,看的很透彻,大家争来争去的,无非是为了名和利。

    “版权归你了,你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林子轩想了想,决定道。

    他对这部纪录片不怎么看重,原本就是给妹妹考试用的,如果真拿到什么奖,那林晓玲以后在这个行业会走的更为顺利,没什么不好。

    林晓玲回到学校,向郑洞添汇报了结果。

    郑洞添找了几位对这件事有兴趣的导演系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按照正常拍摄电影的步骤来筹备,写计划书,分配工作。

    比如要找摄影系的同学拍摄,找文学系的同学写台本,找录音系的同学录音等等。

    电影的制作是一个团队的协作,京城电影学院里最不缺的就是各个专业的学生。

    林晓玲还会是片子里的红围脖女孩,她有实践经验,只不过这次更为正规,她参与其中能体会到拍摄一部电影的全过程。

    晓玲同学还把贾章柯拉了进来,毕竟在电影学院,她就认识这一个人。

    再说,大家都是旁听生的身份,有种亲切感。

    贾章柯这才知道林晓玲都有一部自己的作品了,他跟着一帮学生看了《京城的风很大》,脑海里有种朦胧的感触。

    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我拿个摄像机把老家的街道和人物拍下来,也会是一部好电影。

    冯晓刚从艺术中心离职,他没有办理停薪留职,走的很干脆。

    “我不打算留退路,在单位里呆了这么多年,早就厌了,这下轻松了。”冯晓刚感慨道。

    他没去空政中心执导《炊事班的故事》,而是先去做了一名演员。

    京城101中学,冯晓刚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拿着一顶帽子,带着眼镜,嘴里念念有词,他正在做开拍前的准备。

    这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组,拍摄的是冯晓刚在课堂上上课的戏份。

    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京城有点冷,可拍的是夏天的戏,冯晓刚要穿着半截袖。

    教室里有几十名学生,有的是找来的演员,还有就是101中学的学生,凑人数的。

    姜闻正在课堂上交待等会学生们的反应,接下来还要进行多次排演才能实拍,姜闻拍戏很少有一遍就过的,他需要多拍几次进行对比。

    冯晓刚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底下的学生在起哄。

    姜闻在旁边看着,不说话,等这一段演完了,他才会和工作人员交流,提出哪里需要改进,第二次排演就会好很多。

    看了几遍排演,姜闻走到冯晓刚身前,从兜里掏出一盒烟,放到冯晓刚的衬衫口袋里。

    六七十年代的老师,很少有不抽烟的,这个细节观众可能不会注意到,但姜闻觉得很重要,这才符合那个时代的样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生做演员的材料

    这是冯晓刚第一次演电影,他准备的还行,就是感觉有点冷,这天是个大晴天,阳光不错,温度在十度左右,要穿毛衣和外套了。

    下面的学生有的穿长袖,也有穿短袖的,他们觉得拍电影有意思,兴致很高。

    不过在演了几遍后就觉得枯燥了,剧组还要想办法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拍电影就是一个反复调整的过程,尤其是像姜闻这种导演。

    林子轩在旁边看着,盯着剧组的进度。

    电影到现在还没完成一半,肯定要进入冬天了,冬天拍夏天的戏份,想想就觉的冷。

    闻隽又回香江了,去争取最后一笔投资,打电话没用了,投资商起了疑心。

    这次他会把投资商带到京城来探班,证明这部片子还在拍摄之中,增加那些老板的信心。

    说实话,林子轩认同姜闻的说法,好电影需要精雕细琢,艺术就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

    一个镜头拍摄一百次不行,那就拍一千次,总能从中找到一个完美的镜头。

    不过他是这部片子的制片人,不能任由姜闻这么精雕细琢下去,按照姜闻的方法这部电影根本拍不完,更何况没有广告商愿意投资一部艺术电影。

    广告商喜欢商业片,也就是说,他们连贴片广告都卖不出去。

    尤其是现在风声那么紧,这种题材的电影在国内根本找不到投资商,没有投资商会投资一部很可能无法上映的片子。

    林子轩只希望闻隽能够说服港台那边的老板们增加投资,否则想要拍完非常困难。

    “可算是折腾完了,就是戏份太少,没有发挥空间。”拍完这场戏,冯晓刚略带遗憾道。

    “你不是专业演员,我没严格要求,你有几个表情不够自然。”姜闻指出道。

    “我那是冷的,脸都僵住了。”冯晓刚给自己找理由。

    “夏宇不冷么?每次表现的都很好,这孩子就是天生吃这行饭的,头一回演戏,没有表演经验,可人一点都不紧张,不像你,配个戏都那么困难。”姜闻埋汰道。

    “他年轻火气旺,我都这岁数了能和小年轻比么?”冯晓刚争辩道。

    两人吵惯了,这种场面相当正常,在纽约的时候就这样。

    那时候冯晓刚是导演,挑姜闻的毛病,现在反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