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旧五代史-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籓宣,任君统制,属朱温东离汴水,致昭皇西幸岐阳,不务扶持,反怀顾望,盗据剑南之土宇,全亏阃外之忳诚。先皇帝早在并门,将兴霸业,彼既会驰书币,此亦复展谢仪。后又特发使人,专持聘礼,彼则更不回一介之使,答咫尺之书,星岁俄移,欢盟顿阻。朕顷遵遗训,嗣统列籓,追昔日之来诚,继先皇之旧好,累驰信币,皆绝酬还,背惠食言,弃同即异。今观孽竖,绍据山河,委阉宦以持权,凭阻修而僭号。早者,曾上秦王缄札,张皇蜀地声尘,形侮黩之言辞,谤亲贤之勋德。昨朕风驱锐旅,电扫凶渠,复已坠之宗祧,缵中兴之历数。捷音旋报,复命仍稽,使来而尚抗书题,情动而先夸险固。加以宋光葆辄陈狂计,别启奸谋,将欲北顾秦川,东窥荆渚,人而无礼,罪莫大焉。  
  昨客省使李严奉使铜梁,近归金阙,凡于奏对,备述端由。其宋光嗣相见之时,于坐上便有言说,先问契丹强弱,次数秦王是非,度此包藏,可见情状。加以疏远忠直,朋比奸雄。内则纵恣轻华,竞贪宠位;外则滋彰法令,蠹耗生灵。既德力以不量,在神祇之共愤。今命兴圣宫使、魏王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命侍中、枢密使郭崇韬充西川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充西川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凤翔节度使李严充供军转运应接等使,同州节度使李令德充行营招讨副使,陕府节度使李绍琛充行营蕃汉马步军都排阵斩斫使,西京留守张筠充西川管内安抚应接使,华州节度使毛璋充行营左厢马步都虞候,邠州节度使董璋充行营右厢马步都虞候,客省使李严充西川管内招抚使,总领阙下诸军,兼西面诸道马步兵士,取九月十八日进发。凡尔中外,宜体朕怀。  
  辛丑,授魏王继岌诸道行营都统,余如故。继岌既受都统之命,以梁汉颙充中军马步都虞候兼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廷蕴为中军步军都指挥使,牛景章充中军左厢马军都指挥使,沈斌充中军右厢马军都指挥使,卓瑰充中军左厢步军都指挥使,王贽充中军右厢步军都指挥使,供奉官李从袭充中军马步军都监,高品李廷安、吕知柔充魏王衙通谒。诏工部尚书任圜、翰林学士李愚参魏王军事。丁未夕,偏天阴云,北方有声如雷,野雉皆鸣,俗所谓“天狗落”。戊申,魏王继岌、枢密使侍中郭崇韬进发西征。太子少师致仕薛廷珪卒,赠右仆射。甲寅,幸寿安陵。司天上言:“自七月三日大雨,至九月十八日后方晴,三辰行度不见。”丁巳,幸尖山射雁。  
  冬十月庚申朔,宰臣及文武三品以上官赴长寿宫,上大行皇太后谥曰贞简皇太后。辛酉,幸甘泉,遂幸寿安陵。壬戌,魏王继岌率师至凤翔,先遣使驰檄以谕蜀部。丁卯,奉皇太后尊谥宝册赴西京录座,宰臣豆卢革摄太尉读册文,吏部尚书李琪读宝文,百官素服,班于长寿宫门外奉慰。淮南杨溥遣使进慰礼。己巳,中书上言:“贞简太后陵请以坤陵为名。”从之。初卜山陵,帝欲祔于代州武皇陵,奏议:“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分其南北。”乃于寿安县界别卜是陵。《五代会要》载中书门下奏议云:“人君以四海为家,不当分其南北。洛阳是帝王之宅,四时朝拜,礼须便近,不能远幸代州。今汉朝诸陵,皆近秦雍,国朝陵寝,布列京畿。后魏文帝自代迁洛之后,园陵皆在河南,兼敕功臣之家,不许北葬,今魏氏诸陵尚在京畿。祔葬代州,理未为允。”从之。  
  丙子,以前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冯道依前本官充职。戊寅,西征之师入大散关,《九国志·赵廷隐传》云:自入敌境,即禁兵士焚庐舍,剽财物,蜀人德之。伪命凤州节度使王承捷、故镇屯驻指挥使唐景思次第迎降,得兵一万二千、军储四十万。又下三泉,得军储三十余万。自是师无匮乏,军声大振。辛巳,伪兴州刺史王承鉴、成州刺史王承朴弃城遁去,康延孝大破蜀军于三泉。时王衍将幸秦州,以其军五万屯于利州。闻我师至,遣步骑三万逆战于三泉,延孝与李严以劲骑三千击之,蜀军大败,斩首五千级,余众奔溃。王衍闻败,自利州奔归成都,断吉柏津,浮梁而去。丁亥,文武百官上表,以贞简皇太后灵驾发引,请车驾不至山陵所。戊子,葬贞简太后于坤陵。己丑,魏王继岌至兴州,伪东川节度使宋光葆以梓、绵、剑、龙、普五州来降;武定军使王承肇以达、蓬、璧三州来降;兴元节度使王宗威以梁、开、通、渠、麟五州来降;阶州刺史王承岳纳符印请命;秦州节度使王承休弃城自扶路奔于西川。《太平广记》引《王氏见闻记》云:王承休握锐兵于天水,兵刃不举。既知东军入蜀,遂拥麾下之师及妇女孩幼万余口、金银缯帛,于西蕃买路归蜀。沿路为西蕃掳夺,冻饿相践而死,迨至蜀,存者百余人,唯与田宗汭等脱身而至。魏王使人问之曰:“亲握重兵,何得不战?”曰:“畏大王神武,不敢当其锋。”曰:“何不早降?”曰:“盖缘王师不入封部,无门纳款。”曰:“初入蕃部几许人?”曰:“万余口。”“今存者几何?”曰:“才及百数。”魏王曰:“汝可偿万人之命。”遂斩之。  
  十一月庚寅朔,帝幸寿安,号恸于坤陵。戊戌,以振武节度使朱守殷为兗州节度使。徐州、鄴都上言,十月二十五日夜,地大震。康延孝至利州,修吉柏津浮梁。伪昭武军节度使林思谔来降。辛丑,魏王过利州,帝赐王衍诏,谕以祸福。甲辰,魏王至剑州,伪武信军节度使王宗寿以遂、合、渝、泸、忠五州来降。丁未,高丽国遣使贡方物。康延孝、李严至汉州,王衍遣人送牛酒请降,李严遂先入成都。戊申,祔贞简皇太后神主于太庙。  
  己酉,魏王至绵州,王衍遣使上笺归命。庚戌,皇弟郓州节度使存霸、滑州节度使存渥、左金吾大将军晋州节度使存乂、邢州节度使存纪,并授起复云麾将军、右金吾大将军同正。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奏,收复归、夔、忠等州。辛亥,魏王至德阳。伪六军使王宗弼报,王衍举家迁于西宅,宗弼权称西川兵马留后;又报伪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宣徽使李周辂欧阳晃同有异谋,惑乱蜀主,已枭斩讫。《九国志·王宗弼传》:唐师陷凤州,衍遣三招讨屯三泉以拒唐师,未战,三招讨俱遁走,因令宗弼守绵谷而诛三招讨,宗弼遂与三招讨同送款于魏王。乃还成都,斩宋光嗣等,函首送于魏王,迁衍及母妻于西宫。壬子,王衍遣使上表请降。癸丑,以吴越国马步统军使、检校太傅钱元球为检校太尉、守侍中,充静海军节度使。乙卯,魏王至西川城北。丙辰,蜀主王衍出降,语在衍传。  
  丁巳,大军入成都,法令严峻,市不易肆。自兴师凡七十五日,蜀平,得兵士三万、兵仗七百万、粮三百五十三万、钱一百九十二万贯、金银共二十二万两、珠玉犀象二万、纹锦绫罗五十万,得节度州十、郡六十四、县二百四十九。己丑,礼仪使奏:“贞简皇太后升祔礼毕,一应宗庙伎乐及诸祀并请仍旧。”从之。十二月壬戌,以前云州节度使李存敬为同州节度使;以同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李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以邠州节度使、检校太保董璋为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以华州节度使毛璋为邠州节度使;以左金吾大将军史敬熔为华州节度使。丁卯,以武宁军节度副使李绍文为兗州观察留后。庚午,宴诸王武臣于长春殿,始用乐。丙子,以北京副留守、太原尹孟知祥为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西山八国云南都招抚等使;以户部尚书王正言为检校吏部尚书、守兴唐尹,充鄴都副留守;以鄴都副留守、兴唐尹张宪检校吏部尚书、太原尹,充北京副留守、知留守事。  
  己卯,以腊辰狩于白沙,皇后、皇子、宫人毕从。庚辰,次伊阙。辛巳,次潭泊。壬午,次龛涧。癸未,还宫。是时大雪苦寒,吏士有冻踣于路者。伊、汝之民,饥乏尤甚,卫兵所至,责其供饷,既不能给,因坏其什器,撤其庐舍而焚之,甚于剽劫。县吏畏恐,窜避于山谷间。甲申,出御札示中书门下,以今岁水灾异常,所在人户流徙,以避征赋,关市之征,抽纳繁碎,宜令宰臣商量条奏。丙戌,第三姑宋氏封义宁大长公主,长姊孟氏封琼华长公主,第十一妹张氏封瑶英长公主。  
  闰十二月甲午,赐中书门下诏曰:  
  朕闻古先哲王,临御天下,上则以无偏无党为至治,次则以足食足兵为远谋,缅惟前修,诚可师范。朕纂承凤历,嗣守鸿图,三载于兹,万机是总,非不知五兵未弭,兆庶多艰,盖赖卿等寅亮居怀,康济为务,冀尽数舆之理,洞询盍彻之规。今则潜按方区,备聆谣俗,或力役罕均其劳逸,或赋租莫辨于后先,但以督促为名,烦苛不已。被甲胄者何尝充给,趋朝省者转困支持,州闾之货殖全疏,天地之灾祥屡应。以至星辰越度,旱涝不时,农桑失业于丘园,道殣相望于郊野,生灵及此,寝食宁遑,岂非朕德政未孚,焦劳自拙者耶!  
  朕昨亲援毫翰,轸念疮痍,一则询尔谋猷,一则表予宵旰,未披来奏,转挠于怀,敢不翼翼罪躬,乾乾轸虑。咨尔四岳,弼予一人,何不举贤才,裨寡昧。百辟之内,群后之间,莫不有尽忠者被掩其能,抱器者艰陈其力。或草泽有遗逸之士,山林多屈滞之人,尔所不知,吾将安访!卿等位尊调鼎,名显代天,既逢不讳之朝,何吝由衷之说,当宜历告中外,急访英髦。应在仕及前资文武官已下,至草泽之士,有济国治民、除奸革弊者,并宜各献封章,朕当选择施行。其近宣御札,亦告谕内外,体朕意焉。  
  是时,两河大水,户口流亡者十四五,都下供馈不充,军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采拾于野,殍踣于行路者。州郡飞挽,旋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