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39 花间1+2-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研发中心随函还附上了两个解决方案。一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配比再行开炉,而另外一种则是采用他们最新的研发数据,做全新试验,据研发中心的那位叫UMA的老教授说,后一种方案可以很好的弥补CM型材开炉历来不稳定的缺陷,大大提升开炉效率,缩减成本,但,这个令人振奋的信息目前尚处在待证实阶段,理论上来说可行,而实践下来如何,谁也没有把握。
  会上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保守方案,即对目前的检测数据作逐步调整,直到达标为止,毕竟两年的经验累积下来,比另起炉灶最起码在心理上感觉要稳妥一些。更何况,照目前看来,离成功似乎只差了一小步。
  而常少辉却非常明确的支持第二种方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对根据后一种配比方式制造出来的型材的稳定性更有信心,而稳定性,对于任何一种新型材料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老卢简直急火攻心,这个项目虽说是研发,其实时间上对邵氏来说还是很紧迫的,当初跟科艺合作正是冲着它已经行程过半的项目速度,如果从零开始搞研究,邵氏自己搞不就行了,还拖上科艺干嘛??
  如今,明明放着捷径不走,偏要绕远道,搁谁不上火?况且现在又是急需用材料的时候。邵氏不能总是高价入,低价出,这样下去,总有卡死的一天。
  他本来强压下去的对科艺的一股怒意此时再难控制,于是会上陡然树立了两派,各执一理,唇枪舌剑,谁也不肯退让。
  到底是在邵氏的地盘,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老卢甚至连桌子都拍上了,而邵云始终沉着脸,不置一词,没有任何制止下属过激行为的迹象。
  眼看争论渐趋混乱,常少辉遂闭了口,当面对的是一帮神经处于极度亢奋的人群时,他认为缄口是最理智的说法,通常到了这个时候,无论你说什么,对方都已经听不下去了。
  会议不欢而散。
  不过三层楼面,电梯很快到达底楼,常少辉侧了身礼貌的请孔令宜先行。
  “常先生如果没有急事,方便跟去我休息室聊两句么?”
  相对比适才会上的紧张激烈,她的沉静温和让常少辉陡然间放松,他笑了笑,没有反对,会议是提前结束的,他并不赶时间。
  所谓的休息室,其实是楼梯转角隔出来的一块观景区,圆弧的玻璃面占去了整个空间的三分之二,通透敞亮。
  坐在光洁的玻璃圆桌前,品着咖啡,望一望蓝色玻璃外面的草坪,喷泉,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可以调节紧绷的神经。
  不过随意聊了几句,常少辉却感到淡淡的讶然,她的言谈举止,把握得当,看似不经意,却句句妥帖,令对方欣悦,又不着痕迹。
  以前,他一直没有注意过孔令宜,也或许因为她总是笼罩在邵云身后,而自己对邵云又多少抱有敬而远之的心态。
  其实对刚才的不快已经基本消散了,他不习惯在心头保存令自己不悦的东西。
  “很多事情上我都比较随性,但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我很坚持,太过急功近利,也许会被迫再走一次回头路。”
  孔令宜仔细的聆听他缓缓的诉说,恰合时宜的点一下头,回应两句。
  这些话他刚才在会上根本没有机会说,或者已经不屑于说,此时当着她的面讲了出来,不失为一个宣泄的好出口,再有涵养的人,也不见得没脾气,无论如何,他肯对自己说,就是个好兆头,好过他怀着一肚子闷气离开邵氏。
  “邵董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他对这个项目有多紧张你大概也是知道的,我想,他冷静下来,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的。”孔令宜小心翼翼的提到了邵云,仔细的注意着常少辉的反应。
  常少辉低头笑了笑,他想起那天在车里两人明来暗去的较量,他始终觉得邵云今天对自己的态度是掺杂了私人成分在里面,但他并不想表示什么。
  “孔小姐的英文很好,是不是留过学?”他话锋一转,不想再继续棘手的话题。
  孔令宜听他扯起了旁的,随即也笑着答:“是呃,在德国读过几年书。”
  接下来的谈话就要轻松许多,两人都在国外呆过,虽然不是同一个地方,但身处异国他乡的经历和感受多少有些类似,彼此都很能理解,容易共鸣。
  对于常少辉,孔令宜其实一直是很佩服的,几次会议上她都领略了他的沉稳练达,如今则又多添了一分好感,因为他的坚持。
  即使知道他跟邵云的“过节”,她也不认为常少辉的建议是源于他的赌气,在她看来,他不过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已。这世上有太多愿意妥协和变通的人,为了这样那样的理由。可是变通到后来,也许等待他的不是成功,而是一堆麻烦。
  正聊得愉快,孔令宜的手机开始震动,她看了看屏幕,显示的是邵云办公室的号码,遂接了起来。
  “常少辉跟你在一起?”电话里传来邵云低沉的嗓音。
  “嗯。”孔令宜简短的答。
  邵云停顿了几秒,直截了当道:“请他来我办公室。”
  他的声音听起来并不暴躁,孔令宜不觉会心一笑,挂了电话就对常少辉道:“邵董有请,他在办公室等你。”
  常少辉沉默了片刻,也笑起来,仿佛会意,“原来你拖住我是这个用意。”他带着深意对孔令宜投过去一瞥,“你们邵董请到你,实在是幸运。”
  尽管孔令宜相信他对自己跟邵云之间并不了解,但他的目光如此悠远,仿佛洞悉了什么,让她无端的感到局促。
  她若无其事的起身,一如既往的微笑着道:“那我们走吧。”
  到了总裁室门口,孔令宜示意他直接进去。
  常少辉在门外轻叩两下,然后推门入内,出乎他的意料,邵云却不在里面。
  总裁室很宽敞,却又相当素洁,除了几件黑色的办公家具,鲜有摆设,显示着这里的主人有着怎样棱角分明,杀伐决断的个性。
  他特别留意了一下家具的样式,总觉得有几分眼熟,想了一想,记起是欧洲的某个知名品牌,以纯手工打制具名,当然,价格昂贵。
  他在房间的中央站立了片刻,感觉有点像个靶子,于是反剪了手,挪步至窗前。
  这大概是整个邵氏最好的观景角度了,抬头既是蓝天白云,目光向下,水遮雾绕的喷泉,绿意盎然的草坪,尽收眼底。他不觉笑了笑,这个邵云,果然懂得享受。
  念头绕了几个圈,还是落到曼芝身上,如果不是亲耳听闻,他很难想象曼芝曾经是邵氏的女主人。
  她和邵云,怎么看都格格不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常少辉。”身后传来一声阴阴的叫唤,打断了他的浮想。
  他转过身来,邵云正抱了膀子站在门口定定的望着他。

  第二十二章(下)

  迎着光,邵云的眼睛又习惯性的微微眯起,那目光中便有了一股凛冽之气,隐隐传递过来肃杀的敌意,仿佛适才会上的硝烟被带了进来,再度萦绕在两人的上空。
  谁也没有说话,空气里却是一派紧张,似乎激烈的厮杀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常少辉心头一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他不喜欢。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麻烦,或者困难,他都倾向于用理性的方式来解决,而邵云,显然与他不同,他的阴骘常少辉在刚刚的会议上已经充分领教。
  他张了张嘴,刚想调侃两句,邵云却戏剧性的咧嘴朝他笑起来,那笑容几乎称得上灿烂,同时右手指向沙发,热情的招呼,“坐吧,站着怎么说话啊?”
  他转瞬而变的态度令常少辉有些愕然,不明白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落了座,邵云双掌交握,盯着常少辉直截了当道:“说说看,你坚持方案二的理由,刚才……我看你并没有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常少辉并非小肚鸡肠,既然邵云跟他就事论事,他也就用认真的态度回答道:“UMA教授是研究CM材料的专家,我在美国虽然不是专攻CM的开发,但因为自己曾经参与过这个项目,一直很留意这方面的进展,也经常跟他探讨,希望能够找出CM材料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他边说边时而瞟上一眼邵云,见他神色如常,似乎很有兴趣听自己说下去,于是继续侃侃而谈,“这次回国之前,教授曾经跟我提过,他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配比,已经有了些眉目。他是个相当严谨的学者,这次,他既然能够把新方案作为正式的建议提出来,足以见得他是有信心的。”
  他说完直视着邵云,期待他的反应。
  邵云向后一仰,头微微偏向靠背,沉思了几秒,不直接发表意见,却反问道:“如果我同意用这个方案,你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吗?”
  常少辉笑了,“邵董应该明白,这个世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百分之百保证成功的,变数随时随地都存在。”
  邵云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轻抬下巴,又问道:“你有多少把握?”
  常少辉遂收了笑,垂头凝思,未几,仰起头来道:“说实话,我只能说两种方案的把握都差不多,也许,前一种修正模式会见效更快。”他顿了一下又道:“但是我相信,方案二在理论上的确要更加可靠,因为有了质的变革。”
  “……会花多长时间?”
  “保守估计,三个月。”
  邵云的眉头拧成了“川”字,“三个月……我只怕自己等不了那么久。”
  常少辉道:“我之所以极力推荐第二个方案,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方案一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即使某一次开炉成功,也不能保证长期持久的质量。”他轻轻笑了笑,“邵董不会希望明年再见到我罢?”
  邵云哈哈一笑,继而沉吟道:“你刚才说保守估计是三个月,那么……乐观估计呢?”
  “只要开炉连续五次都达标且数据稳定,就可以认为是OK,所有流程一个月左右可以完成――但是,通常我们都不倾向于作乐观估计,这样顺利的事情并不多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