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百家到一家 -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光年间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代巨人,其中魏源是最杰出的代表。魏源作为鸦片战争前后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主张改革弊政,发展经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抵抗侵略方针,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他的思想也在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前进,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魏源的思想无不在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的思想和著述对中国乃至于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近代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在国家建设方面,他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改革家,并且发表了许多著作,使自己跻身于经济、史学、地理等各领域且造诣深厚,同时魏源也是诗文俱佳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及具有独到见解的军事理论家,还是对净土宗深有研究的佛门信徒和“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的旅游家。龚自珍称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后人评他“生前有学名、有政绩”,“死后遗泽人间,博大精深”。
  生平
  魏源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父亲魏邦鲁曾经做过小官。在魏源十岁时,他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当时魏父正在江苏,无法救济他们,家庭生活极为艰苦。这些使他与中下层社会接触较多,了解民间疾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源还是坚持看书学习,而且对历史书情有独钟,这招致了伯父对他的不满,因为历史书对于科举来说是没有用的。
  一八一四年,魏源跟随父亲入京。在京城,他跟随常州学派的刘逢禄学《公羊春秋》,从此开始钻研通经致用的学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魏源携母亲、妻子迁居到父亲魏邦鲁所任职的江苏宝山。道光二年(1822),他考中了顺天府乡试第二名。
  道光五年(1825年),魏源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的聘请,开始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一年之后就完成了,该书共有一百二十卷,包括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因为搜集了很多的社会经济资料,而且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故编成之后影响极大,受到19世纪末许多人的赞赏,凡是关心国事的官员几乎人手一本。在此期间魏源编写了《筹漕篇》、《筹鹾篇》和《湖广水利论》等,随后魏源又协助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此时的魏源因擅长经世学而闻名于世。
  魏源一生在功名场上很不得意。他早年学过王守仁的心学,以后跟从刘逢禄学习公羊学,接受了今文经学的影响,注重经世致用,因此他的思想与传统的文人官僚不同。同时他看不起儒家的繁琐文风,加上性格使然,在二十九岁时中了举人后,考进士一直落榜。但是魏源才华横溢,很多人对他赏识有加。据记载,道光六年(1826),魏源入京会试,刚好是刘逢禄分阅试卷,他着力推荐魏源的卷宗,可是主考并不领情,于是刘逢禄作了《两生行》表示惋惜。刘逢禄对魏源才学非常赏识,他在诗中称魏源为“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精神,尤精选理砾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刘逢禄预言魏源来年必中并写到“且看明日走马填城”。道光九年(1829年),三十四岁的魏源又参加了会试,再次落第。按照惯例,他捐资得了“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从而有机会阅读内阁所藏有关清朝开国以来主要史事的大量档案材料,开始着手撰写《圣武记》。
  道光十五年(1835年),魏源在扬州新城抄关门内仓巷购宅基地,营建家园定居。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魏源把注意力从对内改革转移到了抵抗外敌入侵方面。魏源在两江总督府裕谦处做幕府,参与了浙东抗英战役,他曾在前线亲自审讯俘虏。魏源眼见林则徐被腐败政府撤职,充军新疆,而琦善之类的卖国贼却被重用,深为愤慨,于是辞官回家开始动手编著《海国图志》,一年后完成了前60卷。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魏源参加了礼部会试,考中第十九名贡士。由于主考挑剔说他的试卷不工整,被罚停殿试一年,第二年参加补行殿试才成进士。此时的魏源已经五十一岁,1844年8月被分派到江苏任东台县知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魏源到江苏做幕僚,随后就任高邮州知州。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做幕僚和为寻求救国之路而写作。他在认识龚自珍之后,二人结为同道好友,他们都对当时陈腐的文风不满,不愿做儒家思想的书虫。他们一起研究“经世致用”的真学问,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魏源开始游历东南各省,并亲自到澳门、香港等地访查收集有关资料,把《海国图志》增补到100卷。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到扬州,魏源提倡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太平天国。不久,魏源因与人宿怨积深,被人诬陷“迟误驿报”而被免职。
  咸丰四年(1854年),清政府恢复魏源高邮州知州的职位,魏源以“世乱多故,无心仕宦”为托词辞去了朝廷的任命。晚年,魏源隐居杭州,开始潜心学佛,思想趋于消极,咸丰七年(1857年)病死于杭州。


第一节 晚清的思想启蒙(2)


  魏源的思想体系:
  魏源自少年时代起就孜孜不倦,勤学苦练,通过毕生的努力,写出了不朽的传世著作47种,共计800万字,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主张“以经术为治术”,倡导“通经致用”,进而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社会改革论。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改革腐朽的封建政治的思想。魏源提倡学习国外的先进政治制度,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倡议。具体改革的办法,魏源主张必须从改革人心做起,只有这样,才有“天日昌”,“风雷行”,从而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其二是主张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他认为,要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首先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这是战胜外敌、富国强兵的重要条件。“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这种主张的充分体现,所谓“师夷”,也就是向西方学习;但并非学习西方的一切,只是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比中国先进的技术。而“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这么一个纲领性的爱国主义主张,确实是卓越的见解。
  其三是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实现富国的思想。同时为了强国,不仅要学习西方,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本民族的军事工业,改进中国的国防设施和武器装备,加强国防能力。同时他也提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才各个方面的具体实行措施。魏源充分吸收了先贤们优秀的思想精华,他的思想具有先进代表性,比如他认为历史是不断进化的,号召人们重视时代的进步和法令制度的变革;同时,他也提倡身体力行,认为只有一个人见到的东西,才能认识它的好坏;实行过的事情,才能知道它的难易。总之,魏源提出了要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也是他的进步之处。魏源的爱国主义、开明世见、维新意向和务实避虚的思想与治学态度,对后世具有极其积极的影响。
  相关人文景点:
  魏源故居:在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村的沙坝上,有一座江南农村的典型清代民居,它是我国著名思想家魏源的故居。这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有干打垒土围墙,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其中第一、二栋正房和左侧厢房为平房,单檐悬山项、盖小青瓦。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侧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右侧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正房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二楼为读书楼,正中三间为课堂,两梢间隔书房,魏源在这栋楼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魏源的作品:
  魏源留下的作品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圣武记》和《海国图志》。
  《圣武记》是一部历史书,也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全书共十四卷,记载了清朝的开国经过,是魏源探求盛衰之理、筹划海关国防之策的倾力之作。书中总结了清代盛衰教训,记述边疆民族问题,并从中总结出军事指挥的得失,为当时抵抗侵略提供了鉴戒。充分体现了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要求富国强兵的思想,它对后来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海国图志》是部划时代的著作,共一百卷。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罢免官职,遣戍伊犁,途经镇江时与同道好友魏源相会。他委托魏源根据《四洲志》编著《海国图志》。魏源不负故人之托,经过一年的奋笔疾书,在扬州新仓巷的絜园中完成了中国人研究东西方世界的划时代著作——《海国图志》。后来魏源又花四年时间将之扩充到六十卷,到1852年,编成了长达一百卷的浩瀚巨著。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其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书中魏源还重点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强的重要思想。近代的中国人通过它认识了世界,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对清朝政府昏庸愚昧、投降媚敌的倒行逆施,更是一种有力的鞭挞和冲击。该书传入日本后,频频翻刻,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晚清的思想启蒙(3)


  龚自珍
  ——三百年来第一流
  人物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年),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道光年间的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祠祭司行走、宗人府主事等。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时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