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逆天-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党项对关中的危险不在于庆州等地的党项人,而是定难军。唐僖宗的时候,夏州(今内蒙白城子,又称朔方)有个叫拓跋思敬的党项人,任夏州偏将,后来镇压黄巢有功,赐姓李氏,任命他做了夏州节度使,这就是定难军的来历。李思敬传位给弟弟李思谏,李思谏传位给儿子李彝昌,李彝昌在位时夏州发生了叛乱,族人李仁福评定叛乱被拥立为节度使。这个时候后梁时期,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多次合并攻击夏州,李仁福无奈之下像后梁称臣,朱温出兵援救。李仁福在战争中因祸得福,先后又攻克了银州、绥州(陕西绥德)、宥州(陕西定边附近)等地,实力大增。此后,定难军就向中原王朝称臣。

    可是,由于这定难军所占的地盘,特别是银州、绥州是中原的屏障,那地方历代都修有古长城,是中原王朝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在后唐明宗时期,中原国势大增,朝廷就有意收复定难军。唐明宗趁着李仁福刚死,就调任新的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的儿子李一超为延州刺史、彰武军节度使,想把李一超给调走。老李家在夏州盘踞了四十多年了,根深蒂固,李一超又不傻,他当然不愿意挪窝了。

    于是,唐明宗就下诏诬陷李仁福勾结契丹,派遣安从进平叛。这个时候的夏州实力还不算大,安从进一下子就把夏州给包围了起来。可一来夏州城高,二来李一超招呼城外的党项人抄了安从进的后路,掠夺了安从进的粮草。搞的唐军派出大部队来押运粮草,每运一斗粮食,都要耗费一千钱,唐明宗心痛,就撤兵了。重新任命李一超做了定难军节度使,而李一超也是见好就收,接受了唐明宗的册封,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怀抱。

    就这么着,定难军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唐明宗本着和平与发展的大军,把这个问题交给子孙来解决。可惜,唐明宗不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人家有好儿子好孙子好曾孙,四代努力,把匈奴给打跑了,唐明宗死后中原动荡,定难军就这么着遗留了下来。中原王朝再也没有机会染指了。

第二十六章 限制党项(5)

    第二十六章限制党项(5)

    如果定难军是真腊(交州以南的小国)那样经济不发达,地理位置不重要的鸟不拉屎的地方,丢了也就丢了,没什么可惜的,更可况,这定难军还不算是反叛,就像唐代的藩镇一样,有时候还是很听话的,比如晋代时期,定难军在朝廷的诏令下,还在西线对契丹发动佯攻,策应中原。从来也没有进攻过中原。

    可是,在郭荣心里确实很想把定难军给拿下的,毕竟藩镇这个东西,而州县完全不一样,虽然名义上是大周的地盘,人员任命上也要靠大周的圣旨,可是,他毕竟和朝廷隔着一层纱呢。

    再说,这夏州、绥州、宥州、银州,可以说是关中的屏藩了,地理位置上和燕云十六州差不多,绥州、银州、宥州拱卫在内,与长城外的夏州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牢固的防线,在加上,在夏州的北面虽然是毛乌素戈壁滩,可是东西两侧确实天然的大草原,是一个优良的马场,由于这些个原因,郭荣对定难军是垂涎不已。再加上郭荣的想法和唐明宗不一样,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在自己手里解决的,就决不留给子孙解决,毕竟,拖延下去,时间久了,人心散了,说不定这定难军的独立就成了事实了呢。另外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你发展,别人也在发展,留给子孙解决,说不定就是害了子孙。当然,他不会现在就动手,毕竟上面还有个老爹呢,胜了还好,要是败了,对自己继位说不定就有影响了。要对付定难军,还得等到自己当了皇帝。

    再有,这定难军是党项族,在庆州、灵州、延州等地的党项人里面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时间长了,定难军实力大增,再和庆州等地的党项人串联起来,到那个时候,可就大势已去了。

    最后,让大周不能容忍的是,当河东的刘崇南下的时候,定难军也派军队配合,只是走到宥州之后,停留了下来。这用意自然是观望,可是如果刘崇真的胜利的话,那么定难军肯定是要南下的。由于刘崇顶了一个大汉正统的牌子,定难军听从刘崇的命令,本不算什么,可是,它这么一观望,却暴漏了定难军想趁火打劫、壮大自己的心思。现在的定难军节度使,李一超的弟弟李一兴,恐怕不是一个甘心蛰伏的人。留这么一个心腹大患在西北,可不安全。更何况,定难军出兵宥州,这宥州可是事关重要,这个地方既可以南下攻击庆州,还可以西进攻取灵州。按理说,李一兴要配合刘崇,他应该是出兵绥州,接着南下和刘崇合兵一处,攻击晋州才是,它为什么要出兵宥州呢?宥州在西面,离刘崇可远着呢。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一兴想玩个里应外合,想吞掉有党项人的庆州等地,只是可惜,他胆子不够大,还没等他出手呢,刘崇就败了。

    还好灵州在朝廷手里。郭荣心里暗暗说道。灵州握在朝廷手里,控制住了党项人向西发展的可能性,而北方是契丹人的地盘,定难军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惹契丹人。而东面又是刘崇,刘崇虽然弱小,可是河东军队善战,也不是定难军能吞得下去的。况且河东的势力,要比定难军大上许多。

    郭荣说道:“王先生,不如我向朝廷建议,任命高怀德为朔方节度使,坐镇灵州。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驻灵州了。”

    王朴摇了摇头:“王爷,咱们练兵就是为了强干弱枝,就是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利,如果让高怀德兼任了朔方节度使,那么岂不是又培养了一个权重一方的人嘛,虽然高怀德是可靠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提防别的节度使借此生事啊!”

    “那。。。有了,先生,不如这样,我们练兵嘛,步军要练习,马军也要练习,而灵武一带有优良的马场,正适合练习马军。我们不如假借这个名义,让高怀德进驻灵州,防范定难军。”郭荣说道。

    “恩,王爷的奏章上,不如添上一句,调朔方节度使元晟在京中任职。把元晟给调到汴京去,再给高怀德加上一个灵州刺史的兼职。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恩,不错,不错。就按先生的来办。”郭荣笑道。

    “王爷,您要对付党项,任命高怀德为灵州刺史,这。。。这只能起到限制的作用,要想对付党项,只用一个高怀德,还远远不够。”王朴说道。

    “先生可有什么计策嘛?”郭荣虚心的请教道。

    “王爷,昔年安从进攻夏州一路势如破竹,可是为什么到了夏州城下却是困难重重呢?原因有二,第一,这夏州城是五胡乱华时,夏主赫连勃勃修建的,城墙高大,党项的李一超兵精粮足,导致安从进大军难以迅速攻克。第二嘛,李一超发挥了党项的优势,而安从进则用错了对策,夏州一带是党项人的天下,李一超作为党项人平夏部落的族长,在夏州有极强的号召力,这党项人和契丹人一样,以游牧为生,骑射精良,再加上熟悉当地的形势,来无影去无踪,打起骚扰战来是防不胜防。所以,李一超放弃了宥州、银州等地,让安从进孤军深入到了夏州城下,陷入了困境。如果安从进夺取三州之后,就停下脚步,先稳住银州等地,步步为营,李一超就困难了。再或者,以粮草为诱饵,引诱党项人决战,也是一个法子,可惜,他自己乱了阵脚,再加上明宗守成有余,开阔不足,导致攻夏之战失败。”

    王朴继续道:“咱们要平夏,就要做好两手准备,第一,要善待庆州一带的党项人,让他们心向朝廷,进而分化夏州的党项人,第二嘛,要平定定难军,一定要有一支攻无不克的骑兵才行。对付游牧民族,只能是以骑兵制骑兵,不过这骑兵不用很多。因为,党项和匈奴不同,匈奴人基本上没有城池,他想逃走的话,那就很难追上,而党项人不一样,夏州是李家的根本,他们不会放弃的,以夏州为饵,党项人一定会和我们决战的。”

第二十七章 限制党项(6)

    第二十七章限制党项(6)

    王朴的分析丝丝入扣,郭荣也是频频点头。志在天下的郭荣自然是明白银州、宥州的重要性的,那里有历朝历代不断休整完备的长城,是关中的北面防线,可惜啊,现在还不到对付定难军的时候。

    王朴见郭荣神色淡然,想来自己刚才说得那些东西,郭荣私下必定思考过得,于是,他继续说道:“王爷,以在下之见,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挥军北上、整顿夏州的时候。这第一嘛,定难军像藩镇一样,政权、军权、财权甚至人事权都尽在李氏一族的手里,俨然已是国中之国,可是,定南军并没有明显的反叛行动,朝廷出事无名。第二,党项人弓马纯熟,定难军节度使辖地虽然不大,可是兵力充足,李氏在夏州主政四十多年,在党项族人中颇得人心,要打下夏州并不容易,没有两三年的准备恐怕不容易对付夏州;第三,形势并不允许我们长时间的包围夏州,这党项人不容易对付,一旦开战,不可能快速的攻克夏州,精兵强将顿守在坚城之下,南方的楚,北方的契丹一旦合兵入侵,咱们大周就难免疲于应付了。第四,咱们大周的心腹大患在于南方的楚国,北方的契丹,而定难军不外乎是皮肤之癣,不可因小失大啊;第五嘛,就关中的形势而言,定难军地方狭小,又不好打,打下来之后获利又少,犹如鸡肋一样,要真的想扩张势力,倒不如把目光投向蜀国。蜀国号称是天府之国,内政混乱,军队**,可以一战而胜,等拿下了蜀国,在北上也不迟啊。”

    “王先生所说甚是,不过,党项族人分散在庆州、鄜州等地,这些地方有毗邻夏州,如果。。。我怕夏州李氏在这些地方闹事啊,如果庆州等地一旦落到李氏的手中,咱们可就养虎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