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择。

(五)课前提示的用注不必划一

课前提示采用提问方式,概括全课内容,目的在激起学生兴趣,导人新
课。因此教师怎样利用,讲还是读,可以百花齐放,不必划一,但是在一些
课的提示里,有一两句用肯定语气写的话,则往往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如《中
国历史》第一册第7 课的提示里写道:“从公元前770 年到公元前221 年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教师必须向学
生讲解清楚。


教学实录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清初的一次战争——雅克萨之战。现在复习
一下,雅克萨之战发生在哪两年?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生:发生在1685、1686 年。战争的性质,对于清政府来说是自卫反击
战,对于沙俄夹说是侵略战争。

师:雅克萨之战以后,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关于《尼布楚条约》
谁能解释一下?

生:《尼布楚条约》是1689 年,沙俄和清政府在尼布楚签订的条约。
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规定两河一岭(额尔古纳河、格尔必
齐河、外兴安岭)以东以南属中国,以西以北属沙俄,《尼布楚条
约》从法律上肯定了整个黑龙江流域、包括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都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师:很好。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意义都作了清楚的说明。
同学们,1685 年、1686 年,康熙帝两次派兵打败了沙俄侵略军,雅
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1689 年,在平等基础上跟俄国签订了
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遏止了沙俄在我
国东北继续南下扩张的势头。今天我们要接着学习的是,一年以后,
腾出手来的康熙帝掉转马头,挥师向西,为遏止蒙古族的一股分裂
势力,又开始了新的战斗。康熙大帝在保卫祖国领土主权不受侵犯
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板书'
第三节清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

一、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的斗争

1。噶尔丹的分裂活动
师:自从秦始皇灭六国,开创了统一国家新局面以来,几千年中,统一
国家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看,秦是统一国家,汉是统一
国家,后来呢——

生:隋、唐、宋、元、明,都是。

师:到了清朝前期,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不过嘛,为了巩固国家
的统一,在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曾进行了重大的斗争。这一
节课分两课时讲。今天首先要学习的是在西北和北部地区反对准噶
尔一支分裂势力的斗争。准噶尔是蒙古族的一支。蒙古族是我国北
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非但建立过地区性政权,而且建立过全国
范围的统治,哪个少数民族是蒙古贵族建立的?

生:元朝。
师:元亡以后,到了明朝,蒙古分裂成哪两个部分?
生:瓦剌和鞑靼。
师:那么,明末清初时,蒙古族又处于怎样的情况呢?请打开课本,看

第一段,分成几大部分了?
生: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大部分。
'板书'


漠南蒙古

蒙古族

漠北蒙古
漠西蒙古

ì 

í 




师:这三部分,漠南蒙古在清军入关以前便已经归顺了清朝,其他两部
后来也臣服了清朝。它们分布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地图。
挂图:《康熙帝和噶尔丹斗争形势图》(自制)

图1

师:漠南蒙古分布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朝时候,就叫做内蒙古;
漠北蒙古分布在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叫做外蒙古;漠西蒙古
分布在伊犁河流域,在天山以北,它是瓦剌的后代。今天我们主要
要讲的是漠西蒙古。漠西蒙古又分四部。其中一个部叫准噶尔。
'板书'

蒙古族

ì 

í 




漠南蒙古

漠北蒙古



漠西蒙古准噶尔

师:清朝初年,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逐渐强大起来,到噶尔丹称汗统治的
时候最为强大。噶尔丹是谁?他原是准噶尔的贵族,早年在西藏当
喇嘛,后来听说他的父亲——准噶尔可汗——死了,准噶尔内部为
了争夺汗位动乱不安,于是他赶紧从西藏赶了回去,参加进了这一
场争权夺利的斗争。经过几番较量,他如愿以偿,把准噶尔的汗位
夺到了自己手里。噶尔丹是雄心勃勃的,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夺得
统治权以后,又用几年功夫,东征西讨(指图),兼并了漠西蒙古
其他各部,占有了天山北路,占据了青海,并且控制了天山南路的
维吾尔族(回部)。到1678 年,噶尔丹统治下的准噶尔部已经成
为西北草原上一支强大势力。这时候,雄心勃勃的噶尔丹又把眼睛
盯住北边的漠北蒙古,甚至还有漠南蒙古,他开始在编织起一个称
霸整个北部中国的美梦了。
当噶尔丹的势力正在不断扩张的时候,有一个国家的侵略矛头已经
伸进到了我国漠北蒙古了。是谁?

生:沙皇俄国。

师:为什么是沙皇俄国?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明末清初的时候,沙俄的势力正在往东往南推进,他们侵入了
我国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我想,入侵漠北蒙古的一定也是他。
师:这个推理很有道理。正是沙皇俄国的侵略矛头伸进了我国漠北蒙
占。'指图'请看,已经伸进到了贝加尔湖一带。漠北蒙古的人民不
能忍受侵略,奋起反抗,在这里(指箭头的地方)展开了武装的反
侵略斗争。眼睛正盯着漠北蒙古的噶尔丹认为这是征服漠北蒙古的
最好时机。于是,侵略成性的沙俄和野心勃勃的噶尔丹一拍即合,
他们暗中勾通,配合默契,噶尔丹趁着漠北人民正在忙于反击沙俄,
他出兵3 万,大举东进,从背后袭击正在进行抗俄斗争的漠北人民。
漠北人民腹背受敌、抵挡不住,几十万人丢了庐帐,舍了牛羊,纷


纷南逃,一直逃到了——一(指图)

生:漠南蒙古。

师:对,逃到了内蒙古的境内,内蒙古此时已经归顺了清朝,也就是逃
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境内。他们紧急请求清政府给以援助。康熙帝迅
速作出反应,他接纳了灾难中的漠北蒙古人民,并且责令噶尔丹撤
军,交出漠北地区。噶尔丹非但不听,还向康熙帝口吐狂言,他向
康熙帝说了一句话,什么话,请看课本。

生:“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师:谁能解释,是什么意思?

生:你康熙皇帝统治南方,我统治北方。

师:对。能进一步分析下去吗?

生:他想割据北方,分裂中国。

师:对。“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明目张胆地表明了要跟清政府分
庭抗礼,雄踞北方;“圣上君北方,我长南方”,把一个分裂主义
的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1690 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以追击
漠北蒙古为名,悍然深入内蒙古,一直追到乌兰布通,(指图)。
乌兰布通离开北京只有700 里地了。当蒙古地区形势发生了如此急
剧的变化,清政府面对咄咄逼人的噶尔丹的气势,再不能无所动作
了。而事实上,康熙帝是早已有所戒备的。同学们,刚才我们说,
《尼布楚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生:1689 年。
师:康熙帝为什么要在1689 年的时候,不惜作出让步,跟沙俄签订《尼
布楚条约》呢?
生:康熙帝已经注意到了噶尔丹的野心。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
段边界,就遏止了沙俄继续南下的扩张。。。

师:从东北地区腾出了手来的康熙帝,1690 年(第二年)便可以全力来
对付来自噶尔丹的挑衅了。这时候,清政府和噶尔丹之间的一场大
战已经不可避免。
'板书'

2。康熙帝亲征噶尔丹
乌兰布通战役(1690 年)
师:1690 年,康熙帝下诏亲征。一场大战在乌兰布通打响。这一仗,
康熙帝非但下令出兵,而且还亲自出征。
师:噶尔丹的阵地很有蒙古的特色:噶尔丹依山列阵,在山下布下了一
个“驼城阵”;把上万头骆驼跪卧在地上,背上驼着木箱,木箱上
蒙上沾过水的湿毛毡,上万头骆驼排列成半圆形的城堡,成了一座
“驼城”。噶尔丹的骑兵伏在驼城后面,从缝隙中发枪射箭。清军
在隔河列阵,60 里地设下40 多个营帐。这一仗打得真叫激烈。清
军用大炮轰击,从下午直打到傍晚,最后,清军争先陷阵,面对面
展开了肉搏战,清军大获全胜,噶尔丹兵败营溃,他本人好不容易
狼狈逃脱。军队遭到惨重失败。乌兰布通战役,康熙帝打败了噶尔
丹,打掉了他的锐气。可是,几年之后,他重又积聚力量,恢复了
元气,又发动过第二次、第三次攻势,康熙帝因此又第二次、第三
次亲征,直打得噶尔丹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他曾想逃到北边去,


投奔俄罗斯,可,俄罗斯刚跟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拒不接
受,他想回到老家,可老家准噶尔在他侄子的统治下归顺了清,造
了他的反了,至于老家的人民以及周围受奴役的各族人民都早已起
来反抗他的统治。噶尔丹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中死去。

噶尔丹的民族分裂阴谋彻底宣告失败。
这里,我想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噶尔丹开始势力很大,
气势汹汹,为什么最后落到了众叛亲离走投无路而死去的下场呢?

生:他搞分裂割据,不得人心。
生:连他的老家的人民也反对他。
师:还有呢?他勾结什么人?

生:勾结外国侵略者,勾结沙俄。
生:他侵略清朝。
师:在这里用“侵略”两个字不大恰当。国内的战争不能说是侵略,他

是要脱离清政府搞分裂。还有吗?譬如,从战争来说呢?
生:清朝很强大,军队很有战斗力,打败了噶尔丹。
生:康熙皇帝亲征,也是使他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