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相吕不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阳夫人接过,看罢不住惊叹地摇头,然后递给姐姐道:“你瞧瞧……” 
  吕不韦递上第二份礼单:“这是小的敬献夫人的……” 
  华阳夫人接过,看罢再次惊叹:“两份凑起来,半个秦宫也摆不下了……”说着又递给了姐姐。 
  华阳夫人自己坐在一个高榻上,轻声道:“听说你是子楚的好友,他近来过得怎么样?” 
  吕不韦道:“公子一直精神紧张,人越来越憔悴……” 
  华阳夫人道:“可以想见——在那样一个环境里,睁开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敌意……原来我还以为,山河阻隔,路途遥远,我们的供应难以保证,他的难处更多。现在看来,后一点倒是我想错了……” 
  吕不韦道:“夫人善解人意、疼爱子孙,真乃贤德之人。确是如此,公子所处环境确实恶劣,可有朋友相助,公子的供应并无难处……” 
  华阳夫人道:“对不住,我打断你,先生,我想知道,像你这样的朋友,为什么肯于资助我们的公子呢?” 
  吕不韦道:“一则,公子是秦公子,现时,只要不是盲目之人,谁都看得到,未来的域中乃秦国之天下,身边有个秦公子在,何人不附之?二则,公子为人仁慈贤德,即使并非秦国的公子,也是可交之人……” 
  华阳夫人道:“先生往下讲:子楚既无衣食之虑,又何故紧张、憔悴呢?” 
  吕不韦道:“为秦国思虑之故。邯郸,天下之中央,道路纵横、四通八达,各国使者频频出入,又有数国的质公子常驻,故而敌友杂居。倘不为国计,闭门不出,或出门只结交那些合性子的人,又吃喝不愁,就没紧张、憔悴可言了。可是公子并非如此,为了秦国,公子结交四方,纵横捭阖,如此必思虑憔悴甚耳!” 
  华阳夫人道:“难为了这孩子……” 
  吕不韦道:“公子不但思虑外事,秦宫内事也是经常挂心的……” 
  华阳夫人的姐姐道:“夫人就是子楚最最挂念的……” 
  华阳夫人道:“是这样的?” 
  吕不韦道:“贤德之人心心相印。公子常常跟小的提起夫人的贤德,也每每为夫人的未来担忧……” 
  华阳夫人道:“这孩子,难得,难得……他怎么想的,先生能够告诉我吗?” 
  吕不韦道:“这方面的事本是不想与夫人讲的,怎奈来时公子一再嘱托,定要告夫人,对未来之事须要早做谋划……” 
  华阳夫人道:“他怎么讲?” 
  吕不韦道:“公子既贤且孝,有讳长者,此事并无深论。” 
  华阳夫人道:“那先生必有谋划了——请先生指教。” 
  吕不韦道:“不敢讲什么指教。今日夫人得以受宠,色也。有道是,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所虑之处是夫人无子。常言道,母以子贵。为夫人计,当早结诸公子中贤孝者举之,以为子。如此,夫人现时尊贵,他日事迁,所立之子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举而得万世之利也。另外,有道是:繁华树木。夫人当于受宠之时速决此事。否则,过后色衰爱弛,再想开口,那事情就难以办到了。” 
  华阳夫人想了一想,道:“先生的意思是叫我速立子楚?” 
  吕不韦道:“夫人嗣立,当立贤者。诸公子中称得上贤德的,他们的母亲虽然难说得幸,可也难讲失宠,故而夫人是不好与争的。子楚公子贤,可自知排行居中,其母又失宠于太子,不得为嗣,故而必愿附夫人。夫人若在此时立之以为适,则毕生有宠于秦矣!” 
  就在这时,外面一个太监兴冲冲地闯了进来——但他一看殿中的阵势,立即吐出长长的舌头,站住了。 
  华阳夫人倒是没有讲什么,在门口侍立的太监说那莽撞的太监道:“一点没有规矩!” 
  那被说的太监低着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时,华阳夫人问:“什么事?” 
  那太监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大声回道:“前线传来捷报,我军在长平大获全胜。赵军四十万大军全部被我军给坑了!” 
  吕不韦从秦宫走出来那会儿,整个咸阳沸腾了。 
  吕不韦回味着那个莽撞的、兴奋的太监的话:“前线传来捷报,我军在长平大获全胜。赵国四十万大军全部被我军给坑了!” 
  秦军大获全胜,这当然令人兴奋。但那“赵国四十万大军全部被我军给坑了”什么意思?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形容,还是真的把赵国的四十万军士一个不剩地打死了,还是像那太监讲的,秦军真的把赵军四十万士兵给活埋了? 
  在吕不韦的心目中,其表示的意义只有第一种。他虽然没有指挥过军队,但兵书读了许多,战例了解不少,像长平那样,双方各集中几十万大军,战争的结果,一方不可能将另一方一个不剩地全部吃掉。至于说一方最后将另一方全部活埋掉,那就越发不可想象了。   
  六、西行(3)   
  最后,吕不韦收回自己的思绪,让它回到了华阳宫。他回想着。他觉得谈得很成功。谈话由于那太监的闯入中断了,但他要讲的话已经讲完。最后,吕不韦临走时,华阳夫人也曾有个表示:有什么结果,会告诉吕不韦。 
  事情进展快得出乎预料,第二天,吕不韦即被告知进宫见太子。太子名柱,见太子的地方依然是华阳宫。太子和华阳夫人都在那里。太子柱看上去近五十岁。大概是长平前线的胜利使他兴奋,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只是,喜悦之情依然抹不去他的病态:他的眼圈呈灰暗色,嘴唇呈酱紫色。太子笑逐颜开,跟吕不韦讲了很多话。他问邯郸的情况,说道:“贤德街有一处房子,传说曾是赵盾住过的。当时,晋灵公暴虐,赵盾屡屡劝谏,弄得灵公心里好烦,要杀赵盾,赵盾知情后,逃离都城,到了邯郸,就住在了那所房子里。”太子接着道:“后来,赵穿杀掉了灵公,立黑臀为王,赵盾返回了都城,继续主持国政。当时的史官对这段史实记了一笔说:‘赵盾弑其君。’赵盾感到冤枉,史官说,身为上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就算你弑君了……”吕不韦看到,太子讲这些,并没有炫耀学识的意思。他知道,太子当初曾质于赵,在邯郸待过三年,这些话大概就是因此而起——太子实际上是在回忆一段往事。 
  太子又道:“邯郸的老十字街,把着口,东、南、西、北四条街都有一个铁匠铺,它们没有一个打造农具,而是打造刀剑……”说着,他转向吕不韦:“你晓得,邯郸的剑是驰名天下的……”说着,他转向北山墙——那里挂着一把剑。他指着那把剑道:“这把剑就是三十年前在那里打造的——西街那家,字号是‘湛卢’,说是五百年老店了,在那里,我点名要的工匠,看着他打造,铜用的楚国铜绿山的铜,铁用的是当地峰峰的铁……”说着,他问吕不韦:“那个武灵台还在吧?” 
  这是第一次向吕不韦发问。 
  太子讲的贤德街那栋老宅还在。十字街西那称作‘湛卢’的铁匠铺也还在。当时太子讲起它们,并没有向吕不韦问什么,因此,吕不韦听着,没有讲什么。现在,太子直接发问了,吕不韦自然要回答。 
  武灵台邯郸人是无人不晓的。此台建于五十年前,赵武灵王喜欢看大型歌舞。为了居高临下观看歌女们的歌舞,他让人用青砖筑起一个台子,高达六丈,方圆足有一万平方丈。上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顶上有一亭,红柱碧瓦、画栋雕梁,亭外古木参天。吕不韦回答道:“还在。” 
  随后,太子停下来。可能是在默默地回忆着什么,也可能是对某事在作推理判断。最后证实他的停顿属于后者。他道:“武灵台!赵国这片地面会出这样的败类,楚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鲁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齐国的地面上会出这样的败类,世上一切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败类,可秦国不会!永远不会!” 
  太子的感慨启发了吕不韦。他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秦国的历史,发现,像太子谴责的赵武灵王这种骄奢淫逸的败类,在秦国的历史上确实是找不出来的。随后便在吕不韦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会是这样?他来不及对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因为就在这时,外面进来一个太监,那太监进来后垂手道:“太子,大殿议事的时间到了……” 
  太子这才想起,他已经定好,巳初,要跟相国和其他几位大臣在大殿一起商讨迎接秦王凯旋之事。 
  说了一通,正经的话还没有讲。他站起来,简明地讲了他今天要与吕不韦讲的话:他和华阳夫人已经决定,定子楚为未来的太子,并聘吕不韦为子楚傅,请吕不韦回邯郸,“早晚教诲”。 
  吕不韦:“谢太子、夫人,不韦敢不效力……” 
  太子离开了,临走之前,他又想到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问道:“长平战后,子楚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实际上是吕不韦最忧心的事。他见太子问,忙回道:“臣正为此忧虑。来前,曾做了些安排,可并没想到赵军被坑杀之事……” 
  太子听后思考了片刻,最后没有讲什么就离开了。到了院子里,他又回头道:“其余的事情,由夫人跟你商量……” 
  太子离开后,华阳夫人曾自己笑了一阵,她边笑边说:“滔滔不绝——他总是这样……” 
  这一表示使宫中的气氛越发平和起来。 
  华阳夫人告诉吕不韦,前线打了胜仗,太子高兴,她便乘势按照吕不韦的意思向太子讲了。太子原先也是被质于赵国的,大概对在那里做质公子的苦味深有体验,对子楚怀有同情感,又加听说子楚贤德,所以,便痛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吕不韦感到高兴,称赞了太子的学识和美德,又当面赞美了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也兴高采烈,向一太监吩咐:“去喊赵高!” 
  太监去了,吕不韦与华阳夫人又讲了一番闲话,赵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